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LM1000技術系列中信號之間的相位關係

2021-01-15 電子發燒友

  來源:Doug Mercer 和 Antoniu Miclaus

在《模擬對話》2017年12月文章中介紹SMU ADALM1000 之後,我們希望進行一些小的基本測量,這是ADALM1000系列的第六部分。

圖1.ADALM1000原理圖。

目標:

本實驗活動的目標是了解何謂信號之間的相位關係,以及理論在何種程度上與實踐吻合。

背景:

我們將通過正弦波研究相位的概念,並利用無源器件來觀察實際信號的相移。首先,我們將看看正弦波和參數中的相位項。大家應該熟悉以下等式:

隨著t前進,ω設定正弦波的頻率,而θ定義一個時間偏移,其決定該函數中的相移。

該正弦函數的值域是+1到-1。首先設定t等於一個常數,假設為1。參數ωt現在不再是時間的函數。ω以弧度表示,sin(π/4)約為0.7071。2π弧度等於360°,所以π/ 4弧度對應於45°。以度為單位,sin45°也是0.7071。

現在讓t像平時那樣隨時間變化。當ωt的值隨時間而線性變化時,它將產生一個正弦波函數,如圖1所示。當ωt從0變到2π時,正弦波從0上升到1,再下降到-1,最後回到0。這是正弦波的一個周期T。x軸是時變參數/角度ωt,其從0變化到2π。

在圖2所示的函數中,θ值為0。由於sine(0) = 0,所以曲線從0開始。這是一個簡單的正弦波,沒有時間偏移,這意味著沒有相位偏移。請注意,如果我們使用度數,ωt將從0變化到2π或從0變化到360°,產生圖2所示的正弦波。

圖2.Sine(t)的兩個周期

如果我們在圖2中用相同的值ω繪製第二個正弦波函數,θ也是0,結果會如何?第二個正弦波將落在第一個正弦波之上。由於θ為0,兩個正弦波之間沒有相位差,二者在時間上看起來相同。

現在將第二個波形的θ變為π/2(弧度)或90°。我們看到原始正弦波和在時間上左移的正弦波。圖3顯示了原始正弦波(綠色)和時間發生偏移的第二個正弦波(橙色)。偏移量是一個常數,因此我們看到原始正弦波在時間上偏移了θ值,在本例中它是波周期的1/4。

圖3.綠色:Sine(t);橙色:Sine(t + π/4)

θ是式1的時間偏移或相位部分。相位角定義時間偏移量,反之亦然。式2表達了該關係。我們碰巧選擇了90°這一特別常見的偏移量。正弦波和餘弦波之間的相位偏移就是90°。

當顯示了兩個正弦波時(例如在示波器上),相位角可通過測量兩個波形之間的時間來計算(負到正過零或上升沿可用作波形中的時間測量基準點)。正弦波的一個完整周期時間與360°相同。根據兩個波形之間的時間差dt和一個完整正弦波的一個周期時間T的比值,可以確定它們之間的角度。式2顯示了該精確關係。

相位:

其中T為正弦波周期。

正弦波中自然發生的時間偏移

一些無源元件會讓其上的電壓與流過其中的電流之間產生時間偏移。電阻兩端的電壓與流過其中的電流具有簡單的與時間無關的關係,V/I = R,其中R為實數,單位為Ω。因此,電阻兩端的電壓與流過其中的電流始終同相。

對於電容和電感,V與I的關係式類似。V/I = Z,其中Z為阻抗,具有實部和虛部。本練習僅研究電容。

電容的基本規則是電容兩端的電壓不會改變,除非有電流流入電容。電壓的變化率(dv/dt)取決於電流的幅度。對於理想電容,電流i(t)與電壓的關係式如下:

電容的阻抗是頻率的函數。阻抗隨頻率提高而降低,反過來說,頻率越低,阻抗越高。

ω被定義為角速度:

式4的一個微妙部分是虛算子j。例如,電阻的阻抗公式中沒有虛算子。流過電阻的正弦電流和電阻兩端的電壓之間沒有時間偏移,因為它們之間的關係完全是實數關係。唯一區別是幅度。電壓為正弦波,與電流正弦波同相。

電容則不是這樣。當我們查看電容兩端的正弦電壓波形時,它與通過電容的電流相比有時間偏移。虛算子j負責這一點。參見圖4,我們可以看到,當電壓波形的斜率(時間變化率dv/dt)最高時,電流波形處於峰值(最大值)。

時間差可以表示為兩個波形之間的相位角,如式2所定義。

圖4.確定電壓和電流之間的相位角。

請注意,電容的阻抗是純虛數。電阻具有實阻抗,因此同時包含電阻和電容的電路將具有復阻抗。

要計算RC電路中電壓和電流之間的理論相位角:

