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2020-12-05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大連7月28日電 (記者趙徐州)「第十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論壇」近日在大連理工大學召開。來自全國50餘所科研機構和高校的9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新中國70年」展開深入探討。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從根本上說是對發展道路的探尋史。」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韓慶祥提出,應通過對「道路」的探尋來梳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史,不斷加強對中國道路的學理性探視。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在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賀新元認為,如此豐碩且富有解釋力和指導力的理論創新成果背後,凝結著黨的理論創新的寶貴經驗。其中最根本的一條經驗就是,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堅持馬克思主義並發展出能揭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規律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新中國的發展成就是顯著的,是符合現代化發展潮流的,對於推動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積極作用。」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北京高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學研究會會長程美東表示,新中國70年來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豐富了社會主義的內涵和實踐,提升了社會主義的活力,讓社會主義制度大放異彩。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副主任陳志剛認為,新中國70年現代化實踐的偉大成就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國成功走出了一條現代化新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路徑。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趙智奎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規律概括為「結合律」「正反律」「創新律」,三者構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規律的有機整體。這三者分別是始終堅持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際相結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地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始終堅持理論創新,使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永葆青春活力。

  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洪曉楠認為,構建中國話語體系,本質上是中國道路的理論表達、中國經驗的理論提升、中國理論的話語呈現、中國方案的理論表徵。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大連理工大學聯合主辦。

相關焦點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典範
    貫穿其中的一根紅線,就是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只有抓住這根紅線,才能準確理解《講話》的豐富內容。  江澤民同志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不僅是我們党進入新世紀的光輝的綱領性文獻,也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寶庫的新貢獻。
  • 天津日報: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陳晏清  《看法與說法》輯錄了瑞環同志三十多年裡對於理論活動,對於實際工作以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等各個方面的實際事物的「看法」和「說法」,內容非常豐富。瑞環同志強調理論必須與實際相結合,認為這是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所在,是保證黨的思想路線正確的最重要條件。
  • 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的結合和升華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改革開放  [中圖分類號]D610[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29-1445(2019)10-0012-05  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實踐過程,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相結合的思想過程
  • 堅持馬克思主義方法論 不斷提高治國理政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最終要落實到怎麼用上來」,「凡貴通者,貴其能用之也」。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馬克思主義工作方法的學習,重視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工作方法來研究和解決中國實際問題,並得出適合中國實際國情的規律性認識。
  • 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
    1952年,他在中國人民大學進修一年後,回到北大做蘇聯哲學專家的助手,幫助培養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方向的研究生。從此,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便成了他終生的事業。黃枬森是當代中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哲學史家和哲學教育家。
  • 「學思平治」顧海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徵的升華
    毛澤東奠定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石,他在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過程中,就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就主張「從中國的歷史實際和革命實際的認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國需要的理論性的創造」,就堅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 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經驗和基本規律
    根本經驗是中國共產黨不間斷地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引領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創新發展;始終不渝地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間斷地實現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雙向互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條基本規律。
  • 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
    作者: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鄭又賢  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
  • 於沛:馬克思主義是邏輯和歷史相統一的科學
    原標題:於沛:馬克思主義是邏輯和歷史相統一的科學   馬克思畢生的科學活動,或是邏輯的方法,或是實證的方法,卻從沒有將兩者對立起來,而是從揭示人類歷史矛盾運動的科學性、真理性這一總體目的出發,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 新時代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需「執兩用中」
    習近平總書記說:「社會主義並沒有定於一尊、一成不變的套路,只有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把藍圖變為美好現實。」中國共產黨人要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從中國國情和科學社會主義實踐出發,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認識,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 劉呂紅:守正創新,思政課建設要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社會主義的根本方向,不斷強化對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的傳授,確保思政課在踐行系統育人上方向堅定,對此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堅持正確的政治原則,就是要始終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即堅持以政治性為靈魂,以學理性為基礎,將其融入思政課建設全過程。思政課是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新理論的主渠道,應對包含鮮明政治性又蘊含豐富學理性的新理論新成果進行深入闡述和闡發,確保思想武裝的前提是政治性原則的凸顯和學理性話語的彰顯。
  • 高校思政課教學怎樣堅持八個「相統一」
    下面結合自己教學、研究的經歷,就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的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做到八個「相統一」,談談認識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我體會這是要求將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理論的教學與學生思想實際緊密結合,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 「四史」學習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四史」是什麼關係?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
  • 十九、掌握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關於新時代堅持和...
    1.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看家本領  (190)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只有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
  • 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需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的根本原則
    >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八個相統一」,其中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居於之首,蘊意著統領之意,成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根本原則。因此,思政課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培養既有堅定政治立場又兼具深厚理論根基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3.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實踐依據。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是思政課改革創新實踐得出的正確認識,也是思政課改革創新深入推進的實踐依據。習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 讀懂新時代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關鍵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 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導讀--理論...
    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三講(總130期),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鍾君做客講堂,以「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主題,對《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進行導讀。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先要尊重客觀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看到改造主客觀世界的艱巨性,立愚公志,學會苦幹。其次要更加堅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會實幹。最後要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力求使該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相一致,按照實踐革命性原理的要求,學會變革求新,創新幹。 ·與其抱怨環境,不如通過實踐改造環境。
  • 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認識解決中國發展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更好在實際工作中把握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現實、內因和外因、共性和個性的關係,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並將之作為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之一,強調這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以不可辯駁的事實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鮮活生命力,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中國大地上高高飄揚。
  • 精準把握習近平理念的馬克思主義本質特點
    在剛剛結束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漢堡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發表的《堅持開放包容推動聯動增長》重要講話中有三處提到了「理念」,會議期間與多國政要會見交流亦多次提到理念,中國理念正日益成為世界共識,習近平理念已經成為我們的指路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