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雙胞胎出生,業內質疑這麼瘋狂的事怎能被允許

2020-12-04 新京報

創意製圖/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11月26日,人民網刊發了一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報導。這一消息震驚了學術界。

「以目前的技術,國際上的倫理審查是絕對不允許在胚胎上做這種實驗的,而且這次倫理審查委員會竟然通過了審查,讓胎兒降生。簡直無法想像。」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一位從事基因研究的專業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此前中國已經在胚胎上做過一次類似實驗,但最終終止了妊娠,此舉已經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爭議。這一次竟然還讓胎兒出生,在基因行業圈裡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北京大學醫學部遺傳學習副主任黃昱指出,在這件事情上,倫理原則會考慮的問題大致包括三方面:其一,HIV的垂直傳播阻斷是否有其他已驗證的安全方案;如果有就不可以用高風險的選擇;其二,CCR5基因純合缺失是否有其他疾病風險?如果不眀確,也不能做;其三基因編輯本身也有不可預測的風險。「一個重要的考量是,這個孩子畢竟是人為製造的CCR5基因缺陷的人類個體,我們是否可以對孩子負責,而不是僅僅滿足父母的願望。」

新京報記者也獲得了一份清華大學全球健康及傳染病研究中心與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針對此事發布的看法。張林琦認為,對健康胚胎進行CCR5編輯是不理智,不倫理的,「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中國人的CCR5是可以完全缺失的,CCR5對人體免疫細胞的功能是重要的。」

另外,張林琦強調,由於愛滋病毒的高變性,還有其他的受體可以使用,CCR5基因缺失也無法完全阻斷愛滋病毒感染;而CCR5編輯不能保證100%不出錯之前,不可以用於人類。而且現在母嬰阻斷技術非常有效,高達98%以上,可以阻止新生兒不被愛滋感染;HIV感染的父親和健康的母親,可以100%生個健康和可愛的孩子,根本無需進行CCR5編輯。

基因手術刀最早是美國一個實驗室的華裔開發的技術,可以定點編輯人類的基因,而且效率特別高,算是一項突破性的技術。但上述業內人士強調,從來沒有人會把它用到人類胚胎上,因為首先就過不了倫理關,其次無法評估潛在脫靶效應帶來的其他生理改變。

儘管賀建奎發布數據稱,50枚人類胚胎基因測序結果顯示,未發現脫靶現象;而所有人類正常胚胎裡面,有超過44% 的胚胎編輯有效。但是,該業內人士強調,以目前的科學技術而言,沒有一個非常合理的評價體系去評價實驗對孩子是否有影響,脫靶問題沒法評估。「關鍵是這個技術發展時間很短,無法評估除了你指定的目標基因之外,是否會對其他基因造成傷害,這其中有很多潛在風險。」

但很顯然,在賀建奎這次進行的實驗上,醫院的倫理審查委員會形同虛設。該業內人士指出,倫理委員會的設置,為的就是防止一些科學瘋子幹這些事情,但這家醫院的倫理審查委員會能通過這項實驗,很顯然有問題。

打臉的是,本次國際分會主席在11月27日預先錄製的信息中說:「我們從來沒有做過任何會改變人類基因的事情,我們從來沒有做過任何會產生影響的事情。」很顯然,賀建奎即將參加的這次大會的組織者對於這件事情還一無所知。

賀建奎為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官網顯示,他2010年獲得美國萊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2011-2012為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其研究方向為基因測序技術、免疫基因組學、個體化醫療、生物信息學和系統生物學。2012年入選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孔雀計劃」。

賀建奎還有另一個身份——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該公司於2012年成立,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生物技術開發與基因檢測技術開發、信息諮詢等。2017年7月31日,由「賀建奎教授團隊」研發的具有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宣告上市。2018年4月19日,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2.18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同晟資本領投,希夷資產等五家機構參與跟投。

