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大突破!靶向BCAT1蛋白逆轉白血病侵襲性

2020-11-30 生物谷

圖片來自Nature, doi:10.1038/nature22314


2017年5月2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喬治亞大學和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鑑定出兩種最為常見的骨髓性白血病的一種新的藥物靶標,並且找到一種阻止這種疾病的最為侵襲性類型的方法。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5月17日在線發表在

Nature

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ancer progression by reprogrammed BCAA metabolism in myeloid leukaemia」。

通過阻斷一種被稱作BCAT1的蛋白,這些研究人員能夠阻止小鼠體內和來自白血病患者的人血液樣品中的癌細胞生長。

BCAT1蛋白激活一組被稱作支鏈胺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BCAA)的胺基酸代謝。BCAA是所有細胞中的必需構成單元,因而是侵襲性白血病細胞生長所必需的。BCAT1也促進腦瘤和肺瘤產生。

早期的研究已表明BCAT的功能是降解大多數健康組織中的BCAA。這項新的研究首次證實白血病細胞並不降解BCAA,而是利用BCAT1通路產生它們。通過阻斷這種蛋白,這些研究人員能夠逆轉這種疾病的侵襲性。

論文通信作者、喬治亞大學富蘭克林文理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Takahiro Ito說,「我們想要理解是什麼促進急性白血病產生侵襲性,隨後研究了靶向這種通路是否會將這種疾病逆轉到可治療的階段。」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是一種血癌,具有三種主要的臨床階段:慢性期、加快期和急變期。慢性白血病通常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藥物治療反應良好。但是如果這種癌症不加以治療或者產生耐藥性,那麼突變將最終促進這種疾病進入更加侵襲性的急變期,而這經常是致命性的。

Ito說,「我們的想法是這些進展緩慢的白血病細胞和侵襲性的白血病細胞具有不同的方法來使用胺基酸等營養物,這些營養物調節著細胞分化和細胞生長之間的平衡。如果我們能夠理解是什麼調節著這種平衡,那我可能能夠利用這種通路來阻止這種疾病進展或將它逆轉回到一種侵襲性不那麼強的疾病。」

通過分析來自這種進展緩慢的慢性期和更加侵襲性的急變期的血液和白血病細胞,Ito及其團隊觀察到在侵襲性的急變期,具有更高濃度的BCAA。不過不清楚的是,BCAA的存在是否是這種更加侵襲性的急變期產生的結果,還是導致這種更加侵襲性的急變期的原因。

Ito團隊鑑定出基因BCAT1編碼一種能夠在這些白血病細胞中產生BCAA的酶。

Ito團隊在小鼠體內和來自白血病患者的人血液樣品中,利用一種基因敲降(gene knock-down)方法抑制這種基因的功能,結果證實BCAT1在這種侵襲性的急變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通過阻斷BCAT1基因,Ito團隊能夠促進這些急變期白血病細胞分化,從而使得這種疾病變得不那麼具有侵襲性,而且更加緩慢地生長,就像可治療的慢性期那樣。

重要的是,儘管BCAT1在白血病細胞中高水平表達,但是正常的血細胞具有較低的BCAT1水平,而且正常的血細胞很少受到BCAT1抑制的影響。

這些發現提示著BCAT1可能是一種理想的治療靶標,很少對正常的血液產生傷害。再者,這些結果表明BCAT1也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相比於急變期CML,AML更加普遍。BCAT1高水平表達的AML患者往往要比BCAT1低水平表達的AML患者具有更差的存活。經證實阻斷這種BCAT1活性也有效地抵抗人AML細胞。

Ito說,「傳統觀點是眾所周知,沒有細胞會自我產生BCAA,它是從我們吃的食物中獲得的,總是在體內被降解。但是實際上相反的是,白血病細胞實際上利用這種酶,利用它的代謝反應來製造BCAA,從而促進細胞生長和進展到這種更加侵襲性的狀態。」(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個人轉發,網站轉載請註明來源「生物谷」,商業授權請聯繫我們 。更多資訊請下載 生物谷 app.原始出處:Ayuna Hattori, Makoto Tsunoda, Takaaki Konuma et al. Cancer progression by reprogrammed BCAA metabolism in myeloid leukaemia.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17 May 2017, doi:10.1038/nature22314

