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年度報告發布 建築施工投訴佔比最高

2020-11-22 人民網

原標題: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年度報告發布 建築施工投訴佔比最高

  環保部日前發布《中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報告(2016)》,披露了全國城市聲環境現狀以及噪聲防治工作的總體情況。

  全國城市聲監測夜間1/4不達標

  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共有30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了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監測;晝間總點次達標率為92.4%,夜間為74.3%。31個省會城市情況也不樂觀,晝間總點次達標率為87.7%,夜間為61.8%,交通幹線兩側區域聲汙染相當嚴重。

  從質量監測看,2015年,全國有32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了晝間區域聲環境質量監測,平均值為54.1分貝,達到一級的城市13個、二級220個、三級84個,省會城市總體處於二級、三級水平。32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了晝間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監測,平均值為67.0分貝。

  全國最「吵」的地方,並非京滬等特大城市,而是以均值58.9分貝位列第一的貴陽,哈爾濱緊隨其後。對此,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究員溫香彩表示,長期調研跟蹤顯示,哈爾濱噪聲強度大跟生活習慣相關,而貴陽則是由於最近幾年工地較多。

  噪聲投訴佔環境投訴總量1/3

  2011年3月,世衛組織一份報告首次給噪聲汙染「定罪」。根據世衛組織對歐洲國家的流行病學研究,噪聲汙染已成為空氣汙染之後影響人體健康的環境因素。過度暴露在噪聲汙染中,不僅會嚴重影響心理健康,也會增加患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此外,噪音對建築物和機械設備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也正因此,噪聲成為環境汙染投訴高發區。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共收到環境噪聲投訴35.4萬件,佔環境投訴總量的35.3%。其中,工業企業噪聲類佔16.9%,建築施工噪聲類佔50.1%,社會生活噪聲類佔21.0%,交通噪聲類佔12.0%。按照全國經濟區域劃分,東部地區噪聲投訴量佔全國59.3%,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11.7%、22.2%和6.8%。

  儘管投訴比例居高不下,但問題的解決卻十分不易。溫香彩介紹,與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要素的汙染都不同,噪聲汙染瞬時性、局部性、分散性很強,所以即使接到群眾舉報,有時很難取證,投訴經常不了了之;或者當時解決了,之後又會繼續。也因此,對於噪聲汙染,目前的狀況是「民不告,官不究」。

  與此同時,一組數據令人憂心。2015年,環保部審批建設項目環評159個,其中131個對環境產生不同程度噪聲影響。2015年,全國老工業環境汙染治理施工項目和竣工項目總數分別為7203個和5652個,其中噪聲治理施工項目和竣工項目僅分別佔項目總數的1.2%和1.3%。全國施工項目本年完成投資合計773.70億元,其中噪聲治理投資總計為2.79億元,雖然較上年增加153.6%,總額卻少得可憐。同期,全國噪聲與振動汙染防治行業總產值為119億元左右,其中噪聲控制工程與裝備為57億元,技術服務收入10億元,與上年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

  各地治理效果尚不顯著

  噪聲汙染作為環境汙染的一種,最近幾年受關注度有了一定提高,但與水、氣、土壤汙染相比,受重視程度還遠遠偏低。有專家認為,城市噪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成為環境改善的短板。

  其實,從國家到地方都為此做出了努力。2015年,國家、地方新頒布了9部環境噪聲相關標準規範,涉及風力發電機組、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等產品的噪聲測量方法、地鐵車輛段、停車場區域建設敏感建築物項目環境噪聲與振動控制規範等。2015年,地方政府制定了8部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相關規章文件,各級行政主管部門發布了21部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相關文件,內容涉及城市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與調整、綠色護考、噪聲汙染防治管理與專項整治等工作。同時,國家相關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還開展了功能區劃調整、新生產機動車型噪聲型式檢驗、綠色護考、達標區創建等工作,為改善聲環境質量提供了保障。

  「噪聲違法是典型的違法成本低。」溫香彩說,由於調查取證難、部門交叉管理、處罰主體不明,常常造成執法的缺位和錯位。對此,專家呼籲有關部門應與公眾共同重視噪聲汙染防治,「以道路交通噪聲汙染為例,最近幾年車越來越多、噪聲越來越大,城市規劃往往忽視了噪聲汙染防治問題,路修到哪兒、房子蓋到哪兒,忽略了噪聲對居住環境及健康的影響」。

