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擺脫路徑依賴,旭輝另類增長思維,你也能學會!

2020-12-05 騰訊網

文/黃太陽

黑天鵝、灰犀牛頻出的2020年,註定會是不平凡的。誰能保證2021年不會有什麼么蛾子呢?不確定性是無法迴避的問題,但追求增長卻是永恆的話題。

還有3天,就將進入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是【總結與計劃】。面對2021年,必談的話題就是——增長。

在最近的易居沃頓課程上,中城聯盟輪值主席、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先生以《新時期,新戰略》為主題進行有關房企戰略的精彩分享。

圍繞2021年該怎麼幹,林中總從戰略高度進行了闡述。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變化,就是KPI指標變化:2021年規模考核佔比10%,未來全變成考核利潤。

在林中看來,旭輝過去幾年做得好,就是在於把戰略、組織機制、文化都想得很明白。比如2012年我們只考核規模,但2020年規模考核佔比不到20%,利潤考核佔比則到了80%;預計明年規模考核佔比10%,後年就沒有了,未來基本上全變成考核利潤。

從林中的表述之中,顯然已將有利潤的增長作為首要目標。

同時,在今年3月份的業績發布會上,林中再次強調了未來旭輝的戰略規劃,進入全國TOP8,打造10個300億規模的區域集團,實現3000億規模體量。

換句話說,規模與利潤並重,在追求規模過程中,更看重單一項目運作的利潤增長情況。這就要求:拿地水平+產品力水平+操盤水平+成本管控水平。

其實,這篇文章不寫方法論,而我更想把這寫成一篇圍繞「增長」啟發你思維的文章。

談及增長,我們非常容易陷入線性增長的怪圈,簡單粗暴做法就是要求加人、加資源。但如果加一個前提「有質量的」增長,這就需要提高人均產值,提升組織效能,簡單粗暴做法就是裁員。

很多企業粗暴的裁員之後,確實控制了成本,但卻發現增長也乏力,於是就又開始招聘。這樣來來回回的折騰,非常損傷企業的元氣,不利於可持續性的發展。

其實,還有更佳方式。這就必須逼著大家思考如何實現複利增長或者指數級增長。

要做成一件事,有很多種路徑。

再來拿旭輝的案例啟發一下。如今的旭輝被行業稱之為「合作之王」,這是因為旭輝從不知名的小型房企快速發展為行業TOP20的大型房企,從2016年500億規模一躍到2019年的2000億,力爭2021年邁入3000億規模。

企業要擴大知名度,需要傳播才能帶來關注度,這是傳統的做法。如果沒有業務支撐的傳播,比如潘石屹的SOHO中國名氣很大,天天出入於各大行業峰會論壇,一樣無法獲得實質性的增長,最終沒落至不斷拋售資產套現離場。

旭輝是另一種方式,擴大知名度的底層邏輯沒變,但採取的手段卻是通過廣泛的合作開發,儘管合作項目所佔權益比重不高(權益指數低於50%),俗稱增收不增利,但做大了流量,迅速擴大了品牌知名度。

如今,旭輝不斷調整策略,開始加大權益比重。數據顯示,旭輝2019全年新增土儲1520萬平方米,權益比重為65%。旭輝控股總裁林峰表示,2020年計劃將土儲權益比重提升到70%,未來持續穩定在65%-70%之間。

這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我們人的思維極其容易陷入路徑依賴。其實,圍繞增長,企業可創新的空間不止!