其中, Zcircuit 為電路總阻抗

整理該式,使其看起來具有如下形式:

其中,A和B為實數。

因此,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係即為:

材料:

●     ADALM1000硬體模塊

●     兩個470 Ω電阻

●     一個1 μF電容

步驟:

1. 利用ALICE桌面工具設置快速測量: 

○ 確保將ALM1000插入USB埠並啟動ALICE桌面應用程式。

○ 主屏幕看起來應該像一個示波器顯示屏,具有可調範圍、位置和測量參數。

○ 檢查屏幕底部,確保CA V/Div和CB V/Div均設置為0.5。

○ 檢查CA V Pos和CB V Pos是否設置為2.5。

○ CA I mA/Div 應設置為2.0,CA I Pos應設置為5.0。

○ 在AWG控制窗口中,將CHA和CHB的Frequency (頻率)設置為1000 Hz,相位為90°,最小值為0 V,最大值為5 V(5.000 V峰峰值輸出)。選擇SVMI模式和正弦波形。

○ 在Meas(測量)下拉菜單中,為CA-V、CA-I和CB-V選擇P-P。

○ 將Time/Div設置為0.5 ms,並在Curves(曲線)下拉菜單中選擇CA-V、CA-I和CB-V。

○ 在無焊試驗板上,將CHA輸出連接到470Ω電阻的一端。

○ 將該電阻的另一端連接到GND。

○ 點擊示波器Start(開始)按鈕。

如果電路板已經正確校準,則應看到一個正弦波在另一個的上方,CHA和CHB均等於5.00 V p-p。如果校準不正確,則可能看到兩個正弦波同相,CHA的幅度與CHB的幅度不同。如果電壓差很顯著,應重新校準。

2. 測量兩個已生成波形之間的相位角: 

○ 確保CA V/Div和CB V/Div仍設置為0.5,並且CA V Pos和CB V Pos 設置為2.5。

○ CA I mA/Div應設置為2.0,CA I Pos 應設置為5.0。

○ 將CHA和CHB的Frequency(頻率)設置為1000 Hz,相位為90°,最小值為0 V,最大值為5 V(5.0 V峰峰值輸出)。選擇SVMI 模式和正弦波形。

○ 在AWG控制窗口中,將CHB的相位θ改為135°(90 + 45)。

CHB信號看起來應該像是超前於CHA信號。CHB信號從下方穿過2.5 V軸到CHA信號之上。結果為正θ,稱之為相位超前。從低到高的穿越時間基準點是任意的。也可以使用從高到低的穿越。

○ 將CHB的相位偏移更改為45°(90 - 45)。

現在看起來應該像是CHB信號滯後於CHA信號。

○ 將CA的Meas(測量)顯示屏設置為Frequency(頻率)和A-B Phase(A-B相位)。將CB顯示屏設置為B-A Delay(B-A延遲)。

○ 將Time/Div設置為0.2 ms。

○ 按紅色Stop(停止)按鈕暫停程序。使用滑鼠左鍵可以在顯示屏上添加標記點。

利用標記測量CHA和CHB信號過零點之間的時間差(dt)。

○ 使用測得的dt和式2計算相位偏移θ(°)。

請注意,無法測量屏幕上未顯示至少一個完整周期的信號的頻率。通常需要兩個以上的周期來獲得一致的結果。你正在產生頻率,所以你已經知道頻率是多少。你無需在本部分實驗中測量頻率。

3. 使用實際的軌到軌電路測量幅度。

圖5.軌到軌電路

○ 使用兩個470Ω電阻在無焊試驗板上構建圖5所示的電路。

圖6.軌到軌試驗板連接

○ 在AWG控制窗口中,將CHA的Frequency(頻率)設置為200 Hz,相位為90°,最小值為0 V,最大值為5 V(5.0 V峰峰值輸出)。選擇SVMI模式和正弦波形。

○ 為CHB選擇Hi-Z模式。CHB的其餘設置無關緊要,因為它現在用作輸入。

○ 如彩色測試點所示,用導線將CHA輸出連接到CHB輸入和GND。

○ 將Horizontal Time Scale(水平時間刻度)設置為1.0 ms/div,以顯示波形的兩個周期。

○ 如果示波器尚未運行,請單擊其Start(開始)按鈕。

CHA中顯示的電壓波形是兩個電阻上的電壓(VR1 + VR2)。CHB中顯示的電壓波形是僅R2上的電壓(VR2)。要顯示R1上的電壓,我們使用MathMath下拉菜單中,選擇CAV-CBV方程。現在應該可以看到第三個波形,它就是R1上的電壓(VR1)。要查看兩條跡線,你可以調整通道的垂直位置以將它們分開。確保將垂直位置設置回原值以重新對齊信號。

