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月亮的盈虧圓缺、太陽的內部周期活動,會影響你的情緒

2020-11-24 騰訊網

編輯: 林先耿

非營利性訊合資訊,跨越國際網絡障礙,為您精選付費級國際重要資訊

歡迎關注公眾號,分享喜歡的文章, 感謝您的鼓勵、支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訊合資訊 | 要聞·生活·財經·科技·文化 - 優質資訊全球精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BC英文網 FUTURE專欄

GETTY IMAGES

埃弗裡(David Avery)的心理診所來了位病人,是一位35歲的工程師。埃弗裡回憶說:「他是一個喜歡研究解決問題的人。」而這位工程師2005年到美國西雅圖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時,他要解決的是困擾他的情緒問題,當時埃弗裡是這家醫院的心理醫生。這位工程師的情緒總是在極端之間劇烈搖擺,有時會產生幻聽幻視。工程師的睡眠也極不穩定,有時通宵失眠,有時每晚要睡12個小時。

因為慣於解決問題,工程師對自身情緒起伏的規律一直在做詳細記錄,試圖搞清楚原因。埃弗裡仔細研究了工程師的記錄,撓了撓頭說道:「這其中的節律性讓我很感興趣。」在埃弗裡看來,似乎這位患者的情緒和睡眠規律是在隨著月球引力引發的海洋潮汐之漲落而變化。

埃弗裡說,他覺得「患者睡眠很短的夜晚,好像也是海潮最高的時候。」最初,埃弗裡認為自己這個想法很荒誕。即便這名患者的情緒起伏和月亮的圓缺盈虧的周期相關聯,他也沒有可用的理論來解釋此現象,而且他也不知該如何做。工程師接受了藥物和光照治療來穩定情緒和睡眠,最終出院。埃弗裡則把工程師的筆記塞進眾所周知的文件夾抽屜裡,然後關上了抽屜。

12年後,知名心理學家託馬斯·威爾(Thomas Wehr)發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17名患有快速循環雙向情感障礙症的病人之症狀。快速循環雙向情感障礙患者是指這類精神病患者,他們患有抑鬱症和狂躁症,並會在兩種症狀之間快速切換,切換速度遠快於普通患者。這些患者和埃弗裡治療過的工程師一樣,患病時其情緒起伏呈現出不可思議的規律性。

「我開始意識到,這些循環看起來準確得令人不可思議,而人們通常不認為一個生理過程能如此準確。」美國貝塞斯達(Bethesda)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精神病學榮譽教授威爾說,「這讓我思考,是否有外在因素影響著這些循環周期,而且由於人們曾經相信月亮會影響人類行為,因此顯而易見要考慮的就是,月亮是否會對人的情緒產生一定影響。」

一兩千年以來,人們都認為月亮的陰晴圓缺會影響人類行為。英文"lunacy"(意為:瘋狂)就源自拉丁語"lunaticus"一詞,意思是"受到月亮的影響"。此外,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和古羅馬博物學者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也認為,人發瘋和發癲癇是受月相變化之影響。民間傳說稱,懷孕的女性在滿月的時候分娩可能性較大,但如果我們回過頭去查看與月相變化周期對應的出生記錄,就會發現科學證據並不能證明這一觀點。同樣,月相變化會增加精神病患者或監獄囚犯的暴力行為的觀點也並沒有什麼證據支撐。但近期一項研究顯示,戶外犯罪活動,即發生在街頭或類似海灘等自然環境中的事件,若月光較強的時候可能頻率要高一些。

然而,有一些證據表明,人類在月相盈虧周期不同階段的睡眠情況是有所不同。例如,2013年一項在睡眠實驗室嚴格控制下所做的研究顯示,在滿月日子,人們的平均進入睡眠的時間比平時要多5分鐘,總體睡眠時長則比平時短20分鐘,即或他們根本沒有見到任何月光。與此同時,他們的大腦活動顯示,深度睡眠時間也減少了30%。不過,一項後續的研究未能重複這些發現。

