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非要是雲南本地生長的茶樹長出來的茶葉才能製作成的茶才叫普洱茶?
這僅僅是因為國標中地理標誌範圍出臺的原因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真實的故事:
七八十年代,日本之所以進口普洱茶,主要得益於普洱茶的減肥和降血脂作用。
這是因為六七年代,日本經濟迅速發展起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三高」等富貴病日益增多,普洱茶因具備減肥和降血脂的作用,因此很受日本民眾的歡迎。所以七八十年代普洱茶在日本很是火熱。
在如此瘋狂的市場需求下面,廣東、貴州、四川、湖南等省份紛紛效仿普洱茶,生產出「炒青」「烘青」類的普洱茶,大量出口日本。
很多日本民眾喝了外省的「普洱茶」之後,沒有出現減肥和降血脂的作用,於是質疑的聲音慢慢變多,於是普洱茶的名聲在日本變得不好,所以出現了八十年代後期普洱茶在日本的衰落景象。
從上面的故事,至少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信息:其他省的出品的「普洱茶」,不被市場歡迎。
那我們再來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只有生產自雲南地理範圍內的普洱茶才具備這種備受歡迎的特質?
今天胡秀秀帶你從以下五個方面來找找答案。
1、海拔。
雲南普洱茶區多分布在瀾滄江兩岸的山區丘陵地帶的溫涼、溼熱地區,海拔1200-2000米。
雲南還有一個地理特點是緯度低,緯度低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地表接受日光輻射量也較多,有利於碳素代謝,也就有利於茶多酚類物質的積累。
2、溫度。
平均年溫在12-23℃之間,活動積溫在4500-7000℃以上。
解釋一下什麼叫積溫:
某一段時間內逐日平均氣溫≥10℃持續期間日平均氣溫的總和,即活動溫度總和,簡稱積溫。是研究溫度與生物有機體發育速度之間關係的一種指標,從強度和作用時間兩個方面表示溫度對生物有機體生長發育的影響。
3、土質。
土壤為紅壤、黃壤、磚紅壤,PH值在4-6之間。
4、降雨量。
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達2000多毫米。
雲南普洱茶區充沛的降雨量保證了茶樹水分的供應,如果水分不足會影響糖類物質的代謝,最終影響到多酚類物質得合成與積累。
5、光照。
光照直接影響普洱茶中兒茶素的總量,凡是光照強度和日照量大的條件下,茶葉中兒茶素含量明顯增加,同時還影響茶氨酸的含量。光照還是茶葉葉綠素、類胡蘿蔔素、葉黃素、花青素等形成的重要調節因子。
綜合以上5個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所以才造就了蜚聲中外的雲南普洱茶,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是人們無法人為複製與模仿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