  溫香彩說,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國內一些地區已開始探索一些先進的防治模式。報告顯示,2015年,上海市建立起約700平方公裡的外環區域城市噪聲地圖和資料庫,其中包括2689個道路要素、64.7萬個建築要素,通過該系統可以實現地理信息、聲源信息及噪聲數據信息的顯示和查詢,為城市環境噪聲管理提供有力手段。

(責編:蔣琪、史雅喬)

相關焦點

  • 城市噪音汙染嚴重成健康殺手 噪聲投訴佔比上升
    新聞提示  最新發布的《中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報告2015年》顯示,2014年全國環境噪聲投訴佔環境投訴總數的比例為56.4%,相比2013年上升了16.6個百分點。  這個由環保部發布的報告說,總體上看,近年來,我國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晝間)有所下降。
  • 噪聲汙染擾民管理:施工噪聲防治最高處罰10萬元
    噪聲汙染擾民管理:施工噪聲防治最高處罰10萬元時間:2015-04-10 08:33:54來源:陝西傳媒網-三秦都市報作者:編輯:  環保局:監管工業、建築施工噪聲 投訴受理電話:12369  按照《西安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條例》規定,工業生產過程及建築施工過程中向周圍環境排放噪聲的,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 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知識問答
    68.我國噪聲汙染法對施工噪聲有什麼樣的管理   規定?   69.關於加強環境噪聲防治工作改善城鄉聲環境   質量的指導意見是怎樣的?   70.港臺地區的法規、標準有哪些?
  • 夜間建築施工噪聲擾民可撥打「12369」投訴
    夜間建築施工噪聲擾民可撥打「12369」投訴 作者: 2020-05-27 07:24   來源:瀋陽日報     夜間建築施工噪聲擾民咋辦?
  • 今年以來「12345」熱線接報噪聲擾民相關投訴一萬餘起
    ,美容美髮店攬客吵得人無法入睡……近日,無錫日報「黨報熱線」欄目接到多起關於噪聲汙染的投訴。《無錫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管理辦法》明確,環保部門具體負責工業噪聲、建築施工噪聲以及餐飲、娛樂等服務行業噪聲汙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城管部門具體負責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採用其他發出高噪聲的方法招攬顧客而產生的噪聲,以及在市區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在服務加工活動中而產生的噪聲汙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公安部門具體負責機動車噪聲、社會生活噪聲汙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 「夜間施工噪聲擾民」 溫州防治管理方案正式出爐
    記者從市司法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獲悉,經近期市政府「研究建築工程夜間施工作業噪聲擾民防治問題」專題會議明確,全市「夜間施工噪聲擾民」防治管理方案正式出爐,同時啟動制定《溫州市夜間建築施工噪聲汙染防治管理辦法》,預計今年年底出臺。
  • 溫州「夜間施工噪聲擾民」防治管理方案正式出爐
    困擾市民、建築單位、監管部門一年之久的「夜間施工噪聲監管遇囧」現象,終於有了解決之道!記者從溫州市司法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獲悉,經近期市政府「研究建築工程夜間施工作業噪聲擾民防治問題」專題會議明確,全市「夜間施工噪聲擾民」防治管理方案正式出爐,同時啟動制定《溫州市夜間建築施工噪聲汙染防治管理辦法》,預計今年年底出臺。
  • 夜間施工擾民要怎麼賠?北京將推出新規,強化施工噪聲汙染處罰!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與市生態環境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噪聲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強化施工噪聲汙染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處罰。
  • 記住12369 這個電話 遇到噪聲擾民 可投訴
    為不斷改善區域聲環境質量,有效解決百姓身邊噪聲擾民問題,市生態環境局從8月起至10月底在全市開展建築施工、社會生活固定設備和工業噪聲汙染專項整治行動。大家如發現身邊有建築施工和餐飲、娛樂等場所的風機、空調、冷卻塔等固定設備噪聲擾民行為,可撥打12369熱線投訴。
  • 鄭州發文整治噪聲汙染,超過分貝限制直接電話舉報
    8月10日,記者獲悉,鄭州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強化我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監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市區建築噪聲、社會噪聲、交通運輸噪聲汙染監測劃分、管理防治、投訴處理等工作進行了明確要求!
  • 晚10時到晨6時禁止建築施工 違規夜間施工最高可罰10萬
