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辯證關係型材料審題程序:先提煉概念,再構建思維序列

2021-01-19 人生底色看語文

繼續講作文的審題。這篇文章應是續集,卻寫成了前傳。

先審題再作文是常態,培養能力要追本溯源

通常來講,一篇文章的審題立意在前,動筆成文在後,這篇文章卻不是這樣。

不是這樣,有不是這樣的理由。寫這篇文章的動力,來自於大家閱讀高考作文,邏輯比文筆更重要,作文提分不能只靠好詞好句一文之的留言。

有幾個同學希望能分析一下這則高考作文真題材料。而且,想看具體點的過程。

應對非常時期,大家都不出門,卻依然不忘學習,我也應大家的要求儘自己所能,在線答疑講過,仍然感覺意猶未盡,還有好多內容沒講出來。

現在把原稿整理一下,不是炒冷飯,不只是專欄視頻課程的講稿,而是有所刪減添加,變成一篇有新內容的文章,供大家閱讀。

挖掘提煉材料注意隱喻背後的指向。

審題立意上,先搞清材料中有幾個概念,之後找準並界定概念之間的關係。

這一則材料,有的鮮明的比喻,務必注意材料的隱喻性,發掘其真實的含義。

文學理論中,「作家」「作品」「讀者」三者,再加上「世界」,就構成了文學的4要素。但是材料,絕不是讓大家探討「寫作」,在高考作文中,不會有過深的專業知識的探討。

高中生就該做高中生的事情,高考作文只是作文。把材料給你,就是讓你帶著鐐銬跳舞,有所規定有所限制,還要做到最好。

只要你提取出他的比喻意義,寫出一篇足以保證你考試成功的作文就OK。

作文審題是化繁為簡的動態過程。

「作家」「作品」「讀者」,這裡只取比喻意義。

通過解讀你能領悟,作家其實是自我,讀者是他人。

在材料當中,作家是不變的自我,讀者則是不斷變換角色的他人,對於不變的我來說,他們會有各種態度,可能是欣賞,可能是挑剔,可能是贊成,也可能是反對,他們可能是評價者,也可以是幫助者,也可以是支持者。

兩個材料進行對比,進行提煉,得到兩組概念序列:

作家—作品—讀者

自己—生活—他人

作品一詞,也並非作家寫出的文字,在這裡比喻成我的人生。如何讓自己的人生圓滿,是傾聽他人還是堅持自己?

無論你往哪一個方向寫,都能寫出道理。

可以有所側重,亦可以兩方面兼顧,辯證思考。

這樣的話,材料最核心的意思,可以解讀成「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作文的將從這一基本點出發,如此便完成了由繁到簡的過程。

構思成文是由簡到繁的過程。

完成審題,確定了基本的立意,這也不是一個純粹的過程,以這篇文章來說,確定文章立意的過程,就是思考自身與外在世界關係的過程,進行自我追問、思考如何選擇生活的過程。

這是一個把觀點展開運用論據論證擴展成為文章的過程。

觀點是虛的,可以簡單成一句話概括,但是我們卻要有本事化虛為實,用各種論據和各種論證方法,擴展為一篇文章。

先不要想著如何寫夠字數,就想著如何把道理說通,從什麼地方說起?

如果從「作品」入手,可以去闡述「作品」的內涵,由淺入深,展現大家的人生態度人生觀和,展現思辨性;

如果從「讀者」入手,可以以「社會個體」的身份,去思考深廣的社會問題,言及林林總總的參與者旁觀者,體現對社會人生的思考;

要是從「作家」與「讀者」兩者關係入手呢,(注意它的比喻意義)就更高級,前兩者是元素,這裡面是關係。一般來說,考察元素之間的關係要比單純的考察關係高級,學理科學的同學更容易想明白。

思辨型作文審題一般規律的提煉

思辨形作文要素(概念)的關係如何?可能是這六種關係。

下面的論述,提供N各角度,均不出此六種關係:

選擇關係:OR;並列關係,AND:因果關係:因為……所以……;遞進關係:不但……而且……

;轉折關係:雖然……但是…… ;條件關係:只有……才能……if

三篇例文提要

講了一通道理,指明了方向,還要說說怎麼做?

