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裡憑空出現的甲蟲,你吃的每碗飯都可能含有它們的蟲卵

2020-11-23 騰訊網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在大米中發現米粒大小的蟲子的經歷,尤其是夏天,大米中經常會出現小蟲子,很多人看到大米中有了小蟲子,就會想到把大米丟掉。

但其實你吃的每碗飯都可能含有它們的蟲卵。這種蟲子叫做米象,米象在分類上屬於昆蟲綱鞘翅目象甲科,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口吻細長,向前延伸,如大象鼻子的小甲蟲,成蟲體長約為 2.4~2.9 毫米,寬約為 0.9~1.5 毫米,米象這個名字來源於它細長的鼻子,其個頭只有3~4毫米,鼻子卻有1毫米長。如果不仔細觀察,可能你都很難發現它們。

米象是由瑞典生物學家林奈在1763年發現的,並將其命名為Sitophilus oryzae。這是一種完全變態昆蟲,這不是說米象很猥瑣的意思,在昆蟲學當中,完全變態發育是昆蟲變態的兩種類型之一。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昆蟲在個體發育中,只經過卵、幼蟲和成蟲等3個時期的,叫做不完全變態。

完全變態

不完全變態

你可能會很奇怪,家裡的大米明明保存嚴密,米象究竟是如何進入家的米袋之中的,但其實在稻子剛結穗還尚未收成前,米象就已經把卵產在稻穗中。它們會用象鼻一樣的吻端在大米上鑿出一個深深的孔洞,將一枚細小的卵產在洞裡,再以分泌物將米粒上的洞口封住。

等到碾成食用米的過程中,成蟲在加工過程中會被殺死,但是藏於大米內部的蟲卵卻安然無恙,而且從從外面看,不仔細看,幾乎看不出米粒被米蟲啃食過的痕跡。

等到周遭環境溫度適宜,蟲卵就開始孵化幼蟲孵化後在米粒內遊走出彎曲隧道,邊走邊啃食米粒,然後再米粒中發育,每次蛻皮就長大一點,經過三次蛻皮化蛹,在這個過程中一步一步將穀粒咬穿,最終掏空米粒,並把蟲糞排到米粒外面。最終蛹羽化出成蟲,咬開外皮從米粒裡爬出來,成蟲可以存活七個月到兩年。從蟲卵孵化出來之後,再經過成蛹、羽化,就是我們看到的米象,這個過程大概需要7-16天。所以這個時候你就明白了,為什麼米象會憑空出現在米袋之中了。

不過米象也是勤儉持家的好能手啊,只需要一粒米就可以實現進化,也無需額外補充水分。所以等到我們發現米象的時候,損失已經造成了。

而且米象一旦出來了,雄性米象就會散發聚集信息素,招引同伴和異性來共享美餐,還會招來玉米象和谷象,玉米象是中國儲糧的頭號害蟲,也是世界性的重要儲糧害蟲,而對糧食及其加工品危害嚴重,據陳耀溪報導,谷象長期在倉內繁殖造成很大損失,10對谷象在適宜環境中繁殖,經5年後能使406T純淨糧食受到毀壞。

雌性也會散發信息素,來吸引異性完成種群繁衍,無形中又加大了糧食的損失。米象羽化3天左右就可以進行繁衍,根據溼度和溫度的不同,繁殖的速度也就不一樣,生命周期也不一樣,比如在在甘肅隴東年生1代,東北年生1—2代,但是在南方地區米象每年約有 8~9 個世代,平均一個世代約為 20~50 天,雌蟲可產卵約500粒。如果你家的大米沒有儘快消滅完,那麼它們會在一年的時間裡,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從而形成一個族群。米象有翅膀可以飛行,但在米倉中很少飛行。

米象驚人的繁殖能力對中國的糧食存儲可以說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一開始科學家利用磷化氫燻蒸來祛除米象等害蟲,當磷化氫濃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時,可能引起昆蟲麻醉反應,或稱保護性昏迷。因此,磷化氫是以延長暴露時間為主導因素的燻蒸劑。

