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orts:ADAR1可促進DNA病毒再激活!

2020-11-29 騰訊網

撰文:鹿特丹大學 閃電轉載直接留言

2020年4月28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ports在線發表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研究論文「ADAR1 Facilitates KSHV Lytic Reactivation by Modulating the RLR-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研究表明,ADAR1作為KSHV的促病毒因子,通過抑制RLR通路介導的先天免疫應答而促進DNA病毒的再激活

研究重點:

ADAR1缺失抑制了KSHV的裂解再激活

在KSHV裂解再激活過程中,ADAR1缺失增加了I型幹擾素的產生

ADAR1促進了DNA病毒再激活

病毒再激活是由於RLR通路介導的先天免疫應答的減弱

卡波氏肉瘤病毒(KSHV)是一種致瘤性皰疹病毒,具有皰疹病毒的典型特徵:存在潛伏感染和裂解性複製兩種不同的生命周期。在裂解再激活過程中,宿主先天免疫反應被激活以限制病毒複製。

在本研究中,作者發現KSHV從潛伏感染到裂解再激活期間ADAR的編輯活性逐漸增加,所以作者通過RNA幹擾抑制ADAR表達,發現KSHV的裂解激活也被抑制。上清中KSHV拷貝數和KSHV編碼蛋白都顯著降低(圖1)。

圖1:抑制ADAR1抑制KSHV裂解激活

進一步檢測發現ADAR基因敲低增加了IFNβ mRNA和蛋白水平。mRNA表達譜分析顯示其他IFN相關基因IFNɑ1、IFNγ、STAT1和IL8表達水平也顯著增加。IFNβ結合IFN ɑ/β受體誘導抗病毒基因發貨抗病毒功能。PCR陣列實驗分析ADAR基因敲低導致30個基因表達水平升高(圖2)。

圖2:敲低ADAR1會增加KSHV激活期間的I型幹擾素和細胞因子的產生

ADAD2和ADAR1都具有A-I的編輯活性,隨後作者驗證了敲低ADAR1,而不是ADAR2,會導致KSHV轉錄物的A-to-I編輯丟失,並在裂解激活期間增加IFNβ的產生(圖3)。

圖3:ADAR1,而不是ADAR2,參與KSHV裂解激活的IFNβ的產生

MDA5和RIG-I是兩個重要的細胞質受體參與IFN反應。研究顯示在KSHV再激過程中,ADAR1基因敲除增加了MDA5和RIG-I的表達,以及RLR介導的信號通路(圖4)。並且刪除ADAR1增加IFNβ的產生依賴於RLR信號通路。

圖4:在KSHV再激活過程中,ADAR1基因敲除增強了RLR信號通路的激活

MAVS是MDA5和RIG-I的共同下遊分子介導IFN 產生。在ADAR1基因缺失細胞中敲低MVAS基因完全阻止了KSHV再激活誘導的IFNβ產生。因此,病毒基因的轉錄在ADAR1和MAVS同時缺陷時被拯救,且病毒蛋白K8a 和ORF45也被成功拯救。

最後,作者在KSHV感染的PEL衍生的B細胞系(PEL)中進行功能驗證。在KSHV再活化過程中ADAR1缺乏導致更高的IFNβ產生,並且依賴於RLR信號通路。

總而言之,ADAR1缺失顯著增加了IFNβ產生。這種幹擾素增加依賴於RIG-I樣受體(RLR)通路的激活。ADAR1與RIG-I、MDA5或MAVS同時缺失會逆轉增加的IFNβ產生並拯救KSHV裂解複製。數據表明,ADAR1作為KSHV裂解再激活的促病毒因子,並通過抑制RLR途徑介導的先天免疫應答而促進DNA病毒的再激活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pdf/S2211-1247(20)30513-1.pdf

往期推薦

氯喹治療COVID-19進展

ICTV最新共識聲明:重新將病毒分為15大類。SARS-CoV被分為核糖病毒!

