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鰱是傻魚?不明白這幾件事,就不知道它的真面目

2020-11-25 大別山小農人

白鰱魚屬於四大家魚之一,在我國水域分布廣泛,野生的白鰱主要生活在有水流的水域,主要是由於其只能在流水中繁殖。所以很多靜水水域生活的白鰱都是人工放養養殖的,也是主要的經濟魚類之一。在商品粉餌應用到實際作釣之前,白鰱是很難釣到的,主要是由於其生活習性及進食特點導致的。

白鰱的生活習性

白鰱和花鰱合併到一起稱作鰱鱅,也主要是由於它們生活習性的大同小異,白鰱主要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層,其本身屬於喜溫魚類,所以在夏季的時候是它們活躍度最高的季節,也是生長最快的時候。

不僅如此,白鰱生性膽小,所以在晴天無風的天氣,就容易看到它們,尤其是在太陽直射的避風處,成群的鰱鱅遊弋在水面上。如果是颳風下雨天就很難看到它們活動覓食。

進食特點

30年前白鰱比較難釣,主要就是沒有好的釣餌,也是由其特殊的進食特點造成的。白鰱屬於濾食性魚類,通過在水中不斷的張合嘴,把含有食物的水吸進嘴中,再通過魚鰓吐出來,保留一些細小顆粒的食物,主要有藻類等微生物。所以白鰱還有一個用處就是能淨化水質,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隨便捕撈的。

正是由於以上的進食特點,所以在作釣的時候,釣餌的使用至關重要,最基本的就是要有良好的霧化效果,以及長時間地散落,才能誘魚進窩,並在其濾食的時候誤將魚鉤吸入,最終完成中魚的結果。

作釣方法

1,手竿作釣

調釣:手竿作釣,首先是調釣的確定,由於釣白鰱使用的餌團比較大,所以使用的浮漂吃鉛量也就大,其它相應的線組也粗,調釣的話也就需要注意以下。因為每次搓的餌團大小不一定一樣,就要考慮誤差範圍,而且在餌料霧化散落的過程當中,浮漂在慢慢上升,最終露出所調的目數,就說明餌料已經化完了。

霧化:先不管餌料的味型如何,釣白鰱最重要的就是霧化,沒有霧化就吸引不了它們進窩,所以在餌料開好之後,要搓一團放在水中,看看效果如何,在多長時間內霧化完以及散落的效果。還有就是我們要手動控制一下霧化所需的時間,前期時間要短,後期魚進窩之後霧化時間要長,才能提高中魚率,可以通過揉打餌料的方式實現。

魚層的尋找:雖然白鰱看似屬於傻魚,但要想釣好也不容易,尤其是魚層的尋找和確定。有時我們是能釣到,但很多都是錨到魚身上的,要想正口中魚,就得正確找魚層。可以先從半水處開始搜,沒口的話再慢慢往下找,直到正口中魚。發現錨到魚的腹部下顎就要往下調整,或者正確判斷漂相,防止大魚四處遊動造成浮漂變化。

2,海竿作釣

餌籠水怪釣組:使用海竿作釣,其釣組還是比較特殊的,是一種專門用來釣鰱鱅的釣具,那就是餌籠水怪釣組。該釣組不需要調漂,浮漂的吃鉛量和餌籠裝滿的重量已經被設定好了,安裝好了就能用,上手門檻非常低,很多釣友都是從它步入釣魚的坑。需要注意的是,浮漂上面的太空豆決定了作釣水層,最好多穿幾個太空豆,防止拋投的時候發生位移。

多竿組合:海竿作釣的話,重要的需要多竿同時使用,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效果。根據作釣水域大小,可以使用三根或者五根海竿配合釣,當然作釣的水深是需要思考的,一開始的話,不知道魚層,就要多設定幾個水層來搜魚,哪根中魚的話就集中釣哪個水層。還需要注意的是要儘量將餌籠打在一起,集中作釣就能最大程度地縮短誘魚所需的時間。

注意事項

1,提竿的力度

白鰱雖然屬於淡水中體型比較大的魚類,但其嘴部的肉還是比較薄的,這就意味著容易被魚鉤打穿,造成跑魚。所以在提竿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力度,尤其是使用海竿作釣,非常容易把魚嘴打豁,另外注意一下魚的活動軌跡,在其發力的時候要注意避其鋒芒,放線或者引導魚的遊動方向是可以的。

2,提高中魚率

鰱鱅進窩之後,都是成群的,所以在漂相上的表現還是比較亂的,此時提高中魚率才是最重要的,否則錨到魚就會造成炸窩,得不償失。可以通過抓穩定的漂相,來實現高中魚率,也可以通過針對白鰱喜歡吃的味型來實現,使用酸味的餌料是常用的方法,但實際作釣中,發現腥味的餌料也是能釣獲的。

最後總結

其實釣白鰱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主要是看魚情如何,資源好的地方釣起來肯定簡單,尤其是使用海竿作釣。使用手竿作釣相對比較難一點,但是多操作幾次就熟悉了,主要就是考慮調漂,餌料霧化,以及魚層的尋找。

