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五」飛天!東大南航多名校友擔重任丨南京24小時

2020-11-26 煙臺身邊事

2020年11月24日

農曆十月初十 星期二

南京24小時新聞速覽

重點推薦

「嫦五」飛天!東大南航多名校友擔重任

胡旭東

東南大學校友胡旭東是此次發射的「01」號指揮員。「01」號指揮員,是航天發射的大腦,是火箭發射任務技術上、指揮上的NO.1,是火箭能否順利圓滿發射的關鍵。南航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院士擔任嫦娥系列探測器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並是嫦娥一號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1988級校友孫澤洲擔任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同時還有一大批校友在探月工程中擔任分系統主任設計師和一線工程師,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江蘇公布91家應急助產機構名單,有13家在南京

為做好婦幼保健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江蘇省確定91家醫療機構作為「應急助產機構」,用於應急承接「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啟用後,原先在這些醫院接受服務的普通孕產婦的產檢和住院分娩工作,以保障孕產婦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其中有13家在南京。

南京首發!一「圖」在手,盡覽長江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紫金山新聞

11月23日,由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聯合出版的新書《長江歷史圖譜》正式發布。本書是長江歷史圖譜的首次彙編整理,126幅歷史地圖將歷史上長江的樣貌一一呈現,展現長江沿岸各地的歷史變遷,也是江蘇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歷史文化的一次具體行動,為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提供歷史借鑑。

氣溫持續低迷,本周難見大太陽

今天白天,全市最高氣溫僅有7.2℃,再加上陰雨持續,體感溫度更低。未來幾天雨都不會停,根據最新雷達監測,由於暖溼氣流強盛,南京依然是被雨雨雨控制,本周末可能會迎來一個略有間歇,氣溫略回升,但長遠來看,這一輪的降水還遠沒有結束。

區街新聞

溧水區:你想要的「藍莓自由」,在南京國家農高區實現

視頻來源:南報融媒體記者 繆越

粉藍、安娜、藍金、錢德勒、貝姬藍……走在南京國家農高區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試驗基地中,一排排國內外藍莓、黑莓品種資源在這裡「安營紮寨」。白馬鎮地處低山丘陵帶,土壤不適合種糧食,卻是「兩莓」生長的理想之地。

高淳區:600多歲古銀杏落葉金黃,成市民打卡地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 攝

高淳區椏溪街道原椏溪中學,市民在滿樹金黃色的古銀杏樹下觀景。據悉,這棵銀杏樹為雌銀杏,至今有600多年歷史,已被南京市園林局列為一級古樹保護。眼下正是初冬時節,這棵古銀杏葉泛金黃,隨風飄落的樹葉也似鋪滿了金地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賞。

棲霞區:志願者入戶輔導空巢老人正確分類垃圾

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攝

11月24日,棲霞區龍潭街道中國水泥廠社區垃圾分類志願者進門入戶,指導和幫助空巢老人在源頭做好垃圾分類。棲霞區389個小區,嚴格按照「一小區一方案」紮實推進撤桶並點工作。截至目前,共設置收集點1213個,註冊配備1213名桶邊指導員。

