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巨人殺手馬凡氏症候群 體育圈悲劇頻上演

2020-12-08 騰訊體育

前中國男排國手陸飛

有一種病症,患者通常擁有異於常人的運動體格,這似乎是上天贈予他們的禮物。

但這又似乎又是一個命運的玩笑,當這份「禮物」被早早收回時,就是悲情故事的開始。

12月8日,據多家媒體報導,原中國男排主力接應、九運會江蘇代表團男子排球冠軍成員陸飛因病去世,年僅38歲。奪走陸飛年輕生命的原因是腹部主動脈夾層病情惡化,雖未完全確認「馬凡氏症候群」,但這卻是該疾病的表現之一。

在陸飛之前,體育圈內被這一病症奪去生命的運動員還有許多,由於患者中很多人都會出現身高明顯超出常人的「症狀」,因此這一疾病也被稱作是「巨人殺手」。

這些「巨人」都離開了我們

這不是「馬凡氏症候群」這樣的醫學名詞第一次出現在大眾眼前。

據新華社2016年10月報導,前女排國手、原河南女排運動員霍萱突發心梗去世,年僅28歲。

而據《北京晚報》稱,和此前去世的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一樣,霍萱也是因罹患了馬凡氏症候群而不幸逝世的。

前女排國手、原河南女排運動員霍萱突發心梗去世,年僅28歲。

在中國的體育史上,馬凡氏症候群帶走了這些優秀的運動員:

1984年,身高2米17的中國男籃運動員韓朋山猝死;

2001年,身高2米04的四川排球運動員朱剛猝死,那年他才剛剛年滿30歲;

2009年,身高2米12的瀋陽東進隊中鋒武強突發心臟病去世;

2012年,曾經被譽為「小姚明」的原遼寧男籃隊員張佳迪就因此病逝世,去世時年僅24歲。

馬凡氏症候群屬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其特徵為患者體格細高,四肢及指(趾)細長,稱為蜘蛛指(趾)。95%的患者死於心血管併發症,常見為動脈瘤破裂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未經治癒的患者平均壽命為男性30歲左右,女性40歲左右。

陸飛在比賽中扣球。

馬凡氏症候群隨著年齡的增長,會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因為是遺傳病,所以馬凡氏症候群會在7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後才會顯現出來。

在這些告別我們的體育人中,有個孩子特別值得心疼。

張佳迪,曾被視為遼寧籃球的希望之星。2004年,身體條件突出的張佳迪被遼寧男籃挑中,此時身高已經2米16。

而當他因為馬凡氏症候群引發心臟病去世時,遼寧男籃主教練郭士強說:「我帶過這孩子兩年,他的身體條件挺好,這麼早就走了,太遺憾了。」

遼寧男籃隊醫楊宗群當時也在接受騰訊體育採訪時表示:「在詳細身體檢查中,我們發現他患有馬凡氏症候群。為了給他確診,我們還特意把他的CT片子等材料送到了北京,找了兩名專家會診。」

外教指導張佳迪。

「2012年3月中旬,張佳迪突然感覺胃疼,到醫院檢查之後是心臟病發作,隨後便做了手術。但之後他再次發病,又一次住進了醫院,最終沒能挽救他的生命。」

在張佳迪離開後,同樣在中國籃壇,CBA曾上演了一場「愛心接力」,避免悲劇重演。

2013年,從浙江稠州銀行轉會至上海隊的男籃球員張卓君,就是在體檢中才被檢查出患有此病。嚴格意義上說,張卓君體檢不過,並不屬於上海的球員,但姚老闆決定立刻為他聯繫手術,並致電慰問他的家人。

隨後,姚明又動用了私人關係請來了權威醫師,母隊稠州銀行俱樂部也全額支付了張卓君進行手術所有相關醫療費用。

職業體育,並不適合他們

馬凡氏症候群的死亡病例也不僅發生在國內。

美國一家科研機構曾對1985年至1995年全美猝死的158名運動員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其中有134人死於心血管疾病。而在這些因心臟病死亡的運動員中,有4人曾被查出患有馬凡氏症候群。

1986年,美國女排名將、郎平最大的對手之一海曼就突然猝死球場。

作為世界女排的三大主攻手之一,海曼的死亡原因是主動脈夾層破裂,而引起異常的正是她患有馬凡氏症候群。

除此之外,死亡名單中還包括:義大利前男排國手博沃倫塔、委內瑞拉女排國手卡拉巴裡、義大利足球運動員莫羅斯尼、俄羅斯滑冰選手格林科夫、挪威遊泳運動員奧恩等等。

20世紀世界排壇三大主攻手之一的海曼,與郎平齊名

那麼,為何馬凡氏症候群的患者多為高大運動員?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成人心臟中心組長肖亦敏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在一些體育運動中,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可能會憑藉其身體上的特殊之處,佔有一定的優勢,但疾病卻是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西京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醫師、教授陳文生也曾在接受《華商報》採訪時稱,對於馬凡氏症候群患者,高強度的職業體育並不適合他們。