當然釣法是多種多樣的,其它方法也是能釣到的,我是大別山小農人,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白鰱對環境的適應最強,南方人為什麼不喜歡吃白鰱?原因是什麼?
    說是白鰱,配圖卻是草魚,不過都是中國家魚當家品種。四大家魚中,白鰱對環境的適應最強,尤其是在北方的低溫條件下,也是不停的攝食生長。當然的在淮河以南廣大地區,氣候最是適宜,生長更快,病患還少,所以養殖普遍,價格最低。
  • 有人說白鰱不好吃,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養它呢?這可能是最好的...
    鱅魚比白鰱擁有的優勢。 、我們大多數人知道鱅魚的魚頭是有名的菜餚之一,其魚頭長度佔整個身體的1/3,做起來吃起來也比較方便,消費量是白鰱無法比擬的主要原因。 、在精心飼養下,胖頭魚生長速度更勝一籌,通常情況下:白鰱1齡可以長至1斤,2年大致可以長至4斤左右,而胖頭魚1齡可長至1~2斤,2年可長至5斤左右。
  • 白鰱和花鰱分不清嗎?長得很像的兩種魚,價格差別大,哪個好吃?
    家魚中鰱魚是白鰱,鱅魚是花鰱,兩種魚在外形上很相似,價格上卻天差地別。在魚類市場或者酒店,常有商家混水摸魚,用白鰱去代替花鰱,對兩種魚不熟悉就只能吃啞巴虧。
  • 一個聰明的女人,在外面從不炫耀這三件事,唯有傻女人才會做!
    而聰明的女人,她們絕對是謙虛低調的,從來不會向外人胡亂炫耀,特別不會炫耀這三件事: 其實她心裡是一個很自卑的女人,整天把那一串數字掛在嘴邊,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家庭有一份多麼好的工作和收入。 很多家庭出現盜竊案一般都是通過傻女人向外人透露收入引來的賊,俗話說:財不外露。當你外露自己的錢財,那麼肯定會有一些不法分子趁機而入的。 所有一個聰明的女人覺得是謙虛低調的,從來不會炫耀自己家庭收入。
  • 狍子真的很傻嗎?它並不傻,只是人類對它的誤解太深了
    狍子一點兒都不傻,但由於它特殊的生活習性,很容易被人們誤解,以至於獲得了「傻狍子」的綽號。狍子是最成功的鹿科動物,分布範圍遍及亞歐大陸的中高緯度地區,生存力強,數量眾多。
  • 你不知道的事,魚可都知道!
    狗脂鯉| 圖源網絡捕捉燕子這件事絕不止從水中一躍而起那麼簡單。所以當清潔魚啄食時,它們會發生晃動,以此提醒清潔魚:這是不該啄的地方!為了維護和客戶的關係,清潔魚還會用腹鰭和背鰭安撫它們。面對肉食性的客人,安撫就變得更為重要了。而面對大部分非肉食、不存在威脅的客人,清潔魚也就變得更為大膽一些。當然為了能得到更優質的服務,這些客戶還會給清潔魚「打分」。沒錯,這就像是我們給餐館評分是一個道理。
  • 花鰱和白鰱如何區別
    作為一個偏愛食用淡水魚的資深吃貨,大叔我是非常喜歡吃鱅魚和鰱魚的,尤其是喜愛鱅魚,但是有很多朋友不是很會區分鰱魚和鱅魚,因為在名字上他們太相似了,花鰱和白鰱。今天大叔就給大家普及一下花鰱和白鰱的區別。白鰱魚屬於鰱魚,花鰱魚屬於鱅魚,他們都是鯉魚科的淡水魚。
  • 這魚傻頭傻腦,名字卻相當霸氣,小時候很常見,現在怕是絕種了
    這魚傻頭傻腦,名字卻相當霸氣,小時候很常見,現在怕是絕種了。我這個人非常喜歡釣魚,不管走到哪,後備箱永遠少不了釣魚的裝備,只要看到有水的地方,就忍不住想釣幾條魚,漁癮犯了攔都攔不住,但是現在很難找到適合釣魚的地方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
  • 王者榮耀:老玩家都不知道幾件事,例如:娜可露露的鷹叫什麼?
    hi,hello,我是你們的雞腿,王者榮耀這個遊戲不只是遊戲對局中有著很有意思的事,還有就是每個英雄的特點,像娜可露露的鷹叫什麼名字?想必即使是老玩家也不一定知道!第一件:蔡文姬的琴叫什麼名字?很多玩家被蔡文姬的「飛舞戰場的美少女,大活躍!」
  • 一條幾千年都沒有吃明白的魚,到現在都不知道它該叫什麼名
    ——[ 宋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的一首詩,美麗到讓人窒息。對於春遊這種事,他自然是不可能落下的,否則怎麼會有這樣美麗的詩篇?但是,詩人此時似乎最想做的事情,似乎想吃一頓河豚大餐了。蘇軾不光是一位文豪、詩人,在宋代他還是一位美食家,是一位特別會吃的「吃貨」,發明了許多美味佳餚,如東坡肉、東坡肘子、烤羊羯子等。
  • 花鰱為何被稱為好人花鰱,和白鰱有啥區別?
    文/農夫也瘋狂魚在中國的餐飲文化中,有著很重要的位置。在過去,即便是生活條件很艱苦的時候,每逢過年過節了,在餐桌上一般都離不開魚這道美食的。聽父輩們說,以前過年的時候,有些人家買不起魚,就會用木頭雕刻一條魚,等到吃年夜飯的時候,就把它拿出來放在盆子裡,這樣就寓意著「年年有餘」了。小時候吃的最多的魚,就數四大家魚中的鰱魚了。
