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由溫柔的小米原創,熱烈歡迎來閱讀我的文章~
小河裡譁啦啦的流水聲,知了在樹上不停的叫著,陽光正好,小夥伴們搬著村裡小河的石頭,壘砌了一道擋水壩,成了一個小灣,在裡邊嬉鬧,看誰憋氣憋得時間長,看誰遊泳遊的遠,在小河裡邊打水仗,有多少蚊子,曬黑了曬得爆了皮了仿佛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這些都是我們兒時的回憶,而現在農村裡很多的小河已經乾涸了,河裡長得是滿滿的草,河道好像也沒有那麼的通順了,河邊的小橋也變成了混凝土的大橋了,一切都回不去了。那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現在在農村的河裡我們見過那些水裡的生物呢,現在還常見麼?
第一就是蛤蟆。小的時候下河裡洗澡,最煩碰見的就是蛤蟆了,不時地在水中還發出來叫聲,尤其是在發陰雨天氣裡,蛤蟆的叫聲會不停,其實我們小的時候在河裡見的那些蝌蚪,長大後就變成蛤蟆了。記得小的時候拿個小桶,然後在河裡撈上幾隻蝌蚪,回家之後看著蝌蚪慢慢長大,慢慢的長出了腿,等長出腿之後可能就扔到河裡去了,再也沒有蝌蚪那麼的可愛了。現在我們可能還會聽到蛤蟆的叫聲,但早已不是小時候那麼的常見了。
第二種就是泥鰍。泥鰍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可能在河裡下河洗澡的時候,泥鰍還不怎麼在水裡遊,但是當夏天雨季過後,河裡的水慢慢變少的時候,我們就會去河邊的淤泥裡挖泥鰍,泥鰍特別的滑,而且當你挖出來的時候,我們得抓緊把泥鰍揪出來,不然它找個洞就又鑽進去了,而且長得大的泥鰍還會發出叫聲。現在河裡沒水了,泥鰍也是少了,真的是懷念。
第三種就是小河蝦。那時候小河裡的河蝦不算大,但是這些小河蝦是比較有活力的,一直不停的崩,河蝦全身是透亮的,記得找個網子撈出來的河蝦有的就是盤子中的美食,不論是炒出來還是炸出來都是美味。河蝦必須生長在乾淨透亮的水中,對水質的要求很高,現在市面上吃的那些河蝦大部分都是人工養殖的,而那些野生河蝦真的是不好找了。
第四種就是小鯽魚。河裡最多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小鯽魚小草魚了,這些魚一般都是往下遊遊,那時候壘個攔水壩,然後在攔水壩中塞上草,這也是最原始的捕魚方法了,魚往下遊遊,走到攔水壩就往下走不動了,或者是被草已經饞住了,第二天早上去逮魚就是滿滿的收穫,後來演變為用家裡剩下的紗窗自製成一個簡易的捕魚網,那就方便了許多。那時候從裡逮到的鯽魚,回去處理好了之後,只用清水燉,再加點鹽,湯是乳白色的,想想就是美味。
第五種就是田螺。那時候田螺一邊依附於河邊的石頭上,它在上邊吸的很結實,在茶餘飯後,拿個小桶去河邊撿田螺,不用很長事件就能撿上一桶,回家之後清洗乾淨,然後放鍋裡爆炒,那也是美味。現在夏天在外邊喝酒擼串,辣炒的田螺也是必備的美味佳餚之一。
現在這些也只是滿滿的回憶了,再想回到農村,過著小孩嬉鬧,河裡遊泳的生活已經是難上加難了。所以我們要珍惜好我們身邊的環境,讓我們再回到農村去重新體驗這些大自然的風光,那是多麼的美好。
編輯:陳浩/審稿:茜茜/本文章為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裝載,如有發現必追究其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