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不要讓這些動物只活在科幻片裡

2021-01-19 Ykelin雅克菱

很多人都在說,2020年是大自然報復人類的一年,大火、蝗災、病毒肆虐……

1月2日,一條「白鱘滅絕」的消息佔據了微博熱搜,令5.7億網友痛心。

長江白鱘,曾經的「中國淡水之王」、「水中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珍稀動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集萬千矚目於一身。

沒想到,還沒來得及跨入2020年,就要說永別了。

還未遇見你,聽聞已是永別

不止是白鱘,與我們從未相遇卻已瀕危或已走向滅亡的動物還有很多。

他們有我們經常聽到的:

北極熊

雪豹

金絲猴

丹頂鶴

也有我們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

賽加羚羊

菲律賓鷹

路氏雙髻鯊

風信子金剛鸚鵡

以後如果有時間,大家可以去一次北京的南海子麋鹿苑,那裡有一塊墓地,名叫:地球滅絕動物公墓。

在那裡排列著近300年來已經滅絕的各種動物的名單,每一塊墓碑都代表著一種曾經在這個地球上存在過的動物。

這些墓碑有些已經倒下,代表著一個物種的滅絕,有些半躺著,代表著這個物種已極度瀕危,半隻腳已經踏入了墓地。

在這些墓碑上,我們也能看到我們熟悉的中國獨有的「華南虎」,「白鰭豚」……

而在墓園門口,有這樣一段墓志銘,我想大家看到都會有所感觸:

據說,這些墓碑最後一塊碑刻的是人類,但如果真的到了那個時候,人類真的能捱到最後一個嗎?

《自然》雜誌稱,因為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物種滅絕的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了1000倍。

50年後100多萬種陸地生物將從地球上消失,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

這些,都是我們普通人無法感受到的恐怖。而更多的人卻對即將到來的災難渾然不覺:

之前不都說大熊貓「瀕危」嗎?現在大熊貓都從「瀕危」降級成「易危」了,別危言聳聽了,哪有這麼誇張?

不是所有動物都像大熊貓般幸運

作為曾經的瀕危動物,大熊貓確實是幸運的。

大熊貓因為其憨態可掬的外形和溫順可愛的性格備受人們喜歡,有科學家認為,看到它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也就是因為這一點,使得熊貓備受國內外人們的追捧。新中國成立後,熊貓更是成為了中國在外交場合中最要的潤滑劑,一躍成為了「國寶」。

1961年,熊貓憑著它的珍稀和可愛的形象,被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選中設為組織的標誌,成為了環境保護的形象代言人。

正因為熊貓的備受關注,使得所有人都很重視對它的保護,於是它幸運的從「瀕危」降級至了「易危」,但,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像大熊貓一樣幸運。

如果我變成熊貓,你會不會多關心我一點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中提到:

由於人類對環境的過度消耗與破壞,已導致1970至2014短短44年中,60%的野生動物在地球上消亡。

2014年,全球包括魚類、鳥類、哺乳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在內,超過4000種動物的總數,相較於1970年,下降了60%。

其中,淡水生態系統的生物數量已減少80%,還有一個可怕的事實:90%的海鳥胃中含有塑料,而在1960年這一數據僅為5%!

塑料製品——動物們的死亡陷阱

塑料製品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每年有數百萬隻海鳥被塑料製品殺死,98%的信天翁攝入塑料,40%的幼鳥在父母餵食時因攝入塑料死亡。

不止是海鳥,每年因為塑料製品死亡的海洋動物和陸地哺乳動物還有很多很多……

據統計,所有七種瀕臨滅絕的海龜都誤食過塑料或被塑料纏住。在所有發現的死海龜中,有80%體內都有塑料。

有114種海魚經常被塑料纏繞或攝取塑料。每年至少有一百萬條魚因此而死。

阿拉伯半島的所有駱駝中有一半是通過誤食塑膠袋而死亡的,這些塑膠袋會在胃部形成沉重的鈣質腫塊。

2019年,在義大利著名景點撒丁島附近,一隻死亡的抹香鯨腹中發現22公斤塑料,還有一個已經成型的胎兒。

2018年,在西班牙南部海灘,一隻死亡的抹香鯨胃裡發現了約30公斤的塑料,而這隻抹香鯨死亡時已瘦的皮包骨頭僅有6噸。

2018年,印度一頭大象因為食用塑料購物袋而死亡。

2018年,挪威的馴鹿被廢棄的漁網殺死。

2017年,在吞食了30個塑料購物袋後,一隻罕見的鵝喙鯨在挪威實施安樂死。

2016年,在吃了塑料麵包袋之後,八隻非洲大象在辛巴威死亡。

2011年,在波多黎各,一隻北海長喙鯨的胃裡發現了17公斤的塑料。

……

以上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而這樣的悲劇,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上演……

