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創造新型太陽能液流電池 有效地將可再生能源以液體形式儲存起來

2020-07-14 cnBeta

據外媒報導,用太陽能電池板從太陽中獲取能量只是事情的一半 --這些能量需要儲存在某個地方供以後使用。在液流電池的情況下,存儲被歸結為大桶的液體。現在,由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創造了一種新型太陽能液流電池,它高效且持久。

科學家創造新型太陽能液流電池 有效地將可再生能源以液體形式儲存起來

為了製造這種新設備,該團隊結合了幾種現有技術。這是一種矽/過氧化物串聯太陽能電池,搭配氧化還原流電池,該團隊表示,這將使人們能夠在一個設備中採集和存儲可再生能源。它不僅效率高,而且價格便宜,簡單,可以推廣到家庭使用。

科學家創造新型太陽能液流電池 有效地將可再生能源以液體形式儲存起來

等式中的能量收集部分將長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材料--矽與一種很有前途的年輕新興材料--過氧化物結合起來。事實證明,這些串聯的太陽能電池比單獨使用任何一種材料都要好,因為這兩種材料能捕獲不同波長的光。

對於存儲,該團隊轉向了液流電池。傳統上,這些設備包含兩種液體,分別裝在不同的罐子裡,作為電解質。來自太陽能電池的電力為其中一種液體充電,使其或多或少可以無限期地放置在那裡。當需要電力時,這兩種液體在中間的容器中相互作用,產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電力。

該團隊使用理論建模方法來確定哪些化學品將在理想的電壓下工作,以實現效率最大化。他們確定了兩種溶解在海水中的有機化合物,用最終的物理裝置進行測試,證實了這是一種很好的匹配。

科學家創造新型太陽能液流電池 有效地將可再生能源以液體形式儲存起來

該團隊記錄了20%的效率,這與最好的效率是一致的。該裝置能夠在數百個小時和充放電周期內保持高效率和大部分容量。這使它的壽命比其他液流電池要長得多,因為後者的酸性電解質往往會腐蝕儲罐。

「這就是20%的效率,任何時候都可以,」這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宋金說。「你可以在白天立即使用太陽能電力,並獲得20%的效率,或者你可以在晚上從存儲中使用,並獲得20%的效率。」

科學家創造新型太陽能液流電池 有效地將可再生能源以液體形式儲存起來

該團隊計劃繼續開發太陽能液流電池,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研究如何將其推廣到實際大規模使用。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材料》雜誌上。

