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鹿特丹大學 閃電轉載直接留言
2020年4月28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ports在線發表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研究論文「ADAR1 Facilitates KSHV Lytic Reactivation by Modulating the RLR-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研究表明,ADAR1作為KSHV的促病毒因子,通過抑制RLR通路介導的先天免疫應答而促進DNA病毒的再激活。
研究重點:
ADAR1缺失抑制了KSHV的裂解再激活
在KSHV裂解再激活過程中,ADAR1缺失增加了I型幹擾素的產生
ADAR1促進了DNA病毒再激活
病毒再激活是由於RLR通路介導的先天免疫應答的減弱
卡波氏肉瘤病毒(KSHV)是一種致瘤性皰疹病毒,具有皰疹病毒的典型特徵:存在潛伏感染和裂解性複製兩種不同的生命周期。在裂解再激活過程中,宿主先天免疫反應被激活以限制病毒複製。
在本研究中,作者發現KSHV從潛伏感染到裂解再激活期間ADAR的編輯活性逐漸增加,所以作者通過RNA幹擾抑制ADAR表達,發現KSHV的裂解激活也被抑制。上清中KSHV拷貝數和KSHV編碼蛋白都顯著降低(圖1)。
圖1:抑制ADAR1抑制KSHV裂解激活
進一步檢測發現ADAR基因敲低增加了IFNβ mRNA和蛋白水平。mRNA表達譜分析顯示其他IFN相關基因IFNɑ1、IFNγ、STAT1和IL8表達水平也顯著增加。IFNβ結合IFN ɑ/β受體誘導抗病毒基因發貨抗病毒功能。PCR陣列實驗分析ADAR基因敲低導致30個基因表達水平升高(圖2)。
圖2:敲低ADAR1會增加KSHV激活期間的I型幹擾素和細胞因子的產生
ADAD2和ADAR1都具有A-I的編輯活性,隨後作者驗證了敲低ADAR1,而不是ADAR2,會導致KSHV轉錄物的A-to-I編輯丟失,並在裂解激活期間增加IFNβ的產生(圖3)。
圖3:ADAR1,而不是ADAR2,參與KSHV裂解激活的IFNβ的產生
MDA5和RIG-I是兩個重要的細胞質受體參與IFN反應。研究顯示在KSHV再激過程中,ADAR1基因敲除增加了MDA5和RIG-I的表達,以及RLR介導的信號通路(圖4)。並且刪除ADAR1增加IFNβ的產生依賴於RLR信號通路。
圖4:在KSHV再激活過程中,ADAR1基因敲除增強了RLR信號通路的激活
MAVS是MDA5和RIG-I的共同下遊分子介導IFN 產生。在ADAR1基因缺失細胞中敲低MVAS基因完全阻止了KSHV再激活誘導的IFNβ產生。因此,病毒基因的轉錄在ADAR1和MAVS同時缺陷時被拯救,且病毒蛋白K8a 和ORF45也被成功拯救。
最後,作者在KSHV感染的PEL衍生的B細胞系(PEL)中進行功能驗證。在KSHV再活化過程中ADAR1缺乏導致更高的IFNβ產生,並且依賴於RLR信號通路。
總而言之,ADAR1缺失顯著增加了IFNβ產生。這種幹擾素增加依賴於RIG-I樣受體(RLR)通路的激活。ADAR1與RIG-I、MDA5或MAVS同時缺失會逆轉增加的IFNβ產生並拯救KSHV裂解複製。數據表明,ADAR1作為KSHV裂解再激活的促病毒因子,並通過抑制RLR途徑介導的先天免疫應答而促進DNA病毒的再激活。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pdf/S2211-1247(20)30513-1.pdf
往期推薦
氯喹治療COVID-19進展
ICTV最新共識聲明:重新將病毒分為15大類。SARS-CoV被分為核糖病毒!
Science重磅:復旦大學餘宏傑課題組研究表明增加社會距離有效降低新冠病毒的傳播
病毒學家金冬雁團隊2019年度成果集錦
Nature: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教授團隊新冠病毒氣溶膠研究成果
珍藏:2020年度三大獎生命科學領域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