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實驗結果與預期不一致或無法重複時,先自查——查一下自己的研究樣本,特別是細胞培養是否做到位了,其中有「一點」需特別注意,因顯微鏡下很難觀察到它,沒有視覺,就沒有感知,所以它很容易被忽略。
這「一點」就是:支原體汙染!
全世界範圍內,不同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培養細胞時,發生支原體汙染的概率是10%-85%不等。支原體是最小的原核生物,大約0.2-0.3um, 可以透過濾膜(0.22-0.45 um),因此被汙染細胞常常肉眼觀察不到。有的實驗室被支原體汙染後,如果不進行有效徹底的支原體清除,該實驗的細胞培養很難進行下去,細胞傳代3代以後狀態就急劇下滑,無法進行正常實驗,有的實驗室甚至只能指望換細胞間。
大量文獻報導細胞支原體汙染後,會影響DNA 、RNA 和蛋白的表達,進而會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細胞生長和繁殖
2,細胞代謝及功能
3,染色體異常
4,免疫細胞的質量
如何與這害人的支原體做鬥爭?
首先,可對細胞進行支原體汙染檢測,下面介紹3種方法:
1,PCR法。
若有汙染,會P出條帶,如果不放心送去測序看看是不是支原體序列。記得那會實驗室每周有專人進行全實驗室細胞的支原體檢測,一發現有問題,馬上將其扼殺在搖籃裡。但是有時PCR法敏感性差容易出現假陰性結果,或是因為檢測範圍小不能檢測到所有的支原體汙染。
2,Hoechst等螢光染色法和酶活法。
Hoechst等螢光染色法需要先將細胞種植在載玻片上,等細胞長到合適的密度,對其進行固定、洗滌、染色等,最終在顯微鏡下的現象。酶活法是通過檢測支原體特異性ATP合成酶來檢測支原體的汙染,需要特定的試劑盒和相應的多功能酶標儀,而且試劑盒的價格還比較昂貴。這兩種方法沒有做PCR 來得簡單快速。
3,基於先達基因ERA技術的支原體檢測試劑盒
ERA是由我國蘇州先達基因自主研發的,核心是一套等溫核酸擴增組合酶製劑。該試劑盒可以在恆定的低溫下(25℃-42℃)對痕量的支原體種內保守性DNA片段進行特異性的擴增,擴增反應可以在20min內完成,該試劑盒檢測範圍涵蓋130種支原體。這可以說是目前最為理想的支原體檢測方法了。
。
然後,如果檢測到有支原體汙染,該如何處理呢?
方法1:直接棄之!
這就非常簡單粗暴了,如果還沒做處理,還是趕緊棄之吧,搶救不如重新復甦了,另外對培養箱要做由裡至外的清潔處理。
方法2:支原體清除培養基
如果你培養的細胞比較珍貴,直接丟棄可惜,那麼在確定對細胞的基因及蛋白表達沒有影響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支原體清除培養基
Procell支原體清除培養基
支原體清除培養基是Procell在市面上已有的 支原體清除培養基基礎上開發的新一代產品,含有清除「支原體」的特殊成分(一種混合製劑,可通過抑制DNA和支原體生長所必須的相關蛋白合成來取得良好的支原體清除效果,最大程度上挽救珍貴的細胞,減少因支原體汙染帶來的損失)。
拯救被支原體汙染的細胞,你們Get到了嗎?
支原體汙染不易察覺,但染上卻可以毀了全部細胞。為了不讓自己輸在起跑線上,今後,請在蛋白檢測不順時,多注意下不易察覺的細節如支原體汙染,細胞交叉汙染,細胞傳代次數過多所導致的細胞老化,等等。做科研,細節決定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