○ 記錄VR1, VR2和VR1 + VR2的峰峰值。

你能看到VR1和 VR2的過零點之間有什麼區別嗎?你能看到兩個不同的正弦波嗎?大概不會。應該沒有可觀察到的時間偏移,因此沒有相移。

4. 測量實際RC電路的幅度和相位。 

○ 用1μF電容C1替換R2。

圖7.RC電路

圖8.RC試驗板連接

○ 在AWG控制窗口中,將CHA的Frequency(頻率)設置為500 Hz,相位為90°,最小值為0 V,最大值為5 V(5.0 V峰峰值輸出)。選擇SVMI 模式和Sin波形。

○ 為CHB選擇Hi-Z模式。

○ 將Horizontal Time Scale (水平時間刻度)設置為0.5 ms/div,以顯示波形的兩個周期。

電容中沒有電流直接通過,所以我們必須以不同方式處理波形的平均(dc)值。

○ 主屏幕右側有一些地方可輸入通道A和通道B的直流偏移。按照圖9所示設置偏移值。

圖9.「調整增益/偏移」菜單

○ 現在已經移除了輸入的偏移量,我們需要改變波形的垂直位置以使其重新定位在網格的中心。將CA V Pos和CB V Pos設置為0.0。

○ 如果示波器尚未運行,請單擊其Start(開始)按鈕。

○ 測量CA-V、CA-I、CB-V和Math (CAV – CBV)峰峰值。

Math波形是什麼信號?

○ 記錄VR1, VC1, IR1, 和 VR1 + VC1。

現在對相位做一些處理。希望你會看到幾個有時間偏移或相位差的正弦波顯示在網格上。我們測量時間偏移量並計算相位差。

○ 測量VR1, IR1和VC1之間的時間差並計算相位偏移。

○ 利用式2和測得的dt計算相位角θ。

標記對確定dt很有用。做法如下。

○ 顯示正弦波的至少2個周期。

○ 將Horizontal Time/Div(水平時間/格)設置為0.5μs。在網格上放置標記之前,務必點擊紅色Stop(停止)按鈕。

請注意,Marker Delta(標記增量)顯示屏會記錄差值的符號。

你可以使用測量顯示屏查看頻率。你已設置信號源的頻率,所以不需要依賴測量窗口來獲得此值。

如果你看不到屏幕上正弦波的一個或兩個周期有任何差異,則假設dt為0。

○ 將第一個標記置於CA-V (VR1 + VC1)信號的負到正過零位置。將第二個標記置於Math (VR1)信號的最近負到正過零位置。記錄時間差(dt)並計算相位角(θ)。請注意,dt可能是負數。這是否意味著相位角超前或滯後?

要刪除標記以進行下一次測量,請單擊紅色Stop(停止)按鈕。

○ 將第一個標記置於CA-V (VR1 + VC1) 信號的負到正過零位置。將第二個標記置於CB-V (VC1)信號的最近負到正過零位置。記錄時間差(dt)並計算相位角(θ)。

○ 將第一個標記置於Math (VR1)信號的負到正過零位置。將第二個標記置於CB-V (VC1)信號的最近負到正過零位置。記錄時間差(dt)並計算相位角(θ)。

IMath (VR1) 信號和顯示的CA-I電流波形之間是否存在可測量的時間差(相移)?由於這是一個串聯電路,因此AWG通道A產生的電流等於R1和C1中的電流。

問題:

1. 使用式5和式6,用適當的值替換變量A和B,確定RC電路的阻抗(Zcircuit)和電流相對於電壓的相位(θ)關係。

2. 對於圖7中的RC電路,測量時間差並計算1000 Hz頻率下的相位θ偏移。

你可以在學子專區博客上找到問題答案。

附錄:

圖10.步驟5,Time/Div設置為0.5 ms。

注釋

與所有ALM實驗室一樣,當涉及與ALM1000連接器的連接和配置硬體時,我們使用以下術語。綠色陰影矩形表示與ADALM1000模擬I/O連接器的連接。模擬I/O通道引腳被稱為CA和CB。當配置為驅動電壓/測量電流時,添加-V,例如CA-V;當配置為驅動電流/測量電壓時,添加-I,例如CA-I。當通道配置為高阻態模式以僅測量電壓時,添加-H,例如CA-H。

