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凡氏症候群到底是什麼)
10月31日,中國女排前國手、原河南女排隊員霍萱突發心梗去世,年僅28歲。據悉,霍萱死因源於馬凡氏症候群,原美國女排名將海曼、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以及男籃運動員張佳迪和武強均因此病猝死。
10月31日,中國女排前國手、原河南女排隊員霍萱突發心梗去世,年僅28歲。據悉,霍萱死因源於馬凡氏症候群,原美國女排名將海曼、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以及男籃運動員張佳迪和武強均因此病猝死。
被稱「巨人殺手」
「馬凡氏」已奪走多名運動員生命
身高1.9米的霍萱曾是河南女排隊長,2009年,曾入選過當時的女排國家隊集訓名單。但因身體不好,她不到25歲便退役。據《北京晚報》稱,霍萱是因罹患了馬凡氏症候群而不幸去世的。
在霍萱之前,體育圈內被這一病症奪去生命的運動員還有不少,由於患者中很多人都有身高明顯超出常人的「症狀」,因此這一疾病也被稱作是「巨人殺手」。
在中國的體育史上,馬凡氏症候群帶走了這些優秀的運動員:
1984年,身高2.17米的中國男籃運動員韓朋山猝死,時年28歲;
2001年,身高2.04米的四川排球運動員朱剛猝死,那年他剛滿30歲;
2009年,身高2.12米的瀋陽籃球運動員武強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23歲;
2012年,曾經被譽為「小姚明」的原遼寧男籃隊員張佳迪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24歲。
這樣的悲劇不僅發生在國內。1986年,美國女排名將、當年郎平最大的對手之一海曼在比賽中突然猝死球場,年僅31歲。海曼的死亡原因是主動脈夾層破裂,而引起異常的正是她患有馬凡氏症候群。除此之外,因馬凡氏症候群死亡的名單中還包括:義大利前男排國手博沃倫塔、委內瑞拉女排國手卡拉巴裡、義大利足球運動員莫羅斯尼、俄羅斯滑冰選手格林科夫、挪威遊泳運動員奧恩等等。
「馬凡氏」並非籃排「項目病」
而是運動隊選錯了人
為何馬凡氏症候群多和籃球、排球運動員扯上關係?是跟籃球排球運動項目有關嗎?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專家王安利教授曾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說,馬凡氏症候群不是「項目病」,而是運動隊「選錯」了人。
王安利說,由於患病者一般都是身長、手長、腳長,容易被排球和籃球運動隊當成苗子選中,「所以,排球、籃球運動員患有馬凡氏症候群的概率大一些。但就所有排、籃球運動員來說,這個病並非是常見病。」
身患馬凡氏症候群的運動員雖然在體型上適合運動,但在身體機能上則非常不適合。
中華醫學會上海心外科分會會員、上海遠大心胸醫院成人心臟中心組長肖亦敏表示:在籃球、排球等體育運動中,「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可能會憑藉其身材上的特殊之處,佔有一定的優勢,但對於體育運動員來說,馬凡氏症候群不僅不是「福音」,反而是個「殺手。因為患有馬凡氏症候群的病患除了身體異於常人外,總是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特別是合併的心臟瓣膜異常和主動脈瘤。其中主動脈夾層最為危險,一旦承受不住主動脈內壓力而破裂,可於幾分鐘之內因大出血休克而導致病人猝死,可謂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因此,對於馬凡氏症候群患者,高強度的職業體育並不適合他們。
屬於遺傳性疾病
常引起血管、骨骼及眼睛病變
據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主任醫師朱俊明教授介紹,馬凡氏症候群是15號染色體發生基因突變的一種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大約為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三。
馬凡氏症候群會導致患者身體出現一系列的改變,其中最常累及骨骼、眼睛和皮膚。骨骼系統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患者四肢特別是手指、腳趾變得又細又長,大拇指橫過來會超過掌端,有的雙手下垂會超過膝蓋,患者的身材又高又瘦。馬凡氏症候群的骨骼特點還能讓他們完成常人難以企及的動作,因此在運動員選拔時容易受到青睞。
馬凡氏症候群累及眼睛,患者最壞的結果就是看不見;侵犯骨骼,患者走路雙腿外撇,呈現出「鴨步」的特點,有的人會出現「雞胸」或者「漏鬥胸」,不會危及生命。但馬凡氏症候群還會累及心臟,導致患者出現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或者瓣膜關閉不全等,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有數據顯示,未經治癒的患者平均壽命為男性30歲左右,女性40歲左右。95%的患者死於心血管併發症,常見為動脈瘤破裂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診斷並非難事
早發現早治療效果好
馬凡氏症候群診斷並不難,經過檢查和詢問病史、家族史,並經彩色B超和磁共振檢查後即可確診。醫學專家建議有馬凡氏症候群家族史的人,或者發現自身存在骨骼、眼、心血管病變等,應及時去醫院心血管外科做個檢查。一旦發現,就應根據情況進行手術治療,因為藥物治療或其他保守療法均不能去除此病。早發現早治療,可避免心力衰竭、主動脈破裂和心肌梗塞的發生。
王安利表示,想要在體壇減少運動員因身患馬凡氏症候群猝死的情況,首先運動隊在選材體檢時要嚴格把關,要對馬凡氏症候群予以足夠重視。王安利表示,運動隊在選材時要特別對身高1.9米以上的運動員詳細了解有無遺傳病家族史,並且建議高個運動員在體檢時針對馬凡氏症候群做檢查。
其次,一旦發現運動員患病,要在第一時間進行手術治療。
2013年11月前後,剛從稠州銀行男籃轉會至上海的22歲球員張卓君、23歲的北京男籃球員韓崇凱先後查出患有馬凡氏症候群並得到治療。
肖亦敏表示,隨著科技進步,目前馬凡氏症候群手術成功率已在90%以上。
據《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新華網等綜合
(原標題:馬凡氏症候群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