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條民資控股高鐵陷煩惱:建設方式不符合鐵總新要求

2021-01-13 經濟觀察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宋笛/文

中國首條民資控股高鐵杭紹臺鐵路正在陷入一些意料之中的「煩惱」。

參與該鐵路籌建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杭紹臺鐵路參股方之一鐵路總公司在今年8月突然要求杭紹臺鐵路更改原定的建設方式。按照原定計劃,該鐵路的設計、建設、運營將會分割成不同的項目,分別招標 ,但鐵總要求這條鐵路將要採用EPC的建設模式

EPC是工程總承包製的一種,即項目的設計、採購、建設的全部環節交給一個總承包商。

這僅僅是鐵總突然提出的要求之一,在此之外,鐵總還提出了降低該鐵路建築安裝工程費下調比例——建安費下調比例越高,對於項目承包方資金壓力越大——等多個要求。

杭紹臺是中國第一條民資控股高鐵,項目預計總投資約為409億元,項目資本金約佔總投資的30%,其中民營聯合體佔股51%, 浙江省政府佔比13.6%、紹興和台州市政府合計佔比20.4%,而鐵總在其中所佔股比僅為15%。

「這些細節的爭議本質是地方與鐵總在鐵路話語權上的博弈」,一位長期參與鐵路建設的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很難說對錯,雙方都各有考量,但是鐵總在鐵路系統的巨大影響力肯定是難以替代的」,該人士表示。

這種影響力正在越來越強烈的被地方籌建者和入股民資所感受,「杭紹臺鐵路中,鐵總已經佔據了90%的話語權,之前地方政府和民資約定的一些事宜,現在都有了重新談判的苗頭」,參與杭紹臺鐵路籌建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建設模式之變

變化始於8月。2017年8月,鐵總總公司下發一份文件,在這份文件中,鐵總總公司指定了一些預備建設的鐵路線路必須採用EPC的建設模式,其中並不包含杭紹臺鐵路,在這份文件中,鐵總僅僅是「建議」杭紹臺鐵路採用EPC的模式。

地方政府和項目籌建方似乎並未重視鐵總的這份文件,依然按照原定思路推進該項目。在原定的思路中,未考慮或者說並未完全考慮採用EPC的模式。

此後,鐵總向該鐵路籌備方提出必須要採用EPC模式。這一要求讓項目籌備方感覺到吃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杭紹臺項目推進速度較快,已經由一些機構完成了許多前期工作,如果採用EPC模式,就意味著這些工作要重新由總承包方再進行一次。

知情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在鐵總提出要求後,杭紹臺高鐵的民資代表曾經兩次嘗試與鐵總溝通,但並未取得明顯成果。經濟觀察網向復星相關人士求證這一消息,對方表示尚不知情,同時也表示目前正在籌建項目公司,近期應該會發布招標信息,採用何種建設模式將會在招標書上得以明確。但上述參與杭紹臺鐵路的相關人士則表示,「目前已經沒有什麼備選方案了」。

鐵總要求採用EPC模式並非毫無根據,EPC模式是近年中國正在嘗試推廣的一種建設方式,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安全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賈利民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從技術角度,EPC可以統一工程標準,更好的保證鐵路安全,同時還能有效的控制項目經費。這種建設方式目前較多採用於中國鐵路出海的項目中,在國內的一些建設項目中也開始推廣。

值得注意的是,在鐵總提出這一要求後,鐵總下屬的一個規劃院即聯繫到杭紹臺鐵路籌備方,提出希望參加該鐵路項目建設的招標。在EPC模式中,一般總承包方即乙方慣例會由某規劃院牽頭,其會統籌整個項目從設計、採購到建設施工的全過程。

在中國鐵路建設的歷程中,鐵路總公司始終扮演的是甲方的角色,這使得其能夠統籌操盤所有的鐵路建設項目,但在杭紹臺高鐵項目中,由於鐵總所佔股份僅為15%,因此僅從股權的角度考慮,鐵總並非這一項目的主導。如果能夠通過下屬規劃院獲得杭紹臺鐵路總承包商牽頭單位的身份,鐵總將會重新有機會操盤項目的建設。

