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充滿生機的自然界中,時常上演讓人心痛的一幕,有照片顯示,一個白色的塑料瓶正好卡在一隻黑色海狗的嘴部,即無法撕破又無法拔出,相信海狗此前經過一番掙扎,現在,體力耗盡的它只好無力趴在地上,靜靜地等待死神的到來。
一隻不幸被塑料纏住的灰色海豹蹲在垃圾桶裡,滿眼無奈,塑料繩深深陷進脖子,皮膚可能已經被勒破了,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痛,一條正在海洋中遊泳的海豚,頸部纏著一個格外顯眼的粉紅塑料環,若沒有人類幫助,估計塑料環將成為它的「緊箍咒」。
事實上,這只是自然界中萬千場景中的一幕,因為這類事件比比皆是,而更可怕的是,一些動物將大型塑料垃圾誤認為是食物,將它吃了進去,由於塑料垃圾既無法消化又無法排出,最後動物被活活餓死,研究人員曾在海鳥、海龜和鯨魚胃裡發現了大量塑料。
而帶來悲劇的罪魁禍首則是源源不斷輸入到自然界的人造塑料,在21世紀的今天,塑料製品的確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是件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隨著塑料垃圾的增多,全球生物生存都受到了越來越大的威脅,悲劇在不斷上演。
1792隻動物被塑料纏住,88%為瀕危物種
2020年11月19日,世界最大的海洋保護組織大洋洲(Oceana)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讓不少野生動物保護人士心痛不已,越來越多的動物正受到塑料垃圾的傷害。
該報告詳細闡明了大型塑料對海洋動物的影響,尤其是哺乳動物,自2009年以來,共記錄了1792隻動物被塑料纏住,可能有人認為這個數字並不多,但實際上這仍只是總數的一部分,相信我們沒有看到的悲劇一定更多。
在1792隻動物當中,88%被列為瀕危或瀕危動物,其中包括夏威夷和尚海豹,海牛,斯特勒海獅以及美國海龜。不光是被塑料纏住,瀕危動物還受到另一種生存威脅,化學汙染,棲息地喪失和破壞,非法狩獵,海平面上升和海洋變暖等。
每年產生3億噸塑料廢物,1100萬噸流入海洋
根據聯合國估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產生3億噸塑料廢物,儘管有一部分進入再回收利用環境,但仍有1100萬噸塑料流入海洋,科學家預計,隨著全球繼續過度使用一次性塑料,海洋塑料廢物情況將變得更加糟糕,到2040年,每年流入海洋塑料將增加到2900萬噸。
有人打了這樣一個比方,如果將2900萬噸塑料垃圾平均放到全球所有海岸線,那麼每米海岸線將能分配到50公斤。當然這只是一個比方,因為大量塑料垃圾已經沉入海底,它們在海洋中簡直無處不在,從深達11000米的馬裡亞納海溝到冰冷的北冰洋。
有研究表明,美國是世界海洋塑料汙染的一大貢獻者,因為美國有著非常成熟的塑膠製造技術,不限於日常用品,例如水瓶,袋子,瓶蓋,坐椅,吸管和牙刷,還包括其它生活用品,泡沫包裝,兒童玩具,氣球,無人機等。然而在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一直在推諉責任。
更可怕的是微塑料
相對於那些顯眼的大型塑料垃圾,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塑料是一種更怕物質,更容易被動物所忽略,成為隱形殺手。在海洋中,大型塑料垃圾在經過風吹、日曬和海水衝刷後,變成一堆破碎的微塑料,而微塑料隨著海洋環流來到海洋每一個角落。
微塑料讓更多海洋動物遭受傷害,更容易進入體內,而動物可能全然不知,微塑料主要通過進食和呼吸兩種方式進入海洋動物體內,尖銳微塑料可刺破動物腸道和肺部而進入血液,流通全身,引發動脈瘤和生殖變化,進入胃部的微塑料因無法消化而一直存在,佔據空間。
之前的研究也顯示了,多種海魚體內含有微塑料,有的貽貝體內竟然含大約900顆塑料顆粒,而它們又存在人類食譜當中,在地球上,人類位於食物鏈頂端,因此這些存在於海魚體內的微塑料最終累積人體內部,給人類帶來難以預計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