也許,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悲劇仍然覺得事不關己。但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我們,真的可以獨善其身嗎?

2018年的一項人類研究中,所有受試者的糞便樣本中都檢測到了微塑料,在測試的十種塑料中,有九種都在人體中被檢測到。

動物研究表明,微塑料可以滲入生物的血液、淋巴系統和肝臟,對動物的器官、腸道和激素調節產生潛在的有害影響。

有沒有想過,如果不加以控制,在未來的幾百年中,我們人類甚至可能會被自己發明的塑料毀滅?

人類世應該是被人類主導而不是被塑料毀滅。

所以,拯救整個生態環境,解救瀕危動物,面對和解決塑料問題的決定權仍然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一次觀念的轉變就足以幫助到它們

保護動物至今還沒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視。

或許沒有被重視只是來源於這樣的觀點:這些動物離我們好遠啊!我可能這輩子都看不到它們,我的行動又能有什麼意義呢?

但其實,當你開始下意識的少用一件塑料製品的時候,你就已經走在在保護動物的道路上了。

為此,我們也轉變觀念,專門推出了一組環保產品——竹製系列。產品包含了竹質牙刷,竹炭牙粉還有玉米牙線&竹炭牙線。

它們為什麼環保呢?

因為:

整個系列產品外包裝全部選用牛皮紙包裝盒,牛皮紙可以在自然中被降解和分解,對環境非常友好。

瓶裝均採用玻璃材質,玻璃是一種可以無限循環再利用的材質,無論回收多少次,都不會失去其質量和純度。

瓶蓋採用的是鋁蓋,鋁蓋可重複利用,極具環保意義,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竹製牙刷選用天然的竹柄,是可降解可高速再生的原料,對環境無汙染無壓力。

玉米牙線選用的是在玉米澱粉中提取的聚乳酸(PLA),它在使用後能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汙染環境。

而竹炭牙線則可回收利用,留下的環境足跡也非常小。

實在想不出什麼詞來形容它們了,總之就是

非!常!環!保!

除了環保,它們的功能也並沒有打折扣。

竹炭牙粉超強的吸附能力,能幫你擺脫口腔異味,美白能力也是無可挑剔!