最近,學習混沌大學李善友老師分享的「錯位競爭」同樣有著諸多的啟發。

過去,我們的競爭思維強調「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在這樣的市場之中,中小型的創新企業極其容易被已經佔據市場領導地位的大鱷給殲滅,有效避開大鱷的圍剿方式就是「錯位競爭」,這將是一個多麼痛的領悟呀。

錯位競爭是進入大鱷看不上的市場上去發力。

再讀歷史時,同樣讀出了毛澤東的「錯位競爭」思維。正如我黨早期的建立革命根據地、面對圍剿的長徵之路,包括農村土地改革,長期以來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都是在國民黨看不上的地方發力以獲得發展空間,從而聚力有生力量不斷壯大規模,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增長之勢。

所以,企業增長的天花板在於領導人思維方式。

我們很多人都在非常努力的做事情,努力的程度都差點感動深圳的高房價了。努力與勤奮不是獲得增長的救命稻草,往往很多時候的努力與勤奮都是在自嗨。

努力是最後不得已的策略與方式,如果從一開始就想到「努力」的策略。假如現在做到了100分就是你所處的這個樣子,那市場競爭環境更惡劣時,你該怎麼辦?你要思考的是,如何不努力,也能提升業績。等你把不努力解決問題的方法琢磨出來了,那你就會更具有潛力。

怎麼理解?比如,你要前往一個目的地,你不是要修煉自己如何努力跑的更快更遠,而是想著如何通過不努力的方法,製造一輛車把你送到終點。

突破思維的天花板,你才有可能找到增長創新的法寶!

PS:附上旭輝合作開發的一些思維方式

經歷了市場強管控與融資難(市場生存環境變差),眾多千億房企紛紛開啟「合作模式」,主動降低權益佔比以求分擔財務風險、共渡難關,有些房企甚至新增土儲的權益佔比不足50%。

合作開發的困難,其實非常之多。已經有多位房企高管跟黃太陽聊到這個問題,在合作開發中雙方的磨合非常困難,扯皮之事多到崩潰,要不是看在高工資的份上,早就要離職。

旭輝為什麼能夠把合作開發做好,並且被稱之為「合作之王」,核心關鍵是林中的一段話:

要保證合作的順利進行,旭輝會非常注重三個方面:

一是合作方彼此有沒有共同的價值觀。那些不關注質量品牌,喜歡「殺雞取卵」的企業,就很難合作。

二是合作方彼此的戰略是否存在分歧。「我們要高周轉,對方卻希望捂盤,這就是戰略分歧,就無法合作」。

三是,合作方彼此要追求互惠共贏。

在林中看來,一些房企之間的合作不成功,都是在上述三個方面出問題。

旭輝選擇合作開發的夥伴也會進行分類,主要有三類房企。

第一類是境內超大規模的知名房企,對方自身也有開發能力;

第二類是境外知名大型品牌房企,對方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品牌影響力;

第三類是一些中小型企業。

除此之外,林中表示:「具體經營上我們會比較靈活,和大企業合作都是一起出錢,會用共同品牌,和二線城市一些有土地的小企業合作,對方出地我們就出錢,用我們的品牌來開發。」

經過這些年的運作,旭輝在拿地方面也是多元化,並且逐步增加權益佔比。

與以往單純通過招拍掛拿地不同的是,其中不乏通過合作併購、舊城改造、商業勾地等多元化手段獲取的項目,佔比達到33%。未來通過非公開市場獲取的土地有望佔比持續提升將達到50%。

