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生態環境局嚴格管控建設用地汙染風險

2020-12-04 瀟湘晨報

順義區生態環境局多項舉措嚴格管控建設用地汙染風險。1.強化關停企業原址用地篩查,完成新一輪926家關停企業篩查工作,將26家企業地塊納入疑似汙染地塊名單。2.通過三類地塊再核查,完善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名錄,並聯合規自部門開展建設用地用途變更核查,已梳理建設項目用地名單150餘家。3.加強建設用地監管,利用聯審機制及「多規合一」平臺,加強疑似汙染地塊項目風險管控,督促30家相關責任主體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調查、風險篩查及有毒有害物質排放調查,完成調查報告50餘份。

【來源:順義區生態環境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青島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上了「高速」
    山東省青島市生態環境局日前會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印發《青島市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工作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工作指南》),自7月1日起施行。
  • 青島市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提速
    半島網6月23日訊  近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印發《青島市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工作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工作指南》),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工作指南》中明確規定四類地塊需要進行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的評審,這四類分別是:經土壤汙染狀況普查、詳查、監測、現場檢查等方式表明有土壤汙染風險的建設用地地塊;用途擬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的地塊;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擬變更生產經營用地的用途或者其土地使用權擬收回、轉讓的建設用地地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的其他情形的建設用地地塊。
  • 天津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一般管控三類共311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區),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優先保護單元(區)指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的區域,共111個,其中陸域優先保護單元108個,主要包括生態保護紅線以及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重要溼地等各級各類保護地和生態用地;近岸海域優先保護區3個,主要包括海洋特別保護區和自然岸線等。
  • 各市如何把好調查報告質量關 有哪些乾貨可以分享 ——省生態環境...
    在培訓班上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王怡就優化評審流程提優增效分享了經驗。印發了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工作指引,制定工作流程,公布市、區生態環境部門、自然資源部門聯繫電話,規範指導有關單位開展調查等工作。二是嚴格評審監督,提升調查質量。建立土壤汙染防治專家庫,全國範圍內確定了96名專家作為專家庫成員。將土壤汙染狀況調查評審經費列入部門預算,委託第三方組織評審。評審時採取軟體隨機抽取專家方式確定專家人選,確保評審公平公正。三是加強跟蹤,保障用地安全。
  • 2019年四季度通州生態環境局新聞發布會
    2019年是我們通州生態環境局發展史上的重要一年,我們由原來的通州區環境保護局更名為南通市通州生態環境局,是將原來區環境保護局的職責整合了發展和改革部門的應對氣候變化、減排職責,國土資源部門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汙染職責,水利部門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汙口設置管理和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業部門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職責等整合後重新組建了新的南通市通州生態環境局。
  • 東營市生態環境局河口區分局凝心聚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不斷提升...
    今年以來,東營市生態環境局河口區分局始終堅定「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核心目標,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堅持精準化治氣、系統化治水、效能化治土、規範化治廢、智能化監管,紮實推進汙染防治攻堅,突出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取得較好成效。
  • 甘肅建立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意見指出,建立以 " 三線一單 " 為核心覆蓋全省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省共劃定環境管控單元 842 個,分為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和一般管控單元三類,實施分類管控。優先保護單元,共 491 個。主要包括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生態功能重要區和生態環境敏感區。
  • 美麗中國先鋒榜(15)|浙江台州市推進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
    市委市政府召開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專題會議,解讀國家《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先行區建設標準,全面部署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出臺實施《浙江省台州市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綜合治理,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汙染物,堅持「防控治」三位一體統籌推進先行區建設。
  • 懷化市生態環境局「十三五」生態文明建設巡禮之二 守護一方藍天...
