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老」火箭成功升空!中國火箭技術迎來大突破

2020-10-31 科技前沿陣地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24日,馬斯克的SpaceX成功完成第100次火箭發射。其中,獵鷹9火箭芯級回收63次,重複使用45次,最多的甚至前後使用了6次。

近日,我國的火箭回收技術也是迎來的新突破。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消息,北京時間10月26日23時1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3顆衛星和天啟星座06星送入預定軌道(本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0次飛行),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二號丙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該型火箭是常規液體運載火箭,於1982年首飛,歷經多次改進,是目前中國服役時間最長的運載火箭,並以其高成功率率先獲得「金牌火箭」稱號。

本次任務中,長徵二號丙火箭整流罩再次搭載了落區安全控制系統,其主要電子設備均回收自2019年7月26日飛行試驗中的整流罩落區安全控制系統,這是中國航天運載史上首次「系統級」重複使用精密的電子設備。

此外,中國「智慧火箭」相關技術也利用落區安全控制系統,在整流罩複雜的再入過程中進行首次飛行驗證。

「智慧火箭」技術當前的主要目標是在火箭飛行遇到重大故障後,根據火箭狀態及時對飛行路徑進行智能重規劃,儘可能挽救任務。未來,該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提高發射成功率。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大突破,長徵二號丁火箭發射成功
    在近期,中國航天技術不斷在前進,甚至已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就在8月6日的12:01,長徵二號丁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又一次迎來了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也意味著中國在航天方面又有了新的進步。其實這個長徵二號丁火箭,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1990年就開始正式立項。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點火發射升空!
    今天晚上19時23分23秒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大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升空!而當時這枚火箭,其實是中國最早的一批航天人採用了借鑑飛彈技術來發展火箭的思路。△宇宙高歌「東方紅」長徵一號,這型中國人最早的運載火箭,進行過兩次發射,也讓中國人真正邁出了奔向太空的第一步,它當時直徑只有2.25米,而直到中國人研製成功長徵二號,中國的運載火箭才增大到3.35米的直徑,並一直沿用至今。
  • 中國近地軌道最強火箭首飛成功,揭秘長五B火箭四大「黑科技」!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級太空飛行器,同時也拉開中國載人航天「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中國近地軌道最強火箭首飛成功 揭秘長五B火箭四大「黑科技」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級太空飛行器,同時也拉開中國載人航天「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新飛船+新火箭 中國航天邁向「四月突破」
    根據計劃,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將於4月下旬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擇機發射升空,而執行此次飛行任務的是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目前,飛船的測試工作和火箭發射前各項準備工作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按計劃有序推進。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投入此項發射任務的各團隊全面落實疫情防控的要求,力爭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 長徵五號成功首飛 中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原標題:長徵五號成功首飛 中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喬全興、魏東旭):11月3日20時43分,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突破火箭回收核心技術,馬斯克不再獨享神奇
    比如中國長徵系列火箭,一次發射花費約4億元人民幣,耗資巨大,但到了21世紀,搶佔並利用空間資源,宇宙資源的利用,已成為世界競爭的制高點,但由於航天技術的逐步成熟,使得其發射成本的不斷下降。當今時代,回收火箭技術成為各國研發新發射技術的重點。可回收火箭技術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這項技術最終在我國得到突破。
  • 王者歸來,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向著星辰大海胖五再次出發
    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2000多秒後,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23次發射。
  • 在西昌,一次民營火箭成功發射:決定命運的900秒鐘
    轉折出現在2019年7月,民營火箭企業星際榮耀實現首次入軌發射,迎來所有從業者、投資人一片歡呼。一位接近星際榮耀人士曾向全現在表示,在發射成功後,星際榮耀在圈內「拿錢拿到手軟」,但公司一直對此保持低調。陳東告訴全現在,星河動力在發射前公司估值明顯低於藍箭、星際榮耀,如果打成了,估值可能可以直接翻一倍。
  • 「大火箭」成功送「嫦娥五號」奔月!揭秘三大看點