牛津大學睡眠研究員維亞佐夫斯基(Vladyslav Vyazovskiy)指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於,前後兩個研究都沒有監測患者一整個陰曆月、或好幾個陰曆月的整體睡眠狀況。他補充說:"唯一的系統性方法就是連續記錄同一個人在一段時期內不同階段的睡眠情況。"

威爾在自己的雙向情感障礙患者研究中正是這麼做的。對一些病例,他記錄了患者好幾年的情緒發作日期。威爾說道,「不同的人對月相盈虧周期的反應不一樣,因此即便你根據我收集的數據計算一個平均值,我也很難保證你能發現什麼。唯一能發現什麼的方法就是在一段時期內單獨觀察每個個體,然後就能找出其中的模式。」

威爾這麼做之後,發現自己的病患可以分為兩類:有的人的情緒起伏周期似乎是14.8天,其他人則是13.7天,其中還有一些人時不時在兩個周期之間切換。

月亮影響地球的方法有好幾種,第一種也是最顯著的方法就是月光之影響。滿月大約每29.5天出現一次,滿月後14.8天就是新月。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月球的引力。月球引力會導致地球上的海洋每12.4小時出現一次的潮汐漲落。潮汐高度也大約兩星期循環一次。由太陽和月亮的引力共同作用導致為期14.8天的「大小潮周期「(spring-neap cycle)以及由月亮與地球赤道相對位置導致為期13.7天的「赤緯周期」(declination cycle)。

威爾的患者的情緒起伏規律似乎正是與這些為期大約2周的潮汐高度周期相一致。這並不是說這些患者一定會每13.7天或14.8天就陷入抑鬱或狂躁。埃弗裡說,「抑鬱症與狂躁症的相互轉換並不是任何時期都會發生,而是往往發生在月亮潮汐周期的某一個階段。」

讀完威爾的研究後,埃弗裡給他打了個電話,隨後兩人重新分析了那位工程師的記錄,發現工程師的情緒周期也顯示出14.8天的節律。

另一項發現中,有進一步證據表明月亮對這些患者情緒的影響。每206天,這些原本規律的周期似乎受到另一個月相周期的影響——「超級月亮」的周期。每當月亮位於其橢圓形軌道的近地位置,就會產生「超級月亮」。

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精神科醫院時間生物學家威爾茲-加斯蒂斯(Anne Wirz-Justice)認為,威爾關於月亮以及狂躁-抑鬱周期之間關係的數據是「可信的」但也「很複雜"。

她補充說:「人們根本不了解月亮對人情緒起作用的機制是什麼。」

理論上,滿月的月光可能會擾亂人的睡眠,進而可能影響到人的情緒。這對雙向情感障礙患者而言尤其如此,他們的情緒發作通常因睡眠或晝夜的生理時鐘被打斷而引起,倒班或者長途飛行都可能打亂我們的生理活動和行為的24小時周期。甚至還有證據顯示,剝奪雙向情感障礙患者的睡眠可以讓他們擺脫抑鬱症。

威爾找到了證據,證明月光可能會影響患者睡眠。他發現,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患者起床的時間變得越來越晚,但入睡時間保持不變。這意味著他們睡覺的時間越變越長,直到某次突然睡眠變短。這種所謂的「階段跳躍」通常與狂躁症的發作相關。

即便如此,威爾還是認為,月光不太可能是事情的成因。

他這樣解釋說,「現代社會光汙染太多,現代人長呆在室內,暴露在人造光下的時間太長,以至於月光強度變化的信號都被我們忽視了。」相反,他懷疑是月球其它方面的影響擾亂了患者睡眠,從而產生連鎖效應,波及到他們的情緒。其中最有可能的因素就是月球引力。

