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我們這代人得知恥

2020-11-25 人民論壇網

2014年9月25日,溫鐵軍在北京接受《環球人物》專訪。(記者 侯欣穎 攝)

《環球人物》記者 李雪 

人物簡介

溫鐵軍,1951年生於北京,著名三農問題專家。1968年插隊,1979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後在多個中央和國家機關從事政策研究,2004年開始擔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兼鄉村建設中心主任,2013年辭去院長一職務。

每個領域,都有那麼幾個永遠值得採訪的人,無論這一刻他在浪尖或低谷,抑或默不作聲。在三農領域,溫鐵軍就是一個。從17歲到山西汾陽插隊,到耳順之年仍帶著一撥人搞鄉村建設,他始終沒離開過農民、農村、農業。別人覺得不可為,他也要勉力為之。

溫鐵軍說自己過去是「因人睚眥拍案而起」,誰給個白眼就能拍桌子打架,「現在脾氣大改了」。整個採訪和拍照過程中,他始終平和地笑著。談話間,他老是笑眯眯地揭短:笑眯眯地講他一手創辦的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被取締;笑眯眯地講「小毛驢」那群愛鬧彆扭的年輕人;笑眯眯地談及理論界「內生的反智」——有人說他從來不點人名,卻一竿子打倒一大片……雖然性子平和了,但那股較真的勁兒一點沒變。

沒做怎麼就說不成呢

9月18日晚上,溫鐵軍在中科院做了一場名為「新農人的烏託邦實踐」的演講,他對臺下的年輕聽眾說:「我最希望的是你們自己組織起來,把小區綠地改造成市民菜園。」頓時,臺下一片交頭接耳。「其實這在發達國家是很普遍的現象。別說不成,你們沒有試。我剛實踐生態農業的時候壓力非常大,現在幹了十幾年已經遍地開花了。我只是一己之力,你們這麼多人,沒做怎麼就說不成呢?」

做,這正是溫鐵軍一直堅持的。他說自己是Doer,直譯就是幹人。

上世紀90年代初,他就呼籲三農問題,「不能只強調農業政策,不講農村,更不講農民。眼中有數、心中無人!咋行?」1997年,主持了一次關於農村股權流轉的會議讓他在單位靠邊站了。「官本位體系中,想保持獨立人格很難,唯一辦法是找到潔身自好的藉口。為此,我不抽菸,不喝酒,不唱歌,不跳舞,不下棋,不打牌。」當年住在機關大院,溫鐵軍是有名的半仙,常在古樹下練氣功,其實只是為了躲開那些吃喝玩樂。

閒下來的溫鐵軍沒閒著,根據農村試驗區研究成果寫書、讀學位,研究近代經濟史。也正是從那時起,他開始反思資本深化帶來的三農問題。

2003年,溫鐵軍與幾家單位合作在河北省定州市翟城村成立了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實驗循環經濟和生態農業,組織農民成立合作社。在那裡,他請來海外著名建築師教農民使用糞尿分離的生態廁所;他的妻子還認養了一頭小毛驢,並給它起了個名字「教授」——當時,溫鐵軍剛到人民大學當教授。

2008年,「小毛驢」不再只是一頭驢了,它成了國內社區支持農業(簡稱CSA)的第一個標杆。幾年下來,社會化農業不脛而走,5萬多人自發參觀學習;CSA農園也發展到200多家。溫鐵軍身邊也聚集了一群熱情而堅定的實踐者,邱建生、何慧麗、劉湘波、石嫣、程存旺、嚴曉輝、鍾芳等等,他們有的早在2001年就開始推進自下而上的草根化的鄉村建設了。

同時在改變的,還有社會思潮和國家政策:關注三農問題,提倡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多功能農業,關注食品安全,通過合作社法……但對此,溫鐵軍只是謹慎樂觀,「不要簡單寄希望於某一個政策出臺你就怎麼樣了,畢竟利益結構是多樣化的。政府肯定都有善意,但能有效節制資本、規範利益集團的獲利行為,才是真正意義的治理。」

按照溫鐵軍原來的想法,60不做、70不述、80不說。「60歲體力差了,事情交給年輕人做;70歲,調查研究能力差了,就不寫東西了;80歲,思想更新能力也不行了,就不要瞎說些老話幹擾別人了。」

但他做不到,今年63歲的他更忙了。「我想形成一個青年知識分子群體,讓他們自覺和農民群眾相結合,否則農民的很多東西是盲目的,甚至被激進所誤導。我參與新建了兩個學院,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和福建農林大學海峽鄉村建設學院,加上北京的人大鄉村建設中心,基本上構成一個三角;還有很多高校戰略同盟軍,中國農業大學農民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嶺南大學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學文化研究中心等等。這些年,我們資助、培養了十幾個鄉村建設博士、幾十個深入基層的碩士,他們支撐著遍布全國的鄉村建設運動。學術界多產學霸,年輕人想說點什麼,很容易被掐死。但我這個年紀不用怕,所以,我還得再繼續做。」

