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第三人稱視角回憶能夠激活更多的大腦功能區域

2020-08-29 我想要兩ke西柚

一篇新論文指出,回憶過去時,比起直接通過第一人稱視角呈現過去的影像和觀點,採用第三人稱觀察者能夠激活大腦中更多的部位。

科學學院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論文的合著者佩吉·聖·雅克(Peggy St Jacques)解釋說:「當我們轉換記憶視點時,我們的的大腦需要先提取記憶,然後調用其它大腦區域對記憶進行處理。所以,需要的更多功能區域協同工作。」

具體而言,結果表明,用第三人稱回憶,會導致海馬體前部和後內側網絡之間更多的交互。

聖·雅克補充說:「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檢索記憶是一個活躍的過程,可能使我們的記憶產生偏差甚至扭曲。採用類似於觀察者的觀點涉及以新穎的方式查看過去,這需要大腦區域之間產生更大的交互作用,以支持記憶細節並在我們的大腦中重建心理圖像。」

甚至,採用類似觀察者的視角也可以達到治療目的。「這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方式,藉助疏離式的自我觀察、減少我們所感受到的情緒強度來處理令人痛苦的回憶。」

這項工作建立在聖·雅克以前關於記憶中視覺的研究基礎之上——早前發現,記憶視角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影響我們的記憶方式。