內容來源: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交匯點

圖片來源: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董家訓、馮興

視頻來源:南報融媒體記者 繆越;南京馬拉松組委會

責任編輯:南報融媒體編輯 尹淑瓊

【來源:南京日報南報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嫦五」飛天!東大南航多名校友擔重任丨南京24小時
    2020年11月24日農曆十月初十 星期二南京24小時新聞速覽重點推薦「嫦五」飛天!東大南航多名校友擔重任胡旭東東南大學校友胡旭東是此次發射的「01」號指揮員。「01」號指揮員,是航天發射的大腦,是火箭發射任務技術上、指揮上的NO.1,是火箭能否順利圓滿發射的關鍵。
  • 「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嫦五」奔月,高校立功。本文小編帶大家揭秘嫦娥五號升空背後的「大學力量」。在「嫦五」奔月的任務中,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嫦娥五號完成探月任務貢獻出科大力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於1952年,在60餘年的辦學歷程中,南航人一直秉承著「航空報國」的辦學傳統。
  • 最強「挖土」「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原標題:最強「挖土」「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12秒,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發射!開始歷時23天的探月之旅。
  • 「嫦五」順利飛天,國內外多家媒體關注:九天攬月步步高 神州沸騰聲聲遠
    發射任務圓滿完成,多家海內外媒體紛紛第一時間發文:九天攬月星河闊,中國半個多世紀以來執著守望的夢想,已然成為現實。這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  多家媒體聚焦關注  《點火!升空!》24日凌晨5時零5分,距離火箭發射僅過去半個小時,人民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就發布了火箭發射的現場視頻:高大的發射塔架,環抱著乳白色的巨型運載火箭直指蒼穹。開始倒計時了:「10、9、8、7、6、5、4、3、2、1,點火!」
  • 東大校友胡旭東榮擔嫦五「01」號指揮員!堪稱業內「排雷尖兵」
    交匯點訊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左右,伴隨著東南大學校友「01」指揮員胡旭東響亮的倒計時聲,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騰空而起。東南大學校友胡旭東是此次發射的「01」號指揮員。「01」號指揮員,是航天發射的大腦,是火箭發射任務技術上、指揮上的NO.1,是火箭能否順利圓滿發射的關鍵。
  • 盤點那些為「嫦五」升天出力的高校
    今天,老馬主要想和您一起,盤點一下,那些為了「嫦五」默默奉獻的高校。1、「嫦五」總設計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校友—「挖土」裝上「慧眼」(2)為嫦五回「家」保駕護航(3)為嫦五安全著陸提供支撐5、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嫦五」助力、護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院士
  • 「嫦五」飛天,月球,我又來了!
    >「嫦五」升天四個「糖葫蘆」,組成「嫦五」探測器重8.2噸、高7米2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4部分組成,從上到下分別是上升器、>嫦娥五號結構圖「嫦五」亮點:四個「首次」那麼,嫦娥五號探測器要想實現這種以無人交會對接方式完成的採樣返回究竟難在哪兒?
  • 高精度航天電子系統:確保嫦五「經絡通暢」
    11月24日凌晨,海南文昌,身強體壯的「胖五」再一次拔地而起,帶著「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遠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執行我國首次無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探月工程三期也將緩緩落下帷幕。本次任務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九院全方位參與嫦娥五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研製,為工程提供了大量高質量高可靠的電子設備和元器件產品。
  • 傑出校友華生捐建東南大學鐘山書院!
    傑出校友華生捐建東南大學鐘山書院!>張廣軍說,在學校深入加強書院制探索的關鍵時期,華生校友心繫母校、關心後學,並慷慨捐建鐘山書院,意義非凡、令人感佩,對此深表感謝。他指出,鐘山書院不僅是建築實體,更是東大精神的傳承和榜樣,承載著以華生校友為代表的一大批校友對後學的激勵和鞭策。
  • 衝破蒼穹,「長五」飛天背後的河南追夢人
    「長五」飛天,「嫦五」探月,這璀璨奪目的升空背後,有著許許多多默默奉獻的幕後英雄。而他們,正是這一群體的一分子;他們,是一群逐夢航天的河南人。此時距他從發射區撤回也只過了半個多小時。氦氣,作為稀缺資源,常用於火箭液氫貯箱置換、射前增壓以及加注吹除等,在航天發射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發射一次長徵五號火箭,對氦氣的需求量是國內其他型號火箭百倍之多。特別是發射日當天,必須確保高壓氦氣平穩持續供氣,出現任何差錯都有可能發射程序。
  • 南京大學舉辦緬懷傑出校友餘紀忠活動