「馬凡氏症候群會使患者心血管系統異常,因為運動會使血液循環加速,導致動脈破裂、脈瓣返流等徵狀,從而促使死亡。除了運動外,情緒起伏甚至喝酒也都是誘因之一。」

「強度過大和激烈的運動應該儘量避免,像散步、慢跑等一些強度小的有氧運動可以適量嘗試。」

澎湃新聞記者 蒲垚磊

相關焦點

  • 馬凡氏症候群到底是什麼
    被稱「巨人殺手」「馬凡氏」已奪走多名運動員生命身高1.9米的霍萱曾是河南女排隊長,2009年,曾入選過當時的女排國家隊集訓名單。但因身體不好,她不到25歲便退役。據《北京晚報》稱,霍萱是因罹患了馬凡氏症候群而不幸去世的。
  • 戳爺患馬凡氏症候群?馬凡氏症候群有哪些表現?——馬凡氏症候群...
    在籃球、排球等體育運動中,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可能會憑藉其特殊身材而佔有一定的優勢。但對於馬凡氏症候群患者來說,這個「天賦」卻是個「潛藏的殺手」。佳學基因馬凡氏症候群致病基因鑑定,可精準、快速明確患者發病的基因原因,根據致病基因尋找、設計治療方案,指導基因矯正,避免後代或二胎再次患病。
  • 傳聞稱馬凡氏症候群幫菲爾普斯稱霸泳壇(圖)
    身材瘦高是「馬凡氏症候群」的一個特徵,王東進注意觀察過,菲爾普斯並不是非常瘦弱,他的身材還是比較勻稱的,而「馬凡氏症候群」患者的身材大多不太勻稱。  雖然菲爾普斯的上身比下身長,但這一點並非是判斷「馬凡氏症候群」的標準。  「馬凡氏症候群」的患者,大多有高度近視,而目前並沒有信息表明菲爾普斯是個高度近視者。
  • 反手摸肚臍是有病 什麼是馬凡氏症候群
    不過,陳女士是「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合併主動脈根部瘤,若瘤體稍有破裂就有可能導致死亡。馬凡氏症候群被稱為「巨人殺手」,患者除了身高明顯超出常人外,還常常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尹曉清提醒,該病的患者一般來說比較高,手指骨骼比一般人長且瘦;另一特徵就是可能出現高度近視、斜視、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等眼部異常。一旦發現同時有以上兩種特徵,應及早去醫院檢查。
  • 家族6人同患「馬凡氏症候群」,以下症狀要警惕
    媒體報導,霍萱患有「馬凡氏症候群」。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傳出消息,該院連續收治3例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其中一例患者的家族中有6人同患上「馬凡氏症候群」。中大醫院大外科主任、胸心外科劉志勇教授指出,雖然馬凡氏症候群被稱為「巨人殺手」,可若檢查、治療及時,目前該病手術成功率超過90%。
  • 馬凡氏症候群來自先天遺傳
    張國報說,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在年輕時憑藉常規檢查基本發現不了,其除了會出現不明原因的胸悶,個子高以外,其他方面與正常人無異,「這種病,只能通過一種手段才能在不發病時查出,那就是家族基因檢測。」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白振祥提醒,如果有家族病史,又有馬凡氏症候群其他表現,如脛骨很長、身材高瘦、近視等症狀,都應儘早到醫院檢查,了解心臟和主動脈是否有病變、是否需要積極治療。
  • 全家人都是「蜘蛛手」 原為馬凡氏症候群
    全家人都是「蜘蛛手」 原為馬凡氏症候群推薦閱讀 一看他的「蜘蛛手」,醫生便告訴他,他患的是馬凡氏症候群。昨日,記者在醫院見到手術後剛拆完線的他。  奇怪:  一家都是「蜘蛛手」  「本來我以為這次肯定活不下去了……」昨日上午,在華西醫院胸外科住院部,周先生說,上月底他就開始莫名胸痛,而這一症狀,在他們家簡直就是「噩耗」!
  • 25歲女孩患罕見「蜘蛛指病」生命垂危 這種病叫「馬凡氏症候群」可...
    國慶期間熱播的電影《攀登者》中登山運動員楊光,在體檢後被告知不能繼續攀登珠峰,原因是他的父親死於一種叫「馬凡氏症候群」的疾病,十分罕見。而在我們紹興,就有一名25歲女孩正在被這種極為罕見的疾病折磨著。女孩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10多年後突然發病性命垂危今年的國慶節小長假,家住越城區富盛鎮董溪村的顏幼良一家過得非常艱難。小女兒顏銘燕今年25歲,10月5日,突然肚子疼,第二天,還出現了嘔吐、渾身乏力的症狀。7日上午,因出現呼吸不暢,顏幼良便將女兒送至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經檢查後,顏銘燕情況十分危急,醫院立即將她轉入ICU病房。
  • 「馬凡氏症候群」基因可阻斷避免遺傳下一代
    □記者李曉敏    本報訊患者張先生一家三代都在青年時期猝死,而罪魁禍首均是「馬凡氏症候群」。昨天,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該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董建增說,通過基因檢測,這種病完全可以在孕前就篩查出來,並把遺傳基因阻隔,避免傳到下一代。