但是現在我國多個省、市的糧庫害蟲米象產生了磷化氫抗性,所以目前科學家也會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將它們徹底消滅,科學家目前想通過對米象的轉錄組數據進行研究和分析,從而明確米象抗性相關的基因片段序列,以便找到消滅方法。

很多人以為通過暴曬的方式可以殺死米象,但是米象是喜光,趨溫的生物,所以這樣做只會加速米粒中的米象孵化。

這也是為什麼雖然如今跨境電商如此發達,而大米和糧食這類,是嚴格控制出入境的。因為在大米內部可以隱藏了有害生物,會造成嚴重損失。2008年開始在中國大火的網紅玩具薰衣草小熊,就在裡面發現了害生物-米象(活體)、雜草種子-三角豬殃殃和鏈格孢屬、鐮孢屬、芽孢桿菌屬病菌等,所以後來被禁止入境。

那米粒中的蟲卵對人體有害嗎?米象本身沒有病毒,也不會叮咬人體,如果在大米中發現成蟲,通過篩子篩洗的大米還是可以食用的。被米象咬過的米粒表面顏色變暗,厚度變薄,經過淘洗會飄在水面上,棄去壞掉的米粒即可食用。至於藏在米粒內部的蟲卵,對人體也是不會有什麼影響的。

一旦米象在你的米袋裡安了家,很快你就能夠在牆壁和木質地板上見到它們的蹤影,如果你在家裡發現了它們的蹤跡,這個時候你就要意識到,米象已經佔領了你家的米袋!

