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字源識字--田、甲、由、申(僅用拼音識字無法理解)

2021-01-20 嚴師說字

1.知道「申」的本義,你會對「神」這個字客觀理解

2.為何「天幹」中「甲」排第一位?

3.用借音字標音識字好,還是用拼音識字好?

4.你體會過用借音字標音,即可增加對生字的理解,還鞏固了借音字,何樂不為?

田(填tián )田是由「土」和「囗」合體造字。圍土造田之意。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圍小壩又叫地埂,把可耕種的土地圍起來,便於澆灌,稱田。土為田地之大名,可以耕種的為田地。旱為地,如玉米地;水為田如水稻田。讀音借「填」聲說明土地肥沃,水要填滿,便於播種水稻,也希望生長的五穀填滿其中。田的本義為可耕種的利於水土保持的肥沃土地。引申1.耕作如田戍(屯田戍守)、田作(耕作)、田畜(耕種與畜牧)、田桑(種田和養蠶)、田農(農耕)、田種(耕種)、田穡(耕作);2.打獵,如田弋(打獵)、田犬(獵狗)、田車(打獵用的車子)、田事(狩獵之事)、田具(狩獵用具)、田狩(打獵)、田馬(打獵所用的馬)、、田漁(打獵和捕魚);3.農田,如田塍(田間的土埂子)、田舍翁(老農;鄉巴佬)、田夫(農民)、、田宅(田地和房屋)、田阱(田間窪地)、田邑(田野與都邑)、田陂(坡田)、田坪;4.一塊蘊藏、出產或生產一種自然資源的土地 ,如油田、氣田、煤田;6.人體部位,俗稱丹田。

甲(夾 擬聲jiǎ )是個象形字,從甲的甲骨文看,可以理解為植物種子外殼開裂,生根之形;很容易與「十」想混,後期金文就就在十的周圍加了框,好象種子外殼開裂;可又容易與田混淆,到了篆書就更象種子外殼破裂生根,根向地下(可以耕種的土地為田)生長;隸變楷化後就我們現在看到的「甲」字。甲是由田和豎「丨」結合而成的字。田表示地、土壤,豎「丨」指示向下,這裡指示作物根向下生長。甲借「夾」聲說明種子破殼象根夾在開裂的外殼中間。也可理解為擬聲,模擬豆科植物種植開夾的爆裂聲。植物種子生長,是先生根後發芽。生根為甲,發芽為由。甲為開始,天幹之首,引申為天下第一,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甲作偏旁的字有押、鉀、岬、鴨、匣、狎等。甲 [jiá]的本義為種籽生根,如莩甲、甲坼(甲宅,外殼裂開,指草木種子裂開硬殼生根)。引申為1.古時戰士的護身衣,用皮革或金屬製成,也叫「鎧」;2.武器,如:得甲庫,取器械;3.披甲的人,即甲士;4.動物的堅硬的外殼,如龜甲、鱗甲;5.手指或腳趾上的角質硬殼,如指甲、趾甲;5.舊時戶口編制單位,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戶為一甲,明代十戶為一甲,一甲之長為甲長);6.天幹的第一位,用以紀年、月、日,如六甲甲膽(中醫認為人的臟腑分五行,同屬的再以甲乙分,膽與肝同屬木,膽稱甲木,亦稱甲膽);7.六十甲子的省稱,如年過花甲;8.代詞,用來指稱佚名的人或文學作品中虛構的人名,如某甲與某乙;9.姓。甲 [jiǎ]1.居第一、冠於,如桂林山水甲天下;2.把甲衣穿在身上,如甲馬(披甲的戰馬;畫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籙)、甲坊署(掌管甲冑等的官署)、甲伍(披甲執兵的隊伍)、甲士(押甲的戰士)、甲第連雲(形容達官顯貴住宅高聳入雲 的樣子);3.第一的,上等的,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由(幼yóu)從其的甲骨文和金文看,像是種子破殼生根後發芽,出土(田)向上之形。隸變楷化後,由是由「田」和豎「丨」結合而成的字。田指示田地、土地或土壤;「丨」指示植物的幼芽破土向上生長。所以由是植物從田裡或土裡破土發芽的生長狀態。借「幼」聲說明破土發芽長出幼苗,芽為植物生長初期,可引申為生事之源,「由於」與「所以」構成因果關係。種子破殼生根再破土發芽出土,見到天日,以之表示自由。由作偏旁的字有郵、油、釉、胄、抽、鼬、鈾、袖、秞等。由的本義為植物種子發芽的狀態。引申為1.樹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如由櫱(樹木枯槁或被砍伐後重發的枝條);2.經、由,如必由之路、由邊門出去;3.行走,如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4.通「以」( yǐ)。用,如由房(用房中的音樂娛樂);5.任用,如由繹(任用之而使其盡力施展才能);6.聽憑、聽任,如由得(任憑)、由心(任憑心意)、由身(任憑自己)、由性(任憑心意);7.遵從、遵照,如由文(遵循禮儀)、由行(依其道而行)、由禮(遵循禮教);8.遊玩,如由衍(遊行衍溢、縱情遊樂)、由敖(遊樂);9.蹈行、踐履,如隘與不恭,君子之不由也。—《孟子》;10.原由、緣故,如由狀(原由與情況)、由緣(緣故)、由始(起因、起始);11.來源、開頭,如由歷(起始和歷程)、由緒(來歷);12.機緣、機會,如:吾欲歸附關中,但未有由耳。—《周書》;13.法式,如:匪言勿言,匪由勿語。—《詩·小雅·賓之初筵》;14.途徑、辦法,如無由(沒有門徑,無從); 15.因為、由於,如由以(因而);16.自,從…(表示起點),如由自(自,尚自)、由來(自始以來)、由忠(由衷) ;15.姓,如由吾(複姓)。