相關焦點

  • 溫鐵軍:踏遍鄉村心未老
    農民很多,但是真正關注農民的人不是很多,替農民說話的人也不是很多。而溫鐵軍就是農民的代言人。」站在一旁的獲獎者溫鐵軍顯得有些靦腆:「我只不過是做了一點調查研究而已。」溫鐵軍的這「一點調查」,從上世紀80年代做到了當下,先後調研了40多個國家的鄉土社會。
  • 溫鐵軍:教育制度的缺陷是利益集團彼此默認的
    比如說你在西北黃土高原上,那你得吼秦腔,你在內蒙古高原上,你就得是高亢嘹亮歌聲,而你到了江南就是絲竹,它是水鄉文化,它就是不一樣,那這個文化不可能被統一。而當產業資本時代,其實我剛才來不及細講,我們這半個多世紀其實是一個如何把多樣化的人,把他要素化,就是你必須經過知識教育把你從幼兒園小學開始培養起,讓你知識完全標準化,那就叫做知識教育,知識教育很大程度上和產業資本階段的資本需求是一致的,產業資本要求把人標準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把人的知識標準化,這樣才便於產業資本把人變成要素。
  • 解讀溫鐵軍與三農問題脈絡
    學新聞的,想辦報紙,但調動手續還沒辦完,他就跑到西北去「考察」,4個月與北京失去聯繫,這年是1985年。回來後,他恰好碰到小時候一起玩的「孩子頭」,這個人的父親在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經介紹,他也來到這裡。從此,開啟了他的「三農」人生之路。
  • 溫鐵軍:「條塊分割、尾大不掉」是政治體制的核心弊端
    溫鐵軍:中央想增加政治權威、想要號令公司化地方政府的條件目前不具備。因此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並不是人們所說的,按西方體制如何重構的問題,而是「條塊分割、尾大不掉」!這八個字,是中國當今政治體制的核心弊端,它其實是延續了幾千年都在不斷發生的中央失控,根本不是簡單照搬國家史才300年的美國或者更短的西方政治制度就能解決的。這是對十八大後新的領導集體的真正考驗。
  • [面對面]溫鐵軍:新鄉村試驗2
    有些咱們美籍華人在美國現在已經相當有地位的這些人,到這來以後感動的落淚。    這究竟是一所什麼樣的學院?從2003年誕生就引起了外界的關注。作為鄉村建設學院院長的溫鐵軍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在認同他為農民創辦學院帶來新觀念的同時,也為他進行的一系列鄉村試驗感到不理解,他甚至還遭到當地農民的批評。
  • 溫鐵軍:只有調整現存利益分配機制才是真改革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主任溫鐵軍日前在「新農村建設:實踐反思與展望」研討會上表示,對農村問題認識不一致的背後是複雜利益結構及其話語權分配的問題,只有對現存利益分配機製做調整才是真改革。該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與和新華社經濟信息部主辦。
  • 溫鐵軍:三個新提法凸顯發展戰略重大轉變
    溫鐵軍認為,這次會議明確提出了幾個具有方針性的重要概念,這些新概念新提法,更清晰地凸現了深化改革的新內容。  新提法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  溫鐵軍認為,這是一個呼應新時期發展戰略轉變的、統領全局的新提法。
  • 創益集團李毅:知恥後勇,產業報國
    創益集團董事長 李毅 「世界大千,風雷激蕩」,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感懷不平凡的2020年,從新冠疫情到國際風雲變幻,中國經濟承受著一次次巨大的考驗與衝擊。
  • 中國跑贏金融危機 溫鐵軍看好吳敬璉籲頂層設計
    10日,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在清華大學新人文講座中,以《金融危機與鄉村建設》為主題展開了討論。他在談到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問題時,認為中國的金融體系擴張空間很大,因此不會出現硬著陸的情況。同日,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主講第221期長安講壇,也就目前的經濟狀況作出了闡釋。一句「對中國經濟增長是否悲觀,要看怎麼做。
  • 專家提議禁養,溫鐵軍教授:這樣影響民生
    對於很多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一年養幾隻鴨子、幾隻家禽已經非常普遍 而且自己養還能節省一些這一方面的開支。有些老人養的多,過年的時候幾個孩子都分幾個,花在食物上的錢幾乎就差豬肉和魚了。 不過近些年,很多專家紛紛建議農民不要養殖家禽,不要放鞭炮,不要柴火做飯,不要土葬。這些禁止都是基於他們覺得農村需要改善的原因,歸根結底,專家建議農民禁止養家禽,有兩方面的考慮。