一個理論認為,月球引力引發了地球磁場的輕微波動,而某些人可能能感應到這種波動。

「海洋是由鹽水構成的,因此可以導電。海水隨著潮汐變化流動時,就會產生相關的磁場。」倫敦大學學院空間氣候專家韋克斯(Robert Wickes)這樣解釋。然而,這個現象的影響很小,而且人們尚不清楚月亮對地球磁場的影響是否足以引發人體生理變化。

當然,一些研究認為,太陽活動與心臟病、中風、癲癇發作、精神分裂症以及自殺等病例的增加存在關聯。當太陽耀斑或日冕物質衝擊地球磁場時,就會引起肉眼無法看到、但足以破壞電網的電流。有人認為,這種電流也可能影響心臟和大腦內對電流敏感的細胞。

韋克斯解釋說:「問題並不在於這些事情不可能發生,而是相關研究十分有限,因此很難得出任何確切的結論。」

科學界曾經認為人類和某些鳥類、魚類、昆蟲不同,是不能感知磁場的。然而,今年初發表的一項研究挑戰了這一假設。研究發現,當人接觸到磁場變化,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磁場變化,人大腦中阿爾法腦電波活動就會強烈下降。人們在意識清醒但沒有執行特定任務時,就會產生阿爾法腦電波。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原因至今不明。這可能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產生的一個無關輕重的副產品,但也可能是我們身處環境的磁場變化會通過我們意識不到的方式巧妙地改變了我們大腦神經的化學成分。

威爾被這一磁場理論深深吸引,因為在過去的十年中,各類研究都在暗示,某些特定生物,如果蠅等,體內有一種叫做隱花色素(cryptochrome)的蛋白質能感應磁場。隱花色素是我們人體分子時鐘,或曰生物時鐘的重要組成成分,正是這個生物時鐘驅動我們人體的細胞、組織和大腦能有24小時的「晝夜節律」作息運作。

隱花色素與吸收光線的生物分子黃素(flavin)結合時,不僅會告知生物時鐘白日來臨,還會引發某種反應,使得這一分子複合物能感應到磁場的變化。英國萊斯特大學的行為遺傳學家奇裡亞古(Bambos Kyriacou)和他的同事已經證明,讓果蠅暴露在低頻率磁場下可以重置果蠅的生物時鐘,從而改變果蠅的睡眠時間。

如果這也適用於人類,那就可以解釋威爾和埃弗裡所研究的雙向情感障礙病患的情緒突變原因。威爾表示:「這些患者在經歷情緒的起伏周期時,他們的生物鐘節律變化也相當顯著。此外,他們的入睡時間和睡眠時長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然而,儘管隱花色素也是人類生物鐘的重要成分,其在人體內的工作機制和在果蠅體內的工作機制卻略有不同。英國特丁頓國家物理實驗室物理學家瓊斯(Alex Jones)指出:「人類和其它哺乳動物的隱花色素似乎不再和黃素結合。但要是沒有了黃素,我們就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會引發化學物質對磁場的感應。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人體內)的隱花色素不太可能對磁場有感應,除非人體內有其它可以感應磁場的化學物質。」

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如同海洋因月球的引力而產生潮汐力一樣,威爾和埃弗裡的患者的身體也可能因月球引力發生同樣的潮汐反應。常見的反對觀點認為,雖然人體75%的成分是水,但人體的水分量和海洋相比實在太微小。奇裡亞古表示:「人體由水組成,但月球引力在人體上引起的潮汐反應相當微小,因此很難從生理的角度了解其如何起作用。」

即便如此,他還是認同針對一種野草阿拉伯芥(Arabadopsis thaliana,生物學家認為這種雜草是研究開花植物的最理想標本)的一項研究的觀點。研究認為,阿拉伯芥的根系生長遵循24.8小時的周期,而這正是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圈所需的時間。「這些變化都非常細微,只有極其敏銳的設備才能檢測出來,但現在有200多篇研究證明這一觀點。」德國波茨坦(Potsdam)馬克思普朗克植物生理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Plant Physiology)的生物生理學家佛桑(Joachim Fisahn)這樣說。