示波器跡線同樣按照通道和電壓/電流來指稱,例如:CA-V和CB-V指電壓波形,CA-I和CB-I指電流波形

對於本文示例,我們使用的是ALICE 1.1版軟體。文件請點擊此處下載。

ALICE桌面軟體提供如下功能:

●     雙通道示波器,用於時域顯示和電壓/電流波形分析。

●     雙通道任意波形發生器(AWG)控制。

●     X和Y顯示,用於繪製捕捉的電壓/電流與電壓/電流數據,以及電壓波形直方圖。

●     雙通道頻譜分析儀,用於頻域顯示和電壓波形分析。

●     波特圖繪圖儀和內置掃描發生器的網絡分析儀。

●     阻抗分析儀,用於分析複雜RLC網絡,以及用作RLC儀和矢量電壓表。

●     一個直流歐姆表相對於已知外部電阻或已知內部50 Ω電阻測量未知電阻。

●     使用ADALP2000模擬器件套件中的AD584精密2.5 V基準電壓源進行電路板自校準。

●     ALICE M1K電壓表。

●     ALICE M1K表源。

●     ALICE M1K桌面工具。

註:需要將ADALM1000連接到你的PC才能使用該軟體。

圖11.ALICE桌面1.1菜單
編輯:hf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SFG-1000系列函數信號發生器的結構及性能特點
    打開APP SFG-1000系列函數信號發生器的結構及性能特點 海洋興業科技 發表於 2021-01-04 09:21:45 SFG
  • 數位訊號處理技術中不同頻率之間的關係
    數位訊號處理技術中不同頻率之間的關係 工程師飛燕 發表於 2018-10-25 08:59:00 在學習數位訊號處理時,很多種頻率很容易搞混淆,有模擬/數字/頻率/角頻率等等,也不是特別清楚不同頻率之間的關係
  • 如何使用相關技術測量相位差
    就是有了合適的示波器,你也必須使用專門的技術才能獲得精確的相位測量結果。  示波器的時間標線(圖1)提供了測量兩個信號間相位的最簡單方法。信號上兩個對應點之間的時間差代表了以時間為單位的相位。將這個值乘以信號周期就可以得到以度為單位的相位結果。這種方法的測量精度高度依賴於示波器的噪聲和觸發不確定性。
  • 有源濾波器中的相位關係
    在使用濾波器的應用中,通常人們對幅值響應的興趣要比對相位響應的興趣更濃厚。但是,在某些應用中,濾波器的相位響應也很重要。一個實例是濾波器用於過程控制環路中的情形。這裡,人們關心的是總的相移量,因為它影響到環路的穩定性。
  • InPAC智能相位控制技術給您答案
    BENednc傳統的無刷直流電機驅動器通過霍爾信號反饋並控制轉子位置,而由於電機高速轉動以及電機存在阻抗的因素,電機相反向電動勢與電機相電流之間存在相位差,導致電機往往不能達到最佳工作效率。為了調節相位差,家電和工業設備製造商越來越多地採用變頻技術來控制風扇電機以滿足需求。
  • 淺談數位化寬帶測向系統中的相位差測量及誤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3635.htm  本文是系列論文的第一篇,給出了數位化寬帶測向系統模型,討論了數位化相位差測量方法,推導了數位化相位測量的數位化方法誤差函數和由通道噪聲引起的信號相位誤差分布密度函數。
  • 數位化寬帶測向系統中的相位差測量及誤差分析
    幹涉儀測向體制的主要優點是精度高和工作頻率範圍寬,但目前使用的幹涉儀系統還存在不足,主要包括:(1)在被動制導等領域中測向精度仍然不夠:(2)對現代雷達使用的寬帶脈壓信號適應能力有限;(3)有待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工作頻率範圍。
  • 「知識課堂」使用示波器測量正弦信號幅值和相位誤差仿真
    使用數字示波器 DS6104 測量交流信號的幅值和相位[1] 中對於使用示波器測量正弦交流信號的幅值和相位進行了分析和實驗研究。但是對測量出的幅值和相位結果中的誤差隨著示波器的時基( time base )不同而改變的原因,究竟是在第二部分分析中理論上存在的誤差引起的,還是由於示波器本身在同步、AD 位數精度、數據處理窗口方面引起的呢?
  • 相位三角形-特殊相位型式詮釋法(技術貼
    若是有整合的話,可能會為了克服一百八十度相位線的對立狀況,而用分裂相位的大師級能力,來舒適的整合一百八十度相位線。若是仍處於分裂狀態的話,可能會迴避一百八十度相位線的對立狀況,而在舒適和分裂之間擺蕩。 水星: 不斷學習新的技巧、技術和知識,擴展自己的心智能力。不斷的分析和思考,並且不斷尋求矛盾或刺激的心智挑戰。缺乏溫暖、同情和同理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和批評性有點強的態度,會造成自己的關係問題。
  • 深圳市鼎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發布SVA1000X系列頻譜&矢量網絡分析儀