申(身shēn)從甲骨文和金文來看並非閃電之形,而是種子生根發芽的狀態,篆書更像植物生根發芽破土而出。隸變楷化後,應是甲和由的合體,甲為植物種子生根,由為植物種子發芽,中間的「田」表示土壤,一豎「丨」向上凸出為發芽,向下延伸為生根,植物的生根發芽就是上下延伸的過程。申可寓意通天入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者為神,申加「礻」旁為神。借「身」聲說明植物的生根發芽類似人初生過程中的身體成長。申的本義為植物種子的生根發芽。引申為1.約束,如申束(約束);2.舒展,通「伸」,伸展,伸張,如申張(伸張、擴大)、申主(信主,出政而信於民的君主);3.表明,表達,如申意(表明)、申布(宣布)、申白(申明表白);4.申誡、告誡,如申戒(告誡)、申敕(告誡)、申詔(申令告誡)、申警(警戒);5.申雪、昭雪,如申恨(訴說怨恨)、申宥(施恩寬宥)、申滌(申雪);6.重複地說,重申,如申志(一再表明心志)、申命(重申教命);7.申報,舊時官府行文,下級對上級稱申,如申狀(上報的文書)、申達(下級官府對上級行文表述)、申表(上報的奏章)、申黜(申報上級予以開除);8.通「呻」,欠伸;9.到,至,如申旦(通宵達旦)、申旦達夕(自夜至晨,自晨到夜)、申延(延長)、申停(延緩執行);10.施,用,如申用(採用)、申行(推行)、申究(追究)、申拔(提拔)、申威(施展神威)、申舒(舒展)、申憤(伸張義憤)、申洩(傾洩);11.地支的第九位,與天幹相配用以紀年;用以紀月,即農曆七月;用以紀日;用以紀時,即十五時至十七時為申時;12.明, 明白,如:利口傾險,反亂國家,罪無申證,獄不訊鞠。—《後漢書》;13.重複,一再,如申告(反覆告誡)、申言(再次陳說);14.周時國名,姜姓,傳為伯夷之後,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陽市;15.姓。