雖然文章不能太具體,卻也要有更細緻的方向,簡單給一些三篇例文的寫作材料。

願我們一起活出幸福的模樣這個世界呢,本來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每一個人,都彼此息息相關,又各不相同,保證每個人的個性,求同存異,共同發展,一起活出幸福的模樣……

心有所守,與時俱進生活需要自己去創造,人生需要自己去規劃,我們作為人生的作家,既要傾聽時代呼聲,與時俱進,又要心有所守。作家創作時,心中要有讀者,更要堅持自己的思想,不為讀者左右。要聆聽自己真實的聲音,堅持自己真實的想法,為理想不懈的奮鬥,讓夢想決定生活,而不能被生活左右了夢想。只有把小我投身到偉大的實踐,才能成就真正的大我,人生的筆由自己來握,不能信筆塗鴉,要以夢為馬,與時俱進,描繪人生美好的藍圖,不負偉大的時代,不光榮的使命,不負青春韶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大膽寫好自己的作品,讓同時代的讀者讚嘆,做後世讀者的楷模……

堅持自我,不棄忠言「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有時也會「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關鍵時刻別人一句的提點會頂得上自己多年的摸索。雖然人生的道路,我們要走出自我的個性,卻也要學會聽取他人的意見。走好自己的路,汲取他人的合理意見,不會使我們失去自我,反而會使自我更加成為自我。面對相信自己和聽取別人這個問題,應以自己的意見為主,也要不失靈活,借鑑他人合理意見。所謂堅持自我,不棄忠言。

推薦一本素材豐富的高考作文書:

本文內容可與以下視頻專欄參照學習。

非常期間,為國加油。助力大家學習,前六期課程設置免費觀看。

祝大家學習進步!

