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情況
一、基地發展情況
家瑞種植專業合作社優質蔬菜生產基地位於蘭陵縣向城鎮南部,規劃面積3000畝,規劃建設優質蔬菜種植區、種苗培育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區、自產蔬菜交易區、淨菜包裝加工區、休閒觀光採摘區六大功能區,建設高科技鋼架式溫室大棚133個、拱棚360個。基地最大單體棚體長340米,寬28米,創造了目前設施棚體最長記錄,被譽為「亞洲第一棚」 ,引領了蔬菜實用設施發展前沿。
合作社依託基地積極增強生產規模和發展檔次,目前註冊資金6680萬元,入社社員301戶;「家瑞福牌」黃瓜、辣椒、白菜、生菜4個品種全部通過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基地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生命線,嚴格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和生產監管,積極推廣物聯網技術。按照「農戶承諾、聯戶擔保、合同約定、專人監管」的原則,積極探索建立「聯戶擔保、菜農自治」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對產前、產中和產後銷售實行全程質量控制,確保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基地作為蘭陵蔬菜主產區,先後被列為「山東省菜果茶建設項目標準園區創建基地」、「全國青少年兒童食品安全科技創新實驗示範基地」,優質黃瓜被被評為沂蒙優質農產品第二名。目前,年可生產各類蔬菜8000多萬斤,年產值1億元,直接帶動群眾增收3600萬元。
一期工程投資3000萬元,集中建設了優質蔬菜種植區,新建高科技鋼架式溫室大棚133個,硬化生產路5600米,壘砌三面光溝渠3.2萬米,修建橋涵150個;溝渠路兩側栽植綠化苗木3.6萬餘株,其中栽種葡萄1萬棵。基地內主要種植優質黃瓜、辣椒、白菜、生菜等蔬菜作物,註冊了「家瑞福」牌商標,擁有「家瑞福」黃瓜、辣椒、白菜、生菜4個蔬菜商標品牌,並全部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AA認證,在完善自身發展和帶動群眾增收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圍繞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合作社著力在三個方面求創新、求突破:
一是牢牢把握農產品質量安全。合作社制定了統一的生產技術規程,嚴格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和生產監控,積極推廣物聯網技術,對產前、產中和產後銷售實行全程質量控制,推進生產基地與銷售終端可視對接,形成了種植有基地、生產有標準、管理有檔案、產品有標識、質量有保障的標準化格局。基地統一使用包裝銷售,銷售的產品都建立健全銷售記錄,出售的產品都在包裝箱上印註標識,明確生產時間、生產基地及生產人,確保質量可追溯。特別是依託縣、鄉、企業三級檢測平臺建設,著力抓好基地速測室建設,新建自檢室1個,配備了速測儀、冰箱、打碼機等設備,隨時對蔬菜進行自檢,有力保障了蔬菜質量安全。同時,按照「農戶承諾、聯戶擔保、合同約定、專人監管」的原則,積極探索建立「聯戶擔保、菜農自治」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具體做法是:在合作社種植基地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機構,與合作社社員籤訂農產品質量安全合同協議,合作社與社員之間的技術、信息、資源等實現共享;社員之間籤訂聯戶擔保協議,3—5戶之間相互擔保、相互監督,力求形成更為嚴密的「層層負責、網格到底、責任到人、全面覆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促進蔬菜質量安全監管由社員的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轉變,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社員維護蔬菜質量安全的積極性,確保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是實行標註化生產。基地堅持「大規模、高檔次、新品種、高品質」的發展思路,積極彰顯特色,打造優勢,建設鋼架式結構棚體,引領蔬菜實用設施發展前沿。 2014年,基地生產各類蔬菜8000多萬斤,年產值1億元,直接帶動群眾增收3600多萬元。基地二期工程投資800多萬元,流轉土地600多畝,建設鋼架無支柱高科技日光溫室種苗繁殖基地2個,全部採用標準化操作規程,不僅提升了種苗繁育水平,而且發揮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同時,以科技創新為載體,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的合作與交流,加快蔬菜新品種、新設施、新技術的引進、示範和推廣,在技術指導、良種良法、先進設備的應用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科技貢獻率達85%以上。聘請省市縣農業專家擔任生產技術顧問,定期到基地開展生產技術培訓,指導病蟲害防治,通過發放明白紙、開辦科技夜校、舉辦田間課堂等方式,解決農業服務「最後一公裡」問題,社員的科技素質和生產技能明顯提升。去年以來,先後發放生產技術明白紙2萬餘份,開展各類技術培訓3000餘人次,推廣農業高新技術、新優品種20餘項(種)。同時抓好全程質量監控,生產標準化程度不斷提升。
三是著力打造名優品牌。圍繞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註冊了「家瑞福」牌商標,生產的黃瓜、辣椒、白菜、萵苣4個品牌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AA級產品認證。基地種植的優質黃瓜被被評為沂蒙優質農產品「第二名」;2014年10月份被列為山東省菜果茶建設項目標準園區創建基地;2014年12月份又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青少年兒童食品安全科技創新實驗示範基地」。基地生產的蔬菜產品主銷上海、蘇州、浙江等南方市場,上海蔬菜集團、蘇州南環橋蔬菜批發市場等蔬菜銷售老總分別率團到基地實地考察論證,並籤訂了產銷對接協議,蔬菜銷售渠道更加暢通。
二、今後發展方向:
一、繼續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大檢驗檢測力度,落實好「聯戶擔保、菜農自治」制度,完善各項管理措施,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實行蔬、果同步發展。實施第二期工程,流轉600畝土地種植秋葵,積極開發秋葵系列產品,爭取打入高端市場,解決當地蔬菜品種單調、缺乏保健類蔬菜的問題。通過豐富種植品種,拉長基地產業鏈條,把基地打造成為旅遊、觀光、採摘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
三、進一步強化示範帶動。充分利用2個鋼架無支柱日光溫室,搞好一棚多茬、一年三收栽培技術的推廣和示範引導,提高田間產出,增加種植效益,使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