佛桑模擬了單個植物細胞內水分子簇的動態變化,發現由月球軌道引起的每日重力變化足以導致細胞中水分子的減少或增加。

他說,「即使在納米範圍內,水分子的含量也會根據任何細微的引力變化而改變。因此,就會有水分子通過水分子通道(water channel)的移動。這意味著水會從細胞內移動至細胞外,或反向地從外向內。至於移動的方向是由裡至外,還是由外至裡,則具體取決於引力的方向。這種細微的潮汐反應可能對整個有機體都會產生影響。」

佛桑正在計劃做根系生長試驗,研究有突變的水分子通道的植物,以觀察這些植物是否改變了生長周期。

佛桑認為,如果植物細胞確實對此類潮汐力有感應,那麼就沒有理由認為人體細胞會不一樣。人們認為生命起源於海洋,因此一些陸上有機體可能仍然保留著感知潮汐力的機制,儘管這一機制不再有任何實際用途。

即便目前我們對該機制還缺乏認識,但在撰寫本文過程中,筆者接觸的科學家均未對威爾的基本發現提出異議。威爾發現,雙向情感障礙患者的情緒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這些規律似乎與月球的某些引力周期相關聯。

有關此機制是否存在或如何運作,威爾持對此持開放的態度。他希望其他科學家能將他的發現看作是邀請他們展開進一步的研究。他說:「對於如何發生,我沒有得出答案,不過我認為,我發現的事實已把這些問題提了出來。」

非營利性訊合資訊,跨越國際網絡障礙,為您精選付費級國際重要資訊

歡迎關注公眾號,分享喜歡的文章, 感謝您的鼓勵、支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訊合資訊 | 要聞·生活·財經·科技·文化 - 優質資訊全球精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焦點

