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常規體檢,又或者是其他類型的疾病篩查,都少不了血常規的身影!一張小小的血常規報告,卻包含了多個種類,什麼紅細胞、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等。對於沒有醫療知識的我們來說,就如同在看天書一般。只有看到檢查數值跟著的「小箭頭」時,才能粗略認為,自己的身體可能是出現了問題。
就如同大家所理解的一般,在數值後緊跟的「↑」指的就是數值偏高,而如果是「↓」則表明數值有所降低,都不在正常的參考範圍之內。而如果檢查數值後沒有箭頭,則表明這一檢查項目在參考值的正常範圍內,屬於健康的表現。
另外,如果僅僅是檢查結果稍微超出或略微低於參考範圍,也不需要太過於緊張,很可能是個體差異或檢查儀器有誤差,導致數值發生了變化。可注意之後的複查情況,只要是數值沒有繼續增長或降低,又或者是恢復了正常,就不需要過度緊張。
目前,血常規的檢查項目有很多種,不過從臨床角度上來看,血常規主要就是分為了三大系統,也就是紅細胞、白細胞以及血小板等。而其中的核心檢查項目,又被劃分了多個種類。下面,就一起來具體看看,這血常規中的秘密:
1、紅細胞和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對人體有重要意義,它是紅細胞內運輸氧氣的特殊蛋白,就如同搬運工一般,將新鮮的氧氣以及營養成分,輸送到人體所需要的部位,與此同時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當紅細胞技術或血紅蛋白出現了「↑」時,多是和骨髓增殖性疾病有關,比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就是其中一種。另外,嚴重脫水、先心病、燒傷等,也可造成該類情況出現。
而當這一數據出現「↓」符號時,往往是貧血的表現。
2、白細胞
白細胞也就是以往俗稱的「白血球」,是人體內最為重要的血細胞,也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主要細胞。當機體內有病原體入侵時,白細胞就會迅速做出反應,及時幫人體消滅外來入侵者。白細胞分為了多個種類,這包括了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
當白細胞顯示「↑」箭頭時,多和身體內的感染、炎症以及燒傷等因素有關。除此外,某些惡性腫瘤也會影響到白細胞計數,比如白血病就會有典型的白細胞升高。
而當白細胞出現「↓」箭頭時,一般都是較為嚴重的疾病,這包括了惡性腫瘤、嚴重的肝病、骨髓衰竭、白細胞減少症、以及造血功能障礙等。
3、血小板
血小板其實就是造血系統中的巨核細胞產生的凝血物質,一般情況下,血小板的參考範圍在(100~320)x10^9/L。只要是在這一數據之內,往往就意味著身體的凝血能力正常。
如果血小板出現了「↑」這一符號,一般和骨髓增生性疾病有關,這包括了紅細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除此外,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失血性貧血等,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症狀。
如果是血小板出現了「↓」符號,一般都和免疫性疾病有關,這包括了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症、血小板性紫癜、骨髓抑制性疾病、紅斑狼瘡等等。
當然,僅憑一張血常規檢查,並不能夠說明自己出現了什麼疾病,只有結合自身症狀、疾病史以及其他檢查報告後,才能進行綜合分析。此外,還應關注體檢結果中的臨界值,也就是說某一項檢查數值在參考分為的臨界值,但是還沒有超出參考範圍。這種情況,並不能代表身體絕對健康,應時刻關注並定期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