    隨後,「嫦娥五號」成功入軌,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歷經十年,大火箭「胖五」終於和「嫦娥」攜手奔月。而此前,探月工程的發射任務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此次發射有哪些看點?記者邀請「胖五」的「娘家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的設計師,進行了詳細解讀。
  • 為啥長徵五號是「大火箭」?
    新華網文昌11月3日電(記者周慧敏 白國龍 趙穎全)11月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作為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裡程碑工程,長徵五號首次飛行任務的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之列,我國從此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  長徵五號被航天人俗稱為「大火箭」。為何如此稱呼?
  • 日媒:中國加速邁向「太空強國」連發火箭和衛星
    日媒稱,中國加快開發太空,5月5日首次發射用於建設空間站的大型火箭,火星探測器也將於今年擇機發射。另外,中國還將發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據日本《讀賣新聞》5月13日報導,5日是中國勞動節連休的最後一天,一枚火箭從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B。中國媒體在網絡上對這枚全長約54米的火箭在傍晚升空的過程進行了直播。
  • 「大火箭」成功送「嫦娥五號」奔月!揭秘三大看點「組圖」
    2007年10月24,長徵三號甲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一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自主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2010年10月1日,長徵三號丙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二號」,我國成功突破直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技術。2013年12月2日,長徵三號乙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三號」。
  • 中國航天新突破!最強固體火箭發動機熱試車成功
    該型發動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研製,直徑2米,採用分段對接技術,是我國目前裝藥量最大、推力最大、工作時間最長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據了解,固體助推發動機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和機動性好等優勢,採用固體助推器與液體芯級發動機組合,可以充分發揮固體大推力、液體長時間高比衝的技術優點,從而實現運載火箭動力系統技術性與經濟性的完美結合。固體助推發動機在直徑一定的條件下,採用分段對接技術,可以實現發動機裝藥量成倍增加,解決運載火箭對長時間、大推力助推動力的需求。
  • 神舟五號發射日子臨近 火箭專家詳細解讀升空4大懸念
    神舟五號都採用了哪些獨特技術?神舟五號為何選在10月升空?昨天,本報記者帶著相關的問題獨家專訪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著名的火箭專家。  懸念一  為何搭乘「長2己」火箭  一般情況下,選用什麼型號的火箭發射飛船升空,前提條件是飛船的實際情況,包括:飛船質量、飛行運行軌道等方面具體化以後,才能確定相應的運載工具。
  • 中國成功發射「亞太7號」衛星:火箭專家介紹火箭情況
    中國成功發射「亞太7號」衛星:火箭專家介紹火箭情況 (7/1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馬斯克的載人火箭都成功上天了,中國的民營火箭發展到哪一步了?
    但相比今年已經成功發射11次的SpaceX,中國的民營火箭們還處在技術和商業探索的初步階段。目前發射成功的僅是探空火箭,這與運載火箭有著天壤之別。國內民營火箭的比賽已經開哨。一家民營火箭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由於體制內有著種種不便,例如審批繁瑣,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出來單幹。
  • 最新的裝備就像「大鍋蓋」,未來將會成為我國載人火箭的新裝備
    航空火箭的每一次發射都十分令人矚目。每一次的「五、四、三、二、一、點火」的聲音都是那麼地激動人心。而火箭升空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專家們前期的大量準備工作。為了保證火箭點火成功,順利地升到外太空,執行任務,是要經過無數次調試的。所以為了讓火箭能成功升空,科學家們一直在不斷研究加強和改進火箭的技術。因為每一次火箭發射都是數百人心血的傾注,當然要做到最完美。
  •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對中國航天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2019年12月27日,中國的航天人們「在黑暗中探索」兩年多的時間,終於再一次見到了光明。 12月27日晚間,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作為中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和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因體型寬大而被暱稱為「胖五」。
  • 試車500秒,中國可回收火箭發動機二次啟動成功,核心技術已突破
    「焦點一號」是全球第一臺擁有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本次試車成功意味著星際榮耀公司突破了火箭垂直回收又一核心技術垂直回收技術對火箭動力系統的要求非常高,需要火箭製造商掌握多種核心技術,「二次啟動能力」便是其中一種,二次啟動指的是在火箭發動機第一次正常關機後,按要求在高空中再次啟動工作的能力,一般被應用於火箭垂直回收的過程中,以降低火箭著陸速度。二次啟動並不僅僅是「再點火一次」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