多元化拿地是為有效提升土儲的權益比重,2020年計劃將土儲權益比重提升到70%,未來持續穩定在65%-70%之間。

提升權益,在旭輝看來,目前的土地市場價格早已趨於穩定,不會有太大變化,所以主張提升權益佔比來提升利潤。

相關焦點

  • 懂得路徑依賴,助你擺脫職場平庸
    你看,同樣是失敗,打工者、創業者和賭徒,思維完全不一樣,當然最後的行為和結果肯定也不一樣。為什麼?因為人有思維慣性,我們的行為和思維,很容易陷入路徑依賴中。何為路徑依賴?諾貝爾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斯認為:路徑依賴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事物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因為經濟生活與物理世界一樣,存在著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的機制。簡單來說,路徑依賴就是用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去採取行動。
  • 擺脫「定向思維」,遠離線性成長路徑的依賴
    1.被利用的「定向思維」。步入一個新的公司工作,每個人會面臨的就是「績效考核」,有的公司績效是為了剋扣員工的薪水,根本讓你達不到,在我看來這種的公司相對來說更「直接一些」,不那麼定向。而有的企業則是利用「績效」來不定期的給員工賣夢想,讓人接受著PUA,因為企業了解你的「定向思維路徑」,然後就會在「路徑」上面不停的做文章,牽著你的思維往前行走。
  • 擺脫路徑依賴,踢開你人生的第一塊絆腳石
    大家好,這裡是藍哥財商,今天我們來聊什麼是「路徑依賴」。路徑依賴是指:」人類社會中所有事物的推進,都會像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樣,一旦進入某個路徑,就會沿著這個路徑一直發展下去,讓你不容易擺脫。」路徑依賴有兩種,一種是積極的路徑依賴,一種是消極的路徑依賴。積極的路徑依賴會帶來好處,比如踏上「風口」,想想看,羅永浩這次直播帶貨是否能踏上「風口」?消極的路徑依賴會阻礙個人,企業,國家的發展,使我們陷入泥潭,無法動彈。
  • 擺脫路徑依賴 開啟發展新局
    擺脫傳統發展路徑依賴,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我們的政治要求
  • 擺脫對「五多」的路徑依賴
    對他們來說,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已成為一種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工作習慣,甚至是路徑依賴。「五多」問題,其蔓在下,其根在上。這裡的「上」主要體現在個別領導幹部的思想上。有的是錯誤政績觀作怪,熱衷於把活動搞多、把陣勢搞大、把名頭搞響,不顧基層實際情況和承受能力;有的擺脫不了慣性思維,總感到文件不轉發就是不敏感、工作不留痕就是不落實。不下決心拔除這些思想上的病根子,克服「五多」就會成為空談。「欲事立,須是心立。」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 堅決破除「路徑依賴」
    那種不顧環境變化、不知靈活應變的思維定式,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路徑依賴」。然而,時至今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路徑依賴」依然還大有市場。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但有的人思想還停留在過去時。比如,過去推動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投資、出口和消費「三駕馬車」,憑藉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低成本優勢集聚資源,使得地區生產總值得以迅速增長。
  • 思維進階:大多數人無法改變一生,是因為習慣了「路徑依賴」
    比如:當自己刷微博久了,你就會自動關閉然後打開短視頻APP,當短視頻刷到了一定時間,你就會切換到朋友圈。你總是會陷入這種「路徑依賴中」,當沉迷依賴時間足夠長,自己便會有「心理厭惡感」,因為這一切都是「低端快樂的訊息」。
  • 學會運用路徑依賴理論,讓成功更加簡單
    其實每個老闆最看重的就是員工的工作效率,如果你不能給老闆帶來生產力,他自然不會重用你。由此可見想要事業成功必須學會專注做一件事,學會正確使用「路徑依賴理論」 更能在成功路上助你一臂之力。那麼什麼是「路徑依賴理論」? 對工作會有怎樣幫助?路徑依賴理論通俗來講就是,把我們平時的行為與慣性結合一種理論。
  • 厲以寧:擺脫路徑依賴,在新思路指導下前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亞洲非洲一些獨立的國家,想早日擺脫貧困狀態,聽從了某些研究發展經濟學家的意見,引進外資,結果,雖然經濟增長率高了,人均GDP增大了,但沒有改變原來的體制,依然處於貧困之中。中等收入陷阱也能達到,但同樣就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這樣就產生了一個新的名詞,叫什麼?叫路徑依賴。路徑依賴是什麼意思?就說走老路,這是最保險、最安全的,因為前人是這麼做的,前人是這麼做,後人跟著他們的腳步走,這樣的話不承擔責任,同時也就迴避了走新路可能遭遇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於是很多國家雖然它感到現在的舊發展方式有問題,有矛盾,但還是堅持它的路徑依賴。
