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過膝,手指細長——「天才病」——馬凡症候群

2020-12-04 有趣的科普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個新聞:原本有望參加選秀進入NBA的新秀伊賽亞-奧斯汀被診斷出馬凡氏症候群,再也無法參與激烈比賽,籃球生涯徹底終結。

那麼什麼是馬凡症候群呢?為什麼馬凡症候群奪去了他的籃球生涯?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天才病」——馬凡症候群。

馬凡症候群又稱為馬方症候群,為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患病特徵為四肢、手指、腳趾細長不勻稱,身高明顯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該病同時可能影響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顎等。(PS:史書描述劉備: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如果劉備真的長這個樣子,那麼他很可能也是馬凡症候群的患者)。

由於這種病的患者身材高大、四肢修長,往往在各個領域都有極高的天賦,所以被稱為「天才病」。但馬凡症候群的患者往往會因大血管破裂發生猝死。

美國的女排名將海曼,身材高瘦,手指特長,叱吒排壇多年,最後猝死在球場上,年僅33歲不到。據屍檢結果,海曼也死於馬凡氏症候群。

說到這裡,是不是有許多朋友都在測量自己的四肢了呢?別急,讓我們看看馬凡症候群的表現。

1.骨骼肌肉系統

主要有四肢細長,蜘蛛指(趾),雙臂平伸指距大於身長,雙手下垂過膝,上半身比下半身長。長頭畸形、面窄、高顎弓、耳大且低位。皮下脂肪少,肌肉不發達,胸、腹、臂皮膚皺紋。肌張力低,呈無力型體質。韌帶、肌腱及關節囊伸長、鬆弛,關節過度伸展。有時見漏鬥胸、雞胸、脊柱後凸、脊柱側凸、脊椎裂等。

2.眼

主要有晶狀體脫位或半脫位、高度近視、白內障、視網膜剝離、虹膜震顫等。男性多於女性。

3.心血管系統

約80%的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常見主動脈進行性擴張、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由於主動脈中層囊樣壞死而引起的主動脈竇瘤、夾層動脈瘤及破裂。二尖瓣脫垂、二尖瓣關閉不全、三尖瓣關閉不全亦屬本徵重要表現。可合併先天性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法樂四聯症、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縮窄等。也可合併各種心律失常如傳導阻滯、預激症候群、房顫、房撲等。

4、遺傳性

馬凡氏症候群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一般表現為男性遺傳,或會表現為隱形遺傳或隔代遺傳。馬凡氏症候群患者的家屬也應提高警惕,可做全面的身體檢查,及時診斷是否患病。

但是不是有了這些表現就一定是馬凡症候群呢?不一定!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馬凡症候群有一套非常複雜的診斷標準,如果你對自己表示懷疑,建議到正規醫院心臟外科明確檢查。

馬凡症候群該怎麼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對先天性心血管病變宜早期手術修復,對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者宜內科治療。一旦確診為合併有主動脈瘤或心臟瓣膜關閉不全,則應視情況考慮手術治療,因為藥物是不能去除此病的。若提示有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者,應及時手術治療。

馬凡症候群能活多久?

病變發展速度個體差異很大,但總體看預後險惡。有1/3的馬方症候群患者死於32歲以前,2/3死於50歲左右。死亡的主要原因絕大多數是心血管病變造成的。最常見的是主動脈瘤破裂、心包壓塞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和二尖瓣脫垂而致的心力衰竭或心肌缺血。

總結:馬凡症候群主要表現為:四肢細長、蜘蛛指、皮下脂肪少,肌肉不發達,伴有高度近視及先天性心血管系統畸形。馬凡症候群容易發生猝死,應避免劇烈運動。該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對於有心血管病變的患者可以早期手術修復。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點讚、轉發。

