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裝備就像「大鍋蓋」,未來將會成為我國載人火箭的新裝備

2020-11-12 七號觀察室

航空火箭的每一次發射都十分令人矚目。每一次的「五、四、三、二、一、點火」的聲音都是那麼地激動人心。而火箭升空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專家們前期的大量準備工作。為了保證火箭點火成功,順利地升到外太空,執行任務,是要經過無數次調試的。所以為了讓火箭能成功升空,科學家們一直在不斷研究加強和改進火箭的技術。因為每一次火箭發射都是數百人心血的傾注,當然要做到最完美。

圖為火箭發射

近日據中華新聞網報導,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6日消息,近日,該院703所牽頭聯合總體設計部研製出中國首個「3.35米鋁鋰合金箱底」。這是我國首次將整體成型箱體發明出來,這是一個不需要藉助焊縫的,鋁鋰合金箱底。這是中國火箭運載火箭貯箱製造技術的重大突破,這項技術對未來重型運載火箭、新一代載人火箭的後續發展意義重大。然而看圖片這個鋁鋰合金箱底的樣子也太像個大鍋蓋了吧。甚至讓人想起美味好吃的農家飯。但是,這麼個大鍋蓋代表的意義卻是非凡。

圖為鋁鋰合金箱底

中國近年來在航空領域的發展上,幾乎每一年都有跨越式的大進步。不斷地跨越式進步也意味著技術需要不斷地更新換代。今年我國也是頻繁地在西昌進行了多次火箭發射,進行了「一箭兩星」「一箭四星」等大量地向太空中輸送屬於中國的衛星。並且利用衛星在太空中進行信息採集,向地面提供數據傳輸,和維護通信設備等功能。

因為火箭突破地球重力向外太空飛行需要大量的燃料,所以火箭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十分令人擔憂的問題,那就是火箭是有可能爆炸的。甚至會有點火過程中直接爆炸的情況,就連成功飛行後,火箭也可能因為燃料燃燒不當等各種原因爆炸。這使得火箭整體的組裝與各種材料之間的焊接要求都十分嚴格。因為只有做到真正的嚴絲合縫才可以令燃料充分地燃燒,但不影響火箭正常的飛行,實現進入外太空。


圖為火箭發射中爆炸

此次這個新發明是用於火箭的燃料貯箱的箱底的。傳統工藝是由8個瓜瓣兒、1個頂蓋和1個過渡環「拼焊」而成。一枚火箭上通常有26個箱底,一枚火箭加起來就是260道焊縫。這些焊縫的長度甚至有一千米,因為焊縫是焊接工藝,所以缺點也十分明顯,焊接中容易產生氣孔、變形、裂紋等缺陷,影響箱底可靠性和合格率。而且因為不是一塊完整的材料,只是靠焊縫連接所以焊縫部位是整個箱底最薄弱的環節。此時大家應該明白了這些新研製出的大鍋蓋有多厲害了吧,有了它,火箭燃料箱的箱底就不再使用由焊縫組成的薄弱箱底,而是最新型的整體成型鋁鋰合金箱底了,這樣放在火箭上,就能更加減小火箭爆炸的可能性了。

中國目前正處在自己研發創造生產的道路上,什麼都需要靠自己的摸索,科學家們這次發明的新箱底相信也會像報導中說的那樣,應用在我國未來重型運載火箭、新一代載人火箭上。讓我國能早日突破新型火箭的難題!(金葉)