Science重磅:復旦大學餘宏傑課題組研究表明增加社會距離有效降低新冠病毒的傳播

病毒學家金冬雁團隊2019年度成果集錦

Nature: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教授團隊新冠病毒氣溶膠研究成果

珍藏:2020年度三大獎生命科學領域匯總

相關焦點

  • Cell Rep:IKKe調控T細胞NFAT激活的分子機制
    NFAT蛋白包括一個N端的反式激活結構域,一個調節結構域,一個DNA結合結構域以及一個C-端的反式激活結構域。調節結構域中含有多個絲氨酸/蘇氨酸基序,能夠被多種激酶磷酸化。在未激活的情況下,NFAT被激酶磷酸化後能夠阻止其進入細胞核中,一旦T細胞被激活,鈣信號的流入能夠激活更多鈣依賴的激酶,從而促進NFAT的入核與轉錄調控。
  • Cell reports:靶向AMPK治療白血病
    近日,來自法國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ports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通過小分子藥物激活AMPK能夠特異性殺死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對於該病治療藥物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髓系造血幹/祖細胞惡性疾病,具有貧血、出血、感染和發熱、臟器浸潤、代謝異常等臨床表現,多數病例病情急重,預後兇險,如不及時治療常可危及生命。目前,傳統的化療方法只對一小部分病人起作用,化療方法造成的毒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其在老年病人和患有併發症的病人中的應用。
  • Cell reports:科學家發現特異性激活WNT7/β catenin信號通路的新...
    2015年1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 GPR124是大腦內皮細胞中WNT7-βcatenin信號通路的一個共激活因子 關於GPR124/WNT7的遺傳相互作用研究在體內證實兩者共同激活經典βcatenin信號通路 GPR124 C端的四個胺基酸和N端的富含亮氨酸重複結構對於激活
  • 細胞生物學新貴—Cell reports
    2, 作者可以直接發郵件給編輯部郵箱 reports@cell.com ,同樣附上摘要和加上這篇文章的意義,為什麼讀者會對這篇文章感興趣。作者一般可在3-5個工作天內得到答覆。發表周期初審3-5天;一審21-28天;作者返修時間,60-90天(可根據情況
  • cell reports:癌症疫苗新型佐劑探索
    在交叉呈遞反應中,MHC-I的抗原在胞內體中進行加工,並通過外界的先天免疫信號激活胞內的TAP蛋白,使得MHC-I與抗原複合體形成。之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可溶性的抗原,對於顆粒狀的抗原物質其交叉呈遞的機制是否如此並不清楚。
  • Cell Reports:腫瘤抵抗p53激活藥物治療的機制
    近日,在Cell Reports雜誌上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p53​​的重新激活使得腫瘤蛋白p21比蛋白質PUMA多,PUMA比p21更多的話腫瘤死亡。新研究第一次揭示了控制這個比例的少數基因。基因p53是最常見的突變癌基因之一。腫瘤把它關掉,然後他們可以逃避管制。好消息是:我們有藥物可以激活p53基因。
  • Cell reports:肥胖炎症新紐帶——PKR
    2015年4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reports在線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雙鏈RNA依賴性激酶(PKR)能夠通過影響翻譯起始因子eIF2α和JNK磷酸化,促進肥胖過程中的炎症反應,導致代謝惡化,通過抑制PKR活性能夠有效改善系統性胰島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謝。
  • Development:逆轉錄病毒DNA激活對B細胞是致命的
    哺乳動物DNA含有大量源自逆轉錄病毒基因組---它們整合進宿主生殖細胞系的DNA,在進化期間能夠傳遞給宿主的後代---的序列。正常情形下,這些逆轉錄病毒序列因表觀遺傳修飾而不能發揮功能,因而確保它們不能夠產生活的病毒。然而,如果這種沉默機制失效,那麼逆轉錄病毒基因能夠破壞宿主有機體的發育和可能導致癌症。
  • Scientific reports:多能幹性因子NANOG促進癌症發生機制研究
    2015年5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 ADAR1依賴性的RNA編輯促進MET和iPSC重編程
    ADAR1依賴性的RNA編輯促進MET和iPSC重編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2 15:22:47 西班牙聖地牙哥大學(USC)健康研究所(IDIS)Miguel Fidalgo、Diana Guallar
  • Cell reports:Sirt1 N端結構域調控Srit1去乙醯化酶活性
