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一起梳理一下碩貝德,公司聚焦以射頻技術為核心的天線射頻業務,為客戶提供從移動終端天線、系統側基站天線到車載智能天線、指紋識別模組、散熱組件等產品的研發和製造,產品主要應用於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筆記本電腦、基站、汽車等領域。
終端天線業務自公司成立以來就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從通信產業2G 時代的「突圍者」,公司成為首家打破國外對無線通信終端高頻天線技術和市場壟斷的中國企業,到3G 時代國內的「排頭兵」,再到4G 移動互聯時代的「領跑者」、5G 時代的「先行者」,公司把握住了全球無線通信終端企業製造格局的變化和全球產能轉移的契機。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公司是三星、華為、oppo 的一級供應商;在筆記本電腦市場,公司的客戶包括聯想、戴爾、惠普等。
車載系列天線成功進入北美通用、上海通用、廣汽、吉利、比亞迪等重要客戶供應鏈體系,為多個主力車型大批量提供多合一的天線產品。
天線是用於收發射頻信號的無源器件,輻射或接收電磁波的裝置,直接決定通信的質量、連接速度、信號的功率和帶寬,是手機通信最核心的原件之一,其性能好壞直接影響通信體驗。根據所處環節和服務對象的不同,可將天線大致分類為基站側天線和終端天線,信維的天線產品以移動終端側為主,在基站側亦有布局。
隨著通信技術的進步,手機從最初僅具備基本通話功能,發展到目前具有多種其他功能,如藍牙、GPS 導航、手機電視、收音機以及 WLAN 上網等,手機天線也從最初僅配置一支通信主天線,發展到可以配置藍牙、WiFi、GPS、FM 等多個天線。5G 時代,由於需要兼容的頻段進一步增加,因此 5G 手機主天線數量相比 4G 手機翻倍增長,從 2G/3G/4G 到 5G,通信技術的升級,對於不同制式的天線是累加而不是替代,5G 手機中,3G/4G 天線仍舊保留,因此 5G 對於天線市場整體而言帶來的是純粹的增量。由於傳輸頻率的提高,手機主天線的工藝也在不斷變化,從最初的彈片天線演化為基於 PI 基材的傳統 FPC 天線、再升級為 LDS(Laser Direct Structuring,雷射鐳射)天線。PI 基材的傳統FPC 天線大規模出現在 3G 時代,4G 時代,隨著天線頻段增多,手機內部空間進一步壓縮,留給天線的空間越來越小,於是 LDS 天線出現,LDS 即利用雷射鐳射直接在手機結構件上鍍成金屬天線形狀,一方面避免了手機內部元器件的電磁幹擾,保證了信號穩定,另一方面也增強了手機的空間利用率,保證了機身的輕薄。
預計在 5G 的帶動下,全球智慧型手機將出現快速增長,2020年將增長 10%,5G 手機在 2020 年也將快速滲透,達到 35%,出貨量達到 5.79 億部,5G 手機天線數量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並在單品價值持續上升的基礎上,預計 2022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352 億元。
一、終端天線龍頭
碩貝德成立於2004年,並於 2012 年 6 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自成立以來主要經營終端天線,產品面向手機、汽車和各類消費電子市場;2013 年切入半導體封裝領域;2014 年進入傳感器模組領域;2015 年開展精密結構業務;2017年之後公司制定並履行「聚焦」戰略,逐步剝離非主營務單元;2019 年公司收購東莞市合眾導熱科技有限公司65%的股權,進軍散熱行業;2020年公司擬非公開發行進一步布局5G基站、車載天線擴產,5G散熱建設。
二、業務分析
2014-2019年,營業收入由8.38億元增長至17.50億元,複合增長率15.87%,19年同比增長1.58%,2020H1實現營收同比下降%至7.66億元;歸母淨利潤由0.55億元增長至0.93億元,複合增長率11.08%,19年同比增長48.84%,2020H1實現營收同比下降%至0.24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51億元、-1.09億元、0.16億元、0.14億元、0.50億元、0.44 億元,2020H1實現營收同比下降%至0.2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由0.11億元增長至1.65億元,複合增長率71.88%,19年同比下降58.32,2020H1實現營收同比下降%至0.62億元。
分產品來看,2019年天線實現營收同比增長37.21%至9.18億元,佔比52.48%,毛利率減少5.70pp至29.39%;指紋模組實現營收同比下降1.71%至5.75億元,佔比32.85%,毛利率減少1.59pp至8.78%;晶片封裝實現營收同比下降62.48%至1.12億元,佔比6.42%;其他實現營收同比下降14.67%至1.44億元,佔比8.25%。
2019年前五大客戶實現營收7.23億元,佔比41.30%,其中第一大客戶實現營收2.04億元,佔比11.67%。
三、核心指標
2014-2019年,毛利率15年降至階段低點16.83%,隨後逐年提高至18年21.79%,19年略微回落至21.69%;期間費用率15年上漲至階段高點31.07%,隨後逐年下降至19年11.2%,主要是由於管理費用率的下降,其中銷售費用率14年之後維持在2.5%左右,管理費用率15年上漲至階段高點26.95%,隨後逐年下降至18年低點7.29%,19年略微上漲至7.34%,財務費用率由0.44%上漲至1.21%;利潤率15年下降至至低點-15.76%,隨後逐年提高至5.52%,加權ROE15年下降至階段低點-19.9%,16年回升至12.46%,17年回落至9.55%,隨後逐年穩步提高至15.09%。
四、杜邦分析
淨資產收益率=利潤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由圖和數據可知,15年淨資產收益率降至低點,主要是由於出現虧損,利潤率為負,16年出現回升主要是由於利潤率的回暖以及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的提高;17年淨資產收益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加槓桿權益乘數的提高,18-19年淨資產收益率的穩步提升主要是由於利潤率和資產周轉率的穩步提高。
四、研發支出
公司遵循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基本原則,一方面,加強對已有產品的技術改造和工藝改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過時刻關注行業發展動向,進行前瞻性技術開發,儲備內生增長動力,豐富公司產品類型,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2019年公司為了保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累計投入資金122,677,483.84元,約佔營業收入的7.01%。
六、估值指標
PB 9.94,位於近5年中值下方。
看點:
公司作為國內老牌天線廠商,持續聚焦射頻產品技術,長期深度布局 5G,隨著 5G 時代到來,未來終端天線需求將高速增長,公司手機、筆電、CPE、可穿戴等天線產品將從中受益。同時,公司依靠對終端天線的長期技術積累,已快速完成 5G 基站端產品研發,獲得多家主流設備供應商資質,並獲得多個項目,成功切入基站端廣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