  • 三好學生的戰略路徑—旭輝控股集團投資價值分析
    總的來講,旭輝期權激勵的力度同業最大,作為股東稍微有點不捨得。但現今業界人才爭奪如此激烈,地產開發又是極度依賴人才隊伍的行業,所以相對於實際產出,這些激勵成本還是值得的。2016年的這批期權計劃設計得還算合理,可行權比例逐年梯增,最大一筆(65%)放在2022年左右,「二五計劃」收官之後。
  • 工作生活中,你有路徑依賴嗎?
    按照路徑依賴發揮的作用性質,分為:積極的路徑依賴:好的路徑對個人起到正反饋的作用,通過慣性和衝力,產生所謂的飛輪效應,個人發展進入良性循環。消極的路徑依賴:不好的路徑會對個人起到負反饋的作用,通過慣性產生泥沼效應,個人發展進入惡性循環。
  • 杜家毫:大力破除思維定勢、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
    原標題:大力破除思維定勢、 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 如何認識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經濟工作的大邏輯。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首先要在思想理念、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上進行一次大的創新和調整,堅決破除思維定勢、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以思想理念的新變化、工作思路的新拓展、發展路徑的新突破,努力在創新發展中實現更大作為。 破除思維定勢,必須繼續解放思想。
  • 厲以寧:經濟改革應避免「路徑依賴」 不能留戀高速度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厲以寧)  中國網財經12月17日訊(記者 張加茹)「中共十八大以後,中國才把新舊模式更替當作一場革命,儘管在強調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候,一再提到新發展方式對舊發展方式要替代,但『路徑依賴
  • 電商造節應擺脫路徑依賴
    「99划算節」打出了「划算」的招牌,巧妙地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通過簡單而直接的跨店滿減、直播秒殺、商家紅包等 「組合拳」,讓消費者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心儀的商品。有網友評論說:少了些套路的「划算節」,在眾多節日裡顯得樸素而可愛。  在電商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缺少購物狂歡節嗎?答案是否定的。
  • 破除思維定勢路徑依賴 創新思維和辦法 成都五方面發力抓經濟
    破除思維定勢路徑依賴 創新思維和辦法 成都五方面發力抓經濟     本報訊(記者 張彧希 冉倩婷)突破思維定勢、克服路徑依賴,以創新的思維和辦法抓好各項經濟工作。
  •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須破除路徑依賴
    原標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須破除路徑依賴 所謂路徑依賴,是指技術或經濟制度的演進都有類似於物理學中運動物體的慣性,一旦進入某種路徑,就會對其產生依賴並自我強化。
  • 「不偏科」的旭輝:面目模糊的三好生
    但我們只要每科都考85分,排名也能衝到前面。」去年年中,總裁林峰曾如此總結旭輝的經營策略。「擰毛巾」式控成本 利潤考核佔70%擁有閩系房企激進的血統,旭輝能衝進2000億,算不上意外。近5年,旭輝規模增長了約10倍。從500億到1000億,只用了1年時間;從1000億到2000億,耗時也不過2年。
  • 可怕的路徑依賴模型,是每個人的宿命?選擇正確就成功了一半
    如果說今天世界上最先進的運輸系統的設計,是由兩千年前的兩匹馬的屁股寬度決定的,你會相信嗎?第一個明確提出「路徑依賴」理論的是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他由於用「路徑依賴」理論成功地闡釋了經濟制度的演進規律,從而獲得了199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 厲以寧:中國要擺脫路徑依賴尋求新發展模式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實習編輯 陳適12月17日,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在第十九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表示,由於存在路徑依賴,不少人認為中國的國情還是得慢慢地改,但改革不能拖,再走路徑依賴的道路只會延遲經濟轉變。
  • 吳建平:擺脫路徑依賴 推動文旅產業實現重大突破
    吳建平指出,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轉思想、改觀念,擺脫路徑依賴,旗幟鮮明形成抓文化旅遊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持之以恆,按照市委對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定位,力爭用一個五年規劃的時間,推動文旅產業實現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