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人身邊的平常草木

2021-01-14 陝西法治網

人常說,土生土長,核心的意思不外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故鄉的黃土,故鄉的草木,故鄉瓜果,都是故鄉最主要組成部分,正如鄉黨著名作家許石林先生講的那樣,「每個人的故鄉都是宇宙中心」,所以故鄉的一草一木也是遊子們最美好的回憶。雖然一些古老風俗如端午節挖車前草等習俗已經隨著老人們的逝去而逐漸消失,但還有很多還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清明吃刺薊面,治療小孩紅屁股最先想到的就是我們的黃土等等。

車前草

車前草記得每年端午的時候,因為是爺的生日,所以每年很早就開始忙碌了,不過因為很多時候趕上農忙,來拜壽的親戚也是來去匆匆,吃過飯早早就回去了。雖然每年這個日子都比較忙碌,不過一大早起來,婆就會拉上我幫她提上竹籠,去路邊挖車前草,也因為有這個影響,對車前草的印象也比較深刻。據中醫講,車前草有止瀉利尿平喘的功效,老人們常說端午這天的車前草藥效是最好的,所以一定要在端午這天挖。記得八九十年代那個時候每年都會去挖,挖上一籠底就提回去曬在了窗臺上。不過後來家裡人拉肚子的時候,基本上也沒有拿出來用過,都是去找村裡的醫生開點氟哌酸,土酶素什麼的,吃上幾片很快就好了。晾好的車前草就一直放在了塑膠袋子裡,到了年底大掃除的時候,就又當垃圾給扔掉了。到了來年端午的時候,又和婆一道去挖,去晾曬,收起來又放在了塑膠袋子裡。雖然每年都好像沒怎麼用到,但作為一種傳統,基本上每年都會重複,不過隨著老人們的逝去,這些傳統也一點點消失了,也走進了歷史。而每當看到車前草的時候,也都想起婆拉著我去挖車前草樣子,也是童年一份珍貴的記憶。

竹林

竹葉茶每年夏收的時候,家裡按照慣例都會去街上買上幾把竹掃帚回來,還沒開始大忙的時候,都在廳房下面堆著。進門的時候,經常都聞到一股竹葉的清香。每天早上燒好開水,因為天氣熱了,家裡一般都要找個大盆來晾涼開水供大人小孩飲用。每當這個時候,婆就會從新買的竹掃帚上面摘下一把幹竹葉放在涼開水的盆裡,用開水澆上去,晾冷了當茶喝。小時候就覺得麻煩,喝起來水也沒覺得有多香甜,還有一股澀澀的味道。不過婆說喝了可以清熱解暑,所以我們家裡不管大人小孩,每年夏天這個時候也都保留了喝竹葉茶的習慣。不過很少在其他人家看到,只記得婆經常會說,她們娘家以前舊社會的時候,在外面開字號做生意,據說在南山下面,那個地方主要的特產就是竹掃帚,每年掃帚下來的時候,家裡堆的滿滿都是掃帚,進門滿屋子都是竹葉的味道。而這個地方因為她當時年紀小,也具體說不上來在那裡,只記得鎮子的名字要槐牙,後來查找資料,地理位置也對上了,才知道是現在眉縣的槐牙鎮,也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掃帚出產。雖然現在隨著糧食自動化收割的普及,竹掃帚用的機會也不多了,家裡也很多年都沒有買過竹掃帚了,含著竹葉清香的竹葉茶也很多年都沒有喝過了,喝竹葉茶這個古老習俗也隨著老人們的逝去生產方式的改變逐步消失了。

中藥房

刀尖藥

記得小的時候,大雨過後,都會在一些牆角樹根植物下面長出來一些白色圓圓的桌球大小的菌類。這時候我們這些孩子們就會如獲至寶般的將其小心翼翼的採摘下來,拿回家找地方晾曬起來,晾乾後研成末就是老人們傳說中的刀尖藥。如果誰不小心被刀割傷了,只要撒上一些刀尖藥末,很快就可以痊癒了。至今也沒有看到有什么正式的記載,也只在小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後來就沒有怎麼看到了。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在學校的地頭,有人種上了一種名為馬刺薊的藥材,每當大雨過後,都可以在馬刺薊帶刺的大葉子下面找到幾個又大又圓的刀尖藥。個人推測,應該是一種菌類,和蘑菇生長的環境差不多,不過功效都一直流傳於傳說之中,即使採摘到了,晾曬成了,後來也沒有過多的應用,實際功效就不得而知了。

