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師傅從事電工多年,雖然技術不足以夠得上高端,但入行年頭實打實在那擺著,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所以會是不是的扶持一下新入行的年輕電工,在不經意之間就成為了別人的師傅。在鄭師傅的記憶中,有兩位徒弟讓他深刻,到底是為什麼呢?
兩位徒弟小甲和小乙:小甲中專畢業,不是電工科班出身,入行時一竅不通;小乙呢,初中沒有上完就輟學了,在社會上混了幾年,發現電工賺錢挺容易,就自學了電工技術,這兩個人同時進廠,都被分配到鄭師傅手裡。小甲因為多上了幾年學,讓他看的電工教材,總是能很快地理解和掌握,出去幹活如果需要計算,鄭師傅都是交給小甲,而每次小甲都會不負眾望。
或許是因為性格所致,小甲工作起來總是慢吞吞的,為此鄭師傅就讓他從最基礎的電線接頭開始操練,後來再讓他配線交流接觸器自持線路、正反轉互鎖線路、星三角降壓啟動等常見的電氣線路。鄭師傅的本意是讓他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剛開始小甲非常認真,可一周以後便有了敷衍的節奏,鄭師傅已然知道小甲心中所想,尋了個機會問道:「教給你的線路是否都會接了?」小甲漫不經心地回答道:「都會了,就那幾個線路結了拆,拆了接有什麼意思?」鄭師傅笑了一下說:「既然你都會了,我們一起來接個線路看看,看誰接的快接的好,如何?」。小甲聞言,高興地應下。
師徒倆人的比拼開始了,題目是:用一隻常開按鈕完成一臺電動機的啟動-停止-啟動的循環操作,並且要求在按下按鈕時,只允許一種動作狀態的出現。小甲一看到題目就愣住了,因為這個線路並不在他的練習中,一個小時過去了,小甲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而鄭師傅呢,僅用了十幾分鐘就把線路按要求搞定。就這一場看似簡單的比試,卻讓小甲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找資料學習並勤加苦練,慢慢成為了電工好手。
反觀小乙,雖然聰明,但對待電工學習始終跟磨盤一樣,推一下動一動,不推不動,遇到稍微複雜的故障,習慣性地跑來問鄭師傅,從不自己鑽研,本想著讓他去找小甲請教,藉此來提醒他要多向小甲學習,無奈小乙毫無察覺,依然我行我素,時間久了,鄭師傅也就隨他去了。
其實,電工看似簡單,但包含的知識非常廣泛,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師傅教的都是非常基礎的知識,如果真的想幹好電工這份工作,就要主動學習,靠自己積累經驗,千萬不要指望著別人給你,對待電工技術要保持一個謙虛好學的態度才行。就這樣三年過去了,小甲早已學有所長,可以獨立在電氣服務雲平臺上接活,而一心想賺大錢的小乙則還在提包拎工具,這難道就是人們常說的「態度決定高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