讀音來源於《中華字通》,它破解了15000多個漢字讀音的來源。不是我展現的這幾個。

相關焦點

  • 中華字通為放棄拼音識字恢復字源識字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保證
    在部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由原來的先學拼音,再開始學習識字,變為先識字再學拼音。可能教材編者意識到,拼音識字的不足,想恢復到從前的先識字,再學拼音。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小學課本雖有拼音,可多數語文老師不會拼音,教學生識字還是傳統的直接讀音的方法。用會讀的字,來標註生字的讀音。普通話中字的聲調更沒有進入學生的課程中。隨著普通話的推廣,讀音及其音調逐漸被重視起來。
  • 小學語文怎麼教識字
    課文不再全文注音,只給少量難字注音,「難字」指的是不要求認讀的生字以及要求 讀、但學生無法猜讀出來的字。 如《小蝸牛》 一課,「住、孩」等字學生還無法猜讀,就還是通過拼音標註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識字。 連環畫課文在學習要求上,與其他全文注音的課文沒有區別:同樣擔負著識字寫字、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詞句的任務,但因為只是難字注音,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學生必須藉助其他線索來猜讀生字。 通過連環畫課文的學習,學生感受到,可以藉助拼音自主識字,也可以不藉助拼音自主識字,自主識字的途徑原來是多方面的,這為今後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發展奠基了基礎。
  •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這法子,厲害了!
    也就是說,在中國長達5000年的文明裡,雖然有漢字存在,卻一直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識字」的?並且還能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據史料記載,中國的漢字拼音運動,是從清末民國時候才開始的。鴉片戰爭以後,由梁啓超等學者,掀起了一場「切音字」運動,可以說是漢字拼音的雛形。
  • 線上字源識字,讓珠璣小學一年級孩子愛上識字
    比如一年級語文課中的《字源識字》。老師精心選取的短視頻通過追溯漢字本源,分析漢字結構,利用漢字構字理據,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和學習積極性。以「青」為母體,衍生出「請」、「清」、情」、「晴」、「蜻」等一串字,孩子們很容易明白:這幾個字聲旁相同,故讀音相近;形旁不同,故意義不同。這樣的學習方式有效降低形似字混淆的概率了。
  • 神奇的識字魔法師
    ——記瀋陽識字教師王德雷「爸爸,月亮是個膽小鬼,天一亮就被太陽嚇跑啦!」清晨,小馨馨開心地撲到爸爸懷裡喊道。王德雷抱起女兒不服氣地說:「那太陽也是膽小鬼啊!」女兒一臉疑惑。「你看,晚上月亮一出來,太陽不也被嚇跑了嗎!」爸爸的鬼臉逗得馨馨哈哈大笑。「那它們都是膽小鬼,膽小鬼!」馨馨開心地記住了「膽」字。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原則與策略
    當前,學生語文基礎比較薄弱,生活中缺少漢字學習環境,且家長無法提供足夠的學習支持,是「三區三州」語文教師在工作中普遍面臨的實際困難。教師不僅要解決語文課程將口語轉換為書面語的問題,還要幫助學生實現由少數民族語言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思維的轉化。[1]「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
  • 字理識字樂趣多 熱愛生活樂表達
    教學中,我們低年級語文老師依託漢語拼音,通過字理識字、寫字逐步培養學生獨立的識字能力;通過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實現「我有話要說,很想告訴別人,很想記下來」的良好的習作狀態。字詞教學是根本    字理識記來幫忙低年級語文課以識字、寫字為主。《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
  • 瀋陽王德雷老師:如何玩轉識字、拼音、心算!——東北育才幼兒園...
    瀋陽東北育才幼兒學園誠邀專注於識字、拼音、快速心算研究十餘年的王德雷老師為一線教師和家長們進行了專題講座。  隨著幼小銜接的穩步推進,入學準備工作逐漸成為幼兒園教師和家長們心中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拼音、識字和數學知識方面的準備更是急需解決的三大難題。  本次活動由學園唐老師主持,在講座中,王德雷老師以風趣、幽默的授課風格感染著現場的每一位聽眾。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到底要不要在幼兒園教孩子學拼音識字?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上小學就要吃大虧?1、為什麼國家明令禁止超前教育,還有這麼多幼兒園這麼做?2018年7月17日,我們國家教育部就發文明確禁止幼兒園教漢字拼音、識字、計算和英語等小學化的內容,不允許給孩子布置小學化的內容。