11月26日,新京報記者聯繫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但該公司工作人員稱,基因編輯一事與公司業務無關,無法接受採訪。

新京報記者致電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該醫院留下了記者聯繫方式,並稱諮詢的人很多,將由醫院領導統一安排是否回應此事。從目前醫院的最新回應來看,其否認與此事有關。深圳衛生部門也已經介入此事的調查。深圳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則表示,該項實驗進行前並未向該部門報備。

連結:人類胚胎體外研究「14天準則」

新京報記者查詢資料發現,在人類胚胎研究上,有一個「14天期限」原則,即使用人類胚胎體外研究,不得在體外培養人類胚胎超過14天。這是使用人類胚胎進行體外研究的重要倫理原則。

「14天準則」由美國衛生、教育和福利署的倫理諮詢委員會在1979年首次提出。它在1984年得到了英國Warnock委員會的支持,以及1994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人類胚胎研究小組的支持。在至少12個國家,這個限制是編寫在管理輔助生殖和胚胎研究的法律裡的。該規則也體現在眾多政府委任的報告中,科學指導胚胎和輔助生殖研究。這包括了中國2003年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倫理準則和印度2007年幹細胞研究和治療的指南。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引發軒然大波
    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偉斌)11月26日,據人民網報導,我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基因編輯原來是這麼回事,一張圖看懂了
    基因編輯原來是這麼回事,一張圖看懂了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出生,這是科幻片還是倫理片? | 愛範兒
    然而,看上去是人類史上一次重大的技術突破,其合法性、有效性、必要性和倫理問題等都遭遇多方質疑。培育經過基因編輯的人體胚胎是否合法?此外,申請表上提及的「佔領整個基因編輯相關治療技術門檻的制高點」、「將是超越 2010 年獲得諾貝爾獎的體外受精技術領域的開創性研究」,又不免讓人懷疑實驗的動機不純。這項技術靠譜嗎?敲除 CCR5 基因就不會得愛滋病了嗎?大量質疑的觀點都提到了「脫靶」一詞,通俗來說,就是把要編輯的基因位置找錯了,嚴重的話會影響其他基因功能。
  • 基因編輯嬰兒遭學界業界質疑:車上沒剎車,你敢去開嗎
    資料圖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近日宣布,一對基因編輯的雙胞胎已於11月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CCR5基因經過修改,意在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毒感染。如果成功,這對雙胞胎將成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哪裡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不過,「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宣布後引來多方質疑,質疑的內容集中於該項研究涉及的倫理問題、必要性和安全性。
  • 「基因編輯嬰兒」當事人回應質疑:雙胞胎的降生一切正常|鈦快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快訊 | 11月26日消息:南方科技大學的生物學家賀建奎在今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也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
  • 雙胞胎僅有一名基因編輯成功,基因編輯風險幾何?
    (原標題:雙胞胎僅有一名基因編輯成功,基因編輯風險幾何?) 簡介:這項基因編輯針對的是一對雙胞胎,但只有一名達到了預期效果。世界首例轉基因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震驚了整個科學圈。
  • 「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爭議 外媒:或影響整個基因庫
    (原標題:「基因編輯嬰兒」激起千層浪 海外媒體:或影響整個基因庫)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海外媒體稱,北京下令對一名中國科學家宣稱實施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展開調查。此事將是突破性的醫學首創,但招致各方猛烈抨擊。
  • 中國科學院院士: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許多疑點尚未明了
    2018年11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女孩,在中國健康誕生。報導稱,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能天然抵抗愛滋病,並且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這對基因編輯嬰兒幕後的「操刀手」,是來自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副教授賀建奎。消息一經公布引起巨大震動,賀建奎的行為被科學家們強烈譴責。