    當月,我市成立懷化市創建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城市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包括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公路局等部門。科技助力,精準施策為進一步提高區域空氣品質進行精細化管理,市生態環境局運用大數據技術全面分析2019年創建失敗的主要原因,找到汙染攻堅的難點和重點,積極搭建大氣汙染監管平臺,集成空氣品質自動站、小微站、顆粒物組分站、地形地貌、網格、汙染源等信息,並通過可視化技術建立具備全面監控、掛圖研判和影響評估三大能力的「天眼」監控體系,實施掛圖作戰,為大氣汙染防治精準施策提供科技支持
  • 國家環保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我部組織制訂了《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
  • 甘肅省出臺《意見》劃定842個單元分類管控生態環境
    「三線一單」,是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精細化管理、強化國土空間環境管控、推進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意見》明確,我省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將力爭到2025年,建立較為完善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形成以「三線一單」成果為基礎的區域生態環境評價制度。
  • 北京將建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
    該實施意見的總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碳排放率先達峰後穩中有降,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綠色北京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到2035年,全市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成為社會廣泛自覺,碳排放持續下降,天藍、水清、森林環繞的生態城市基本建成。分三類區域管控實施意見提出,生態環境管控分為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和一般管控單元三類區域。
  • 如何建設生態美麗湖泊群?
    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各項制度,按照《江蘇省湖泊保護條例》的規定實行嚴格管控。目前各市、區已陸續出臺深化湖長制實施方案,9月底前市、市(區)、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湖長體系全面建立。    全面加大湖泊水汙染防治    「方案」明確,要嚴格湖泊水域空間與資源管控,強化湖泊水汙染防治與水環境提升。
  • 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嚴格良好水體保護。以崗南、黃壁莊水庫為重點,制定實施生態環境保護方案,建立由重點水域優先保護區、濱岸緩衝帶、陸域生態涵養區構成的分區管控體系,避免開發建設活動對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造成損害。優先在崗南、黃壁莊水庫及其主要入庫河流,推進生態緩衝帶保護修復工程、人工溼地工程和初期雨水收集處理工程建設,進一步削減入庫汙染負荷。
  • 未落實大氣汙染管控措施4家單位負責人被拘留
    本報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汪永森 實習生 逄佳曼)記者昨日從鄭州市環境攻堅辦了解到,11月23日至12月2日,我市持續對全市工業企業和建築工地進行全方位督查,經督導組和公安部門核查,對4家未落實大氣汙染管控措施、違法生產施工的單位負責人作出了拘留處罰決定。
  • 河北生態環境廳批覆4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評報告
    結合河北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出具的《關於趙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特許經營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評估意見》,經研究,批覆如下:一、本項目選址位於趙縣城東果王線與趙範路交叉口以北趙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第二填埋區,不新增佔地,用地性質為建設用地。新建2臺日處理生活垃圾600噸的機械爐排爐和2臺12兆瓦抽汽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並配套建設其他輔助系統設施。
  • 省生態環境廳舉行《陝西省土壤汙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聯合印發《陝西省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對重點行業地塊的土壤環境實施聯動監管;制定了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程序,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簡化程序環節,提升管理效能。為落實《土壤汙染防治法》,2019年我省首次建立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並向社會公開。二是嚴格管控汙染地塊。
  • 土壤環境學習時刻 · 導則規範⑩|《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
    《土壤環境管理》彙編文獻共分四大部分24個章節,分別為:《政策文件》、《管理辦法》、《管控標準》和《導則規範》。以下按四大部分內容逐章逐節介紹給大家。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 為貫徹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有關要求,進一步規範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工作,制定本技術指南。
  • 未落實大氣汙染管控措施 鄭州5家單位負責人被拘留
    11月23日至12月2日,我市持續對全市工業企業和建築工地進行全方位督查,經督導組和公安部門核查,對5家未落實大氣汙染管控措施、違法生產施工的單位負責人作出了拘留處罰決定。11月23日12時,滎陽市生態環境局監察大隊豫龍中隊巡查發現,豫龍鎮陳莊村家家福超市向南約50米路東的一處倉庫內有一處無名廢品收購站,該收購站在未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收集、貯存廢棄的蓄電池危險廢物,豫龍中隊將該案件移交至豫龍鎮派出所進行處理,目前警方已對該單位負責人實施拘留。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加強城市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有效減少城市面源汙染。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90%以上。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城市建成區儘早全面消除黑臭水體。(三)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開展長江流域生態隱患和環境風險調查評估,劃定高風險區域,從嚴實施生態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優化長江經濟帶產業布局和規模,嚴禁汙染型產業、企業向上中遊地區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