相關焦點

  • 「天才病」馬凡症候群,泉州每年接診數例
    指導醫生 泉州市兒童醫院眼科主任 謝江斌■早報記者 林志安不久前,深圳一名近視2000多度的小男孩經基因檢測確診為馬凡症候群,這種被稱為「天才病」的遺傳病引起人們的關注。記者從泉州市兒童醫院眼科了解到,近年來,醫院每年都會接診數例這種近視嚴重的「天才病」患者。一年接診四五例 少見但並不稀少「有這種病的患者,外觀特徵特別明顯,個子比較高、人瘦長、手臂長、手指細長,所以病人一進來,我們很容易判斷有可能是這個病。」泉州市兒童醫院眼科主任、主任醫師謝江斌介紹說,今年他就曾接診過一名這樣的患者。
  • 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被診斷為馬凡症候群患者也被稱為「天才病」
    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被診斷為馬凡症候群患者也被稱為「天才病」時間:2020-11-15 11: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被診斷為馬凡症候群患者也被稱為天才病 近日,這名家長帶著孩子求助國內 兒科專家、深圳大學總醫院兒科主任餘加林教授,
  • 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且駝背消瘦 確診為馬凡症候群
    來源標題: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確診馬凡症候群,醫生:患病率低於萬分之一 近日,廣東一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且駝背消瘦,被確診為馬凡症候群(為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 軍醫談導致非凡天才殞命的危險疾病--馬凡症候群
    優秀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身軀瘦長、關節柔軟、手指纖長。比常人長的手指和柔韌的關節是他的天賦,使他能在演奏的過程中應用種種對常人來說幾乎不可能的技巧,傾倒眾生,被譽為「小提琴魔術師」,至今無人能出其右,而他留下的曲譜沒有幾個人能順利演奏。經考證:這位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是馬凡症候群患者。美國的女排名將海曼,身材高瘦,手指特長,叱吒排壇多年,最後猝死在球場上。
  • 深圳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患的居然是「天才病」
    近日,深圳一名兩歲多的孩子強仔,經基因檢測確診為馬凡症候群。因為這種病的患者常常身材高大、四肢修長,在一些領域極有優勢,所以也被稱為「天才病」。馬凡症候群患者三大系統的病變特徵強仔都有。為什麼馬凡症候群被稱為「天才病」?
  • 這種天才病,有多少父母了解過?
    為此家長帶著孩子前往深圳醫院進行診斷,最終初步判斷為該孩子患上了「天才病」。(新聞截圖)天才病是什麼?說到天才病,想必大家都比較陌生。所謂的天才病,並不是說智商高,也不是說具有某種天賦,醫學上成為馬凡症候群。
  • 竟是患了「天才病」
    近日,這名家長帶著孩子求助國內著名兒科專家、深圳大學總醫院兒科主任餘加林教授,餘加林根據多年臨床工作積累的臨床思維和知識面,初步判斷孩子為馬凡症候群,經基因檢測後確診。  馬凡症候群患者  身材高大、四肢修長,  因為身形特點  在一些領域極有優勢,  所以也被稱為「天才病」。
  • 竟是患了「天才病」!
    近日,這名家長帶著孩子求助國內著名兒科專家、深圳大學總醫院兒科主任餘加林教授,餘加林根據多年臨床工作積累的臨床思維和知識面,初步判斷孩子為馬凡症候群,經基因檢測後確診。馬凡症候群患者身材高大、四肢修長,因為身形特點,在一些領域極有優勢,所以也被稱為「天才病」。
  • 2000多度近視、駝背、消瘦 2歲半孩子在深圳確診「天才病」
    記者從深圳大學總醫院獲悉,近日,這名家長帶著孩子求助國內著名兒科專家、深圳大學總醫院兒科主任餘加林教授,餘加林根據多年臨床工作積累的臨床思維和知識面,初步判斷孩子為馬凡症候群,經基因檢測後確診。馬凡症候群患者身材高大、四肢修長,因為身形特點在一些領域極有優勢,所以也被稱為「天才病」。
  • 你知道「天才病」嗎?相當可怕
    據悉,霍萱的疾病與以前去世的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一樣,是被稱為「天才病」的馬凡氏症候群。什麼是馬凡氏症候群?為什麼被稱為「天才病」?馬凡氏症候群又名蜘蛛指(趾)症候群,俗稱蜘蛛病,屬於一種先天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家族史。
