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陳晏清
《看法與說法》輯錄了瑞環同志三十多年裡對於理論活動,對於實際工作以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等各個方面的實際事物的「看法」和「說法」,內容非常豐富。瑞環同志強調理論必須與實際相結合,認為這是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所在,是保證黨的思想路線正確的最重要條件。這也是他幾十年來一以貫之的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活動的一個重要「看法」。對於這個「看法」,他有過許許多多十分深刻、十分生動的「說法」。他說「堅持馬克思主義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結合是運用,結合是目的,結合是堅持,結合也是發展。」這個論斷包含了深刻的學理,也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經驗,並且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結合是堅持」,「堅持」的問題首先是個信仰的問題。許多先進的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首先來自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力量、邏輯力量。這種信仰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堅定起來。只有把理論付諸實踐,用於觀察和處理現實社會中的實際問題,看到這種理論對推動社會進步具有強大的威力,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信仰才能真正地堅定,才會義無反顧地堅守。現在有些人既不去讀馬克思主義的書,也不去看馬克思主義對於實踐發揮了怎樣重大的指導作用,就在那裡發議論,說馬克思主義過時了,不中用了,不能信了。他們一無理論,二無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實踐,有的只是「人云亦云」的盲目性。像這些人的理論信仰問題,就應當靠這番「結合是堅持」的道理去解決,引導他們去理解這個「結合」,關注這個「結合」,實行這個「結合」,並在「結合」中樹立和堅定正確的信仰。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問題,固然首先是一個堅持者的信仰問題,但也不僅僅是這個問題,還有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身有沒有力量堅持下去的問題,即馬克思主義理論能不能保持自身的生命力的問題。在同樣的國際環境下,為什麼蘇東堅持不下去了,而中國卻能堅持下來?這原因就在於中國共產黨人出色地實行了這個「結合」,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的社會實際相結合,同新的歷史條件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形態,因而能夠成功地指導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取得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這個道理,按瑞環同志的「說法」,就是「結合是發展」、「只有發展才是真正的堅持」的道理。瑞環同志批評了一些人的思想方法。他說「有些同志雖然也講堅持,但卻主張不要有任何發展和突破、原封不動地堅持,這只能是書齋裡空洞無物的堅持,對現實生活毫無意義的堅持,談不上是真正的堅持。這種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只能是窒息社會生活,窒息改革開放,窒息社會主義事業,同時也窒息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總之,不發展就不能堅持,不「結合」就不會有發展。「堅持和發展,二者統一於理論與實際結合的過程中」。這是一個非常正確、非常深刻的理論結論。
學習《看法與說法》這部著作,我又很自然地聯想到去年十月瑞環同志為南開大學哲學院重建五十年院慶的題詞「傳授原理,引導應用」,越加認識到這個題詞對於哲學院的建設、對於哲學學科發展的深遠意義。「傳授原理,引導應用」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哲學教育中貫徹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強調既要教好哲學基本理論,又要教育學生在實踐中應用基本理論,這就從根上解決了問題。不僅信念問題,而且學風問題,哲學教育的宗旨、方針和方法問題等等,都可以有效地得到解決。學生理論學好了,學會應用了,覺得哲學真是有用了,信念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
瑞環同志的這部著作,不論對實際工作者和理論工作者都有重要的啟示。這部著作裡集錄的看法和說法,都體現了理論與實際的統一。這些看法和說法,都是把理論化為方法、化為實際工作的主張,或者是把對實際事物的觀察和思考提升為理論的認識。凡是想幹大事的實際工作者,特別是領導幹部,都應當學習這種本事。而對於理論工作者來說,就要特別注重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在應用理論中發展理論。我讀瑞環同志的文章很有理論感。什麼是理論感?毛主席說過:「真正的理論在世界上只有一種,就是從客觀實際中抽出來又在客觀實際中得到了證明的理論。」所以,真正的理論是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論,講這種理論的文章才能讓人有理論感。那種脫離實際的空洞的理論,不會給人以真正的理論感,而只會產生誇誇其談感。我們理論工作者要使我們寫的文章讓人們有理論感,要使我們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方面有所作為、有所成就,就應當按照瑞環同志的「說法」,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