高考語文複習,古詩鑑賞表現手法題,最常考的就是這幾種

高中英語語法填空有規律,技巧加口訣,幫助快速識別考點高效奪分

高考作文,掌握幾個關鍵點,上考場讓高分讀(觀)後感水到渠成

高考語文,三要素僅是議論文寫作的起點,能夠深入分析才會拿高分

相關焦點

  • 任務驅動型作文之審題立意方法
    一、審題四要點:任務驅動型作文中的「任務」是作文的出發點、聚焦點和歸結點。如果忽略、罔顧任務,再好的寫作也是南轅北轍。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審題,關鍵在於找出並理解材料中的任務。具體而言包含四個要點。高考作文是選拔性考試,既有規定性,也有技巧性。高考作文尤其要有亮點,要與人不同,就必須彰顯自己的智慧。那麼,「切入」角度就很關鍵。「切入」,就是先切而後入。
  • 2020 年高考全國一卷作文題目 如何審題和立意?
    餘載寒窗,多一個月備戰,2020年的高考生歷經考驗,攜勇敢之心,榮耀入場,願你們合上筆蓋的瞬間,有俠客收劍入鞘般驕傲!祝福高考學子金榜題名。2020年高考全國卷一語文作文題目全國1卷作文題全國Ⅰ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 高考衝刺前作文輔導:材料作文審題
    原標題:高考衝刺前作文輔導:材料作文審題 一、材料作文: 指命題者為寫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語言形式),要求寫作者按照材料的內涵來立意作文。
  • 2019高考名校作文審題立意及答案彙編55-60
    一、命題意圖 作文題目屬於「時事話題型」任務驅動式作文,這則材料意在引導學生關注當今時代中有價值的人事,強化作文「文章和為時而著」的社會性。考生由「英雄」引發的思維點也應該落在「當下」,不要跳脫「時代」的背景。
  • 高考議論文寫作指導之寫作多角度 審題立意
    議論文多角度寫作之審題立意   一、審題缺陷   1、錯解關係,以偏概全(多材料作文、材料有多角度時常犯此類錯誤)   我們來看全國卷作文試題。
  • 浙江高考作文題有哪些趨勢?三位資深語文老師給出關鍵詞
    明天就要高考了,第一門就是語文,而作文自然是語文考試中最關鍵的部分。  這幾年浙江高考作文題有哪些趨勢?今年考生應該關注哪些熱點?考場作文應該如何審題?想在高考作文中拿高分需要具備哪些要素?「當下的高中生在議論文寫作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學生的理性思辨能力欠缺,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思維品質有待提高。」童老師說,這幾年高考作文強調寫議論文,有個原因就是高校老師的呼籲,大學生都不會寫論文,歸因在於中學階段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  童老師告訴記者,現在學生寫議論文最大的短板是沒有思想,對材料的分析停留在表面,無法深入。
  • [點評]2008年全國高考作文專家點評
    【評】2008年全國卷2語文作文,從內容上看,作文材料選擇了一個令很多考生並不陌生的故事。從形式上看,延續了2006、2007兩年的作文方式——材料作文,仍然是以給材料不給話題,在材料範圍內自主確定角度、立意、文體、標題為特徵,讓審題是從「材料」出發,進而適當提高了審題的難度。這種命題既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又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 議論文如何審題立意?方法套路都在這兒
    高考閱卷老師往往把「符合題意」放在唯一地位,如果審題不準,即使文章構思巧妙,表達完美也得不到高分。審題是考場作文的一項根本要求,也是評價一篇文章優秀與否的首要條件。2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十大方法1、提煉中心法這是寫材料作文最為常見且最為穩妥的審題立意的方法。
  • 2021高考複習:思辨性材料作文寫作指導!
    2找到「角度」例1:在審題立意時,分析作文「材料」,找到矛盾的雙方,分析事物之間的關係,分析破解矛盾,揭示其意義,從而達到準確立意的目的。關係立意法就是從內在關係辨析題旨,挖掘材料的內在意義和實質。審題步驟1.讀題,找出「材料」中涉及到的人物、事物,即立意的角度。
  • 2014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匯總
    重慶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個遊客去波羅的海海濱度假,找到一處房屋,打算同房東——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籤下租房合同。老人勸他不妨先試住幾天,看究竟合適不合適,再做決定。
  • 高考模考作文|概念類材料作文:免疫力
    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免疫力是指機體抵禦外來侵襲,維護體內環境穩定性的能力,我們常用它來指個人或組織對社會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自我抵制能力。這是一道概念類作文題目,核心概念為「免疫力」。「機體失去免疫力,生命就沒有了保障」,這是「免疫力」的本義;「個人或組織對社會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自我抵制能力」,這是概念的引申義,是在該材料語境下命題人對概念的特定限制。「機體失去免疫力,生命就沒有了保障」,這是談機體免疫力的重要性;「頭腦失去免疫力,精神大廈就會坍塌……」這是談頭腦免疫力的重要性。
  • 高中語文作文:做到這些,讓你升華文題,使其立意高遠、富有思想
    能否準確審題立意是決定高考作文成敗的關鍵,因此應做到審題全面準確,立意深刻新穎。全面,是對材料中的顯性要素和隱性要素均能認真揣摩,找出切入點;準確,即正確理解和把握命題者的命題意圖,並在規定範圍內構思立意;深刻,就是文章所用的材料,意蘊深刻,境界高遠;新穎,就是打破常規思維,發掘出「人人心中皆有,個個筆下皆無」的主題。
  • 2018高考作文十個關鍵詞及解讀(附考場作文十大注意事項)
    完成上述作文題,需要以嚴謹的思維,對現象進行深入解讀,進而表達具有時代感的觀點。在談自己的看法時,要運用辯證的方法,析情講理。具體寫作時,可以從以下角度立意: ①浪漫不能任性,不能超越規則底線; ②喪失規則意識,處處都是「吃人的老虎」; ③堅守內心準則; ④從僥倖心理看不講規則現象; ⑤尊規守則非「閒事」。
  • 高考倒計時13天,學會這7招英語作文迅速提分~
    高考倒計時13天,你還能做些什麼?  學霸小E 分析了高考英語作文的高分套路,  歸納了7種提分技巧,  幫助同學們提升作文檔次,快速提分!  一、認真審題,確定內容  高考時間緊張,很多考生不認真審題,結果體裁、格式錯誤的現象常有發生。注意:下筆寫作前,必須花一定時間做好審題、思考提綱等準備。  1、審體裁。結合背景材料或圖畫分析題目要求的文章體裁。  2、審格式。
  • 2021高考語文一輪複習攻略:高中語文作文構思建構模式
    我們也可以說,好的作文各有各的好法,差的作文卻都一樣,整個一鍋糊塗粥。 中學生寫作文,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思路混亂,要麼寫之前肚中無物難以下筆,要麼寫起來張飛嶽飛鬍子眉毛一團糟,要麼寫出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怎一個痛苦了得!究其根本,還在於思維凌亂,或者說,欠缺理清思路的思維方法。
  • 2018高考各科一輪複習高效策略大匯總!
    作文教學,根據大綱,也不過是兩周一篇的大作文。雖然高三學生的寫作能力已基本定位,但要想再上一個新臺階,還是完全可能的。學習哥認為,第一個學期,對作文就要強化訓練。每周寫一篇大作文,另外再摘抄一篇300字以上的不同文體的文章和20個成語。抄寫的目的,是強迫自己去閱讀,去開拓視野,去積累寫作素材。
  • 2020高考各科如何達到985 211的錄取最低分
    就主觀題而言,一是要仔細審題,明確題目要求。如「×××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和「總結×××的形象特點」看似都在問人物形象,但答題的思路不同:前者需要先概括人物形象,再從不同角度結合文本具體分析;後者直接進行分析即可。二是要規範作答。在答題時,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雖然可能都要進行概括和分析,做到條理清晰,表述嚴密,邏輯合理,語言通暢,但表述的用語體系是不同的。
  • 2021高三新高考八省名校大聯考作文:審題、擬題、佳作、素材……
    試題命制者:華中師大一附中樂曉峰、班漢祥老師 相關作文資料提供:寧鄉市一中劉淵生老師 作文題目 2021屆高三新高考八省 頂尖名校大聯考作文題目
  • 專家點評|江蘇高考作文題延續一貫的「三結合」特色
    要求根據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級教師倪峰對江蘇高考作文題作出評析,以下為原文:  或許可以用2004年江蘇省第一次高考自主命題的作文題來評價2020年的作文題,這就是「山的沉穩」與「水的靈動」。我們不妨將其視為一次自然的回歸與整體上的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