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白鰱,配圖卻是草魚,不過都是中國家魚當家品種。
四大家魚中,白鰱對環境的適應最強,尤其是在北方的低溫條件下,也是不停的攝食生長。當然的在淮河以南廣大地區,氣候最是適宜,生長更快,病患還少,所以養殖普遍,價格最低。這樣的養殖環境下,南方人吃魚挑選範圍大,單單四大家魚裡,會挑肉質和味道都比較好一些的草魚、鱅魚,吃白鰱就比較少;北方養殖白鰱多,吃白鰱就多多。談不上喜歡不喜歡,物產決定的。
再說烹飪。對一種食材做的多,吃得多,就會越做越符合自己的口味,越喜歡吃,這是人們喜愛家鄉菜的根本原因。南方人做魚以蒸、煎為主,白鰱肉鬆軟多刺,爆腥味大,蒸出來的肉經不住筷子,一挑成爛泥,還腥味難壓住。煎著更不好,容易爛還老出水。再說他們吃白鰱少,做的就少,不去研究白鰱食譜,做出來的白鰱就不大好吃。
北方做法不一樣了,以炸塊魚和大鍋燉為主,而且烹飪之前都要用鹽醃好,把肉裡的水分逼出來。再做肉質就緊湊些,不易糊爛。這樣做出來的魚,肉雪白細膩,味道香甜,比草魚鯉魚鱅魚還要好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