水蜜桃

桃子皮

在老家有這麼一句老話:桃飽杏傷人,梅子樹下埋死人。意思是說桃子隨便吃,吃的再多都沒事,杏子有點陰,不能吃多了,吃多了會吃壞肚子,梅子有微毒,吃多了會要人命。實際生活中會發現,因為桃子便宜,所以買的時候人們都一籃子一籃子的買,吃起來也沒有那麼講究。杏子如果是大接杏,那價格可不便宜,買的時候,也就買個三五個,想多吃也沒有,到現在每當杏子下來的季節,價格也高的嚇人,最多也就買兩三個嘗一下。梅子呢,因為從小的教育和淺意識認為有毒,所以也不敢多吃,買也是買個兩三個嘗一下。不過家裡的大接杏也有很多年都沒有嘗過了。記得婆每次吃軟桃的時候,都會將桃皮揭下來隨手貼在屋子的牆面上,說幹了可以入藥,可以治療咳嗽還是什麼的,具體久了,沒有怎麼記清楚。也算是個民間偏方吧,不過記憶中沒有怎麼在實際生活中用到。每次吃桃子的時候,都還會想起婆每次吃桃都會將桃子皮揭下來貼在炕邊的牆上。這樣儲存下來的桃子皮,對於現代人來說,可能覺得不衛生,即使有功效也不會去採用。不管是否有功效,也算是老人們的一種傳統養生的習慣和傳統吧。

黃土地

面面土

前段看抖音,看到有人專門將老家的黃土曬乾篩細當藥用來出售。當時也覺的奇怪,賣什麼的都見過,就沒見過賣土的。以前在老家建築的時候賣土方,買土方墊莊基,這很正常,當藥在網上來賣卻還是第一見。作為面面土的黃土有什麼用途呢?作為黃土地上長大的孩子們都應該不陌生。小時候,手不小心被割個口子,血流不止,老人都會從地上捏起一捏面面土,撒到傷口上,口中念念有詞,輕輕按上一會,非常神奇血就止住了。另外每年的二月二,我們當地最大的一個特色就是用燒熱的面面土來炒饃蛋蛋,炒出來的饃塊雖然顏色沒有烤箱烤出來那麼黃酥好看,但是帶著一點的泥土的清香的蛋蛋饃卻是孩子們一年到頭最大的期盼。雖然也有很多年沒有吃過了,但小時候蛋蛋饃泥土清香,香酥可口的味道至今仍不時浮現在我的眼前。而最神奇用途就是新生嬰兒的紅屁股,黃土是最好的治療偏方。黃土裡有很多微量元素,能幫小寶寶修復皮膚,還能達到輕微殺菌消炎的作用。而城市中黃土尤其乾燥的黃土非常難尋,所以就催生了網上賣黃土的這門生意。人常說,土生土長,我們吃的是土裡生的,也在黃土地上摸爬滾打中長大的,土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所以少量的攝入也是無害的。

刺薊草

刺薊草春天的時候,萬物復甦,野草也開始恢復生機,田地裡也會有很多可以食用的野菜生長,最出名的莫過於刺薊草,老人們說其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春天,人們空的時候,都會提上籃子,三五成群的到田間地頭去挖鮮嫩的刺薊草回來擦麵條吃。小的時候,因為刺薊有刺,怕軋喉嚨,擀的麵條都不敢去吃,綠面主要吃米蒿和菠菜做的,直到現在,人人認為是美食的刺薊面,我也沒吃過幾次。而清明節的時候,上墳的時候,講究點都會帶上一盒刺薊面到墳地裡去吃,也是古老寒食的一種傳承。刺薊草平時除了食用價值外,民間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記得小時候夏收在地裡割麥子的時候,不小心鐮刀割到手上,大人就會找點稍微嫩點的刺薊草揉爛了按在上面,用來止血。說來也很奇怪,按上去沒有多久,血就可以止住了。

洋槐花

洋槐木:洋槐屬於新興樹種,解放前有零散種植,大面積推廣都是在解放以後。因為成長時間短,成材快,成為植樹造林和人們房前屋後的植樹首選。而洋槐木最主要的用處就是做農具的木把,家具的框架和腿。粗大一點可以用來做房梁,用來做農具,做織布機等,應用非常的廣泛。而洋槐最被大家喜愛的還是洋槐花可以用來食用,可以用來蒸麥飯,用來包包子。包括洋槐葉子也都會蒸上一些進去,吃起來有一種清香。另外因為北部山區大面積的種植,每年洋槐花開的時候,放蜂人都會去放蜂,得到的槐花蜜是這一年內最好的蜜。不過近年以來家裡房前屋後又開始流行種柿子樹,核桃樹,洋槐樹這一樹種逐步種植的也開始不多了。

