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宇宙奧秘,了解廣義物質觀的絕對時間和相對時間的本質

2020-12-06 荒野說科學

本文乃作者荒野說科學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廣義物質觀的時間以物質為基礎。有物質才有時間,從這個意義上說,物質是永恆的,時間也是永恆的。從另一方面來理解,物質沒有起源,時間沒有起源,時間不是物質。在人類還沒有出現之前,宇宙中是不存在時間概念的,自有了人類才有了時間概念,因此,時間是因人類的存在而存在的量度物質變化狀態的物理量,僅此而已。

既然宇宙由可視覺物質和不可視覺物質組成,那麼時間就只能以可視覺物質和不可視覺物質為量度對象,或者說時間只是量度可視覺物質和不可視覺物質的物理量,是量度天體物質在空間的位置變化和運動過程的表達。

宇宙

當我們用時間來量度可視覺物質(天體物質)時,由於可視覺物質具有形態、結構、質量和運動軌跡及可視覺物質自身存在 「壽命」 , 因此, 我們可以通過時間量度可視覺物質運動速度的快、慢,「壽命」的長、短以及預知可視覺物質的狀態等信息。

量度可視覺物質的時間是相對時間,因為相對時間是隨可視覺物質的存在而存在的,當可視覺物質消失永不存在後,附在這個可視覺物質上的時間也就消失,或者說量度這個可視覺物質的時間也就不復存在了。

天體

宇宙物質的質量和能量的相互轉換,決定宇宙中的可視覺物質都有誕生、成長、衰老、消亡的過程。如行星螺旋漸進恆星,在與恆星的斥力對抗中被碾磨、解體的過程中,如被恆星吞噬而消亡。

恆星螺旋漸進星系中心,在與其他聚集在星系中心的恆星相互強斥力對抗中被碾磨、 解體的過程中, 由質轉能 從星系中心的兩極釋放出去,或在螺旋漸進星系中心的過程中因與其他恆星相互斥力對抗形成超新星爆發而消亡。

恆星

行星、恆星的消亡,使其作為量度行星、恆星的相對時間也隨之消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量度行星、恆星等可視覺物質的時間是相對時間。相對時間只是量度物質(可視覺物質)存在的時間,或是量度物質存在的「壽命」長短的物理量。

只有在物質自身存在的前提下時間也才有意義, 我們才能進一步用時間來量度物質 運動的快慢、物質的變化等其他物理屬性。相對時間的存在是以物質的存在為前提的,沒有物質也就無所謂相對時間。相對時間是有起點和終點的。

行星

而當我們用時間來量度不可視覺物質時,因不可視覺物質不具有可視覺的形態、結構、質量和運動軌跡以及不可視覺物質自身存在的絕對性,因此量度不可視覺物質的時間是絕對時間。絕對時間是以不可視覺物質的存在而存在的,不可視覺物質的存在沒有起點和終點,量度不可視覺物質的絕對時間也沒有起點和終點。

總之,可視覺物質是我們能觀測得到的、有形的,是以聚集的、質量形態存在的物質。這些可視覺物質在自然外力與自身自然斥力的相互作用下不斷地演化,可視覺物質的演化決定了可視覺物質的存在都不是永恆的,而是相對的,有起點和終點的。

時間

不可視覺物質是我們觀測不到的、 無形的, 以彌散的、 能量態形式存在的物質,如空間能量場。無論不可視覺物質中的可視覺物質怎樣演化,不可視覺物質的存在總是永恆的,這就決定了量度不可視覺物質的時間也是永恆的,是沒有起點和終點的,是絕對時間。

廣義的物質觀對時間的全新認識是以物質為基礎和導向的,沒有物質,就沒有時間,沒有物質,時間就失去了量度的對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時間必須依附於物質,即以可視覺物質和不可視覺物質為載體。這說明可視覺物質和不可視覺物質不僅是宇宙物質哲學意義的劃分,更是體現了廣義物質觀的思想。

能量

以廣義的物質觀來分析,愛因斯坦的物質觀與牛頓的物質觀在本質上並沒有區別,都是只把實體物質作為物質來認識,否認空間的物質性,也就否認了空間的「」性。無論是牛頓的絕對時空觀還是愛因斯坦的相對時空觀,都是在狹義物質觀的指導下圍繞實體物質而展開的討論,並不包含不可視覺物質——空間能量場。

傳統的狹義物質觀認為,宇宙由物質、空間和時間三要素組成。如按宇宙大爆發的觀點,時間是有起源的,時間隨物質的起源而起源,這樣就把時間等同於物質。我認為這就是至今人們對相對時間和絕對時間說不清,道不明的根本原因。