  • 溫鐵軍:重拾「打狗棍」,應對美國對華制裁的嚴峻局面
    溫鐵軍:重拾「打狗棍」,應對美國對華制裁的嚴峻局面 2020-11-10 15:06:39
  • 被嚴重警告,5A級景區當知恥而後勇
    可以說,福建省這兩處5A級景區被國家旅遊局嚴重警告,離摘牌僅一步之遙,也說明這兩個景區管理存在的問題是嚴重的。  眾所周知,5A級景區的評比,不是兒戲,一旦地方有一處景觀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不僅能夠突顯當地文化、歷史等方面的地位,更關係著景區贏利的錢景,給當地帶來的效益是共贏和優質潛力的。  6個月的整改期,並不是緩刑,而是一種督促和以觀後效。
  • 何慧麗 溫鐵軍:政府理性與村社理性 中國的兩大「比較優勢」
    本文認為,對中國這兩大比較優勢之對立統一關係及其變化的研究,有利於中國軟實力之內涵性提升。 [關鍵詞]政府理性;村社理性;現代化;比較優勢 [中圖分類號]D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314(2014)06-0039-06本文由課題首席專家溫鐵軍修改並定稿。
  • 溫鐵軍:中國經濟學家也不都是吃乾飯的,林毅夫就很有水平
    在這些嘈雜負面的語言環境中,卻有一道深厚的聲音異常響亮,被譽為"農民的代言人"的溫鐵軍教授就不完全同意上述意見,他很直率地說:"中國經濟學家也不都是吃乾飯的,還有一個林毅夫就很有水平。"
  • 知恥而後勇!完美救贖,達米恩-李彌補庫裡的流感缺席
    但是這場比賽確是激勵了另一位球員站出來,他就是庫裡的妹夫達米恩-李。上一場庫裡復出對陣猛龍的比賽中,在最後的關鍵時刻他先是兩罰不中,隨後在隊友搶到籃板球後又是錯失了三分的機會,球隊也是直接喪失了贏得比賽的機會,達米恩-李在被換下場後也是極其落寞的表情,甚至眼裡還泛有一絲淚水。
  • 溫鐵軍:中國農村掐走「草尖」留下「草根」後的問題
    搜狐財經作為戰略合作夥伴從現場發回如下精彩報導,下面是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的現場發言內容: 溫鐵軍(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首先感謝會議的主辦方提供這個機會,讓我向大家匯報一下學習體會,特別是上半段領導講話之後,這個匯報學習體會更是必要的。先說一句愛因斯坦的話,他說「不可能用造成這些問題的思路去解決問題」。
  • 扎克伯格哈佛演講全文:我們這代人的使命是什麼
    任何主動的人都會因為「行動太快」而受到批評,因為總是有人想讓你慢下來。在我們的社會中,我們經常不去做大事,因為我們害怕犯錯。如果我們什麼也不做,就會忽略今天所有的錯誤。而現實就是,我們做的任何事情將來都會出現問題,但這並不能阻止我們開始。那我們還等什麼?我們這代人需要完成更多的公共工程。如何在我們毀掉地球前阻止氣候變化,讓數以百萬計的人參與到製造和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中來嗎?
  • 溫鐵軍:解讀新蘇南模式
    在接受本刊採訪時,溫鐵軍教授以蘇南模式為縮影,剖析中國地方政府公司化發展的篳路藍縷,為中國的區域發展比較研究打開了思路。本文系根據採訪內容整理而成,並經溫鐵軍教授審定。另一方面,既然國債投資本質是把未來稅收提前用在基本建設領域,那就應該是公共部門主要通過國有企業操作,而不是交給私人部門,以保證公平效率兼顧和應對社會問責;這是發生所謂「國進民退」的客觀背景。相對而言,美國在金融危機後也啟動了國債投資,但主要用於救助私人金融部門,濫發信用進入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拉動不大;於是就有99%的人利益受損,發生佔領華爾街等社會運動。
  • 又一年農民豐收節:關於糧食安全,國家做得太多了
    但其市場價格能像某些年輕人不喝就不成熟的酒精飲品那樣高得離譜嗎?顯然不能。因為糧食價格影響的是一個國家的安全與穩定,是民生大計。如果市場上出現某種農產品的價格離譜高走的時候,國家就會打開自己的儲備庫,以較低的價格傾銷糧食,進而控制糧價。這種經驗,其實在溫鐵軍教授的《八次危機》中所講到的「上海經濟保衛戰」中就已具雛形。
  • 我們這代人或親眼看到
    他們終於在4月3日發表了一篇論文,我們終於可以從這篇論文直接解讀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而不必從丁肇中謹慎的演講以及他的面部表情中解讀這些內容了。    丁肇中團隊實驗的正式名稱叫做阿爾法磁譜儀,這是一臺固定在國際空間站上的設備。現在正在運作的阿爾法磁譜儀已經是第二代了,於2011年5月發射。因為是第二代,物理學家用簡稱AMS-02來稱呼它。這個實驗總造價15億美元,曾經引起過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