閩南夜話|番薯粉粿好吃的秘密是什麼?

2021-01-10 廈門日報

番薯粉粿的小秘密

作者/ 素紅

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又剩那麼多稀飯,囡,你再添點!」母親看著鍋裡,有點惋惜。她們那一輩的人,經過饑荒、吃過苦,深知「粒粒皆辛苦」,是十分愛惜糧食的。「我已經吃不下了!」我拍拍肚子,眨巴著眼睛對母親說:「我們可以做點番薯粉粿,您不是說不能浪費糧食嘛!」用剩粥來做番薯粉粿,是我們家做番薯粉粿的小秘密。

我們家人口眾多,大鍋煮飯,殘羹剩飯是常有的事。母親用剩粥製作番薯粉粿非常嫻熟。她用勺子將剩粥搗糜成漿,然後,加入一兩把番薯粉,母親加的番薯粉分量總是恰到好處,多一分稠了,少一點便稀了。番薯粉顆粒幹硬,遇水自動吸附,須得一一捻成粉末,使之與米漿充分融合,方能調成黏度適中的粉糊。

趁著爐灶裡還有餘火,母親重新架起鐵鍋,用乾淨的紗布蘸些食用油,將鐵鍋抹得發亮,舀兩勺粉糊倒下,雙手輕輕旋轉移動鐵鍋,粉糊隨著重心的傾斜不斷「漫延」,所到之處遇熱凝固,便成了粿餅,用鐵鏟將粿餅夯實,挑起外翻,讓兩面都受熱均勻,就算大功告成。新鮮出爐的番薯粉粿呈灰褐色,沒什麼味道,卻十分軟糯彈牙。放涼後,母親將番薯粉粿切成兩釐米寬的粉條,攤開風乾,小時候家裡沒有冰箱,番薯粉粿放在太陽下曬乾,曬到發脆發硬,便可貯存許久。

有了番薯粉粿,母親就會隔三岔五地為我們變著花樣改善夥食。有時,她會用熬煮了大半天的骨頭湯作底,極富營養的骨頭湯滋潤著番薯粉粿,營養且美味;有時,母親將海蟶焯水、去殼,留下鮮美的蟶肉和清甜的湯汁用來煮番薯粉粿,每一碗都帶著濃濃的海洋氣息;有時,家裡買了罐頭,母親便會開一罐紅燒肉罐頭,油膩的湯汁被番薯粉粿吸收了七八分,吃起來只有濃香……

現在,我最喜歡將番薯粉粿與薑絲、白菜絲、香菇絲一股腦兒地放進湯汁中燴煮,待番薯粉粿吸足了濃鬱的湯汁後,再加入海蟶、海蠣或者蝦仁,起鍋前,再加入翠綠的韭菜,給番薯粉粿添點豔麗的色彩,最後還得淋上香噴噴的蔥油。這樣的番薯粉粿在我看來就是色香味俱全的,閃著油潤的光澤,鮮香味美,絕對能勾起肚裡的饞蟲。

地道的番薯粉粿一定要煮得湯湯水水,透亮爽滑,味道才好。吃時,先喝一口濃湯,醒舌暖胃;然後,輕輕一吸,粉粿順滑入口,一不小心,就會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來不及品味就滑進肚子了;第三口,留了個神,細嚼慢咽,粉粿Q彈,各種濃鬱的滋味帶來豐盈的口感,令人慾罷不能——這麼好吃的番薯粉粿,我每次都吃得「差點連舌頭都吞下去」!

如今,廚房炊具都變得小巧精緻了,殘羹剩飯少了,母親歲數也大了,用剩粥製作的番薯粉粿已在我家的餐桌上消失多時了。偶爾,在餐館中吃到番薯粉粿,味道卻不怎麼純正,讓我忍不住懷想「媽媽牌」番薯粉粿的美好滋味。

作者

林素紅,廈門人,喜歡旅遊、美食,偶爾寫點文字,文章散見各大報刊雜誌,著有《不一樣的雲南——那些被時光湮沒的地方》。

朗讀者

張洵,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記者、主持人。

徵集

★《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

★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發送音頻作品或原創文學作品至電子郵箱xmrbsbjczs@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夜讀+朗讀者姓名」或「夜讀+作者姓名」,並附上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音頻製作:張洵 黃曉青 攝影:許競雄 林木陽

