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teacher.net 2019-09-25 09:52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這門學科知識點較多,難度相對較大,不容易得分。為了給各位考生提供考試的捷徑,接下來,將總結小學資格證考試中比較難理解的「理論」做詳細分析整理,希望能夠對報考2019年下半年的國考小學教師資格證的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一、「理論」考情
從上圖思維導圖中可知,理論篇在《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中主要考查學習指導模塊,並且以單選和簡答形式考查,其中單選題中,考頻最高的是學習理論,尤其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累計分值達8分,可作為單選題中需要重點關注的理論。另外,學習動機理論也是比較重要的考查點,主要以單選題形式考查。最後,需要層次理論和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以簡答題形式考查過。建議考生在備考時,單選題以理解為主,簡答題以識記為主。
二、「理論」內容
(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 | 代表人物 | 規律 |
試誤論 | 桑代克 | 效果律:重視滿意效果 練習律:多練習,學得快 準備律:有準備前提下學習效果好 |
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 巴甫洛夫 | 獲得/消退:條件反射形成/條件反射消失 泛化/分化:分不清/分得清 |
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 斯金納 | 強化:給愉快的/取消厭惡的 消退:取消強化 懲罰:給厭惡的/取消愉快的 |
社會學習理論 | 班杜拉 | 直接強化:自己做體驗結果 替代強化:看別人做得到什麼結果 自我強化:自己給自己標準和獎勵 |
(二)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認知主義理論 | 代表人物 | 觀點 |
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 布魯納 | 重視學科結構 發現學習 |
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 奧蘇貝爾 | 上位學習:先學小再學大 下位學習:先學大再學小 並列學習:先學和後學的概念一樣大 先行組織者技術:先學一個過渡性的大概念 |
(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觀點 | 觀點 |
知識觀 | 質疑知識的客觀性和確定性,強調知識的動態性 |
學生觀 | 1.情境性 2.社會互動性 3.主動建構性 |
學習觀 | 強調學生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和差異性 |
教學觀 | 情境式教學、合作學習 |
(四)成敗歸因理論(維納)
維度 | 因素 | 特點 |
內外 可控/不可控 穩定/不穩定 | 能力 | 內部、穩定、不可控 |
努力 | 內部、不穩定、可控 | |
任務難度 | 外部、穩定、不可控 | |
運氣 | 外部、不穩定、不可控 | |
身體狀態 | 內部、不穩定、不可控 | |
外界環境 | 外部、不穩定、不可控 |
(五)成就動機理論
提出者 | 兩類成就動機 | 選擇任務難度 |
阿特金森 | 1.力求成功者 2.避免失敗者 | 中等難度(50%) 非常容易和非常困難 |
(六)需要層次理論
提出者 | 分類層次 | 類別 | 教育啟示 |
馬斯洛 | 生理需要 | 缺失性需要 | 了解學生的需要是否滿足; 幫助學生建立高一級的需要。 |
安全需要 | |||
歸屬和愛的需要 | |||
尊重的需要 | |||
認知需要 | 成長性需要 | ||
審美需要 | |||
自我實現需要 |
責任編輯:郭爽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