    深圳市鼎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發布SVA1000X系列頻譜&矢量網絡分析儀。其測量頻率範圍為9kHz-1.5GHz,擁有優秀的參數指標:解析度帶寬(RBW)低至1Hz,顯示平均噪聲電平(DANL)低至-155dBm/Hz,相位噪聲低至-99dBc/Hz @10kHz。該系列產品延續了X系列家族簡潔大方的外觀風格,搭載10.1英寸多點觸控螢幕,可支持滑鼠和鍵盤操作。
  • 直接數字合成技術實現函數信號發生器
    信號發生器是測試計量、儀器儀表系統中不可或缺的測試設備,信號處理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信號發生器的性能指標不斷提高,功能也不斷豐富,信號源在工業生產、科研實驗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應用範圍,如在電子系統、電路仿真、型號試驗等一系列系統中都要用到信號發生器。信號發生器在工業現場通過模擬傳感器信號調試設備,例如模擬氧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直流信號。
  • 完美的時序:用抖動與相位噪聲測量做時鐘分頻
    本文描述了一些實用的方式,用於將較高頻率VCO(壓控振蕩器)的時鐘信號做分頻處理。 大多數用於測量抖動的現代設備都可以劃分到兩大類中的一個:時域或頻域。時域設備通常是一種高速數字示波器的形式,有高的單次採樣帶寬。頻域設備一般的形式是頻譜分析儀、帶相位噪聲測量功能的頻譜分析儀,或相位噪聲分析儀。這兩大類中,每一類設備都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 深度剖析四通道信號源技術
    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號發生技術也獲得了充足的發展,並且向高頻率、高解析度、高穩定性和多通道等幾方面發展,基於DDS的信號發生技術,具有高解析度、高穩定性等一系列優點,且能實現多波形、多通道和輸出頻率從極低頻至高頻(大於200 MHz)的信號輸出,是信號發生技術的發展方向。以美國ADI公司為代表研發、生產了AD9XXX系列DDS晶片,已廣泛應用於各類信號發生器及其他各項領域。
  • 警惕月海相位:親密關係中的隱形操控者
    完整標題:警惕月海困難相位/關係盤中的月雙魚:親密關係中的隱形操控者文/顧瀾
  • 寬帶多信號測向技術
    目前,以快速傅立葉變換為基礎的寬帶多信號測向技術可在多種測向方法的設備中實現,這是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在無線電測向技術應用中所取得的碩果
  • 鮮為人知的相位噪聲特性
    相位噪聲涵蓋範圍很廣,包括相位噪聲特性 、相位噪聲測量方法 以及它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傳統相位噪聲分析的重點僅放在單載波無線電系統中正弦波信號的降低,而相位噪聲對多載波接收機、寬帶系統或數字無線電的影響則很少涉及。一些鮮為人知的相位噪聲問題現在越來越引起設計人員的關注。
  • 電磁波的波長、頻率、振幅和相位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通信百科,ID:Txbaik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現在我們來簡單說一說電磁波的性質,例如波長,頻率,幅度和相位。波的傳播方向垂直於產生波的力的方向,這裡的力是電場和磁場。
  • 生物電阻抗測量系統中弱信號檢測技術研究--正交雙激勵信號檢測方法
    電極寬度對於敏感場的影響也需要考慮,在EIT系統中,寬電極被廣泛採用,在Ping Hua等人的研究中,電極甚至覆蓋了測量對象周邊面積的80—90%。首先考慮激勵電極,在EIT系統中,電極與測量對象之間存在接觸阻抗,採用寬電極可以通過增大接觸面積而減少接觸阻抗。此外,增加電極寬度還可以改善敏感場分布的均勻性。
  • 基於多徑分量簇的信號處理技術研究
    一般認為,移動通信領域中的陣列信號處理技術從其技術複雜度出發至少可以分為3個實現層面:  其一,是在基站臺採用陣列天線的形式而實現上行鏈路信號的空間分集處理,這在當前移動通信系統中已經得到普遍應用。
  • GPS信號基礎——載波拍頻相位、GPS和都卜勒效應
    39.載波拍頻相位載波相位觀測有時被稱為重構或者重建載波相位或載波拍頻相位觀測。在這種情況下,拍頻是由兩種不同頻率的波組合而成的脈衝。當兩個不同音調的音符同時發出時,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它們兩個頻率疊加在一起,形成了第三個音符,稱為拍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