相關焦點

  • Nature:利用CRISPR/Cas9揭示蛋白ENL促進AML白血病產生
    圖片來自Nature, doi:10.1038/nature216872017年3月5日/生物谷BIOON/---利用員工牌進入大樓的任何人可能理解蛋白ENL如何為治療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提供新的可能。
  • Nature:重大突破!利用靶向KRAS突變基因的外泌體治療胰腺癌
    KRAS蛋白晶體結構,圖片來自Thomas Splettstoesser/Wikipedia。2017年6月8日/生物谷BIOON/---外泌體(exosome)是所有細胞釋放出的病毒大小的顆粒。它們天然地存在於血液中。根據來自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項新的研究,對外泌體進行基因操縱可能提供一種新的胰腺癌治療方法。
  • Nature:通過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或有望根治急性髓性白血病
    2019年12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澳大利亞彼得-麥卡倫癌症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從根源上靶向作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acute myeloid leukemia)的新方法,相關研究發現或能幫助開發治療惡性難治性血液癌症的新型療法。
  • ​【科技前沿】蛋白降解新突破:清華陳曄光團隊等首次開發出靶向...
    在該論文中,研究者利用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PROTAC)技術,在多肽xStAx基礎上,設計合成了新的嵌合體多肽抑制劑xStAx-VHL,這個嵌合體多肽能夠直接識別β-catenin蛋白並經由泛素化蛋白酶體途徑促進其降解,不僅能在細胞層面抑制Wnt信號,而且在多種小鼠腫瘤模型中也能發揮很好的抑癌作用,更重要的是,對於結腸癌病人的腫瘤類器官也能發揮明顯的抑癌效果。
  • 科學家發現靶向銅離子伴侶蛋白調控劑的抗腫瘤作用機制
    該抑制劑可同時靶向兩種銅伴侶蛋白Atox1和CCS,選擇性調控銅離子轉運,從而選擇性地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且在多種動物實驗中表現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同時,Atox1和CCS也被發現在多種白血病細胞系以及白血病病人樣本中高表達。這些信息顯示了腫瘤細胞的生存可能依賴於這些銅離子伴侶蛋白。與金屬螯合劑相比,靶向銅離子伴侶蛋白可以更加特異、精細地調節胞內銅離子的濃度以及分布,從而在實現治療效果的同時減少毒副作用。
  • Nature雜誌12月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鑑定出負責啟動和促進多種腫瘤轉移的細胞doi:10.1038/nature20791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西班牙研究人員通過一種特定的被稱作蛋白CD36的標誌物鑑定出轉移起始細胞(metastasis-initiating cell)。這種在腫瘤細胞膜中發現的蛋白負責攝取脂肪酸。
  • Nature Biotechnology:利用CRISPR系統篩選癌症藥物靶向目標
    2015年5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應用CRISPR-CAS9技術靶向編碼蛋白功能性結構域的外顯子對癌症藥物作用靶點進行大規模篩選
  • 生物靶向藥物可抑制侵襲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生物靶向藥物可抑制侵襲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來源:新華網 2007-06-14 09:06     法國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報告說,生物靶向藥物美羅華抑制侵襲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明顯
  • 通過單態性MHC I類相關蛋白MR1可實現普遍性T細胞腫瘤靶向
    通過單態性MHC I類相關蛋白MR1可實現普遍性T細胞腫瘤靶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5 10:53:32 英國卡迪夫大學Andrew K.
  • 《自然》:靶向蛋白破壞機制找到了