一位鐵路建設系統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無論是對於鐵總還是對於地方政府,一條鐵路採用何種建設模式,都不是關鍵的模式,特別是對於鐵總,一條地方鐵路的建設也無關宏旨,核心在於誰將會擁有對中國首條民資控股高鐵最大的影響力。

躊躇的樣板

建設模式僅僅是鐵總提出要求的一方面,參與杭紹臺鐵路籌備的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近期鐵總對於原定計劃的多個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意見,甚至已經有了「重新談判的苗頭」。

比如招標條件中的鐵路建築安裝工程費的下調比例。此前計劃中,鐵路建築安裝工程費的下調比例為8%,這意味著參與競標的施工方需要承諾,要在總的建設費用中節省出8%以上的比例,而鐵總則要求將這一比例下調至3%,這意味著施工方在工程經費上能夠更加寬裕。

無論是對於地方政府或者是民資聯合體,都很難影響鐵總的要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無論是前期工作,建設標準或者後期入網、運營都離不開鐵總的支持。

按照原定計劃,在杭紹臺鐵路建設完成後,將委託給上海鐵路局進行運營,鐵總可以決定是否將該條鐵路納入全國鐵路網,同時也可以決定安排多少車次,這些都會影響未來杭紹臺鐵路的商業化運營,

換言之,投入數十億的民資聯合體能夠獲得足夠的商業回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鐵總的態度。

中國民資入鐵歷程已經有超過十五年的歷程,在此前政策的限制外,影響民資入鐵的一個重要原因即在於進入鐵路的社會資本能夠獲得相應的回報。

杭紹臺鐵路恰恰是作為中國民資入鐵的樣板進行推行的。

2015年12月杭紹臺高鐵進入國家發改委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範項目名單,此後浙江省政府曾經設計了多套方案,均是民資相對控股,但是在次年的6月,浙江省政府拍板決定了一個由民資絕對控股的建設方案。「當時就認為,既然要做成典型,那不如一次就到位」,參與方案制定的相關人士表示。

對於這一「樣板工程」鐵路,無論是地方政府抑或民資都做好充足的準備。按照經濟觀察網此前採訪獲得的信息,地方政府曾經計劃為民資提供可行性補貼,它意味著如果鐵路運行後運輸車次達不到雙方制定的一個標準,地方政府將會為民資聯合體提供補貼。

民資聯合體也在為這條鐵路做出多方面的準備,知情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為了保證鐵路項目的正常開展,這個即將完成的民資控股項目公司已經招納了一批來自鐵路系統的人才。

雙方對於杭紹臺高鐵寄予厚望,負責復星PPP項目投資的星景資本CEO溫曉東在此前接受經濟觀察網採訪時曾經雄心勃勃的說道:「等這條鐵路運營時,就算乘客對於這條鐵路修建的資金來源一無所知,他也一定會發現這條鐵路與全國任何一條高速鐵路都完全不同。」

而這一切建立的前提在於理順與鐵總間的關係,這可能並非易事。「任重而道遠」,參與杭紹臺鐵路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相關焦點

