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的人,身上會有6個特徵,如果全都有,恭喜您健康長壽。
首先提一個問題:您認為現代人心中最渴望的是什麼呢?
相信,有很大一部分朋友的答案,就是健康長壽。
不錯,長壽,是有人類以來人們心中永遠不變的追求。無論財富的多少,無論身份的貴賤,我們每個人都想自己活得更長久。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物質匱乏的年代,當飢餓成為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時,長壽這個目標似乎有點奢侈,甚至可能只是「有錢人」的追求。
那麼,在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今天,我們完全已經擺脫了食物的桎梏。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有可能讓自己更長壽呢?
有的人認為,想要健康長壽,就要吃得好、睡得好。這些都沒錯。但在我看來,無論任何人想要長壽,一個最基本的條件,或許就在我們自己身上,尤其是情緒方面。
如下6個生活習慣,或能有助健康長壽,如果都能做好,恭喜您:
1、童心未泯,喜歡小孩:
如果一個人喜歡和小孩子,或者身邊能見到的孩子們一起玩。即使在路上,遇到陌生人的小孩,也喜歡逗一逗,那就說明這個人還有一顆不曾老去的童心。
如果一個人上午偷偷笑、下午蹦蹦跳,嘴裡哼著小調,晚上稀裡呼嚕睡覺。這個人的生活,必定是非常快樂的,且且是充滿樂趣和童趣的。這樣的人,想不長壽都可能很難。
2、微胖的身體:
時代在發展。不能否認的是,現代人大多都「以瘦為美」。這個審美觀,很可能是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裡,食物匱乏所遺留下的潛意識。
實際上,微胖的人才長壽,這才更符合現代科學的觀點。
尤其當一個人年齡漸長之後,微胖的人,他們的骨密度相對更高,他們的死亡率也就較低,呼吸系統問題、骨質疏鬆、糖尿病的發生率也會顯著低。
微胖的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要更好一些。當流感等疾病發生傳播時,消瘦的中老年人更易被波及,而微胖的人相對較好。
所以,人到了一定年紀之後,最好別過於消瘦,保持微胖,更有利於長壽。
3、有主動步行的意願:
現代人受科技發展的蔭庇,出入幾乎都是以車代步,雙腳走路的機會被大肆剝奪。這樣的習慣,未必對健康長壽有利。
養生諺語有云「人老腿先衰」。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每天堅持步行30分鐘的人,他們的身體相對更健康一些。甚至,即使他們體內脂肪含量偏高一些,長壽的機率也要更大。
所以,養成主動步行的意願與習慣,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心肺等臟器的健康水平。
比如,午飯後不妨走路散散步,晚餐後適當走幾圈。只要能長期堅持,都是有利於健康長壽的。
4、腰腿好: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膝為筋之府,腎為先天之本。腰腿好的人,肝腎二髒的氣血相對更充盈,也是有利於長壽的。
可以經常做個強健腰背的動作:背靠牆站立,腳慢慢往前走,然後再退回來,直到保持在平穩狀態。但是背的下半部要始終緊貼著牆壁,盡最大可能保持這種姿勢。
每天做一次,慢慢延長持續的時間。這個動作可以鍛鍊腰腿的協調性和力度。
5、愛吃紫色食物:
無論什麼時候,飲食都是身體健康的基礎。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吃餓斷腸」。而有些食物或許對健康長壽更有利。
有的人認為黑色食品入腎補水,有的認為黃色食品帶「土氣」能健脾。現代科學認為,紫色食品更利於健康長壽。
如紫葡萄、藍莓之類,富含多酚。而多酚能使血管保持韌性,有助預防心臟病和老年痴呆。
所以,在飲食中增加紫色的食品,能幫助改善大腦功能,提升腦細胞功能,增加記憶力。也是健康長壽的保證。
6、不打呼嚕:
有的人認為,打呼嚕是「睡得香」的表現。實際上,打呼嚕是一種病。可以說,睡覺不打呼嚕的人才能更長壽。
稍微的輕鼾,或許不能說明什麼,但如果是嚴重打呼嚕,有可能造成呼吸停止,成為高血壓、糖尿病甚至心腦血管問題的「引爆器」。打鼾嚴重的人,他們身上發現腫瘤的機率要高好幾倍。
所以,如果自己打呼嚕比較明顯了,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原因,並獲取醫生專業的治療方法。
上述6個小習慣,如果都做到了,恭喜您。那說明生活習慣和心態調理的很不錯,所以,你看上去可能比一般的同齡人要年輕一些,也有長壽的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