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行中國團隊在10月底的時候拉我到了雲南,我和昂科威S一起走了三天,偷閒度假的時候,順便聊聊汽車,聊聊華夏蒼穹,聊聊SUV,於是就有了這兩篇文章。
從小我就對傳統文化充滿好奇,我總是試圖去想通一些不可能想通的難題,第一意識的辯證看問題,總是想著努力在這個浩瀚的世界中發出自己不一樣的聲音,我是一個愛保時捷911 GT3的賽道瘋狂,也很愛昂科旗對待生活的穩重態度,我就是莫帥。
2020年「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開啟了第七季,我參與到這一季是以「華夏蒼穹」為主題的,為期三周,我沒有記錯的話,官方給出了準確是2500公裡的行程,溯源古代先民宇宙觀的形成與變遷,探尋華夏民族的飛天夢想與當代成就。,也從側面讓我們重走中國航天的悠久歷史,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奇妙的是,這些都可以從太陽這裡找到答案,可能聽過夸父追日,還有發明創造出日晷、太陽鍾、圭表等太陽計時器,而天文曆法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源。
在雲南參加寰行中國的活動,讓我些許有一點時間閒下來片刻,因為短暫的離開廣州這樣的大都市,掏手機的次數少了很多,但是舉起手機都是拍攝沿途的人文風景,因為你不忍錯過沿途的壯麗風景,但是也無奈智慧型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隨時辦公也是日常了。
於我而言,初見雲南應該是2009年,或許是因為那時年少輕狂的影響,那時候來雲南總是不懈沿途的風景,而而立之年再來的我,已然換了一個人,感覺沿途都變得溫柔。
下面我這個汽車媒體,以比較局限的知識和眼界來勇敢的寫一下天文和地理,有一點為難,但是喜歡的程度,可能文字沒完全表達出來。
第一天:昆明—楚雄
撫仙湖我來過很多次了,但是這一次覺得非常有意義,因為這一次了解到撫仙湖被古人稱為「琉璃萬頃」,欣賞沿途的美景,不忘我們此次是有任務而來。
有幸走進了世界上靠前的太陽物理觀測站之一的中科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站。據了解,這個站點近年來實際觀測日數在218天到242天,其間連續日照時數都在3小時以上,我算是第一次深度接觸天文學,就是一個小白。
以前參加活動的酒店,酒店房間會隱約看到在湖的斜對面,也就是撫仙湖東北岸,有一棟白色牆體四層的建築,樓頂豎立著圓頂,以為就是一棟私人住宅,也就沒有深入了解,沒想到今天近距離一看,裡面是一個一米口徑的紅外太陽塔(現名NVST,New Vacuum Solar Telescope,新真空太陽望遠鏡),樓體下方是6米粗10米長的光譜桶,下面配有觀測室、維修間。
科普一下,能做到在零點三至兩點五微米波段上對太陽進行高解析度成像和(偏振)光譜光測,高精度地同時探測太陽光球、色球磁場及其動力學特徵,榮譽無數,在全球最近十年的太陽活動觀測中,中科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站獲得的有效數據超過全球高解析度數據總量的三分之一。
第二天:楚雄—大理
美好的時間總是短暫的,第二天我們驅車去楚雄,我一路上聽到很多老師聊到楚雄,就多次提到天文曆法,那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到楚雄街道兩邊,顯然這裡也很現代化了,和我生活的廣州區別已不大。
古人「看天吃飯」,通過看天象來去做判斷一些事情,在楚雄這裡住著我國少數民族彝族,他們現在還保留著一種鮮為人知的古老曆法——彝族十月太陽曆。最早可追溯到遠古伏羲,大約有上萬年的歷史。
而代表建築正是楚雄太陽曆公園,坐落在楚雄市郊,我在走進這個廣場的路上,和一位當地人士簡單了解了一下,他們說這個雕塑廣場是一部濃縮的彝族歷史。