如果想要抑制米象的發育,可以存放在密封性好的米缸,另外,大米存放的時間不要太長,如果囤積2、3年的大米,你是不可能將米象消滅的。

相關焦點

  • 米袋裡憑空出現的甲蟲,你吃的每碗飯都可能含有它們的蟲卵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很多食物放久了會長毛,而大米就比較特殊了。不知道你有沒有在米袋裡發現小蟲子的經歷,尤其是在夏天,米袋裡常常會出現米粒大小的米蟲。不同於糖罐暴露太久會吸引外界的螞蟻等小昆蟲,這些小蟲子就像是憑空從大米中長出來一樣,即便我們平時把米袋藏得很好了,仍然逃不了被攻佔的命運。
  • 大米裡憑空出現的甲蟲,你吃的每碗飯,都可能含有它們的蟲卵
    而對於「大米」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我們把大米的口袋扎的嚴嚴實實,保存的非常好,還是會有甲蟲出現,這是怎麼回事呢?「米象」,之所以含有象字,是因為它們的口器很長,大約佔了體長的四分之一。米象很小,它們生活在很多地方,比如大米、小麥裡,就連加工過的穀物食品裡也有它們的痕跡
  • 大米裡憑空出現的甲蟲,你吃的每碗飯,都可能含有它們的蟲卵
    而對於「大米」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我們把大米的口袋扎的嚴嚴實實,保存的非常好,還是會有甲蟲出現,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些甲蟲有一個學名叫做「米象」,之所以含有象字,是因為它們的口器很長,大約佔了體長的四分之一。
  • 米袋裡憑空出現的甲蟲,你吃的每碗飯都可能含有它們的蟲卵
    不知道你有沒有在米袋裡發現小蟲子的經歷,尤其是在夏天,米袋裡常常會出現米粒大小的米蟲。不同於糖罐暴露太久會吸引外界的螞蟻等小昆蟲,這些小蟲子就像是憑空從大米中長出來一樣,即便我們平時把米袋藏得很好了,仍然逃不了被攻佔的命運。
  • 米蟲又稱米象,為何憑空出現在大米裡?你吃的每碗飯都可能有蟲卵
    疫情期間,不少家庭會多買幾袋米屯在家裡,減少去超市的次數。然而好多人會發現,日子久了,米缸裡就會出現米粒一般大小的小蟲子,尤其是在天氣熱的時候。 跟螞蟻、蟑螂不一樣的是,米缸明明是密封的,為什麼還會長蟲子呢?它們是「憑空出現」的嗎?長了蟲的米還能吃嗎?
  • 米袋裡憑空出現的甲蟲,你吃的每碗飯,都可能含有它們的蟲卵
    米蟲」的故事了,那麼這些米蟲是如何「憑空出現」的呢?從他們的生活習慣開始,這可能會影響大米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你仔細觀察這些小昆蟲,你會發現它們有很長的口器,就像大象的鼻子一樣。因此,稻蟲還有一個形象名稱——稻象甲。稻象甲成蟲體長約3~4毫米,其「鼻」長約1毫米。
  • 米袋裡憑空出現甲蟲,你吃的每一碗飯,都可能有它們的蟲卵!
    大米是南方人的主食,儘管北方的麵食也是我們日常享用的美食,但大米一直是我們的最愛!不過細心的朋友會發現,米袋子裡偶爾會出現莫名其妙的黑色小蟲!而且它們簡直就無孔不入,因為無論是多密封的,只要時間長了就會毫無意外的出現在大米裡,而且有時候還能出現米黃色的小蟲,這讓人情何以堪,大米裡憑空出現了蟲子,這米還能吃嗎?大米中的蟲子是怎麼憑空出現的?如果你仔細看過大米中黑黑小蟲子的話,一定能發現這是一種小小的甲蟲,並且它有一個識別度非常高的特徵,它的頭部有一個和大象鼻子非常相似的結構!
  • 夏天家裡大米易生蟲,你吃的飯可能含有它蟲卵?
    米蟲有些地方也叫它谷牛,主要寄存在大米上,以大米為主要食物,一般是褐色的外觀顏色,大小在3釐米左右,具有如大象鼻子的長形嘴巴,米蟲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它的繁殖速度比其它蟲子高出10%左右,在產卵期的時候,雌性米象會用纖長的鼻子在米粒上面鑿出一個孔洞,將卵子放入之後還會把入口封住。
  • 噁心的大米甲蟲,一開始就躲在了米粒裡,我們吃的飯中就有蟲卵?
    米蟲是我們形容自己頹廢的「混吃等死」生活時自嘲語,但事實上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它,有時候大米買多了、吃不完放時間長了就會生蟲,有蠕動的,也有黑色不知名的小甲蟲!吃瓜群眾有一個問題了,為什麼我們無論怎樣密封米桶,或者紮緊塑膠袋,大米都會長出蟲來,它們是怎麼進去的呢?
  • 噁心的大米甲蟲,一開始就躲在了米粒裡,我們吃的飯中就有蟲卵?
    米蟲是我們形容自己頹廢的「混吃等死」生活時自嘲語,但事實上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它,有時候大米買多了、吃不完放時間長了就會生蟲,有蠕動的,也有黑色不知名的小甲蟲!吃瓜群眾有一個問題了,為什麼我們無論怎樣密封米桶,或者紮緊塑膠袋,大米都會長出蟲來,它們是怎麼進去的呢?