參考資料:《宇宙的秘密》《宇宙起源》

相關焦點

  • 探求宇宙奧秘,了解暗能量與正能量、負能量的相互關係和本質
    暗物質和暗能量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在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後,2003 年美國《科學》雜誌將宇宙中存在暗物質和暗能量,列為當年的十大科技突破的首位,這表明科學界首次公開承認和肯定宇宙中確實存在暗物質和暗能量。
  • 探求宇宙奧秘,了解微觀粒子波粒二象性的本質
    如以實驗發現光和電子有波粒二象性,就認定光和電子既是波,又是粒子,如按現代物理學的物質觀,這就等於是說,光和電子不是物質(波),又是物質(粒子)。這樣的表述顯然是矛盾的,是不符合邏輯的。那麼,怎樣來解讀光合電子的波粒二象性?廣義物質觀認為,宇宙物質歸為兩類:一是質量物質,二是能量物質。
  • 「時鐘變慢效應」讓時間變成了相對的,絕對時間也不存在了
    這裡簡單介紹下牛頓三大定律的第3條(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牛頓運動定律帶給牛頓極大的榮耀和成就,牛頓的運動定律所揭示的一個事實卻讓牛頓非常不滿意,這個事實是物體間的運動狀態都是相對的,所以宇宙中不存在一個絕對靜止的狀態
  • 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嗎?——否定相對論時空觀
    時間和空間不是物質,是物質存在和運動的屬性,與物質的物理屬性一樣,決定於物質的本質——物質的系統構成;使物質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必然性的屬性。物質的時空屬性有無相對性,也必然是由光物理實在物質系統構成決定的,離開客觀實在的物質,時間和空間就無相關性可談!
  • 時間的本質是什麼?時間能不能靜止下來?
    首先,時間的本質是什麼?雖然沒有誰能準確定義,反正我們基本上都有一個共識,時間就是事物的變化以及不停的運動!   從這點上來講,時間是不會停止的,因為時間的定義就決定了變化和運動時它的一大特點,時間一到停止,就意味著不會有變化和運動
  • 對於時間本質的理解整個哲學界與科學界的大多數人都錯了
    人類對於時間的研究從古至今從未停止過,對於時間的探討與研究關乎著我們人類對於世界的本質的了解與理解。什麼是時間在當下的科學界與哲學界對於時間都是怎樣講的呢?科學界對於時間的定義是時間是物理學中的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在國際單位制(SI)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符號(s),現代宇宙學理論認為,宇宙大爆炸「之前」沒有時間可言。「永遠向前」指時間的增量總是正數。時間表達物件的生滅排列。「時間」簡稱「時」。時間就是物質的運動和能量的傳遞。
  • 空間的性質~時間是什麼~慣性本質
    首先我把大爆炸形成的物質和能量抽出來,它就沒有了溫度,沒有溫度,它就是絕對0度,沒有了能量和物質,它就沒有了物質和光。它不吸收能量這點不會錯,有能量守恆定理,如果這個空間吸收能量,能量就不能守恆。它可以彎曲是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波也已經證實了。
  • 時間新解:揭開時間的終極奧秘
    時間環(時間是一個圓環,沒有起始也無終點,「過去」、「現在」、「未來」是相對的。時間從「過去」流向「未來」,不斷重複)縱觀宇宙歷史,人類無法證實時間存在起始,也無法證明時間會有終點(註:即使宇宙有起始,但在宇宙之前或之後「時間」依然存在)。
  • 宇宙中有時間靜止的地方嗎?黑洞中心的時間是絕對靜止的嗎?
    空間的絕對參考系大家都可以理解,畢竟從相對論將牛頓拉下神壇之後,絕對參考系就不復存在了!相對論告訴我們,無論時間還是空間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參考系,更沒有完全一致的時間!但廣義相對論又告訴我們,黑洞中時間靜止,那麼問題就來了,宇宙中到底有沒有時間絕對靜止的地方?
  • 時間是什麼?空間是什麼?解答了這些,就了解了世界的本質
    把我的皮膚變出許多皺紋的時間又是個什麼?按理來說,空間和時間是構成我們這個世界的最基本要素,可是很遺憾,我們現在對時間和空間的了解還遠遠不足以讓人滿意。我們古人早早就有「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的說話,這樣是古人對於時間和空間最初的樸素描述。而到了近代,先有大神牛頓來對時間和空間進行了定義,牛頓認為,空間是絕對的、不變而且無限的,而時間是在空間中均勻流淌且不受任何外物幹擾的。
  • 時間的本質是什麼?物理學家用原子鐘把1秒分成10^33份