    今年3月以來,《代表在線》欄目先後刊發8篇報導聚焦「夜間施工噪聲擾民」。  辦法顯示:其適用於溫州市城市市區範圍內建築施工噪聲汙染的防治。建築施工噪聲,是指建築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幹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建築施工噪聲汙染防治實施,則由屬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建、公安交通管理、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對建築施工噪聲汙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其他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有權依據各自的職責對管轄範圍內排放建築施工噪聲的單位進行現場檢查。
  • 深圳立案處罰涉噪聲違法行為62起,公布高考噪聲投訴電話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今日公布,高考期間,市民發現噪聲汙染影響情況,可撥打12369或12345及時向環保部門投訴。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從6月19日就啟動中、高考生態環境保障執法行動月。自執法行動月活動開展以來,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共受理涉噪聲投訴1968宗,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322人次,排查建築施工工地2012個,立案處罰涉噪聲違法行為62起,查封施工機械170多臺(套),為高考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執法保障。根據深圳市生態環境局「中、高考環境保障執法行動月」專項整治行動部署。
  • 噪聲擾民該咋投訴
    近一段時間,關於噪聲的投訴屢屢見諸報端:夜間施工的機器聲、商業促銷的喇叭聲、鄰居裝修的電鑽聲、小區的雞鳴犬吠聲……形形色色的噪聲使體弱喜靜的老人血壓升高,面臨高考的學子心煩意亂。令人寢食難安、無處逃避的噪聲汙染,已成了城市環境的公害之一。可是,受到噪聲困擾,你知道怎樣投訴,才能使問題儘快得到解決嗎?
  • 噪聲防治成為城市管理難題 修法正當其時
    >  噪聲汙染「無人能管」嗎(法眼)  本報記者 彭 波  窗外建築工地轟轟的施工聲、隔壁鄰居家嗡嗡的裝修電鑽聲、樓下店鋪嘹亮的大喇叭、廣場上歡快的舞曲聲……城市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噪聲似乎成了人們無法擺脫的苦惱,因為噪聲而引發的民間矛盾也頻頻見諸媒體。
  • 噪聲汙染侵權認定難 遭遇聲音的打擾我們怎麼辦?
    5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辦理情況,噪聲汙染舉報佔41.4%。  根據《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新沂市人民法院判決蔡某賠償張某損失合計440307元。判決後,蔡某不服,上訴至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今年3月,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曾入選江蘇省高院年度十大環保典型案例的案件中,有一樁也是關於噪聲汙染的。
  • 聲音超標損害健康,遭遇「噪聲汙染」你該怎麼辦?
    前不久,生態環境部公布今年5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辦理情況,噪聲汙染舉報佔41.4%。噪聲汙染對居民生活影響不可小覷,同時,噪聲汙染侵權案件又存在難以認定因果關係、量化相關損失等特點。不讓噪聲擾民,還需要多方努力。
  • 聲音超標損害健康 遭遇「噪聲汙染」你該怎麼辦?
    5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辦理情況,噪聲汙染舉報佔41.4%。  根據《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新沂市人民法院判決蔡某賠償張某損失合計440307元。判決後,蔡某不服,上訴至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今年3月,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曾入選江蘇省高院年度十大環保典型案例的案件中,有一樁也是關於噪聲汙染的。
  • 許可證停辦讓多個部門無所適從 夜間施工噪聲監管囧境何解?
    夜間施工噪聲引發了工程「趕工權」和市民「睡眠權」之間的矛盾,而要解決好這個矛盾則依賴於生態環境、住建、行政執法等部門對夜間施工噪聲汙染的有效防治和監管。  但是,記者走訪調查發現,自去年生態環境部門取消「建築施工夜間作業許可」(以下簡稱「許可」)事項審批後,相關部門的監管陷入囧境,「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 噪聲汙染「無人能管」嗎
    商海春繪(新華社發)   窗外建築工地轟轟的施工聲筆者對周圍近100位親朋好友做了一個小型調查,結果發現,雖然調查對象來自不同地區、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但幾乎都遭遇過噪聲的困擾。其中,有30%左右的人曾經或正在噪聲中生活超過兩個月時間,直至「習以為常」。由此可見,噪聲,作為城市生活的附屬品,正在「廣泛而持久」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什麼是噪聲汙染?
  • 郎朗家裝修高分貝施工被鄰居投訴
    5月23日,家住朝陽區某小區的網友在微博上發帖投訴鋼琴家郎朗家中裝修擾民。發帖的劉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住在郎朗家樓下,樓上已經裝修近三周,期間捶牆、砸地、電鑽聲持續不斷,嚴重打擾了她的生活,且因施工震動震碎了家中物品,導致她手腳被劃傷。  劉女士表示,此前自己多次和物業希望就裝修問題與郎朗溝通,但均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