  • 月亮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睡眠也會隨著月亮周期變化
    認為月亮周期會使謹慎病人和犯人變得更暴力的傳言也是如此,不過的確有一項近期研究顯示,月光更明亮時,室外犯罪行動(如在大街上和海灘上等)發生的機率可能會更高。不過的確有一些證據顯示,人的睡眠情況會隨著月亮周期變化。
  • 中醫教你根據月亮的盈虧來養生
    中醫教你根據月亮的盈虧來養生 來源:人民網 2009年12月09日14:58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在千年前吟出這句話時,大概未曾想到,這樣的類比正符合了中醫根據月亮盈虧養生的理論。
  • 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月亮盈虧影響人類行為-
    據新華社電古人常把精神失常和黴運等一些不幸歸罪於月亮,科學家對此一直嗤之以鼻。但最新研究表明,古人的看法並非全是虛妄之言,月亮對地球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我們先前的想像。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在對50多項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後,科學家指出,月亮盈虧不僅影響海洋潮汐,還會影響人體健康,導致痛風突發和膀胱病症等,人體的激素平衡和繁衍也會受到影響。月亮甚至還和車禍和犯罪等有關聯。  英國利茲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滿月時醫生的問診量會加大,預約會增加3.6%。
  • 腕上觀月,月相錶帶你領略陰晴圓缺的每個時刻
    懸於天際的月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超然的地位,以陰晴圓缺寄情世間的聚散離合,然而其意義卻不局限於此。作為天文曆法的直接反映,月相盈虧在時間計量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月相表便紀錄了這一天文現象,用一種巧妙的方式聯繫時間與空間。
  • 月亮為什麼會發生圓缺的變化?
    毛主席在《矛盾論》中指出:「按照唯物辯證法的觀點,自然界的變化,主要地是由於自然界內部矛盾的發展。」月亮本身並不發光,它主要是靠反射太陽光而發亮的,我們本來是看不見月亮的,只是因為太陽把它照亮了,我們才看到它。月亮在繞地球旋轉的時候,它和太陽、地球的相對位置會時常發生變化。
  • 科學範︱月亮盈虧影響睡眠嗎,起夜和熬夜誰更影響記憶?
    看起來,相對熬夜、起夜對睡眠的影響,月亮盈虧更讓相關研究者苦惱,比如,新一期《當代生物學》裡兩篇論文的研究結果就完全不同。              月亮盈虧的神秘力量一直是大眾想像中的重要一部分。可惜既然沒有狼人,科學家們也就不能測試狼人是不是能在月圓之夜變身。幸好狼人之外,還有許多別的關於月亮盈虧的流行說法。
  • 不要指著月亮起誓,它是變化無常的,每個月都有盈虧圓缺!
    1、為了愛情我守望了整個歐美那可能一絲一毫的風吹草動我會選擇緊緊的在懷生怕錯過了你的存在為了能夠你我潛伏了每一個晝夜生怕有十分一分一秒的疏忽從這裡就把你錯失遺漏直到等到你的現身。他們會只因為一個人,去到那座城,因為那是一座愛的城;他們也會只因為一個人,離開一座城,那是一座悲觀的傷城。4、不要指著月亮起誓,它是變化無常的,每個月都有盈虧圓缺,你要是指著它起誓,也許,你的愛情也像它一樣無常。愛是一次感受就算痛苦也會堅信快樂。愛是一個體會哪怕心碎也會堅信幸福。愛是一次經驗即使破碎也會告訴我們身材。
  • 這是我看過的關於『月亮盈虧變化』原因的最完美解釋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們很早就觀測到月亮的盈虧變化,但人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卻並不知道這一司空見慣的現象所形成的真正原因
  • 月相表:探索月球陰晴圓缺在腕間的變化
    然而我相信,至少《暮光之城》中的狼人Jacob Black一定不會這麼想,如果擁有一塊可以顯示月相的腕錶,他掌握自己變身的時間一定會變得得心應手、遊刃有餘。關於對月亮的重視,古代人一定會投狼人一票。自古以來,對人類來說,簡直沒有比觀測月亮堅持得更久的事了,如果說人類的科學是從觀測月亮開始的也不為過。最早的科學如曆法、數學、農業學、航海學更不用說天文學,這些科學的研究,都離不開月亮的幫助。
  • 【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月亮會發生圓缺變化?
    我們看到的月亮,它的形狀在一個月裡天天發生變化,有時像個圓盤,有時會缺了一半,有時又像一把彎彎的鐮刀。月亮為什麼會發生圓缺變化呢?我們知道,月亮是圍繞地球運行的一顆衛星,它既不發熱,也不發光。在黑暗的宇宙空間裡,月亮是靠反射太陽光,我們才能看到它。
  • 月亮的陰晴圓缺是怎麼形成的?