  • 寧夏首條高鐵29日正式運行!體驗票最低5元!
    銀蘭客專銀中段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條高鐵,連接寧夏首府銀川市、吳忠市和中衛市三座城市。和其他幹線網由國家鐵路總局出資建設所不同,吳中鐵路是西北首條由地方政府主導,地方和國鐵企業共同建設管理,一次性通過達標驗收的非國鐵控股、非委託建設的高鐵項目。第一次採用PPP+E模式運作和建設並取得成功,樹立了西部時速250公裡有砟高鐵建設的新標杆。
  • 通勤時間從4小時縮短至90分鐘 德克薩斯州將建設美國首條高鐵線路
    德克薩斯州將建設美國首條高鐵線路。21日,《德克薩斯論壇報》21日援引德克薩斯中央鐵路公司的消息稱,一條連接該州休斯敦與達拉斯兩座城市的高速鐵路項目近日得到美國聯邦鐵路管理局的批准,這條高鐵線路未來可將兩地間的通勤時間從目前的4小時縮短至90分鐘。
  • 山東兩條新高鐵10月正式開工!還有這些高鐵的進展
    9月10日上午,山東省政府召開濰煙高鐵、萊榮高鐵項目建設動員大會,對兩條高速鐵路建設進行全面動員部署,兩條高鐵線路主體工程將於10月正式動工。2020年堪稱山東高鐵建設「大年」,山東「四橫六縱」高鐵網絡將快速呈現,據悉,截至8月底,山東鐵路累計完成投資330.5億元,同比增長28.2%,完成年度計劃的67%。
  • 從四川盆地到雲貴高原——「世界首條山區高鐵」開通側記
    站臺上,來自畢節市的彝族姑娘們身著民族彩裙,現場演唱民歌,迎接成貴高鐵全線通車後到貴陽北站乘車的第一批乘客。 參與成貴高鐵項目建設的工人解雙傑早早買好票,體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身為一個高鐵建設者,在今天這樣的一個高興的日子裡能享受這個成果相當激動。」 8點28分,C6008次動車組從站臺駛出,開往成都南站。此時,距離底成貴高鐵首段工程開工建設過去多年。
  • 我國首條「超級高鐵」落戶,時速1100公裡,合作夥伴是美國
    說起高鐵,大家都很熟悉,如今,它已成為城市間重要的交通工具,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也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中國的高鐵建設已經家喻戶曉,甚至很多國外都在談論中國的建設技術,但據網際網路報導,中國將迎來第一條超高鐵,很多小夥伴不禁會問,高鐵不一樣嗎還有超級之分,什麼是超級高鐵?
  • 寧夏首條高鐵開通,銀川、吳忠、中衛沿線風景一起看
    近年來,中國鐵路建設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尤其是高鐵的建設速度是世界其他國家不可超越的。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高鐵通車裡程已經達到2萬多公裡。高鐵開通的運營,不僅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親情、愛情,就業、旅遊、消費……也因四通八達的高鐵而變得不同。在中國的中東部地區,高鐵的發展已經非常發達,絕大多數城市已經步入高鐵時代。但對於西部地區來說,高鐵的發展還相對滯後。
  • 世界首條穿越沙漠高鐵被中國打通,耗資千億,沙特:中國人有毒!
    「中國基建」以速度快、效率高、質量好,已經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建設運營規模最大、技術最全面、管理經驗豐富的國家。如今的中國高鐵已走出國門面向世界,鐵路說建就建,各種世界第一拿到手軟,各種驚人成績層出不窮。不用依靠飛機,千裡江陵一日還也可以輕鬆實現,中國高鐵因此備受世界各國的青睞。
  • 從鐵路提速到重載技術,從首條地鐵到高鐵時代,這些由交大創造
    新中國成立以來,從中國鐵路大提速到青藏鐵路建設再到大秦重載鐵路,從地鐵到如今的高鐵時代,我國交通行業一個又一個重大歷史進程的背後,總會有她的身影——交大!鐵路提速達世界水平1997-2007年的十年間,我國鐵路進行了六次大提速。
  • 記錄中國|中國首條無砟軌道在這裡誕生
    圖片來源 重慶工電段我國首條無砟鐵路試驗段落戶蔡家無砟軌道是高鐵發展的一項基礎性技術。傳統軌道,即有砟軌道,以散粒碎石為基礎,列車的高速運行會導致道砟飛濺。而無砟軌道採用了混凝土、瀝青混合料等的整體式道床,平順性好,能滿足時速250公裡以上的高鐵運行要求。
  • 我國建造「首條」穿越沙漠的高鐵,耗資達78億多美元
    當我們邁入中年的時候,回首望望年輕時走過的路,見過的世界,一定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體驗。近年來,我們國家還建設了許多大型項目,其中許多項目打破了其他國家的想像,小編今天要談的鐵路,外國媒體直接表示說「這比登還難,」但是我們建造了它,這是世界上第一條沙漠高鐵。
  • ...國產民用客機ARJ21開通首條國際航線;智能京張高鐵年底開通...