    《自然》:靶向蛋白破壞機制找到了  黃琨 • 2020-02-18 11:40:21 ,而這種靶向蛋白破壞是通過一個稱為泛素化的過程實現的。
  • 白血病靶向新藥!百時美施貴寶Idhifa治療IDH2突變陽性急性髓性...
    2020年08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百時美施貴寶(BMS)近日宣布,評估靶向抗癌藥Idhifa(enasidenib)治療IDH2突變陽性、復發或難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R/R AML)的III期IDHENTIFY研究沒有達到總生存期(OS)主要終點。
  • Nature:靶向SET蛋白讓p53重新激活可阻止癌症生長
    2016年9月1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降低一種被稱作SET的蛋白的水平能夠重新激活我們的細胞中的一種強大的抗癌分子,其中SET蛋白是經常發現在癌細胞中過量存在的。
  • 常乃柏教授:DNA甲基化靶向藥物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應用
    常乃柏教授:DNA甲基化靶向藥物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應用
  • ...突破:清華陳曄光團隊等首次開發出靶向β-catenin的PROTAC多肽,…
    在該論文中,研究者利用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PROTAC)技術,在多肽xStAx基礎上,設計合成了新的嵌合體多肽抑制劑xStAx-VHL,這個嵌合體多肽能夠直接識別β-catenin蛋白並經由泛素化蛋白酶體途徑促進其降解,不僅能在細胞層面抑制Wnt信號,而且在多種小鼠腫瘤模型中也能發揮很好的抑癌作用,更重要的是,對於結腸癌病人的腫瘤類器官也能發揮明顯的抑癌效果。
  • Cancer Research:白血病靶向治療新策略 小分子抑制劑將有大用途
    (圖片來自medlive)2015年11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了一種能夠特異性靶向組蛋白乙醯轉移酶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但2013年底,技術進步使得這一項目有了重大突破,他們獲得了解析度為0.34納米的TRPV1蛋白的結構。該成果的發表對於領域來說,無異於驚雷。因為這證實了低溫電子顯微鏡能夠解析小的、重要的分子。儘管低溫電子顯微鏡發展迅速,很多研究者認為,它仍有巨大提升空間。他們希望能製造出更靈敏的電子探測器,以及更好地製備蛋白樣本的方法。
  • 突破!p53抑癌基因重大進展,千萬癌症患者或將迎來抗癌良藥
    為什麼說p53抑癌基因是癌症靶向治療皇冠上的明珠?瞄準p53蛋白摺疊問題。通過篩選恢復p53摺疊功能的小分子藥物,可以邏輯性的恢復一類突變體的功能。通過砷原子填補p53蛋白結構中不穩定的空腔(這個空腔被證明是造成p53結構不穩定的原因,從而導致蛋白無法摺疊),p53功能被高效恢復,在穩定性,蛋白摺疊,轉錄活性等各項指標中均有優秀的恢復作用。
  • 夏宏光組發現靶向MCL-1蛋白誘導線粒體自噬有望治療阿爾茲海默症
    阿爾茲海默症的病因複雜,目前主流觀點認為,病因是Aβ和Tau澱粉樣蛋白沉積造成神經元大量死亡。1998年以來,先後有100多種嘗試治療此病症的藥物進入臨床實驗,但只有6種藥物先後獲得FDA的批准上市。而令人更加遺憾的是,近年來,世界各大製藥公司針對Aβ或Tau蛋白開發的藥物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失敗。
  • 侵襲性NK細胞白血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文章作者:周劍峰 李春蕊侵襲性NK細胞白血病(ANKL)是一種與EBV 感染密切相關的NK細胞惡性增殖性疾病,表現為多系統、多器官受累,大部分患者短期內死亡。一、概述2008 年的WHO分類標準將ANKL與結外NK/T細胞淋巴瘤、慢性NK細胞淋巴增殖性疾病(CLPD-NK)一起歸入成熟NK細胞腫瘤,將起源於不成熟的NK細胞腫瘤,如髓系NK前體細胞白血病和前體NK-淋巴母細胞淋巴瘤/白血病歸入白血病的範疇。
  • Nature:21世紀以來,人類癌症研究的14項裡程碑式進展!
    迄今為止,僅有有限數量的靶向癌症代謝的藥物成功應用於臨床(FDA批准的enasidenib用於急性髓性白血病),隨著對腫瘤的深入認識,這種情況在未來可能會改變。21世紀第一個十年,第二代測序技術(NGS)的出現為腫瘤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時也預示著癌症研究的重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