竹製牙刷的竹柄經過特殊處理,不會受潮發黴,不易開裂,刷毛也是沿用了我們以前產品的特性,柔軟不掉毛。

而牙線全部採用扁線,扁線比較寬,對牙齒的接觸面會大一些,清潔力也會up!up!不傷牙齦,不易斷裂,優點簡直說不完……

所以,它們是完全可以代替傳統塑料牙具的更優選擇。

一次觀念的轉變,也許對於動物們來說就是救命稻草。選擇更為環保的方式,既不會改變你原有的生活習慣,又能在無形之中幫助這些可憐的動物,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大多數物種在滅絕前會持續多久,人類第一個滅絕的物種是什麼?
    但是這些生物是整體物種的代表嗎?物種通常要持續多久才能滅絕?根據2013年發表在《綜合動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三代動物時代(6500萬年前至今)哺乳動物的平均壽命為321萬年,大型哺乳動物比小型哺乳動物持續時間長。對於無脊椎動物物種來說,持續時間更令人印象深刻;平均持續500萬到1000萬年。 相關: 人類第一個滅絕的物種是什麼? 然而,這些數字是有爭議的。
  • 每過一分鐘,就有一個物種在地球上徹底消失
    年的百年內每10年便有1種動物滅絕從1850年到1950年的百年內平均每年便有1種鳥獸滅絕1600年到現在的400年時間裡確切記錄的動物滅絕資料相當的驚人在今天動物滅絕的速度已經達到了6500萬年來的最高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出警告:目前世界上每分鐘有1種植物滅絕每天有1種動物滅絕
  • 世上最珍貴物種:被當「唐僧肉」,軍隊24小時保護,只能等待滅絕
    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內有這樣一個景點。這個景點林林總總一共陳列了數百座墓碑,上面記錄了人類文明近300年來滅絕的各種鳥類和獸類的名單,一個墓碑代表一種滅絕的動物,一共有720多座。 是的,你沒看錯。
  • 大多數物種在滅絕前存在了多久?
    巨大的藍鯨已經在海洋裡徜徉了大約450萬年,而尼安德特人只存在了10多萬年便在轉眼間消失了。但這些生物能代表全部的物種嗎?物種一般在滅絕前存在了多久呢?事實表明,我們現在所找到的答案和以往十分不同。由於棲息地破壞、氣候變化和一系列其他的因素,植物和動物的滅絕速度比以往都要快,除了歷史中那5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一些專家說,我們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事件中。但即便在地球歷史中較為平靜的時期中,問題的答案在不同物種間也各有不同。按照《People & the planet》期刊上的一篇文章,對哺乳類動物來說,物種的平均存在時間為100萬至200萬年。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研究人員還發現,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引起連鎖反應,使其他物種也容易遭受同樣的命運。也就是說:滅絕正在滋生滅絕!隨著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科學家們正在爭分奪秒,爭取在這些脆弱的生命消失前好好研究它們。
  • 只有人類會導致物種滅絕嗎?並非如此,這些物種自身容易滅絕
    如果說有什麼現象對於生物種群來說是可怕的,那應該就是滅絕了。一旦物種滅絕之後,就永遠沒有在地球舞臺上亮相的機會了。雖然地球生物史只有幾億年,但是在這段期間內地球上就已經發生過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幾乎每次事件都會導致地球上80%的物種消失。滅絕事件過去一段時間後又會有一批新物種出現,地球所有的物種似乎都在經歷著這樣一個輪迴,以至於有說法認為人類未來或許會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滅絕物種是否應該復活?或導致動物野性盡失
    如果獲得成功,他們就有機會通過試管內授精培養出新的犀牛個體,從而將這一亞種從滅絕的邊緣拯救出來。  北白犀並非唯一接近人工復甦的物種。對於那些已經完全滅絕的物種,科學家只能藉助於保存在低溫儲藏庫(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冷藏中心)裡的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還有的研究者採用人為雜交的方法,將瀕臨滅絕的物種與另一相似的物種進行雜交,從而保存該物種的一部分特徵。
  • 如何「跟隨金錢」拯救瀕臨滅絕的動物,這些快滅絕的物種你知道嗎
    在世界各地,非法野生動貿易對許多動物物種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 瞄準那些參與者的利潤可以幫助保護他們。動物——無論是死的還是活的——都被當作食物、寵物、藥品甚至裝飾品,以工業規模進行買賣和銷售。這種貿易影響了從類人猿到戴頭盔的犀鳥等眾多物種,但可以說對穿山甲的影響最大。
  • 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物種大滅絕