    試試伸出你左手,手心朝下握住拳頭,就會看到四個指關節突起,如果把突起當做大月,突起間的凹槽當做小月的話,那麼從拳頭左側的第一個突起開始數:第一個突起是一月大,接著你會發現第一個突起和第二個突起之間的凹槽很平,沒錯,這就是二月平。
  • 白天為什麼會出現月亮?月亮是怎麼追上太陽的?
    今天白天的時候,孩子們偶然抬頭看見晴朗的天空有一輪彎月,隨即興奮的大喊:「快來看,月亮、月亮。白天為什麼會出現月亮?月亮是怎麼追上太陽的?……。」可是經科學家研究發現,月亮白天和晚上都一直存在著,月亮在地球上的可見性完全取決於月球在軌道上的位置。月球,地球,太陽三者之間位置的不斷變化,才導致了這一現象。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叫做一年,月亮繞地球轉一圈的時間叫做一個月。
  • 今天來告訴你為什麼南北半球看到的月亮會不一樣!
    她告訴我,如果在南半球的國家觀察月亮,它的月相會呈現出船的形狀,而非我們所熟知的新月狀。嗯?她是在跟我開玩笑嗎?難道全世界看到的不都是新月狀的月亮嗎?圖源:pixabay圖解:地球克裡斯汀:你的朋友是對的,新月的方向取決於個人觀測時的緯度(但是新月的大小是無法改變的)。
  • 今天來告訴你為什麼南北半球看到的月亮會不一樣
    由於新月的出現是取決於月亮、地球和太陽的相對位置(而不是地球上的某一地點),與北半球相比,南半球所觀察到的月亮正好是上下顛倒的。也就是說,如果在北半球看到月亮的凹陷部分指向左邊的話,那麼在南半球就會看到它指向右邊。可想而知,要做到「從左到右」這個平滑的過度,位於赤道附近的月亮會呈現出不同於尋常新月狀的船形。
  • 「月有陰晴圓缺」——月相變化
    古人常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亮身上,「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們眼中的月亮每一天都在發生著變化,這就是月相。月相變化產生原因:太陽  地球  月球三者之間的位置關係(月球屬於衛星,自己本身不發光不透明,只能反射太陽光),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看不到的地方為月球本身的黑暗面。月相的影響因素:一是太陽照射月球的方向;二是地球上觀測月球的方向。
  • 太陽活動周期又來了,它會給地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近日,有網上報導,太陽活動周期又來了,據了解,太陽最小值發生在2019年12月,標誌著一個新的太陽周期的開始。由於太陽的變化很大,可能需要幾個月後才能宣布一個事件發生。太陽其實也和地球一樣是在不停的運動的,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做圓周運動,正如地球繞太陽公轉一樣,既然有公轉,那自然便有一個公轉的周期,而據美國宇航局的最新觀察發現,太陽已經確認進入了第25個周期了,而在以往的一些記錄中,太陽會經歷一些周期,在這些周期中,太陽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活動,如耀斑、
  • 月亮是否確實會影響人類的生理狀況?如果會,影響程度又有多大?
    然而,月亮是否確實會影響人類的生理狀況?如果會,影響程度又有多大?有不少民間傳說,探討月亮對人類生活中各種現象的影響。舉例來說,根據19世紀流傳至今的德國民間傳說,借著月光工作的人,可能會被看不見的手打耳光,甚至可能失明。另外在工業革命之前,窮人常在夜晚使用紡車,這種舉動被認為織出的布料將會沒有價值,極端迷信的人甚至認為,這樣紡出的線將會編成繩子,最後纏在親人的脖子上。
  • 月球上看地球,比太陽大三倍 假如月亮沒有了會怎樣?
    地球上看月亮,有圓有缺。月球上看地球,同樣也有圓有缺。它們的圓缺周期和形成原因都完全相同,都是因為陽光照射角度與觀測角度之差而形成的。有趣的是,地球的圓缺與月亮的圓缺正好相反,當地球上看到圓圓的滿月時,在月球上看地球卻是黑乎乎一片,就好像地球上看「新月」一般,暗不可見。地球上看到娥眉月時,月球上看到的地球則仿如「凸月」,二者正好互補,湊成一個整圓。
  • 「月有陰晴圓缺」:古代關於月亮的那些事,你知道嗎?
    夏曆每月初一,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以其黑暗的一半朝有向地球,一般與太陽同時東升和西落,地球上看不到月光,這種月相叫朔,也叫新月。因為這種現象出現在初一,所以稱初一為朔日或朔。《釋名·釋天》有云:"朔,月初之名也;朔,蘇也,月死復甦生也。"新月習慣上也用來稱月初細彎的月亮。
  • 地震的產生和太陽有關聯,太陽活動會影響地球內部的變化!
    地球的表面每年都要發生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而對人類生產和生活影響比較大的就應該是地震了,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因會引起地球上的地震呢?在之前的研究當中,我們會發現地震的產生是由於地球當中地殼的變化而產生的。而對於這一理論也是大家比較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