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在新中國的雕塑發展歷程中,浙江是一個精彩紛呈的高地。在一年新舊交替的時節,浙江省雕塑家協會邀請了8位健在的老一輩雕塑藝術家,以自選作品的形式回顧浙江雕塑發展中的一段重要時刻。
11月28日下午,杭州城西休閒公園·品空間,《潤物無聲——師者自選雕塑作品展》正式開幕。
這八位雕塑藝術家,年紀最大的94歲,年紀最小的84歲,按年齡的大小分別是:沈海駒、沈文強、王建武、潘錫柔、仲兆鼐、達榴生、傅維安、高照。
這次展覽匯集了老一輩雕塑藝術家對藝術和人生的思考。展出的作品近151件,和很多雕塑展大型作品匯集的現場不同,這次的作品,大小往往只在方寸間,如芥子納須彌般,通過點點細碎的藝術創作痕跡,展現了一代人的傲骨與風貌。
比如,王建武的《象》,才1立方釐米的大小,遠遠看去十分不起眼,但是展覽現場,特地設置了一枚放大鏡。
仲兆鼐在現場給大家介紹的一組動物小木雕,他很熱情地讓大家看《睡貓》、《孔雀》身上的紋路。
「全是天然的,我就利用了這些天然的木頭紋路。」仲兆鼐笑著說,大家最常見的松木,看著很不值錢,他卻最喜歡,因為上面的天然紋路都是他創作的靈感,他還激勵學習雕塑的學生,「最重要的就是熱愛,只有熱愛了你才會努力。」
另外,除了正兒八經的雕塑創作作品,還有書畫、甚至老先生們家裡多年保留下來的老物件,多角度多維度地展現這些藝術家的創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王建武的作品展區,除了他收集的老唱機和老唱片及全身畫滿畫的針線盒,還有一幅1968年的素描作品《我的妻子》,畫的就是他妻子的睡臉。當時去收集作品的杭州雕塑院院長林崗說:「看到這幅畫,再看到老師的妻子彎著腰拿展出的針線盒給我的時候,不得不感慨這歲月和作品的力量。」
年紀最大的沈海駒,今年已94歲高齡。現場掛著一幅「壽」字,是他的妻子在他90歲的時候創作的。展覽開幕現場,戴著一頂藍色鴨舌帽的沈海駒也親自來了,他特別開心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也教育現在的雕塑創作者:「藝術是為誰服務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
「其實,這些老師,大多都是我們老師的老師。我們學習雕塑,受西方影響很大,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些老師的作品,最難得的就是這裡面包含著中國傳統的文化審美,也鼓勵我們在創作中傳承和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
杭州雕塑院院長林崗說,這次到8位雕塑藝術家家裡收集作品,可以說是一次心靈之旅,體會到他們背後追求藝術的執著和精神,也希望通過這次展覽,再次面聆老先生們的教誨。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28日-2021年1月28日
展覽地址:杭州城西休閒公園·品空間。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