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等了8年第一滴才滴落,著名的「滴瀝青」試驗,到底圖的啥?
想必大家應該都知道瀝青是用來鋪路的一種材料,在剛建好的路面上鋪上瀝青,能夠用於防水。瀝青的作用有很多,特別是對於鋪路來說,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物質。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觀察到剛鋪完的路面上的瀝青是有一定的流動性的,甚至可以粘在人的身體上。而且不要太久的時間,瀝青就會完全變硬,暫時失去黏性。很多科學家也在研究這樣的一個問題,有一位物理學家叫託馬斯帕內爾,他就做了一個這樣的實驗,關於瀝青的凝固性和它的流動性。
他是在一個這樣的實驗室裡面,在室溫的情況下,建立這樣一個實驗的。大家都知道瀝青是凝固的並且容易碎的。實際上它又是一種流動性很強的物質,當然要在特殊的情況下,他在流動性可能才會表現出來,在室溫的情況下,它的黏性是很強大的。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瀝青實驗就是在一個普通的環境當中創造的。瀝青的溫度也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有人一直盯著瀝青就是為了觀察它到底什麼時候才會滴下來。第一次第一滴瀝青流下來的時候,花費了8年的時間,後來40年之內陸陸續續滴下來幾滴,由此可見要大幾年才會落下一滴。
很多人也在見證了瀝青滴落之後去世了,並且由其他教授繼續來觀察這個實驗。當然,網絡技術發達以後,很多人可以通過網絡實時監控,就沒有必要自己一直待在瀝青的場所觀察了。
當然也可能因為一些原因,有的瀝青滴下來,人們或許沒有捕捉到。這的確是一種損失,可是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一種情況。長達92年都沒有人能夠破解,託馬斯帕內爾教授還是繼續這個實驗,他就是要向大家表明,雖然瀝青是看上去像是固體,可是它是存在流動性的,並且它的粘度很高。
其實這樣的瀝青實驗是特別無聊的,不過也有很多科學家以及其他學科的教授都想要去研究這樣的問題。他們就是想要去弄清楚,或者是去證明這個問題的存在以及物質本身的性質。
人們為什麼這麼看重「滴瀝青」這個實驗呢?因為它體現的是一種科學精神。不放棄並且能夠堅持不懈地完成。這樣的精神是值得很人們去學習的,希望我們大家在生活當中遇到問題的時候,也能夠積極地面對,堅持到底。
對於等了8年第一滴才滴落,著名的「滴瀝青」試驗,到底圖的啥?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關注後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