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俄羅斯的極端天氣與浩瀚領域,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文化精神!

2020-12-04 百家號

穿越俄羅斯的極端天氣與浩瀚領域,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文化精神!

等待四年,今年世界盃即將於主辦國俄羅斯揭幕,大家除了遊走於12個場館觀賞足球賽事,我們更帶你擴闊眼界與境界,乘坐世界上最長,大約6000英裡的西伯利亞鐵路,在火車中經歷9個不同時區,穿越俄羅斯的極端天氣與浩瀚領域。放眼望去儘是一望無際的大片荒野,草原,凍土,在野外生活看似自由自在,但先決條件是你要克服嚴寒這一關。

這個國際影響力愈來愈大的國家,一千多年前還是烏克蘭境內的小國,在二十一世紀一躍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當年蘇聯的共產勢力與版圖不斷擴展到東歐和中亞,成為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聯」,直至1991年蘇聯解體。不過,俄羅斯既不屬於歐洲文化,也不屬於亞洲文化,全國由接近二百個少數民族組成,匯聚成俄羅斯獨有的團結一致的堅毅文化與精神。

雪橇比賽

型男探險家Simon Reeve為紀念一百年前俄國革命的歷史,開展俄羅斯之旅。首站並不是熱門的世界盃場館,而是由莫斯科坐9小時飛機到遠東地區堪察加半島,從前更需6個月時間才到達。在原始冰封荒野之中,有一座冰火山不斷爆發,環看四周人跡罕至.Simon爬進一座古舊建築物的窗戶,穿越前蘇聯時代的陸軍和海軍基地,當時的社區設施連同三分之二人口都消失了,只有少數居民與野生動物,不離不棄守護著小島。

當中,艾雲族人Alexa Solodikov一家仍然過著遊牧生活,在攝氏零下30度的嚴寒天氣下,帶領一群群馴鹿遷徙,Alexa與太太的11名孩子之中,只有一名孩子傳承遊牧的艱辛工作。面對著反常的天氣,地上融雪或結冰都會影響馴鹿找不到青苔吃而餓死,影響牧人的生計。總統普京為了振興島上經濟,在唯一的小鎮埃索,每年舉辦全世界路程最長的狗拉雪橇比賽(堪察加雪橇犬賽Beringia),希望能夠挽回居民的心。

保育工作

俄羅斯之「苦」,不是我們能夠想像;而俄羅斯之「虎」,更是我們遙不可及西伯利亞老虎是俄羅斯的象徵,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約重三分之一噸,身長猶如半架倫敦巴士,近年卻面對絕種危機。有千年歷史的北方森林,比亞馬遜熱帶雨林還要大,是西伯利亞老虎的棲息地。然而,過度砍伐樹木令森林面積每年減少八千英裡,導致棲息在森林的野豬減少,捕獵它們的西伯利亞老虎也因此而遞減,估計在野外只有約五百隻。

人們真正遇到老虎的機會不多,保育專家於是放置攝錄機在不同位置,才能捕捉它們日常的一舉一動,例如會見到老虎爬樹,玩耍等等。為了解保育工作,西蒙跟隨保育專家到森林,雪地上有老虎的足印,也聽到老虎的叫聲,相信離王者出巡不會遠,但他們等到天色昏暗仍未見老虎的蹤影,只見到它們遺下的「便便」。

地獄之門

越過了大片森林,俄羅斯有更大片,超過一半土地屬於永久凍土層,西蒙穿越了雅庫特地底200米深的凍土層,人呼出來的氣瞬間結成晶體,地底下各樣冰雕擺設和蜜月套房裡的冰床,令雅庫特成為旅遊熱點。但一些北極圈城市,凍土層融化速度比其它地方快兩倍,例如Batagai小鎮瞬間失守,鎮上的醫院要用支架撐起,不多久也因為支持不住而放棄。在小鎮的外圍融冰情況更嚴峻,甚至是「通往地獄之門」,叫做巴塔蓋卡坑(Batagaika crater),北極圈陸續出現巨型坑洞,而這類坑洞每年以10至15米的速度擴大,大量冰水流到各處的同時,永久凍土層融化釋放