編輯:海鷹 羅小州 審核:楊佳音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閩南夜話|照亮幸福的新娘燈
    看我失去雙親十分悲痛,剛確定戀愛關係的先生元旦假期帶我回了他的老家,未來公公對我說:「按閩南風俗,長輩、父母過世,兒女要麼趕在百日內結婚,要麼等兩年後再結婚,你們到晚婚年齡了,老三(先生的大妹妹)年紀也不小了,她說要等她哥娶親,她才出嫁,要不,你們過年就把婚事給辦了吧。」很快,農曆新年到了,正月初三我領著弟弟、妹妹祭拜了爸媽,第二天我就帶著簡單的行李隻身去了先生家。
  • 龍鬚水浴,插艾掛蒲,草粿梔粿,龍舟競渡,看看潮汕人的端午習俗
    潮汕地區的粽子很有特色,有梔粿和雙粽球等,雙粽球是以糯米摻以豬肉、蝦米、蛋、花生仁、香菇、香料以及甜豆沙為餡,一半鹹一半甜,其味柔潤滑膩,委實好吃。潮汕粽子而梔粿的主材當然也是糯米,不過必須先磨成粉漿,然後配黃枝汁成黃液體,再加以鋪姜鹼液,三種材料搓勻後裝入蒸籠蒸熟,梔粿便製作而成,剛出籠的梔粿呈黃色,晶瑩潤滑,還記得我們小時放學回家,還沒進門就能聞到那誘人的獨特香味
  • 探秘潮州美食:花生醬腸粉有點黑暗料理,粿的吃法千奇百怪
    然而當身處潮州城內的時候,這裡的食肆林立,家家都是地道正宗,店店都有名菜紛呈,俗話說花多必眼亂,想要吃到好吃的,還得好好做個功課。朋友給我推薦了不少本地赫赫有名的店面,這裡也挑出幾家我比較滿意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 這座城市的好吃程度真的被低估了!
    圖/窮遊er多多熊德記牛腩火鍋是傳說中「汕尾最好吃的牛腩火鍋」,也是佔據汕尾各大火鍋排行榜的火鍋店。德記的牛腩火鍋使用的是高湯,鮮香濃鬱,上面撒了蔥花香菜,相對於清湯寡水的牛肉火鍋,這簡直是重口味患者的最愛。圖/窮遊er多多熊牛肉牛腩是提前滷好的,厚實軟爛,牛肉丸Q彈,香味撲鼻而來,讓人食慾大增。
  • 物碗草粿,不是龜苓膏、仙人粄、涼草粉、燒仙草!
    潮汕涼粉界草粿每到夏天,潮汕「涼粉」就會新鮮出爐。當窗戶邊響起熟悉的「草粿~豆腐~」的聲音,要數奴仔(小孩)最興奮了。拿著家裡的碗盆跑下樓,5塊錢內就能交易到一碗盆還冒著熱氣的草粿。好吃的草粿還要經得起時間的推敲,放上冰箱冰凍,口感更佳!~製作草粿需用一種稱為草粿草(仙人草)的植物。
  • 80後潮汕人心中的記憶:「姐妹小吃」——豆花草粿
    就如同店名「老傳統」,黃烈波所製作的小食,都是最為傳統的潮汕小食:草粿、豆腐花、酵粿桃、糕粿、「膠羅錢」、薯粉豆乾……而製作這些小食,黃烈波也仍是採取最為傳統的方法。據介紹,製作草粿需用一種稱為草粿草的植物,黃烈波說,草粿草是梅縣一帶地區的特產,現在這附近都沒有人賣草粿草了,每次他都需要到豐順湯坑那邊購買。
  • 炎炎夏日裡,大家人來物碗——潮汕美食草粿!
    每當立夏之後,潮汕地區的大路旁、小巷口,便有賣草粿的小販,或推著小車,或擺著小攤檔,一手執瓷碗,一手拿鏟草粿的金屬片,不停地「叮叮咚咚」敲著,以招徠生意,那聲音十分清脆動聽。遠遠聽到鐵勺敲擊瓷碗的鏘鏘聲,頭都不用扭,就知道有賣草粿的啦!
  • 觸樂夜話:你所說的表達究竟是什麼意思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圖/小羅總有一天,這裡不再有任何新鮮事。你再也不會為任何不認識的概念感到驚慌失措。人們口中談論的全是你熟悉的那些活動、工作室和產品。無論對方在採訪中拋出什麼話題,你都能平心靜氣地接下去。
  • 在福建,漳州人一談吃,還有廈門人什麼事?
    漳州人一談吃,哪還有廈門人什麼事? 01滷麵+貓仔粥「南米北面」的終結者 去漳州,首先要嘗一碗麵。不到漳州,你很難相信一座閩南城市,會將滷麵視為「靈魂食物」與「舌尖鄉愁」。
  • 一隻蟲子居然能徵服一代又一代閩南人
    一隻蟲子居然能徵服一代又一代閩南人 土筍凍呀土筍凍 最最好吃真正港(正宗) 天腳(底)下
  • 抖音最近很火的一首閩南歌叫什麼名字?
    18183首頁 抖音最近很火的一首閩南歌叫什麼名字? 抖音最近很火的一首閩南歌叫什麼名字?
  • 客家人春天必吃的「茸菇粿」,可鹹可甜味道清香,小孩們都爭著吃
    而在客家地區,春天有一道必吃的美食,當地人每年都會做,這就是「茸菇粿」了,你吃過嗎?客家人春天必吃的「茸菇粿」,可鹹可甜味道清香,小孩們都爭著吃。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聽到「茸菇粿」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很陌生,其實這就是青團了,只是在不同的地區,叫法都不一樣,而且在做法上也有所區別,但共同點就是美味啦。
  • 獻禮教師節:「師生夜話」教師節特別活動溫暖紛呈
    清華新聞網9月15日電 9月10日晚,在雨後的清新空氣中,清華大學「師生夜話」教師節特別活動在紫荊操場舉行。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主辦,分為「課堂」師生交流會和「課後」草坪音樂節兩部分。千餘名師生共聚紫操夜話暢談,共同度過一個難忘的教師節。
  • 綺貞夜話 No.224 螢火蟲的壽命只有七天
    瘋芷 | 主播 瘋芷你也會偶然放慢腳步,感受此時此刻此景的意義嗎在某些瞬間,感覺一切都沒有意義生沒有意義,死也沒有意義沒人能為我曾做過的和將要做的事情賦以定義而可笑的現在就像夏日的螢火蟲點點螢光,細微地閃爍著-- 開放投稿 --綺貞夜話是個持續了四年多的音頻節目
  • 跟著小林老師的畫筆 來看看中國哪裡的粽子最好吃
    用鹼水泡的話,粽子剝開就是金黃色的,相當引人食慾,如果是草木灰,就是灰黑色的,是貴州黔南一帶的特色,也很好吃,不膩。4、純潔白糖棕在中國北方,粽子則相當純潔,華北一帶的粽子,幾乎都是甜的。通常只加點紅棗、豆沙,一般要蘸點白糖來吃。西安的涼棕,也是通體潔白的小清新,切片撒點野生蜂蜜,最適合夏天消暑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