  • 女排前國手去世 馬凡氏症候群初期症狀介紹
    據北京晚報報導,霍萱的疾病與以前去世的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一樣,是馬凡氏症候群。有研究認為,伴或不伴有主動脈瓣反流的升主動脈擴張是診斷馬方症候群的特徵之一;而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者,多為男性,其舒張期雜音與風溼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者的部位不同,多位於胸骨右緣第2~4肋間。近年有學者指出,妊娠婦女夾層分離多為馬方症候群。(2)二尖瓣脫垂由於二尖瓣黏液樣變性,使瓣葉變薄、過長或腱索伸長致二尖瓣脫垂。嚴重者並發二尖瓣閉鎖不全。
  • 揭秘球王早逝背後的殺手—「代謝症候群」
    這些疾病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之間有一定的聯繫,這就是目前對健康威脅甚大而人們又知之甚少的隱形殺手——代謝症候群(MS)。據統計,歐洲的女性MS患病率達到38%,男性高達41%;在我國,60歲以上人群MS患病率達到58.1%。MS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如何防治MS及其併發症的發生,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 《Skul:英雄殺手》獨眼巨人屬性詳解
    獨眼巨人是玩家在《Skul:英雄殺手》中可以獲得的一個精髓,被動效果增加30最大體力,主動技能巨人的矜持,下邊就給大家帶來「背xpy的大毒蛇」分享的Skul英雄殺手獨眼巨人屬性詳解,大家可以來看一看。獨眼巨人屬性詳解獨眼巨人:被動屬性體力上限30up主動技能模版:獲得4秒20體力護盾,cd20這是一個非常常規的肉度增加精華,是輔助近戰英雄貼近多動症
  • 揭秘:神話中的巨人 隱藏在「獨眼巨人」的真相
    提到巨人,可能一些看官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盤古或者是希臘神話中的泰坦巨人,但在現實世界中或許有些傳說並不是那麼簡單。
  • 雙手過膝,手指細長——「天才病」——馬凡症候群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個新聞:原本有望參加選秀進入NBA的新秀伊賽亞-奧斯汀被診斷出馬凡氏症候群,再也無法參與激烈比賽,籃球生涯徹底終結。那麼什麼是馬凡症候群呢?為什麼馬凡症候群奪去了他的籃球生涯?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天才病」——馬凡症候群。馬凡症候群又稱為馬方症候群,為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患病特徵為四肢、手指、腳趾細長不勻稱,身高明顯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該病同時可能影響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顎等。
  • 「天才病」馬凡症候群,泉州每年接診數例
    指導醫生 泉州市兒童醫院眼科主任 謝江斌■早報記者 林志安不久前,深圳一名近視2000多度的小男孩經基因檢測確診為馬凡症候群,這種被稱為「天才病」的遺傳病引起人們的關注。謝醫生說,馬凡症候群的發病率0.04‰~0.1‰,少見但並不稀少。科室所接診的患者,多數在2歲到4歲之間,就診時近視度數大多在300度到500度之間,極個別達到1000多度,那已經是很嚴重的了。
  • 日本發現導致馬凡氏綜合症的基因
    新華網東京7月5日電(記者何德功)日本長崎大學教授新川昭夫和橫濱市立大學教授松本直通最近發現一種基因,它可導致馬凡氏綜合症,其表徵為患者四肢和全身細長、有時因動脈破裂而死。  據《日經產業新聞》5日報導,馬凡氏綜合症是因為細胞外側連接細胞的組織功能弱化,從而導致視網膜脫落、動脈瘤、肺功能不全、心臟病等。
  • 1792隻動物被塑料纏住,悲劇在不斷上演,其中88%為瀕危物種
    在這個充滿生機的自然界中,時常上演讓人心痛的一幕,有照片顯示,一個白色的塑料瓶正好卡在一隻黑色海狗的嘴部,即無法撕破又無法拔出,相信海狗此前經過一番掙扎,現在,體力耗盡的它只好無力趴在地上,靜靜地等待死神的到來。
  • 利威爾兵長,進擊的巨人「人類最強的戰力」,一米六的「巨人」
    巨人是人類的天敵,但是遇到兵長他們大概恨不得躲著走。無疑強者是比較有魅力的,當觀眾看過遭遇巨人時人類的慘狀再看兵長一出場就一臉嫌棄的連削掉幾頭巨人,肯定會覺得震撼。現在的人無論男人女人在資料庫中最喜歡的就是裝b者屬性,兵長是巨人裡唯一一個實力和氣質最接近裝b者的。氣質就是女人眼裡壞壞的帥哥,男人眼裡帥帥的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