帶著敬畏的心情來聽導遊講解,了解到為啥會有這樣的典故,因為彝族人的彝歷是不按月亮盈虧為周期,是以地球繞太陽為周期,故稱「太陽曆」。在十月太陽曆中,一年為十個月,一月36天,一年十月終了,另加5-6天的過年日置於歲末。平均每年為365.2442天,與太陽回歸年接近。
彝族人將一年分為春、夏、長夏、秋、冬五季,每季分為雌雄兩個月,雙為雌,單位雄。選擇傍晚時北鬥星的鬥柄指下為大寒、指上為大暑;以大寒或大暑為元日,這樣很精準的區分季節變化的規律。
下午,我們一行車就來到了,先不說名字,大家猜一猜,這裡可是歷史上茶馬古道、博南古道、鹽米古道及滇緬公路必經要隘,它就是大理蒼山石門關,人文固然神聖,但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刀惹人驚嘆。
第三天:大理—麗江
其實麗江這個地方是很多年輕情侶嚮往的地方,來過或者沒來過的都會憧憬,因為很多年輕人總是相信「豔遇」是隨時的,我想說那裡有著很多這樣情感上美妙的傳說,反正我不知道真假。
麗江是一個多情感的小城市,情感指的啥,看你屬於什麼年紀,是什麼出身,身臨其境之後,你會發現真是一座會讓你不自覺慢下來的城市,可能你在這裡會遇到自己的另外一半,當然有另外一半了可以來這裡增加感情甜蜜度。
在麗江的邊上還有一個非常神秘的玉龍雪山,在我國少數民族納西族人民的心中,玉龍雪山,納西語稱為「伯使吉霧路」,直譯過來就是「白沙雲銀石」。
玉龍雪山在旅遊目的地的排行榜一直都是排在前面,它以險、奇、美、秀著稱於世,從地理上來看,地處東經100°4′2″-100°16′30″、北緯27°3′2″~27°18′57″之間,可以說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終年積雪的山脈,玉龍雪山為雲南省麗江市境內雪山群,位於雲南麗江北面約15千米處,全長75千米。
全山的13座山峰由南向北縱向排列,主峰扇子陡最高處海拔5596米,終年積雪,發育有亞歐大陸距離赤道最近的溫帶海洋性冰川。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常年在雲霧纏繞之中,是一座一直未被徵服的處女峰。
而甘海子是玉龍雪山的大門,它原是一處高山湖泊,後因地質變化,出水口擴大,所以當地百姓俗稱「幹海子」。那裡有一片茂密的高山草甸,已然是天造的自然牧場,有一些人上去過,說在那裡可以看到玉龍十三峰,這也是仰拍玉龍雪山雄渾全貌的最佳之處,玉龍雪山我是第二次來,每一次來真的都看到了不一樣壯闊和神聖,這就是大自然的饋贈,比什麼人工的各種山呀湖泊都要更加迷人。
玉龍雪山如保護神般的存在,雪山融化的雪水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麗江納西人,據史書記載在納西人的東巴聖典和民間神話傳說、歌謠諺語裡,銀是四大吉祥物首位,足以看出玉龍雪山的地位。
當天我們還領略了一場大型實景演出《印象麗江》,其實我對實景演出並不熟悉,但是在這個現場有點被震撼到了,突然感覺自己沒見過世面一樣,不開玩笑的說,以雪山為背景,要知道這是海拔3100米上打造一個演出場地,現場的精彩演出,我看旁邊的遊客還在吸氧氣,我在這裡第一次感受到了,隔著屏幕看不到的那種,讓生命的真實與震撼,原來離我們現場的每一個人都這麼近。
持續了三天的美妙悠閒的行程,可能這只是這次活動的結束,但是寰行中國的精神和行動一直在延續。
別克的品牌形象始終用心在堅持「美式豪華」告訴我們每一個普通消費者,當然君威GS令很多年輕人在一臺前驅車上對速度和操控「趨之若鶩」,殘酷點說GS車型並非別克的核心競爭力,而艾維亞車型的推出也恰恰認證了這一點。
2020年「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中,陪伴我的正是作為家族中SUV陣營的中流砥柱,昂科威S,換代車型理所應當延續穩重大氣的路線,但是它在中型SUV市場上已經是最年輕的選手了。
莫帥三天和昂科威S的相處,一起爬山涉水,領略不同海拔的秀麗風景,有好多話想說······
(圖片來源別克寰行中國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