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講作文的審題。這篇文章應是續集,卻寫成了前傳。
先審題再作文是常態,培養能力要追本溯源
通常來講,一篇文章的審題立意在前,動筆成文在後,這篇文章卻不是這樣。
不是這樣,有不是這樣的理由。寫這篇文章的動力,來自於大家閱讀高考作文,邏輯比文筆更重要,作文提分不能只靠好詞好句一文之的留言。
有幾個同學希望能分析一下這則高考作文真題材料。而且,想看具體點的過程。
應對非常時期,大家都不出門,卻依然不忘學習,我也應大家的要求儘自己所能,在線答疑講過,仍然感覺意猶未盡,還有好多內容沒講出來。
現在把原稿整理一下,不是炒冷飯,不只是專欄視頻課程的講稿,而是有所刪減添加,變成一篇有新內容的文章,供大家閱讀。
挖掘提煉材料注意隱喻背後的指向。
審題立意上,先搞清材料中有幾個概念,之後找準並界定概念之間的關係。
這一則材料,有的鮮明的比喻,務必注意材料的隱喻性,發掘其真實的含義。
文學理論中,「作家」「作品」「讀者」三者,再加上「世界」,就構成了文學的4要素。但是材料,絕不是讓大家探討「寫作」,在高考作文中,不會有過深的專業知識的探討。
高中生就該做高中生的事情,高考作文只是作文。把材料給你,就是讓你帶著鐐銬跳舞,有所規定有所限制,還要做到最好。
只要你提取出他的比喻意義,寫出一篇足以保證你考試成功的作文就OK。
作文審題是化繁為簡的動態過程。
「作家」「作品」「讀者」,這裡只取比喻意義。
通過解讀你能領悟,作家其實是自我,讀者是他人。
在材料當中,作家是不變的自我,讀者則是不斷變換角色的他人,對於不變的我來說,他們會有各種態度,可能是欣賞,可能是挑剔,可能是贊成,也可能是反對,他們可能是評價者,也可以是幫助者,也可以是支持者。
兩個材料進行對比,進行提煉,得到兩組概念序列:
作家—作品—讀者
自己—生活—他人
作品一詞,也並非作家寫出的文字,在這裡比喻成我的人生。如何讓自己的人生圓滿,是傾聽他人還是堅持自己?
無論你往哪一個方向寫,都能寫出道理。
可以有所側重,亦可以兩方面兼顧,辯證思考。
這樣的話,材料最核心的意思,可以解讀成「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作文的將從這一基本點出發,如此便完成了由繁到簡的過程。
構思成文是由簡到繁的過程。
完成審題,確定了基本的立意,這也不是一個純粹的過程,以這篇文章來說,確定文章立意的過程,就是思考自身與外在世界關係的過程,進行自我追問、思考如何選擇生活的過程。
這是一個把觀點展開運用論據論證擴展成為文章的過程。
觀點是虛的,可以簡單成一句話概括,但是我們卻要有本事化虛為實,用各種論據和各種論證方法,擴展為一篇文章。
先不要想著如何寫夠字數,就想著如何把道理說通,從什麼地方說起?
如果從「作品」入手,可以去闡述「作品」的內涵,由淺入深,展現大家的人生態度人生觀和,展現思辨性;
如果從「讀者」入手,可以以「社會個體」的身份,去思考深廣的社會問題,言及林林總總的參與者旁觀者,體現對社會人生的思考;
要是從「作家」與「讀者」兩者關係入手呢,(注意它的比喻意義)就更高級,前兩者是元素,這裡面是關係。一般來說,考察元素之間的關係要比單純的考察關係高級,學理科學的同學更容易想明白。
思辨型作文審題一般規律的提煉
思辨形作文要素(概念)的關係如何?可能是這六種關係。
下面的論述,提供N各角度,均不出此六種關係:
選擇關係:OR;並列關係,AND:因果關係:因為……所以……;遞進關係:不但……而且……
;轉折關係:雖然……但是…… ;條件關係:只有……才能……if
三篇例文提要
講了一通道理,指明了方向,還要說說怎麼做?
雖然文章不能太具體,卻也要有更細緻的方向,簡單給一些三篇例文的寫作材料。
願我們一起活出幸福的模樣這個世界呢,本來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每一個人,都彼此息息相關,又各不相同,保證每個人的個性,求同存異,共同發展,一起活出幸福的模樣……
心有所守,與時俱進生活需要自己去創造,人生需要自己去規劃,我們作為人生的作家,既要傾聽時代呼聲,與時俱進,又要心有所守。作家創作時,心中要有讀者,更要堅持自己的思想,不為讀者左右。要聆聽自己真實的聲音,堅持自己真實的想法,為理想不懈的奮鬥,讓夢想決定生活,而不能被生活左右了夢想。只有把小我投身到偉大的實踐,才能成就真正的大我,人生的筆由自己來握,不能信筆塗鴉,要以夢為馬,與時俱進,描繪人生美好的藍圖,不負偉大的時代,不光榮的使命,不負青春韶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大膽寫好自己的作品,讓同時代的讀者讚嘆,做後世讀者的楷模……
堅持自我,不棄忠言「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有時也會「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關鍵時刻別人一句的提點會頂得上自己多年的摸索。雖然人生的道路,我們要走出自我的個性,卻也要學會聽取他人的意見。走好自己的路,汲取他人的合理意見,不會使我們失去自我,反而會使自我更加成為自我。面對相信自己和聽取別人這個問題,應以自己的意見為主,也要不失靈活,借鑑他人合理意見。所謂堅持自我,不棄忠言。
推薦一本素材豐富的高考作文書:
本文內容可與以下視頻專欄參照學習。
非常期間,為國加油。助力大家學習,前六期課程設置免費觀看。
祝大家學習進步!
高考語文複習,古詩鑑賞表現手法題,最常考的就是這幾種
高中英語語法填空有規律,技巧加口訣,幫助快速識別考點高效奪分
高考作文,掌握幾個關鍵點,上考場讓高分讀(觀)後感水到渠成
高考語文,三要素僅是議論文寫作的起點,能夠深入分析才會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