    一、生生不息萬物有生便有滅,如同個體生命一樣,物種也有壽命。平均來說,物種的壽命不長於1000萬年。地球自誕生以來出現過約40億個物種,其中的99%已經滅絕。物種滅絕是生物演化的正常歷程。如果所有的物種都永世長存,地球上早就擁擠不堪,哪裡有人類崛起的空間?
  • 導致一個島嶼的物種滅絕,流浪貓的威力有多大?
    這份作品記錄了美國加州聖拉斐爾一個野生動物救護站一年裡被貓致死或致傷的野生動物。2019年他們救助了321隻這樣的動物,但只救活了其中的89隻,在剩下的232隻死亡的動物裡,貓還捕捉了鳥、松鼠、兔子、蝙蝠、蛇、蜥蜴、青蛙以及無脊椎類的昆蟲。 由此可見,貓的捕捉範圍非常非常廣。
  • 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嗎,物種的滅絕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物種滅絕是21世紀地球面臨的重大災難。科學研究證實,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1000倍。目前,平均每小時有一個物種滅絕。按照這個速度,現有的物種中有一半將在本世紀滅絕。這次物種滅絕是人為事故今天的滅絕原因與史前不同,主要是因為有一位明星演員:人類。雖然滅絕確實很早以前就開始了,目前98%的物種已經不復存在,但滅絕的速度已經大大加快。生態學家估計,在過去的50年裡,成千上萬的物種已經滅絕。他們預測,如果保持這一速度,現存物種的一半將在本世紀滅絕。目前,面臨危險的物種比任何時候都多。
  • 穿山甲,又一個快被吃滅絕的動物
    一般來說,穿山甲每打一個新的洞穴,會使用10-15天左右。而之前的舊洞就棄之不用了[5]。除此之外,穿山甲還是一個典型的夜貓子,白天他們就躲在洞穴裡,縮成一團睡覺,而到了晚上才會出來覓食[5]。2007年7月,南京發現的一隻穿山甲。
  • 第一個因人類而滅絕的物種
    具體的遷徙起始時間點還有爭議,不過最新的推算表明致使人類持續繁衍遍布全球的大遷徙開始於原始人類——尼安德特人和其他古人類親戚,還有智人——走出非洲和東南亞,距今約有12.5萬年。證據在這個地方變的有趣起來。隨著人類離開祖先的土地,並且在接下來的數萬年裡前往開拓歐亞大陸、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化石記錄顯示出在這些大陸上的大型動物的滅絕也出現了平行上升。
  • 恐狼,一個滅絕的偉大物種!
    恐狼(Canisdirus),犬屬下已滅絕的一個物種,曾經廣泛分布在更新世(距今約260萬年至1萬年)晚期的美洲
  • 世界上長命的4種動物,躲過了5次物種大滅絕,其中一個壽命驚人
    相信大家都知道恐龍這種動物吧,然而我們現在只能看到它們的化石了。現在很多動植物都面臨著絕種的危機,不少環境組織也紛紛發起保護活動。然而,這四種動物卻經歷了5次物種大滅絕,但仍然還堅強地活在這個地球上。蟑螂說到蟑螂,大家都知道它叫「小強」,相信很多人都很討厭它。
  •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物種?恐龍及動物的滅絕
    在人類的周圍到處都有其他的生命,包括動物、植物、魚類、昆蟲等。有了這些生命的存在,使人類才不那麼孤單,人類是地球的主宰。我們周圍的其他的生命,都是為人類服務的。也許有的人想過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物種,也許有的人會想這根本無法統計。情況到底是怎樣的,我們現在了解一下。
  • 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物種大滅絕(下)
    五、「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正在進行時?前面也曾說過,物種滅絕本是生物進化的自然過程,最能說明問題的並不是多少物種瀕臨滅絕,而是物種滅絕的速度。過去的2億年中,平均每100萬年滅絕90萬種生物,大致來說,物種滅絕的正常速率是每世紀約90種脊椎動物和4種高等植物滅絕。
  • 關注|在非洲至少平均每14小時就有一頭犀牛被獵殺……
    關注|在非洲至少平均每14小時就有一頭犀牛被獵殺…… 2020-09-22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最稀有」的動物即將面臨滅絕,全球僅剩3隻,有2隻在中國!
    世界「最稀有」的動物即將面臨滅絕,全球僅剩3隻,有2隻在中國!何為稀有動物?數量極其少,並且繁衍後代很困難的動物。我們都知道熊貓是中國的國寶,甚至是世界之寶,歪果仁都想瞅一瞅熊貓那憨態可掬的模樣。可是比熊貓還要稀有的動物是很多的,我們不要否認那些沒有熊貓的小動物們,或者說是忽視,他們的生命也尤其珍貴,我們要懂得,一個物種沒了就是沒了,以後就再也不會出現了。那麼小編今天帶個大家的是世界「最稀有」的動物即將面臨滅絕,全球僅剩3隻,有2隻在中國!
  • 100年前旅鴿滅絕,曾有10億隻,地球很多物種命運不容樂觀
    據估計,在殖民時期,旅鴿為10億隻。作家伊莉莎白·科爾伯特在《美麗而簡短的物種史》一書中寫道,「在1610年的記錄中,斯特雷奇是維吉尼亞州最早的殖民者之一,他把這些鴿子描述成「成千上萬的人」,像許多粗壯的小丑一樣控制著天空。移民們現在承認這些鳥是極好的食物來源,自那之後每天有那麼多旅鴿被殺,真是令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