    本報訊 12月1日下午,傑出校友餘紀忠先生特展揭幕暨餘紀忠先生逝世十周年追思會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校史館舉行。活動由常務副校長張榮主持。臺灣餘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餘範英,臺灣報業公會理事長、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校長陳駿,華英文教基金南大遴選委員會召集人陳懿院士,東大黨委書記郭廣銀,東大副校長、華英文教基金東大遴選委員會召集人浦躍樸,校長助理濮勵傑,以及臺灣方面嘉賓、南大東大兩校華英學者代表和學生代表等出席活動。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又喜「提」兩架民航客機!
    繼昨日直-10「空降」南航後,今天,又有兩架民用航空飛機落戶南航校園啦。天目湖校區首批學生代表、2019級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張博昱對校友關愛、溧陽支持、學校關懷表示感恩,將以優秀校友為榜樣,學習他們紮根航空、奉獻航空的精神,刻苦學習,勤練本領,為民航強國建設、溧陽發展、南航事業貢獻新時代青年學子的智慧和力量。徐華勤對兩架民航客機落戶溧陽表示感謝。
  •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嫦五」抵達月面後如何再次啟動返回地球?採回的月壤又對中國的太空探索有何種意義?央視新聞23日晚開始的「陪你追嫦娥」直播特別節目全都講明白了!
  • 南航要在全世界出名了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南航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院士擔任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嫦娥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南航88級校友孫澤洲擔任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在此次火星探測器搭載的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的研製工作中,也有許多「南航元素」。負責長徵五號系列主體結構製造、總裝和測試的是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南航85級飛機設計專業校友孟凡新擔任該公司總經理。
  • 南京24小時丨南京科學家發現五億多年前奇特化石
    2020年11月5日農曆九月二十 星期四南京24小時新聞速覽重點推薦南京科學家發現五億多年前奇特化石這種長有五隻眼睛的蝦形化石,被譽為寒武紀的「麒麟」,命名為「章氏麒麟蝦」,它是打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
  • 河南姑娘崔藝晗:長五送嫦五,「嫦娥」伴嫦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 通訊員 王良傑 鄭懷周 宋志斌2020年11月24日凌晨,在轉運現場,航天科技工作人員高舉紅旗,護送長五和「嫦五」出徵,展示了航天人對成功的期待。在徒步隊伍中,一位身著漢服的「嫦娥」姐姐圈粉無數,引得眾人紛紛合影留念。這位「嫦娥」姐姐就是河南濮陽姑娘崔藝晗,她也是文昌航天發射場的一線科技人員。她平時是個漢服控,這次身著漢服參加轉運活動,既應景,又養眼。
  • 「嫦五」飛天,宇通客車現場保駕助威
    作者:袁禕蔓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舉世矚目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正式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任務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的最終章,它的成功將意味著中國向航天強國邁出了有力的一步。
  • 「嫦五」啟程探月,多國科學家:史無前例且令人振奮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五」於北京時間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上一次月面採樣任務是由蘇聯的月球24號(Luna24)自動探測器於1976年完成的,該探測器將重約170克的樣本帶回了地球。鑑於許多因素都會影響探測器的實際著陸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肖龍教授表示,中國航天局選擇了月面火山平原呂姆克山(Mons Rümker)以東的潛在著陸區。肖龍曾為「嫦五」著陸的候選地點提供建議。
  • 真·星際監工丨她到了她到了!嫦娥五號帶著「挖土機」到月球啦
    這也意味著:「嫦五」已經開始正式挖土啦!△視頻:120秒回顧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發射→落月→採樣精彩瞬間兩次軌道修正 兩腳太空「剎車」「嫦五」工作小日曆本次「嫦五」發射之前,我們就已經知曉,這是我國迄今為止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
  • 南京最有文化的梧桐在這裡
    東大的校友自豪地說,南京最有文化的梧桐恐怕就在這裡吧!  東大宣傳部在微信公眾號上特別推出的一期《我見過南京最有文化的梧桐,在東南大學!》,在朋友圈迅速刷屏,閱讀量很快飆到10萬+。這期微信引來無數東大校友感慨,紛紛留言:「三十多年前那時候還叫南京工學院,我站在中山院的頂層看秋日雨中的梧桐樹冠,一片金黃,宛在昨日。人老了,梧桐金黃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