在我們小的時候,除了看醫生之外,人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民間偏方驗方經常使用,比如小時候經常手腳會生凍瘡,人們就有用茄子杆煮水洗,鴿子屎外敷等偏方治療,跌打損傷也會想到用燒熱的石頭激水來清洗治療,諸如此類等等。不過隨著醫藥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於醫學的了解也進一步的深入。身體有不舒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先找醫生,如果久治不愈或者反反覆覆,人們才會想到傳統的偏方驗方。雖然不少民間風俗和習慣都隨著老一輩人的遠去而逐步消失,但故鄉的一草一木, 故鄉的黃土,故鄉刺薊面等將是遊子們記憶中故鄉永遠的組成部分,這一切也將會深深的烙在每個遊子的心靈深處!

相關焦點

  • 嘟嘟嘟,北京時間,這裡是陝西蒲城
    這是我們熟悉的報時聲,讓人感覺親切又溫暖,當我走進蒲城,我忽然覺得這句話「誤導」了我們許多年,正確的報時應該是:這裡是蒲城,現在是北京時間上午12點整。蒲城,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是陝西歷史文化名城,素有「龍脈福地 將相故裡」、 「酥梨之鄉、焰火之鄉、西甜瓜之鄉」等美譽,這裡,更是中國的報時城,我們聽到的報時時間,就是從蒲城發出去的。
  • 中國蒲城:這裡是「北京時間」
    考察團一行先後對蒲城縣的多處重點旅遊景點進行了,並針對蒲城旅遊發展情況與中共蒲城縣委副書記、蒲城縣政府縣長張毅鋒等領導進行了溝通交流。蒲城縣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東北部,古稱「重泉」、「南白水」,屬渭南市管轄。蒲城縣北京時間的誕生地,陝西產糧第一大縣,被稱為酥梨之鄉和焰火之鄉。因國民革命軍上將楊虎城和「以屍血諫」道光皇帝的清代名相王鼎的家鄉,故有「將相故裡」之美譽。
  • 西安周邊遊|北京時間 蒲城發布
    最近一則「北京時間來自西安」的微博熱搜讓許多人Get到了新知識點,同時作為「發布」北京時間的蒲城也成功引起人們的注意。 蒲城美食應有盡有:八寶辣子、芥菜涼粉、椿芽煎餅、高力肉、刺角面、蜜汁軲轆、蒲城生炒、葫蘆蒸餃、葫蘆雞、蒸蘿蔔等十幾種特色鄉村小吃的色、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 【陝西日報】北京時間 從蒲城發出
    北京時間緣何發自蒲城  「現在是北京時間x點整」。  幾十年來,每當聽到這樣的聲音,一種神聖的莊嚴感油然而生,人們以此校正自己的手錶或安排自己的行程。  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莊嚴的北京時間卻不是來自北京,而是發自我省的蒲城縣。  那麼,北京時間為什麼是從蒲城發出的呢?
  • 城固蒲城兩地法院相聚將相故裡 交流執行工作經驗促進提升發展
    1月7日,漢中市城固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羅炅、執行局局長張明一行7人到蒲城法院交流執行工作,蒲城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蘇宏盛等陪同。羅炅一行先後參觀了蒲城法院執行立案窗口、保全中心、執行辦案專區、執行指揮中心、掃描中心、集約送達中心等場所。
  • 將相故裡 投資熱土 創新發展 合作共贏——陝西蒲城投資優勢...
    陝西網訊(通訊員 唐蒲縣)11月27日,由渭南市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局、中共蒲城縣委、蒲城縣人民政府主辦的陝西蒲城投資優勢(連雲港)推介會在連雲港市花果山國際酒店成功舉辦。會議由蒲城縣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韋濤主持。
  • 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出――國家授時中心蒲城授時部
    在「651」計劃(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計劃)的「時間統一勤務系統初步方案」中,國防科委明確提出「在西安地區建立短波授時臺,以滿足第一顆人衛的需要」的建議,同時提出建立我國長波、超長波授時電臺的問題。為此,國家科委於1965年12月12日在科學會堂主持召開「為備戰需要應迅速在我國內地建立授時臺(時間與頻率發訊臺)問題座談會」,會議認為:西北授時臺應立即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進行籌建。
  • 不能忘卻的「時間印記」——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蒲城長短波授時臺的背後