相關焦點

  • 新型鐵-空氣電池可儲存再生能源
    新型鐵-空氣電池可儲存再生能源 2012年08月09日14: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科學家設計「融化的巧克力片」磚塊,能有效存儲可再生能源產生的能量
    來自紐卡斯爾大學的工程師們想出了一種令人驚訝的新型儲能系統,它圍繞著在磚塊中存儲像鬆餅中融化的巧克力片一樣的熱能。該團隊表示,它們高效、可擴展、安全、廉價,並可用於現有的燃煤電廠。最近的解決方案包括特斯拉的巨型鋰離子電池,或以非常規形式儲存能源,如熔鹽或矽、陡峭坡道上的重型軌道車,以及懸掛在礦井中或堆疊在塔樓上的巨大塊狀物。而現在,清單上又多了一個新的條目--混色間隙合金(MGA)磚塊。
  • 發電與儲能一機搞定,科學家研發太陽能液流電池混合系統
    太陽能-電池儲能系統是當今滿常見的再生能源組合,我們可以運用鋰離子電池儲存太陽能多餘電力,達到穩定電網、削峰填谷功用,移轉白天太陽能電力到夜間使用,而現在太陽能也有另一個合作夥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組成的跨國團隊就研發出高效,且長時間儲存電力的太陽能液流電池混合系統。
  • 環保勢在必行,可再生能源能否全面替代化石能源?科學家:有希望
    每年,全世界會用掉 350 億桶原油,這種對化石燃料的大規模依賴會汙染我們的地球,據科學家估計人類已經使用了大約世界總油量的百分之四十,如果以這個速度持續下去,我們將在大約 50 年後用盡地球上所有的油和氣,在一個世紀後用盡所有的煤炭。另一方面,我們擁有充足的陽光、水和風,這些都是可再生能源,如果我們可以把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轉換成只依靠可再生能源的方式會發生什麼呢?
  • 室溫條件下以低成本儲存風能和太陽能,新型電池可做到
    7月18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焦耳》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他們開發的一種新型材料組合可能有助於開發一種可充電電池,這種電池能夠儲存大量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和太陽能。隨著進一步的發展,新技術可以在正常的環境溫度下,快速、有效地向電網輸送能量。
  • 科學家發明「神奇液體」:儲存太陽能18年,或可解決能源問題
    科學家發明「神奇液體」:儲存太陽能18年,或可解決能源問題我們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來源,莫過於來自太陽的能量。可是就在此前,來自瑞典的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傑弗裡表示,他此前率領團隊「創造」出了一種非常神奇的液體,能夠實現長時間的儲存太陽能,最久能夠達到18年左右。這種液體就如同一種液態的「電池」,能夠通過吸收陽光來儲存光能和內能,再在需要釋放能量的時候,以熱量的形式把它們釋放出來。
  • 科學家研發太陽能液流電池,轉換效率達20%
    策劃&撰寫:由夢人 隨著全球能源日趨緊張,太陽能作為新型能源得到了大力的開發,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太陽能電池了,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從太陽中獲取能量,但是轉換效率低。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全新的太陽能電池。
  • 可再生能源制氫勢在必行
    從環境和生態的角度來看,通過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氫,不僅能夠實現「零碳排放」,獲得真正潔淨的「綠氫」,還能夠將間歇、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轉化儲存為化學能,促進新能源電力的消化,由此帶來的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難以估量的。  我國可再生能源十分豐富,開發力度也位居世界前列,新能源新增及累計裝機容量均排名世界第一。
  • 可再生能源的利弊
    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將永遠不會用完。因此,只要地球上有生命支持,我們就可以依靠它們提供能源。3.使用可再生能源節約自然資源由於自然能源非常重要,因此我們不可能完全脫離自然資源。僅出於這個原因,重要的是我們儘可能地保存不可再生的資源。將可再生能源用於電力生產,供熱和運輸等活動有助於降低我們為此目的消耗的自然資源的水平。
  • 可再生能源的分析指向更經濟實惠的無碳電力-氫氣儲存
    隨著美國越來越多的州推動增加對風能或太陽能形式的可變可再生能源的依賴,長期儲能可能在確保可靠性和降低電力成本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根據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了解如何以最佳方式利用這些存儲技術在最低的能源成本,道林建立數學模擬的結合歷史電力需求數據四十小時解決歷史天氣數據在美國本土宏觀能量模型,增加長期存儲的風光電池系統降低了能源成本.相比之下,單獨使用電池進行儲存會使可再生能源更加昂貴。道林說,與電池相關的額外費用是因為它們無法在整個季節內經濟高效地儲存足夠的能量,在此期間發電量較低。