以上來自涼到骨子裡啊的原創內容。

相關焦點

  • 俄羅斯藝術的文化特徵
    俄羅斯藝術的建築、繪畫、音樂、舞蹈、雕塑各種門類,由於物質媒介各不相同,創作方式千差萬別,審美感官作用迥然有異,而具有各自的特色,但都受著俄羅斯文化傳統和氛圍的影響、規範和制約,具有反映俄羅斯文化精神和特質的共同風貌。第一,崇尚內在自由,追求精神超越是俄羅斯藝術的內在精神,也是俄羅斯文化重精神追求的價值取向的生動體現。
  • 愛馳U5抵達莫斯科,穿越亞歐徵途已過半_易車網
    歷經長達25天的實況測試後,愛馳U5的行駛總裡程已經超過7800公裡,不畏超長距離、不懼複雜路段、不怕極端天氣,愛馳汽車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智造的實力與底氣。作為一家具有全球視野的新勢力造車企業,愛馳汽車此次長達14000公裡的亞歐穿越挑戰,不僅僅是責任和勇氣的體現,更是全球化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 極端天氣頻現 唯有合力應對
    最近,全球極端天氣頻現,折射出嚴峻的氣候變化形勢,由此引發的自然災害正為人們敲響警鐘。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北極地區2018年的年平均溫度高出正常溫度2.48攝氏度。全球氣候和生態研究所的資料顯示,近40年來,俄羅斯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比全球變暖的速度快4倍。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導,英國智庫公共政策研究所稱,自2005年以來,世界各地的洪水次數已經增加15倍,極端氣溫事件增加20倍,野火次數增加7倍。
  • 聯合訪談: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透視極端天氣
    當2012年即將過去的時候,有哪些天氣事件讓我們記憶猶新?本期「小珺帶您看天氣」欄目為您帶來中國天氣網和中國氣象網的聯合專訪——《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透視極端天氣》,特別邀請到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首席周兵以及氣候與氣候變化服務室首席艾宛秀,與廣大網友共同梳理2012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並深度解讀極端天氣的出現原因和全球氣候變化趨勢。
  • 【科學松鼠會】人類活動與極端天氣
    過去幾年,洪水、暴雪等天氣現象及其造成的重大損失經常佔據各類媒體報導的頭條。暴雪、狂風、洪水、乾旱和熱浪等之所以會被媒體被大家關注,主要原因是這些極端的天氣事件往往給民眾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有時還會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甚至有可能造成社會動蕩的局面。
  • 傳承石油精神,不一樣的戰士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石油精神,不一樣的戰士》。  這次演講的主題我想了很久,思路也是斷斷續續的,總在構思的過程中跳出如何做好北京市的天然氣銷售工作的想法。北京市的氣化率高,城市地位特殊,北京燃氣集團又處在絕對的主導地位,LNG銷售也處於剛起步的階段,說實話,市場開發和LNG用戶開發的難度很大,壓力也可想而知。這時候我突然想,是什麼支持我在這個崗位上堅持和努力?
  • 全球極端天氣或成常態(圖)
    全球多國近期遭遇極端天氣朝鮮60年不遇大旱已進入第三個月,黃海北道等糧食主產區幾乎滴雨未下。朝鮮政府已動員全民投入抗旱工作,輿論指這實際上是金正恩上臺後面臨的「最嚴峻挑戰」。韓國同樣也遭遇大旱,之後到來的暴雨和山體滑坡導致日常必備農產品價格暴漲。即使在經濟和科技水平發達的北美地區,罕見的持續高溫也令不少農民放棄了本季的糧食收成,美國玉米、大豆小麥期貨價格近日均因「不樂觀預期」出現下滑。
  • [交易時間]全球極端天氣:俄羅斯迎來20年來最冷冬天 20121205
    [交易時間]全球極端天氣:俄羅斯迎來20年來最冷冬天 20121205
  • 十大極端異常的天氣
    然而,在反常的情況下,天氣並不因季節而變化。在這個列表中,我們將討論一些罕見的情況,天氣已經進入反常的季節轉變或已經採取了其他異常的行動。1、1992年艾伯塔省奇努克加拿大艾伯塔省每幾年會有一次溫暖的空氣和天氣,被稱為「奇努克」。然而,這是最值得注意和獨特的一個來到艾伯塔省。
  • 為什麼地球的極端天氣將要加劇?
    首先,讓我們來回憶一下發生在過去的極端天氣事件:2003年,歐洲歷經了史上最嚴重的熱浪,導致數萬人死亡;2010年,俄羅斯的山火和巴基斯坦的洪水給當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2018年,美國經歷了一個災害連連的夏季,在西南部沙漠地區,連續多日的溫度都升到了38度以上,同樣在世界上此等危害也正在發生著。
  • 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出現,是氣候變化的原因嗎,不一定
    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出現,是氣候變化的原因嗎,不一定2019年就剩下2個月了,在逝去的一年裡,全球經歷了眾多的極端天氣事件。比如希臘和美國西北部的山火,最近澳洲也頻發的山火,洪水淹沒了美國東北部沿海城市,以及巨浪襲擊了日本日本二和英國。