    量子力學在描述微觀粒子世界時很成功,它認為時間是普適的、公平的、絕對的,永遠不會發生改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成功地描述了宇宙尺度的宏觀世界,它認為時間是相對的、可塑的、彈性的,引力和質量可以改變時間,把鐘錶放在大質量物體的旁邊時,時間會變慢,假如把時鐘放在黑洞中央,時間就會停止或消失。——我們常用的時鐘確實比衛星上的時鐘走得慢一些,因為我們比衛星更靠近地球。
  • 從廣義相對論推斷出宇宙必須有一個開端,而且可能有個終結時間
    這裡簡單介紹下牛頓三大定律的第3條(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牛頓運動定律帶給牛頓極大的榮耀和成就,牛頓的運動定律所揭示的一個事實卻讓牛頓非常不滿意,這個事實是物體間的運動狀態都是相對的,所以宇宙中不存在一個絕對靜止的狀態,一個物體處在什麼位置,處在哪個空間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位置
  • 探求宇宙奧秘,了解宇宙星系之間的距離與其退行速度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在上一個十年裡,哈佛學院天文臺的亨利埃塔·斯旺·萊維斯和哈洛·沙普利已證實了所觀測到的造父變星的變化周期和絕對光度之間的緊密關係 ,絕對光度是天文物體沿所有方向所釋放的總輻射功率。視光度是每平方釐米的望遠鏡鏡片所接收到的輻射功率。
  • 深度長文:空間與時間的奧秘,靜止與運動的關係,有點燒腦!值得收藏慢慢品味!
    牛頓的定律同時使我們意識到,並不存在絕對的靜止。比如你坐在椅子上,一天沒有動,相對於地球來講你是靜止的,而相對與月亮而講,你又是在某個固定的速率下運動。我們都相信絕對的時間和空間,因為我們可以丈量它,感受它。而牛頓的理論卻已證明了絕對空間的不存在它如同幽靈一般無法捕捉。
  • 7.用相對論解釋時間為什麼會變慢(下):時間+空間=4維時空
    不論是和誰比都在運動,而且運動的速度還都是30萬公裡每秒。為了解決光速奇怪的特點,科學家們嘗試了各種方法,最後還是愛因斯坦完善了伽利略的理論,提出了不只是速度是相對的,時間也是相對的。這一下子就到打破了人們幾千年來對時間的認識,很久以來人們都覺得時間應該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存在。時間是絕對的是公平的,不會被任何事情所幹擾。
  • 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
    段子來源於網絡這回大家懂了不,相對論,就是一個關於時間,空間,引力的理論。李金老師的話來說就是這些玩意兒都不是一個絕對的值,你以為的五分鐘在別的地方可能是五萬年,全都是相對的。此套由愛因斯坦老爺子創建。
  • 時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愛因斯坦用自己的理論道出了真相
    也就是在138億年前,這個世界,這個宇宙的一切還沒有誕生,突然一場大爆炸發生了,於是我們的宇宙誕生了。隨著宇宙的誕生,同時還誕生了物質,時間和空間的概念。物質,時間和空間是組成宇宙的三要素,宇宙中可見的事物,大到天體,小到粒子都是由物質構成。而這些物質存在於宇宙這個浩瀚的空間之中,所以物質和空間是我們能夠接觸和看到的事物。
  • 時間非先天存在視角下解讀相對時空變換的意外發現
    摘要:本文基於時間本質上並不具有先天存在性,對狹義相對論相對運動引起相對時空變換進行了基於空間首先變換的等價解讀。這一解讀的意義在於為構成各種量子及物質的基本單元的恆不可見特徵提供了理論支撐。1.引言宇宙是否統一?統一的宇宙是否應有最基本的構成單元?
  • 為什麼狹義相對論能揭示時間和空間的奧秘
    前面幾期文章中我詳細介紹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其中狹義相對論誕生的起源是因為:光速不變與牛頓速度疊加公式衝突,所以愛因斯坦挑戰了下人類對時間和空間的認知直覺,大膽提出了狹義相對論,但是狹義相對論為啥能揭示時間和空間的奧秘呢,今天我來談談這個問題。
  • 時間是不存在的!愛因斯坦為何這麼說?愛因斯坦揭開其中奧秘
    時間對於人類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時間對於人類來說也十分珍貴的,因為時間匆匆,在人類短短一生幾十年的時間裡,我們總是會覺得一眨眼的功夫,時間就流逝了,但是愛因斯坦曾經卻表示,時間是不存在的,這是為什麼呢?愛因斯坦是家喻戶曉的偉大的科學家,他提出的理論對後世都有深遠的影響,人們對於愛因斯言的話也是深信不疑的,而愛因斯坦之所以認為時間是不存在的,這是因為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揭示了時間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