    據國家授時中心黨委書記竇忠介紹,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的前身為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臺,始建於陝西蒲城縣城西北金幟山唐憲宗景陵附近,也就是在那裡創建了新中國第一個短波授時臺,工程代號「326」。   在蒲城建立短波授時臺之前,我國是在上海向全國進行無線電授時的,由上海天文臺負責。
  • 珍貴的繪畫畫譜,沒骨花卉草木技法繪製,集多種草藥於一譜!
    漢族,吳(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女,文徵明玄孫女,嫁趙靈均,與丈夫一同隱居。擅花卉,長於寫生,多畫幽花異卉、小蟲怪蝶,能曲肖物情,頗得生趣。作品筆墨細秀,風格娟麗,深得時人賞識。有《花卉》冊、《萱石圖》《金石昆蟲草木狀》等傳世。女趙昭,亦能畫花卉,工寫生,能承其家學。文俶精於花草蟲蝶畫的創作。
  • 時光知味,草木皆禪。
    人問:一心修道,過去業障得消滅否?師曰:不見性人未得消滅,若見性人如日照霜雪。又見性人猶如積草等須彌山,只用一星之火。業障如草,智慧似火。紅塵處處皆道場,歲月若菩提,用一世的光陰修行,則明心見性,慈悲喜樂。貳古往今來,修佛悟道之人,皆融於山水自然。看似遠離塵世,不染人間煙火,卻入了情境,萬物生靈。
  • 黨委書記查顯友一行赴蒲城調研推進定點扶貧工作
    貫徹落實「四個不摘」助推蒲城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考察調研行程結束後,查顯友一行與蒲城縣有關部門進行座談,推進校地2020年度定點扶貧工作。會議由張毅鋒主持。座談會上,鍾磊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進行了匯報,縣級各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重點圍繞定點幫扶尚存在的困難進行了交流。
  • 自如Z-SPACE7月聯合主理人賈靖:從藝術作品發現身邊的美好
    美好的事物常常因為被「日常化」而顯得平凡普通,因此容易被人忽略。比如北京協作胡同40號裡的一棵百年銀杏樹,在附近居民看來,它只是顆普通的古樹,但在遊客看來,它卻是一處「奇景」。這顆百年銀杏樹就在這個名為「Z-SPACE」的空間裡佇立著,裝點這裡的四季。Z-SPACE是自如在北京二環裡「種下」的一座2000㎡四合院,自如首個無界生活空間。
  • 《詩經》中的鳥獸草木:被淡忘的千年之美
    興,就是以具體的文學藝術形象來引起人的感情波動;觀,即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群,是指通過情感交流來加強凝聚力;怨,則是幹預、批判現實。孔子還指出了閱讀《詩經》的一個好處:「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我覺得這一點尤為令人動容,因為這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在那時,人與自然之間的界限還遠不像如今這樣明顯。鳥獸草木,就在人們的周圍;也可以說,人就在鳥獸草木之間。
  • 《燕園草木》出版——北大終於有了自己的植物志
    2011年9月2日下午,「桃李芬芳遠,燕園草木深」暨《燕園草木》(精裝版)新書首發式在北大新生物樓一層的陽光大廳舉行。該書另一大亮點是豐富精美的植物照片,這些照片都是在上萬張圖片中精選出來的,通過簡潔的設計和高水平的印刷呈現了北京大學校內豐富的植物生態和草木花卉獨特的美感。其實世界上許多著名大學都有自己的植物園,如牛津、劍橋等,出版其植物志、植物圖譜也屢見不鮮,但在中國還很罕見。《燕園草木》可以說是國內罕見的集中如此高端的植物學家和製作團隊精心打造出來的一所大學自己的植物志。
  • 【無情草木】銀白楊的奧秘
  • 豈止於遊戲——論「中藥小說」《草木春秋演義》
    《草木春秋演義》版本較多,現存最早的版本是嘉慶二十三年(1818)博古堂藏本,其他尚有最樂堂、大文堂、山陰書屋、積秀堂等版本。各版本間差異不大,題署基本相同,有駟溪雲間子編、雲間子集撰、樂山人纂修、駟溪雲間子撰等。  大連圖書館藏有最樂堂本,該本署名《草木春秋演義》,有鈐印陽文「江洪氏」三字,博古堂本為「江洪□□」四字。
  • 【崑嵛草木志】水杉
    ----往期回顧--【崑嵛草木志】六度寺的櫻桃花【崑嵛草木志】山桃在小路盡頭,獨自經營著春天【崑嵛草木志】迎紅杜鵑
  • 【無情草木】「發現」紅瑞木
  • 從陝西蒲城走出的物理天才,美籍院士,曾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
    山溝溝的金鳳凰1961年,王中林出生在陝西蒲城高陽鎮王中林涉足於納米發電機研究就是源自於發現身邊的機會。「他是一位天生的領導者,一直充滿活力,對於每個與他合作的人都照顧有加。」王中林目前已經發布1500多篇論文,根據谷歌數據的記載,他的論文被引用二十多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