  • 為什麼大米放久了會長小蟲子?哪兒來的?一個方法「趕盡殺絕」
    疫情期間,不少家庭會多買幾袋米屯在家裡,減少去超市的次數。然而好多人會發現,日子久了,米缸裡就會出現米粒一般大小的小蟲子,尤其是在天氣熱的時候。跟螞蟻、蟑螂不一樣的是,米缸明明是密封的,為什麼還會長蟲子呢?它們是「憑空出現」的嗎?長了蟲的米還能吃嗎?
  • 米袋中憑空出現的甲蟲,這種史前生物一直活到今天,你可能吃過它
    你要做過飯,一定見過這種生物,無緣無故憑空就會出現在麵粉,大米,中令人措手不及,這種生物叫米蟲在科學上被稱為稻瘟嗜血桿菌。這是一種小害蟲,主要危害水稻、小麥、穀物和其他作物。儘管如此,它們還是會對我們構成威脅,因為它們會破壞我們儲藏在儲藏室裡的穀物和大米。不僅如此,它們還通過攻擊農作物造成嚴重的農業損失。儘管米草對人類健康沒有危害,但它們對你的大米和其他穀物構成了重大威脅。在你的大米中找到這些害蟲會讓你感到非常煩人,在做米飯之前清洗它是很困難的。
  • 大米放久了,為啥會出現小黑蟲?它們是從哪來的?
    每年夏季,都是米蟲最活躍的季節。從理論上來講,無論你是兩塊錢一斤的大米,還是二十塊錢一斤的大米,多多少號都是會產生米蟲的。這種小小的蟲子看起來無毒無害,但還是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自己家要吃的大米,結果自己還沒吃,蟲子就先吃上了。
  • 米象,大米中長著象鼻的害蟲,是怎麼憑空出現在米袋中的?
    長大了才知道這種小黑蟲子原來叫米象,是一種寄生在大米和其他糧食作物的害蟲。在夏天的7至9月份,經常憑空出現這種蟲子,今天就來說說它。,第二天肯定會招來很多螞蟻或者蟑螂,而就算把大米藏的再好,米象也會憑空出現,大家肯定會很詫異。
  • 米袋裡為什麼會鑽出「象」來?一不小心你就可能吃下幾頭!
    凡是在家裡做過飯的,可能都會困擾於這樣一個問題,你買的米不管裝在什麼裡面,哪怕密封得再好,很多時候還是會長出一些黑褐色的蟲來,在米粒裡爬來爬去,令人噁心為什麼會在密閉的容器裡憑空出現?飯裡有這些蟲還能吃嗎?不小心吃掉它們會不會中毒啊?
  • 家裡的米麵為啥憑空出現小蟲?吃了會不會傳染疾病?
    >但是你知道美食製作過程中讓人頭疼的是什麼嗎?密封保存為什麼還會出現?這些蟲子會傳染疾病嗎?一起來看米麵裡的蟲到底是哪兒來的?米麵裡面的蟲並不是憑空出現,而是通過蟲卵孵化出的幼蟲。它的來源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1、源頭的問題糧食通常在生長的時候就有蟲卵,米麵的加工過程也比較簡單,主要是為了將營養物質保留下來。
  • 見過米袋裡的米象嗎?人吃的每粒米可能都不單純,都可能有它的卵
    長大了才知道這種小黑蟲子原來叫米象,是一種寄生在大米和其他糧食作物的害蟲。在夏天的7至9月份,經常憑空出現這種蟲子,今天就來說說它。大家都知道如果把蛋糕或者啤酒含糖的食品放置在冰箱外,第二天肯定會招來很多螞蟻或者蟑螂,而就算把大米藏的再好,米象也會憑空出現,大家肯定會很詫異。
  • 大米放久了會有蟲子,這些蟲子都是哪裡來的?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平時吃大米時,即使洗的再乾淨,也會吃到蟲卵。 大米中的蟲卵 和很多人想像的不同,平時看著晶瑩剔透的大米中,其實含有一些蟲卵。這並非是我們不仔細清洗或者不注意存放,完全是因為敵方太狡詐。
  • 「米象」是怎麼憑空出現在密封米袋裡的?
    米象是一種經常出現在儲存糧食地方的小蟲子,甚至糧倉、糧袋保存挺好的地方,也會有它的身影。它是怎麼「憑空」出現的呢?米象在農村俗稱「遊子」、「牛子」等,它不僅光熱衷於大米,小麥、高粱、玉米等穀物也是它們經常光顧的食物。米象是鞘翅目象蟲科的昆蟲,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一年繁殖9代不成問題。它的生活環境中雖然看不到水,但其對空氣中的水分十分敏感。
  • 米袋裡蹦出歡樂的「象」,人類實際已被它們馴化了
    為什麼會在密閉的容器裡憑空出現?飯裡有這些蟲還能吃嗎?不小心吃掉它們會不會中毒啊?這是長相的原因,肉眼可能看不出來,你把它們放大後,就能看到一頭迷你版的大象了——成蟲的身長還不足3毫米,象鼻一樣的口器卻有1毫米,而且和象鼻一樣,這個長長的口器也是它們強大的破壞工具。即使在四川話裡,這傢伙的名字也是卓爾不凡,小時候我們都叫它「牛牛兒」,是不是不可思議?米罈子裡竟然長出了牛,所以飯裡發現米象的時候,大人都會說,哇,你吃了一頭牛啊,打牙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