論文發表在Cortex上。

相關焦點

  • 回憶視角會改變人們的大腦處理記憶的方式
    一篇新論文指出,在回憶過去時,採用第三人稱,觀察者的觀點會激活大腦的不同部分,而不是回憶通過肉眼看到的記憶。當人們記住變化時,人們的觀點是哪個大腦區域支持記憶,以及這些大腦區域如何相互作用。具體而言,結果表明,從類似觀察者的角度而不是通過自己的眼睛回憶記憶,會導致海馬前部和後內側網絡之間的相互作用更大。
  • 「文獻」首個採用腦電技術探討人稱視角對智慧建言的影響的研究
    ,結果表明:相比於第三人稱視角,在第二人稱視角下,被試與情境中的主人公的心理距離更近;這種自我參與可能是大腦靜息態前額葉的腦電能量與第二人稱(而非第三人稱)視角下的智慧建言之間顯著正相關的原因;靜息態大腦的自發活動可能有助於第二人稱(而非第三人稱)智慧建言。
  • 第一與第三人稱視角整合
    因此,對意識的全面科學研究必須同時包含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方法:它不能忽視主觀體驗的現象學現實,而必須遵守所有科學嚴謹的規則。因此,關鍵問題是:我們能否設想一種用於意識研究的科學方法,從而可以將一種健康的第一人稱方法與體驗的現象學完全結合起來,並將其與大腦研究的客觀主義觀點相結合嗎?在這裡,現代科學與沉思傳統(例如佛法)之間的密切合作可能會被證明是有益的。
  • 激活大腦免疫細胞可修復受損腦組織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實驗證明,大腦關鍵「育種」細胞分泌的物質可以提高基於腦部對健康發揮至關重要作用的免疫細胞的數量和強度。這一發現為理解原位幹細胞和幹細胞移植如何改善大腦功能增加了一個新的視角。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近日的《自然·神經科學》雜誌在線版上。
  • 當你孤獨時,你的大腦到底在幹什麼?|核磁共振|大腦|孤獨|區域|記憶...
    結果發現,大腦的孤獨感與人腦中所謂的默認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密切相關。具體來說,越孤獨的人,大腦默認模式網絡越容易被激活,越容易對過去的事情進行思考和回顧。對此,施普倫表示:「在缺乏希望得到的社會體驗的情況下,孤獨的個人可能會偏向於內向的想法,如回憶或想像社會體驗。
  • 史丹福大學最新研究:玩神奇寶貝可激活大腦,玩遊戲也能成為成功的人
    此外,每個玩家都在用同一個手持設備-任天堂,並保持大致相同的手臂長度。史丹福大學測試了」偏心偏差」視覺理論,在一個小屏幕上玩神奇寶貝意味著其角色只佔據了玩家視角一小部分,因此,確認了優先大腦激活在視覺皮層中處理中心凹視覺部分。
  • MIT新發現:二者激活大腦區域並不同
    在這個過程當中,研究人員還會用腦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來掃描,以此來檢測這些年輕人大腦的活動。然而,先前的研究表明,數學和邏輯問題似乎主要依賴於左腦的MD區域,而涉及空間導航的任務對右腦的激活程度要高於左腦。MIT這次的研究表明,讀代碼過程中,似乎同時激活了MD網絡的左右兩個部分;並且,讀ScratchJr代碼時,對右側大腦的激活程度略高於左側大腦。
  • 刺激大腦特定區域或可操縱記憶
    大腦中有一處形狀類似腰果的結構,名叫海馬體,其中儲存著構成回憶的感官和情緒信息。這些回憶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世上不存在兩段完全相同的回憶,我們擁有的每段回憶都儲存在一套獨特的腦細胞組合中,其中包含著與這段回憶相關的所有環境與情緒信息。
  • 特異功能訓練--右腦開發,激活第三眼.松果體
    而眼球來迴轉動可以提上左右腦之間的關聯,對重新勾起回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所在。人的耳朵是胎兒發育最好的器官,也是上了年紀之後衰老最緩慢的器官。可見耳朵在五官裡的特殊性,而在右腦開發領域裡,你要知道的是:創造奇蹟的關鍵在大腦的聽覺區,開啟右腦大門的鑰匙是聽覺刺激。而冥想是開發右腦由古至今流傳的秘法。古代大師的卓越智慧是來自於通過冥想而開發的右腦。
  • 第三人稱動物視角冒險遊戲《逃離生存系列》專題上線
    受自然紀錄片啟發,《逃離:生存系列》是一款第三人稱視角冒險遊戲,跟隨主角鼯鼠Sugar Glider一起展開野外冒險之旅。更多內容
  • 氣味會讓大腦海馬體重新激活
    傳統理論認為,人的記憶是先通過馬蹄形腦區域的海馬體進行處理,海馬體為記憶注入豐富的細節。隨著過去的時間越來越長,記憶會轉移到大腦前額葉皮層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海馬體注入的豐富細節在混亂中就丟失了。到目前為止,氣味和記憶之間的關係仍然是個謎。記憶形成的基本機制也始終都存在爭議。
  • 「全面回憶」專欄:如何激活、清空頭腦,保持最佳學習狀態
    「全面回憶」學習方法需要有一個充滿活力和清醒狀態的大腦,但我們很難讓大腦保持長時間的高速運轉狀態,這個時候就需要採用一些方法來激活大腦、讓它處於清空狀態。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兩件:1、激活大腦,給大腦補充更多的能量2、清空大腦,給其他的知識騰出更多的空間先說說我在學生時代玩過的一個遊戲以前在鄉下上小學時,課間10分鐘是所有學生最活躍的時刻,那個時候我們最喜歡玩的遊戲就是捉老鷹的遊戲:在地上畫個圈作為安全區,小雞躲在這個圈中,老鷹在外面遊弋。
  • J Neurosci:忘卻比記憶需要更多的大腦能量
    「我們可能希望丟棄引發適應不良反應的記憶,例如創傷性記憶,以便我們能夠以更具適應性的方式回應新體驗,」該研究的資深作者,UT奧斯汀心理學助理教授Jarrod Lewis-Peacock說。 。 「數十年的研究表明,我們有能力自願忘記某些東西,但我們的大腦如何做到這一點仍然受到質疑。
  • 大腦地圖公布97個最新功能區
    研究組通過研究 210 名健康年輕成人的圖像數據,運用多種大腦繪圖技術,包括基於任務的 fMRI(能夠分析產生不同大腦區域功能的信息)、靜態 fMRI(詳細描記同區域和不同區域之間神經元關係)和一些分析包繞神經的髓鞘的相對密度的手段
  • 科學家發現記憶在大腦產生了「指紋」,以此來揭示大腦的組織方式
    這些場景足夠廣泛,因此每個參與者都能夠產生不同的回憶內容。例如,當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生動回憶並描述一個涉及舞蹈的場合時,某個人可能會回憶他看著自己女兒參加舞蹈演奏會的情景,而另一個人可能會想像自己在成人禮上跳舞的情景。 將參與者的口頭描述內容匯總到一個計算語言模型上,該模型類似於單詞的含義,然後創建了描述背景的數字表示方式。
  • 記憶創造了揭示大腦如何組織的「指紋」
    研究人員將志願者置於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中,要求他們重新想像自己的經歷,同時測量大腦中哪些區域被激活。利用fMRI數據和受試者的語言描述和評分,研究人員能夠分離出與個人經歷相關的大腦活動模式。例如,如果參與者在想像中開車闖紅燈,大腦中與回憶運動和顏色相關的區域就會被激活。利用這些數據,研究人員建立了每個參與者大腦的功能模型,基本上創建了他們神經活動的獨特特徵。
  • X-Brain:大腦與意識之間的解釋鴻溝與物理難題
    同理,如果沒有第一人稱視角為基礎,意識也就無從誕生【參見埃文·湯普森(Evan Thompson)著作《生命中的心智》(Mind in Life)】。想要利用本體論跨越解釋鴻溝,第二個要點在於,意識的誕生不光需要維持生命的基本功能,還需要複雜的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提供獨特的神經生物學特質。它們共同創造了意識。
  • Nature Commun:科學家發現記憶在大腦產生了「指紋」
    >然後,藉助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來進行研究,要求研究參與者重新想像上述體驗,同時研究人員測量參與者大腦中的哪些區域有所激活。利用fMRI數據以及參與者的口頭描述和評價,研究人員能夠分離出與該人經歷相關的大腦活動模式。例如,如果參與者在該場景中想像的是開車通過紅燈,那麼與回憶運動和顏色相關的大腦區域就會被激活。利用這些數據,研究人員建立了每個參與者大腦的功能模型,基本上創建了他們神經活動的獨特風格。
  • 喝茶能改善大腦區域功能,使人更聰明?
    這既是一種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同時茶的確有提神、降三高、改善心情和抗癌的功能。 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讓神奇的東方樹葉更神奇了。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和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喝茶的人比不喝茶的人有更好的大腦組織區域。由於大腦組織與認知功能有關,因而也使得喝茶者更聰明。這一研究發表在《衰老》雜誌(Aging)上。
  • 谷歌大腦提出概念激活向量,助力神經網絡可解釋性研究
    選自 KDnuggets作者:Jesus Rodriguez機器之心編譯參與:李詩萌、路最近,谷歌大腦團隊發表了一篇論文,文中提出了一種叫做概念激活向量(Concept Activation vectors,CAV)的新方法,這種方法為深度學習模型的可解釋性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