  • 基因改造人類真的來了 | 基因編輯嬰兒遭100+名科學家強烈譴責!
    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消息一經傳出,立刻迎起了業內的熱議。如果這對雙胞胎一生都沒有經歷過可能感染愛滋病的環境或行為,又如何證明她們天然抵抗愛滋病?3.對試管嬰兒進行基因編輯是否有悖倫理道德,經過什麼部門審批?一個民營醫院就能做這樣的實驗嗎?4.此前我國有沒有過基因編輯手段用於人體的實驗?
  • 被基因編輯的雙胞胎女孩,潘多拉的魔盒已經打開!
    不知道大家今天有沒有被一件事刷屏,那就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深圳誕生」剛看到這條微博時,小編真的是驚呆了,基因編輯!小編在高中學的是理科,在學基因與遺傳這一章節時,被基因複雜神秘與強大深深折服,同時也感嘆著研究基因的生物科學家的偉大,在數以千計的實驗中探究基因的奧秘。但是在看到這條微博的第一反應不是神奇,而是驚訝中帶著害怕,內心深處透著一點兒絕望。第一反應是這樣不會違背人道主義嗎?拿人體做實驗,這難道沒有違背道德底線嗎?兩個孩子是健康出生了,可是誰能保證,這兩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
  • 人類首次基因編輯雙胞胎誕生 帶來的是希望還是恐懼?
    昨天,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女孩近日在中國健康誕生。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消息一經公布引起巨大震動。疑似對該試驗進行醫學倫理審查的醫院稱申請書籤名可能是偽造,深圳市衛生計生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表示該項試驗進行前並未向該部門報備。
  • 基因編輯嬰兒,引發軒然大波……
    賀建奎 資料圖 報導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消息一出,當事多方出面回應,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形成輿論關注熱點。
  • 國內修改雙胞胎嬰兒基因遭百餘名科學家強烈譴責!背後事實竟然是…
    據人民網 11 月 26 日報導,來自中國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賀建奎團隊,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日突然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賀建奎回應基因編輯嬰兒質疑:抵禦愛滋病僅需敲除幾個DNA序列
    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何建奎表示,「和其他的孩子一樣,兩個可愛的中國女孩幾個星期前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他們現在和爸爸、媽媽一起平安回家了。」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由賀建奎團隊對外發布,但事態發展顯然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學校、醫院、專家學者紛紛發表聲明對該研究表示譴責,國家衛健委也表示將會進行深入調查。
  • 進步還是瘋狂?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遭多名外國科學家發聲譴責
    據CBC NEWS報導,一位中國研究人員聲稱,他幫助製造了世界上首例經過基因編輯的嬰兒——本月出生的雙胞胎女孩。如果這是真的,那將是科學和倫理的一次深刻飛躍。一位美國科學家說,他在中國參與了這項工作,但這種基因編輯在美國是被禁止的,因為DNA的變化可能會遺傳給後代,並有損害其他基因的風險。在接受美聯社專訪時賀建奎表示:「我感覺自己有很重大的責任,不僅是促成第一個(基因編輯嬰兒),而且要讓她成為一個榜樣。」他認為在是否允許或者禁止基因編輯的問題上,「社會將決定下一步怎麼做。」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它能造成何種影響?
    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導,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消息一出,掀起科學界巨大的爭議。
  • 瘋狂科學家:假如生下來的寶寶不健康,可以幫忙「處理掉」
    這個瘋狂科學家究竟做了一個什麼樣的瘋狂實驗,讓他被全球科學家聯手diss?我用大家聽得懂的方式解釋一下:在之前的研究中,學界發現,缺少CCR5基因的人可以對愛滋病毒產生免疫,於是,賀建奎去掉了人類胚胎中的CCR5基因組,「生產」出了一對基因被修改的雙胞胎,這對雙胞胎已經成活並降生,被命名為「娜娜」和「露露」。
  • 「關注」「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網 科學家聯名譴責:早有此技術,無...
    根據人民網的報導,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在中國誕生 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賀建奎實驗室 供圖  人民網深圳11月26日電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