    3丨國產民用客機ARJ21開通首條國際航線據央視新聞報導,今天(26日)16時05分,一架國籍註冊號為B-603P的國產噴氣支線客機ARJ21於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起飛,歷經1小時03分的飛行,17時06分平穩降落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國際機場。這是國產民用客機ARJ21執飛的首條國際航線。
  • 沿海大省紛紛加快高鐵建設 江蘇已組建千億級鐵路集團
    江蘇成立千億級鐵路集團江蘇省政府日前發布《關於組建江蘇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通知》顯示,為探索高鐵自主規劃建設運營模式,江蘇省日前將現江蘇鐵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增資方式改建為江蘇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鐵路集團」),註冊資本在原有70億元的基礎上逐步增資到1200億元,近期按註冊資本950億元到位。
  • 濟南首條地鐵線全線貫通! 盤點R1線建設大事記(附具體站點)
    開工建設兩年多來,R1線整體進度始終保持在同期獲批城市的前列,質量安全始終保持穩定態勢。全線「洞通」目標的實現,既標誌著主體工程的圓滿完成,也標誌著濟南首條地鐵建設全面轉入鋪軌、裝飾裝修和機電設備安裝階段,為實現「軌通」、「電通」、「車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也為早日實現通車運營提供了有力保障。
  • 寧夏最有實力的大城市,即將迎來首條高鐵,是西北的中心城市之一
    寧夏作為中國西北地區面積最小的省級行政單位之一,其影響力要小得多,這主要是由於寧夏人口基數和經濟總量比較小,再加上當地發展起步較晚,社會發展水平與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首都銀川是寧夏第一大城市,寧夏最有實力的大城市,即將迎來首條高鐵,是西北的中心城市之一!
  • 高鐵院士王夢恕走了
    長江流域的上海、武漢、南京、重慶等城市,以及杭州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越江交通發展規劃,建設江底快速交通通道。在海底開發方面,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廈門東通道開工建設。王夢恕院士都廣泛參與了這些重大地下隧道工程的規劃、論證和建設工作。從大瑤山隧道到秦嶺隧道,再到北京等城市地鐵,以及過江海底隧道,王夢恕的創新業績越來越多,夢想也越來越多,責任也越來越重。
  • 數萬噸河鋼邯鋼造 「世界最高時速百米重軌」 用於高鐵建設
    說到鐵軌,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助力祖國高鐵建設的河鋼邯鋼重軌。 數萬噸河鋼邯鋼造「世界最高時速百米重軌」用於祖國高鐵建設 目前,河鋼邯鋼已通過北京、濟南、蘭州3家鐵路局高速重軌產品認證,為魯南高鐵、京唐城際鐵路項目定製了世界最高時速——350公裡/小時百米重軌。目前,數萬噸河鋼造「世界最高時速百米重軌」已經用於祖國高鐵建設。
  • 中國最強焊工:中國首座核電站、首條高鐵、國產航母都和他有關
    他在自己的崗位上面,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一做就是幾十年,通過刻苦的鑽研,推動了行業的進步,中國首座核電站、首條高鐵、國產航母都離不開他,堪稱中國最強焊工!當時,面對根據航母製造特點而生產出來的鋼材,一般的焊接方法根本就不管用,而潘際鑾經過反覆的鑽研,最終找到了焊接鋼材的方法,中國的航母才能順利下水。
  • 讓印度驕傲的首條高鐵,時速高達100公裡,乘客:坐過最快的火車
    如今,高鐵已經成為我國非常常見的出行方式。我國高鐵的發展相對於歐洲發達國家來說,發展的時間較晚,但是我國的高鐵的發展速度卻堪稱世界第一,短短的二十多年時間,我國無論是高速鐵路的裡程數,還是高鐵的速度都穩居世界第一。如今,我國許多縣城都已經通了高鐵。
  • 北京首條MEMS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北京首條MEMS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今天,發改君便帶來一個與晶片有關的好消息——北京市重點支持的、由賽微電子控股子公司賽萊克斯(北京)公司投資建設的「8英寸MEMS國際代工線建設項目」,近日在經開區正式通線運行。據了解,該生產線現階段月產能為1萬片,達產後將形成3萬片/月的生產能力。這標誌著北京市首條商業量產、全球業界最先進的8英寸MEMS晶片生產線進入實際生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