相關焦點

  • 18時00分,長徵5B火箭成功首飛,將成為我國後續重大航天活動開端
    媒體最新消息顯示,在經過緊張的倒計時等待之後,長徵5號B運載火箭於今天下午18時0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有效驗證了多項航天新技術和裝備。據悉,此次發射的長徵5號B運載火箭是我國首個一級半構型的大型運載火箭,基於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改進研製的新型火箭。其任務主要側重於近地軌道大型太空飛行器發射,簡而言之就是未來我國空間站建設材料輸送和航天員往返的重要太空飛行器。
  • 運力比長徵五號大3倍,我國載人登月將用這款火箭,並非長徵九號
    可能很多朋友都會認為是長徵五號,畢竟它是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火箭,也是全世界現役第二大的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達23噸,但是這是它在地球近地空間的發射能力,而稍遠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只有14噸,而地月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就只有8噸左右了,而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登月版重達22噸左右,很顯然,長徵5號火箭不具備這樣的推力。
  • 載人登月還需邁過新一代大推力火箭等三道難關
    據悉,未來執行首次月球採樣返回的嫦娥五號,其體重將是嫦娥三號的數倍之上,沒有推力更大的火箭,任務將無法完成。  很顯然,現有長徵火箭的運載能力,滿足不了未來載人登月的需要。  值得欣喜的是,中國航天人未雨綢繆,這一步走在了前面——  在珠海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展出了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的模型。
  • 載人登月、火星基地、火箭送物流,中國航天大會透露了這些信息
    航天通過登月艙登陸月球,載人飛船駐留在繞月軌道上。航天員完成登月任務後,再乘坐返回艙與載人飛船對接,最後乘坐載人飛船返回地球。新一代載人火箭全長約90米,直徑5噸,能將25噸載荷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或是將90噸載荷送至近地軌道,未來考慮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
  • 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還是日本?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還是日本?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新一輪登月潮,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Space X載人火箭實現載人首飛
    此次發射任務由 Spac X公司研發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搭載龍飛船執行,目的是將兩名NASA的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送往國際空間站 至此,馬斯克航天夢成真,開啟私營載人航天大時代!,用來驗證和 NASA 合作的載人航天系統,包括發射臺、火箭、太空飛行器等的操作能力。
  • 我國制定新的航天目標,完全依靠自己進行載人登月,美國要去採礦
    在2020年航天大會上面,中方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公開了我國最新的航天計劃,表示:我們希望通過載人登月的方式,進行科學調查和技術示範,以探索開發月球資源的方法,目前我們正在持續開展載人登月探測方案的深化論證。周雁飛指出,中國與其他國家不同,中國想實現載人登月,那麼就必須依靠自己的科技來實現目標。
  • 就在剛剛,我國長徵5號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發射成功!
    因為就在今年的3月中旬進行發射的長徵7號甲和4月上旬進行的長徵3號乙兩次火箭發射均遭遇了失敗,對我國航天事業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因此這次發射成功重新的振奮了我們的精神及自信心!也正是因為最近的火箭發射失利,原計劃4月24日發射的長徵五號B,推遲到5月5日才開始。
  • 我國新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未來將登陸火星,為何放棄了逃逸塔?
    5月5日下午18時06分,我國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用長5B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為咱們的2020航天黃金年打開了一個大好的局面。相比之前發射「神舟」系列飛船,這次的船箭結合體不僅又粗又大,而且還有一個不同之處,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那就是飛船頂部沒有逃逸塔。
  • 將來用於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火箭會是哪一款?原來並非長五B
    而這款新型載人飛船將來的飛行任務包括探月工程任務,也就是說,這款飛船很有可能就是未來用於實現載人登月的載人飛船。神舟飛船都有自己的專用火箭——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那麼,將來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專用火箭會是哪一款呢?原來我國正在研發新一代大推力載人火箭,由於該型火箭是由載人航天921辦公室主導,因此也被網友稱作「921火箭」,官方目前稱作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這款火箭曾經在珠海航展中亮過相。
  • 楊利偉:明年將會有兩次載人任務、共六名航天員前往中國空間站
    昨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英雄航天員楊利偉透露,我國明年將會執行兩次載人航天任務,共六人前往太空工作。從明年起,每年都會執行幾次載人飛行任務,每次航天員在太空中工作3至6個月不等。此舉標誌我國載人航天將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
  • 長五B火箭首飛成功,搭載10多項實驗載荷,其中兩項3天內重返地球
    就在5月5日18點00分,我國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的改進型長五B火箭,於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順利將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等10多項實驗載荷送上太空。長徵五號B,作為我國目前最大推力的重型火箭,其首飛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航天發展更上一層樓,未來依託該型火箭的空間站、月球登陸返回探測計劃、火星探測計劃等重大航天項目都將可以順勢開展。
  • 中國載人登月策略調整,921火箭扛大旗,或搶在美國之前登月
    目前,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中,按照「新華社」的報導,預計在今年11月份,我國將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徵-5號運載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不過要想實現載人登月那麼大的工程,依靠長徵-5號運載火箭還是遠遠不夠的。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長徵五號B型火箭移除芯二級,成為&34;構型對於長徵五號火箭而言,它的芯一級和4枚助推器是&34;的關鍵所在,共計10枚發動機(2臺YF-77和8臺YF-100)能產生超過1050噸巨大推力。火箭的高軌(軌道高度數萬千米,乃至更遠的深空)運力主要由能長期工作的芯二級和可擴展上面級決定。
  • 長徵九號火箭出生就面臨落後?載人登月用長徵九號還是921火箭?
    作為我國未來國之重器的超重型火箭「長徵九號」,承擔著我國未來載人登月、深空探測,甚至登陸火星星辰大海夢想,一直備受航天愛好者的關注。然而最近網絡有消息傳出,「長徵九號」還沒立項,並且面臨出生就落後狀況,載人登月使用的火箭是921火箭!
  • 中國登月策略調整,921火箭扛大旗,或可提前5年載人登月
    目前,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中,按照「新華社」的報導,預計在今年11月份,我國將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徵-5號運載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不過要想實現載人登月那麼大的工程,依靠長徵-5號運載火箭還是遠遠不夠的。
  • 俄羅斯欲造世界最大火箭,推力相當於我國長徵9號火箭加上長徵5號
    長徵五號成功復飛,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的航天實力,其總推力可超千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和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分別達到14噸級、25噸級,目前在全世界現有火箭中出牌的第3位,僅次於美國德爾塔4型運載火箭和馬斯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9號重型火箭。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取得重大突破,10年內登上月球
    最新的一輪載人登月計劃則更是悲催,只進行了兩個月就再次夭折,主要原因就在於國會不批准預算,導致項目負責人因資金問題而被迫辭職。那麼中國在載人登月這件事情上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不久前,嫦娥探月工程總工程師吳偉仁對很多有關載人登月的問題都給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