  • 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報告》基於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全面系統地分析了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變化、成因及未來趨勢,評估了天氣氣候災害對不同領域和區域的影響與風險,總結了中國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風險管理、實踐及適應措施方面的進展,提出了中國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策略選擇與行動措施。  《報告》認為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種類多,頻次高,階段性和季節性明顯,區域差異大,影響範圍廣。
  • 2019年一定要去的4個地方,感受到不一樣的民俗文化
    2019年一定要去的4個地方,感受到不一樣的民俗文化每一年都要給自己一個旅行計劃,國內的旅遊景點算下來,其實還是很多的,如果不是經常出去旅行的,可能很多地方都會成為還沒來得及去的地方,2019年又到了該旅行的時候了,不知道下面這4個地方大家都去過了嗎?
  • 俄羅斯太空片衝擊好萊塢「霸權」 場面不輸大片
    《太空救援》再現兩人當時為了完成任務,與太空中種種意外作鬥爭的過程:從手動操縱聯盟號與禮炮七號對接,到太空艙寒流、空間站起火,在經受災難洗禮的同時,兩位太空人也在與缺氧、寒冷、二氧化碳中毒等極端生存險境角力。  以太空為背景的電影,好萊塢已經拍攝了太多,來自俄羅斯的《太空救援》面臨的質疑主要有兩個:一是特效能否過關,二是如何拍出新意。
  • 全球極端天氣頻發 氣候周期變化還是全球變暖所致?(組圖)
    8月4日,兩名男子在俄羅斯多爾吉尼諾村附近滅火。新華社/法新8月4日,一名消防員在俄羅斯多爾吉尼諾村附近工作。新華社/法新..........................................
  • 中國北方大部降溫明顯 極端天氣發生可能性增大
    千年極寒不來 極端天氣仍有  「千年極寒」說從科學上講是站不住腳的,不過,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極端天氣發生的可能性在增大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帥蓉 實習記者秦逸發自北京 「天氣真冷,聽說今年冬天特別冷,比去年還冷。」由於最近冷空氣「扎堆」造訪,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降溫明顯,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已經有雪花飄落。
  • 鼎行機構8月「騰格里沙漠」定向穿越之行
    在當今疫情、國際形勢等不確定因素下,大市場環境不太樂觀,但越困難的時候越是機會,瑞鼎行機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立,雖說年輕,但公司核心成員都是各領域的精英,在這個時候更應該迎難而上,就像穿起沙漠一樣,雖然艱難,但團結在一起,協同合作,認定一個目標,一步步的前行,再難的路我們也負重前行,直到以勝利者的姿態到達終點。
  • 極端天氣全球頻發 專家稱此現象可能「常態化」
    百年不遇年年遇 歷史罕見月月見  極端天氣  專家稱:極端天氣趨強趨多或將「常態化」  羊城晚報記者 陳強 實習生 朱杏金 通訊員 董永春  「今年的颱風形勢是不尋常的。」廣東省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林良勳說。  讓人越來越難捉摸的天氣不獨颱風。去冬今春北半球的冰凍低溫和持續乾旱還讓我們記憶猶新,今夏熱浪、乾旱、洪澇又在全球各地上演。而今,極端天氣可謂是一波接一波,讓人目不暇接。人們不禁發問,全球氣候怎麼了?我們的地球怎麼了?
  • 任福民:大氣環流異常與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任福民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福民說,目前全世界極端的天氣氣候事件很頻繁很嚴重,尤其是亞洲。全球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尤其是最近亞洲、歐洲發生的極端事件,像俄羅斯的熱浪引發的森林大火,以及巴基斯坦大洪水,還有中國從7月中旬到8月下旬初,持續北方到西部的異常強降水,這些事件實際是有某種聯繫。俄羅斯的高溫就是由於在東歐到烏拉而山地區非常暖的高壓長期存在,也超過一個月,這樣持續的高壓存在,使得溫度非常高。
  • 極端天氣事件「破紀錄」
    在經歷了破紀錄的颶風、洪水、熱浪和乾旱等極端天氣事件後,2017 年極有可能進入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年份的前三甲。他指出,「極端天氣將是全球變暖的新常態,國際社會必須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署署長、聯合國秘書長減災事務特別代表格拉塞爾說,近15 年內,極端天氣造成的死亡人數比例已超過地震與海嘯,並且與氣候相關的自然災害導致的死亡案例大多發生在溫室氣體排放較少的中低收入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