  • 戳爺患馬凡氏症候群?馬凡氏症候群有哪些表現?——馬凡氏症候群...
    佳學基因導讀:馬凡氏症候群(Marfan症候群)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又名蜘蛛指(趾)症候群, 俗稱蜘蛛病,這是一種令人惋惜的「天才病」,患者通常擁有異於常人的體型,似乎是上天給予他們的禮物,令他們在各個領域發揮出色;又似乎是對他們開的一個玩笑,這份「禮物」總是被早早「收回」。
  • 馬凡症候群,「麻煩的天才病」市婦幼保健院院眼科成功救治晶狀體...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馮善鵬 通訊員 劉海清 夏立紅 臨沂報導「馬凡症候群患者似乎總是有超乎常人的天賦,但上天卻給予了他們脆弱的軀體。」近日,在臨沂市婦幼保健院眼科主任劉寶海主刀下,眼科團隊成功為一名伴有晶狀體脫位的「馬凡症候群」患兒實施手術,通過人工晶體懸吊術讓患兒回歸正常屈光狀態,大幅度提升了患兒視力,解除了患兒的頭暈症狀,患兒和家長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對劉寶海主任感激不已。患兒母親介紹,患兒是在5年前被發現雙眼視力差,右眼幾乎達到失明的程度。
  • 傳聞稱馬凡氏症候群幫菲爾普斯稱霸泳壇(圖)
    菲爾普斯的助理教練烏班切克說:「我相信輕度的"馬凡氏症候群"對遊泳運動員有好處,這種病讓他們具有超強的柔韌性,這是遊泳運動員必須具備的先天條件。」看一下菲爾普斯在水中的表現,你就可能會認可烏班切克的說法:菲爾普斯的肩關節和踝關節的柔韌性異於常人。  身材修長,體格細高、臂展大於身高,這是「馬凡」的另一個顯著特徵。
  • 反手摸肚臍是有病 什麼是馬凡氏症候群
    反手摸肚臍是有病嗎?反手摸肚臍對於湘潭的陳女士來說是一個簡單到爆的動作。不過,陳女士是「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合併主動脈根部瘤,若瘤體稍有破裂就有可能導致死亡。馬凡氏症候群被稱為「巨人殺手」,患者除了身高明顯超出常人外,還常常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
  • 男孩天才病被退學 阿斯伯格症候群-高功能自閉症
    男孩天才病被退學,8歲的小男孩亮亮(化名)因,才上小學二年級的他就已經被3所幼兒園、8所小學勒令退學,而且每次都是同學家長聯名要求,理由是「不適宜行為」。
  • 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 天才病是對孤獨症的誤解
    說到阿斯伯格症候群,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它的別稱「天才病」,或者「孤獨症」。這種病患在情感交流和社會交往中存在很大的困難,但也有人問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患有阿斯伯格障礙的孩子通常會在特殊的領域和話題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和興趣,不少父母因此而忽略了早期的引導和培養,天才病其實是對孤獨症的誤解。
  • 醫學英語短文-手指纖細,身材瘦高,卻是遺傳病!
    歷史上有很多名人患有馬凡症候群(Marfan Syndrom, MFS),例如古羅馬共和國的軍事統帥尤利烏斯·凱撒 (100 – 44 BC),美國第16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還有美國著名遊泳名將麥可·菲爾普斯…… 想知道更多的患有MFS的名人,請戳下面的「原文連結」。好啦,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疾病吧!
  • 家族6人同患「馬凡氏症候群」,以下症狀要警惕
    媒體報導,霍萱患有「馬凡氏症候群」。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傳出消息,該院連續收治3例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其中一例患者的家族中有6人同患上「馬凡氏症候群」。中大醫院大外科主任、胸心外科劉志勇教授指出,雖然馬凡氏症候群被稱為「巨人殺手」,可若檢查、治療及時,目前該病手術成功率超過90%。
  • 疾病與藝術:名作中的心血管病
    畫面中一名瘦削的男子握著一個花瓶,清晰地展示了青色的杵狀手指,在面部可以看到嘴唇與鼻尖也呈青色,提示畫家存在嚴重的發紺與紅細胞增多。1926年,24歲的他曾創作過一幅帶有手指的自畫像,這時指甲與指背皮膚的夾角尚未超過180°,尚不能稱為杵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