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遙
近日印度軍方拍下了一筆重磅訂單,118輛國產「阿瓊」MK-1A坦克的採購訂單已經進入審理程序,在印度國防採購委員會批准後將正式生產上線列裝部隊。
事實上「阿瓊」的研製早在1972年就已經開始了。但由於印度「眼高手低」的原因,即便是借鑑了世界各國主戰坦克的諸多先例,阿瓊的研發仍然不盡如意。但印度也不願輕易放棄自己的軍工大國夢,騎虎難下的「阿瓊」主戰坦克的研製也只能繼續下去。經過超30年的「不懈」研發,2004年8月7日,首款「阿瓊」MK1終於成功交付。
但由於印度研發能力不足,研發周期過長等原因,首批造價高達470萬美元的「阿瓊」MK-1性能與性價比卻不盡如人意。高達58.5噸的戰鬥全重成了廣受軍方詬病的一點。
不受待見的「阿瓊」MK1在完成首批124輛的訂單後再也沒有收到新訂單。但作為印度軍工的「親兒子」,做得再差也不能不要不是?迫於壓力,「阿瓊」只能「回爐重造」。而這一次接到訂單的卻不是吸引了眾多眼球的「阿瓊」MK-2而是小幅改進版「阿瓊」MK-1A。
相較於舊版本,改進版「阿瓊」重點升級了火力與防護性能。改進型的炮手瞄準鏡與自動跟蹤系統能夠幫助成員在坦克運動的過程中鎖定目標,提升了阿瓊的運動婆娘個戰能力,而集成了熱成像儀的全景瞄準鏡則能夠使得坦克指揮官在暗夜環境下動態地監視周邊環境。
而在防護性能上,「阿瓊」MK-1A配備了履帶式掃雷器,以及偵毒傳感器,從而更好地保護坦克乘員的生命安全。
眾所周知,近來印度與我國在西藏地區實際控制線上摩擦不斷,倘若新型「阿瓊」MK-1A正視;列裝一線部隊,是否會對我軍的15式輕型坦克產生威脅呢?
倘若單純的比較性能與火力,重僅35噸的15式輕型坦克是完全打不過這個68噸的「大塊頭」的。但實際上「阿瓊」MK-1A與15式在邊境線上對決的場面是根本不能發生的。我軍裝備的各型的反坦克武器包括紅箭73、紅箭8等反坦克飛彈是根本不可能讓阿瓊輕鬆越過邊境線的,而武直-10這樣的坦克天敵也已經在高原訓練許久早就形成足夠的戰鬥力了。
更何況,以「阿瓊」高達68噸的自重,如何穿越基礎設施極差的印度邊境地區也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呢,因而大可不必擔心,「阿瓊」MK-1A對我軍所能構成的威脅極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