  • 字理識字,走進漢字的源頭
    字理識字,走進漢字的源頭字理就是漢字的構形理據,即漢字的構行之理,演變之理,漢字的字理中存在生動的生活形象,還有古代的文化知識。如果教師能根據字理去教學,讓學生理解字的構形、讀音、表意的道理,無疑就抓住了識字的重要規律。
  • 字理識字趣味多,課題研究帷幕開
    在最美的人間四月天,合肥市興華苑小學迎來了市級課題《小學低年級實施字理識字教學的實踐研究》啟動儀式。4月19日下午,兩位課題負責人——李立老師和張秀娟主任,攜該校課題組成員一起參加了啟動儀式。分管教學的王道傑副校長全程參與、悉心指導。
  • 識字中的深度學習
    一些生字在課本中以隨文識字的方式呈現,並進行了字音、字形、字義方面的設計,充分發揮了語境識字的強大功能。同時,將漢字的筆畫、偏旁及筆順規則等相關基本知識穿插在每一個單元中,在課本要求掌握的生字上方都標註了筆順,在要寫的生字旁明確標註新出現的筆畫,在每一課的識字環節增設部首學習專欄,讓學生學會運用字理識字析詞,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認字和寫字習慣。統編教材更加關注識字的基礎學習。
  • 新學期廈門小學生先識字再學拼音 教材「變臉」首次使用「部編本」
    小學:課本第一冊識字量減少到300字  一年級的小學語文課本最大的變化是,以前是先學拼音再識字,現在是先識字再學拼音,這其實是借鑑了過去北師大版語文。  市教科院小學語文教研員肖俊宇說,小朋友先識40個字,學會寫17個字後,才開始學拼音。
  • 一年級下冊識字:4.《猜字謎》在快樂中識字
    識字小竅門 猜字謎識字:猜字謎識字是把生字編成謎語,在猜字謎中學習生字的一種識字方法。如本課的「相」可以編成字謎:林一半,淚一半。猜字謎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了解了字義,同時鍛鍊了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一舉多得。
  • 鼓浪嶼拼音小道,一條影響所有人讀書識字的小道
    這是第一套中國人自己發明的拉丁字母式漢語拼音方案,由此也奠定了盧戇章是我國漢字拼音第一人的歷史地位。在《一目了然初階》的封面,盧戇章寫有這樣的字:一目了然,男可曉,女可曉,智否賢愚均可曉;十年辛苦,朝於斯,夕於斯,陰晴寒暑悉於斯。既是告訴人們從此學習漢字的門檻不再是高高在上,也感嘆做語言研究的枯燥不易。
  • 拼音、識字、數學,以後這些幼兒園都不教了,吃虧的是誰?
    原來她看到了教育部發文治理幼兒園小學化,規定幼兒園不能教小學內容了,什麼拼音、計算、識字統統都不許教了,感到很不爽。在電話那頭,她用一種炸裂的聲調告訴我:他們家小寶馬上就要入園了,大寶念幼兒園的時候什麼都學了,可上了小學還是連滾帶爬的,可把他們整慘了。
  • 洪恩識字和悟空識字怎麼樣?你家孩子識字為什麼總是落後於人?
    在很多家長中我經常能聽到:我們家孩子三歲識字就超過1000個了,也有:我們家孩子認字總是記不住,怎麼教也沒用。同一個年齡段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難道真的是因為你家孩子比比別人家的笨嗎?當然不是,每個孩子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他們的思維成長規律,這是我一直強調的。今天我就給大家對比分析兩款識字app,看看他們是如何教孩子們記住那麼多字的。
  • 李嗣涔教授:手指識字實驗研究!
    另外我自己從1996 年起利用暑假開手指識字 訓練班,每次訓練四天每天兩小時, 結果三年來訓練了60 位6 到1 4 歲的小朋 友, 其中有6 位小朋友出現了「手指識字 」的功能, 約佔10%。這些 小朋友可以用手指觸摸摺疊的紙團,在幾十秒到幾分鐘內「看」到紙 上用彩色筆所寫的字或所畫的圖案。
  • 學習類APP評測,關於英語、識字、數學類啟蒙
    最終挑選了市面比較流行的4款英語APP(流利說少兒英語、寶寶玩英語、洪恩英語、嘰裡呱啦);3款數學APP(都都數學、洪恩數學、有道數學);3款識字APP(悟空識字、洪恩識字、麥田識字)進行測評。評測花了我近一個月時間,所以文章很長很長,非常詳細。
  • 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老師家長怎麼辦?
    超過140萬人正在關注8月23日 哈爾濱小到中雨轉雷陣雨 16℃~23℃4-5級轉3-4級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語文教材三大革新1打破常規,先從漢字學起過去一年級剛入學的時候,孩子們先學會拼音,才開始識字。而這回的教材「大換血」,順序完全倒置:把拼音學習推後個把月,先認一些漢字,再學拼音,而且邊學拼音邊認字。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共安排了2個識字單元、2個漢語拼音單元和4個課文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