  • 「會融化的巧克力片」磚塊,存儲可再生能源的新載體
    近日來自紐卡斯爾大學的工程師們想出了一種令人驚訝的新型儲能系統,它圍繞著在磚塊中存儲像鬆餅中融化的巧克力片一樣的熱能。該團隊表示,它們高效、可擴展、安全、廉價,並可用於現有的燃煤電廠,這將改善現有的儲能系統。
  • 「會融化的巧克力片」磚塊,存儲可再生能源的新載體
    近日來自紐卡斯爾大學的工程師們想出了一種令人驚訝的新型儲能系統,它圍繞著在磚塊中存儲像鬆餅中融化的巧克力片一樣的熱能。該團隊表示,它們高效、可擴展、安全、廉價,並可用於現有的燃煤電廠,這將改善現有的儲能系統。
  • 可再生能源制氫勢在必行—新聞—科學網
    從環境和生態的角度來看,通過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氫,不僅能夠實現「零碳排放」,獲得真正潔淨的「綠氫」,還能夠將間歇、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轉化儲存為化學能,促進新能源電力的消化,由此帶來的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難以估量的。 我國可再生能源十分豐富,開發力度也位居世界前列,新能源新增及累計裝機容量均排名世界第一。
  • 蓋茨看好人工光合作用,或將為下一代提供可再生能源
    數字世界的新一輪淘金熱都是關於可再生能源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使這種能量可靠,這意味著找到方法不僅要產生它,而且要在不需要的時候儲存它,在需要的時候釋放它。和許多其他開創性的發明一樣,科學家們也開始向大自然尋求靈感。我們的星球和我們的優勢物種消耗的能量以某種形式來自太陽。
  • 有一種儲存可再生能源的簡單方法,而我們已經掌握了這種技術
    一個依賴於這些波動的能源的電網很難持續地滿足供求關係,因此可再生能源有時會被浪費,因為它在需要的時候沒有被生產出來。大規模的電力存儲技術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當供過於求時,就會產生電能,而當供過於求時,就會釋放電能。然而,這種方法的一個問題是它涉及到大量的電力。
  • 美國團隊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高達20%,或將取代石油
    審核-小文可再生和零汙染是太陽能兩個最大的優勢,但和其他新能源相比它的劣勢也很明顯,例如轉化率高、轉化成本高、對自然環境條件有嚴格的要求等等,這些原因使得太陽能一直只能在新能源市場佔很小的板塊。但實際上如果人類可以大大提高轉化太陽能的效率,那麼太陽能將會照亮人類文明未來發展的道路。
  • 美國團隊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高達20%,或將取代石油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審核-小文可再生和零汙染是太陽能兩個最大的優勢但實際上如果人類可以大大提高轉化太陽能的效率,那麼太陽能將會照亮人類文明未來發展的道路。根據環球網7月15日的新聞,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一支科研團隊近期研發出了一套新型的太陽能轉化裝置,該裝置名為「太陽能液流電池」。該研究團隊表示,這套新型裝置無論是在成本還是轉化效率上,都要比如今市面上大部分太陽能轉化裝置出色一些。那麼這套裝置到底有什麼看點?
  • 到2035年,美國可以將90%的可再生能源
    當公用事業建設新的發電廠時,它們會將成本轉嫁給納稅人。到2035年,納稅人將償還當今運行的大多數燃氣或燃煤電廠,這意味著如果公用事業儘早關閉這些電廠,消費者將不會蒙受損失。這就是研究人員所謂的「無額外費用」的意思。納稅人將還清舊的無碳電廠後,將為其提供資金。減少汙染將幫助人們更輕鬆地呼吸,降低醫療保健成本,並使從化石燃料轉移過來的總體費用降低。
  • 再生新能源新突破!科學家研發太陽能液流電池:轉換效率達20%
    雖然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可謂是取之不盡,但整套設備下來並不便宜,並且轉換效率降低。現在,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全新的太陽能電池,有望改變這一局面。7月14日,據外媒報導,由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已經研發出一種耐用的太陽能液流電池,其造價更便宜,並且轉換效率也更高。研究小組使用理論建模方法來確定哪些化學物質可以在理想電壓下工作,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通過結合了幾種現有技術,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基於矽和鈣鈦礦串聯太陽能電池與液流電池搭配使用。
  • 美科學家: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有助於推動清潔能源增長
    由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牽頭的一項新研究分析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並揭示出成本預計將進一步下降,從而為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普及和電力部門廣泛脫碳帶來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