  • 花鰱和白鰱的區別
    花鰱學名鱅魚,為四大家魚之一,別稱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等,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稱,外形似鰱魚,體型側扁,頭部較大而且寬,生長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庫、池塘裡,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層,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花鰱和白鰱的區別吧!
  • 花鰱倒掛模式,讓花白鰱產生更高養殖效益
    那麼,如何讓花白鰱產量更高效益更高呢?多數養殖戶選擇以白鰱為主,花鰱為輔,同時加大放養密度和規格來提升產量。由於近幾年白鰱行情差,花鰱價格又高,造成了很多客戶會選擇以花鰱為主的倒掛模式。花鰱倒掛模式是以花鰱為主的放養模式,一般白鰱和花鰱放養密度比例接近1: 2,為了追求更高的花鰱產量,有的池塘白鰱放的很少,甚者不放。
  • 手竿釣鰱鱅,想要花鰱多白鰱少,篩選餌料最重要
    鰱鱅也叫白鰱和花鰱,養殖基本都是混養,白鰱多花鰱少,自然水域也一樣。平常作釣時,漁獲也是白鰱多於花鰱,基本上碰到什麼是什麼。花鰱不單味美肉細,而且由於其口比白鰱大,作釣難度也相對要容易些。但眾多的白鰱混雜其中,想要多上些花鰱,沒有針對性的釣法,幾乎不太可能。而針對性釣法首先就要從餌料入手,再結合作釣手法,才能保證上的基本都是花鰱。
  • 貓吃魚會不會卡刺?看看貓吃魚的方法就明白了,就沒有吃不下的魚
    我是本文的編輯嘉嘉,喜歡這篇文章的小夥伴們記得點擊一下收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被魚刺卡住過的經歷呢?在喉嚨裡不上不下的真的是十分的痛苦。小時候被魚刺卡住媽媽就會讓喝一大口的醋或者滿口生咽,可以說無論哪一種方法都十分的難受了。那不僅就有人問了,人吃魚會被卡住,那麼貓咪吃魚會不會也與同樣的情況呢?
  • 太湖放養白鰱治理藍綠藻
    江蘇省太湖漁政管理委員會日前在太湖東部水域的二點五萬畝養殖區放養五十三萬尾白鰱,首次嘗試用生態方式治理太湖藍綠藻汙染。
  • 「白鰱」和「花鰱」長得很像,名字也只有一字之差,區別卻很大!
    「白鰱」和「花鰱」長得很像,名字也只有一字之差,區別卻很大!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魚大肉便成了大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當然魚肉也是大家常吃的,魚肉的營養價值高,含豐富的蛋白質,價格卻比較實惠,特別是花鰱和白鰱是大家比較常買的,這兩種魚長得比較像,名字也只差一個字,價格會差好幾塊,很多人不太清楚這兩種魚的區別,很多人都是誰便宜就買誰,其實這兩種魚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一起來看看吧!
  • 認魚了,這什麼魚?鰓邊還長了「黑痣」
    有一種魚很好吃,它有很多個名字:把齊、針魚、秦皇島管這種魚叫氣泡子魚。從小就知道氣泡子魚,不知道學名叫啥。最近一查,學名還很文氣,叫:斑鰶bānjì。奶奶經常和我說起她小時候吃過這種魚,現在還記憶猶新。幾乎每次做魚,奶奶都會提及此事。講得眉飛色舞。雖然那時連鯉魚都不認識,但也非常熱衷於聽奶奶講這故事。
  • 買新魚到家不要直接放魚缸,注意做這幾件事,才能提高成活率
    買新魚到家不要直接放魚缸,注意做這幾件事,才能提高成活率全文簡介:現在的氣溫比較低了,相對來說是一個適合養新魚的時候,相信很多魚類愛好者已經挑選好了適合的喜歡的魚,準備帶回家養著了,魚是一種比較難養的動物,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成活率很低,所以買魚回家不是說直接放到魚缸中養著就可以的
  • 為什麼白鰱價格便宜,卻很少人吃?
    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鰱魚的消費量最低,價格也最低。鰱魚的消費市場消費人群不是以南北方來區分,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喜好也不一樣,白鰱的價格是四大家魚中最低的消費量也是最低。為什麼大部分人不太喜歡鰱魚?1、鰱魚雖然便宜,但消費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