    2015年3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cell reports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去乙醯化酶Sirt1
  • Cell:對伊波拉病毒進行單細胞研究,揭示了這種病毒的致命策略
    他們鑑定出這種病毒抑制的抗病毒防禦基因,以及這種病毒激活的其他基因,以便潛在地促進它在宿主細胞中複製。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1月6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ingle-Cell Profiling of Ebola Virus Disease In Vivo Reveals Viral and Host Dynamics」。
  • B肝在研新藥HepTcell,啟動多國2期,對T細胞重新激活
    B肝在研新藥HepTcell,啟動多國2期,對T細胞重新激活這項最新啟動的第2期臨床試驗,將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進行,為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研究對象是80名e抗原陰性的非活性慢性B肝患者,B肝表面抗原(HBsAg)≤100 IU/mL。HepTcell將給藥6次,間隔4周,持續24周,所有受試者將被隨訪1年,以評估反應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 什麼是B肝病毒dna 它是怎麼檢查的
    但是B肝病毒dna大家都不怎麼了解。那麼,什麼是B肝病毒dna呢?B肝病毒dna檢查是怎樣的呢?檢查需要空腹嗎?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B肝病毒dnaB肝病毒dna是判斷B肝病毒有沒有複製的指標,主要是來判斷人的身體內B肝病毒的多少和傳染的程度。如果檢測值大於1000或者1.0e+ 003拷貝/ML。
  • 愛滋病病毒控制了體內癌基因的激活開關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5月13日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報導說,如今,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一種有關該病毒如何完成這種陰險伎倆的分子解釋。 愛滋病毒的避風港是長壽的CD4 T細胞,它是免疫系統對過去感染的記憶細胞。該病毒實際上是和T細胞的DNA交織在一起,但是由於該病毒DNA是不活躍的,因此沒有留下任何標記。
  • ...雞尾酒療法促進人類多能幹細胞向肝細胞的分化 | Stem Cell...
  • 專家:預防用藥可更好地按住巨細胞病毒再激活的苗頭
    近日,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吳德沛教授呼籲,全社會提高對巨細胞病毒及其防治的認識。吳德沛教授表示,巨細胞病毒是一種皰疹病毒組DNA病毒,廣泛存在,極難防範。該病毒的重要傳播方式包括消化道傳播、體液傳播。
  • Cell Rep:病毒感染過程中的CD8+T細胞
    2016年1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CD8陽性的T細胞在激活之後發生克隆增殖(clonal expansion)可以對病毒感染細胞或腫瘤細胞進行清除。CD8+T細胞的激活受到DC(樹突狀細胞)的嚴格調控,然而,DC在傳遞激活信號之前自身也需要成熟化:抗原呈遞能力增強,CD40等輔助因子表達量上升。
  • Cell:揭示caspase-6是先天免疫、炎性體激活和宿主防禦的關鍵調節...
    他們發現caspase-6是先天免疫、炎性體激活和宿主防禦的關鍵調節因子。對caspase-6進行調控可能有利於治療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和包括癌症在內的其他炎症性疾病。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3.040。Caspase是一種調節細胞程序性死亡(細胞如何自我毀滅)、炎症和其他生物功能的酶家族。人們之前認為Caspase-6是一種被稱為細胞凋亡的非炎症性細胞死亡的劊子手。Caspase-6也與阿爾茨海默病和亨廷頓病等神經系統疾病有關。
  • Cell:人類病毒相互作用的結構知識圖譜
    ),宿主細胞也通過複雜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網絡(PPI)來啟動激活先天抗病毒防禦和適應性免疫系統來控制病毒複製。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繪製了所有已知的人類感染病毒和它們感染的細胞之間的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圖譜,準確率接近80%。蛋白質 - 蛋白質相互作用(PPI)的知識對於理解病毒 - 宿主關係至關重要,但對高通量方法的可擴展性的限制阻礙了它們在大量研究的病毒之外的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