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開課用全英文教學 頂尖物理學家授首課

2020-12-05 騰訊網

唐叔賢教授講課。戴曉曉/攝

課間休息,學生與老師交談。戴曉曉/攝

採用全英文教學,本學期課時有16周,7月8日結課

  昨日上午10時,隨著一串長長的鈴聲,南方科技大學第一堂課開始了。香港大學頂尖物理學家唐叔賢準時踏上講臺,為首批教改實驗班的45位學生講授「南科大第一課」:應用物理。自此,備受關注的南科大正式邁開了教改的步伐。前日,南方科技大學春季開學典禮已在深圳南方科大本校舉行,首批自主招生的45名學生及學生家長、有關領導以及特別邀請的專家學者200餘人出席了典禮儀式。

  第一堂課:應用物理

  昨日上午9時,陸續有學生出現在南科大空曠的校園裡,大家結伴往學校裡唯一一棟教學樓走去。離上課還有一小時,不少學生先到圖書館預習。9時30分,學生們紛紛走進教學樓303階梯教室,新快報記者發現,與普通大學裡前兩排座位「上座率」極低的情況不同的是,南科大的學生們密集地坐在前7排,教室後面的位置被空了出來。其中年齡較小的學生,大多集中在教室前兩排,11歲的蘇劉溢就坐在第二排最靠門的位置上。上午10時,伴隨著上課鈴聲,一位戴著眼鏡、身著西裝的老師走上講臺,用一口港式普通話向學生們做自我介紹。他就是我國頂尖物理學家唐叔賢。唐教授是美國物理學學會會士及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出任香港城市大學常務副校長、香港大學物理系系主任。學生們對唐教授的經歷頗感興趣,頻頻提問,教室裡不時傳來陣陣笑聲。

  唐教授首先向學生介紹了物理學的英文術語,在接下來近兩小時的課程裡,所有專業術語均用英文表達,且PPT課件和教材均為全英文。唐教授還不時用普通話授課,其中夾雜著英文術語和英文口語。隨著課程的推進,唐教授使用的英文也越來越多。對此,不少學生自備英文字典和英文輔助教材,遇到難懂的單詞隨時查閱。也有學生顯示出紮實的英文功底,對教授提出的問題也能流利地用英語回答。

  據了解,由於首屆教改實驗班的學生年齡較小,學校在授課中設置了過渡階段,昨日的兩節物理課就以複習高中所學內容為主,其間帶入一些新知識點,同時給學生們留出時間適應英文教學。

  「這是個非常好的開始,你們感到陌生的就是英文單詞,但隨著時間(的推進)會越來越不陌生,同時你們要小心物理學上的新東西。」唐教授給了教改實驗班學生很高的評價,「今天上課感覺很好。」他告訴記者,以前在香港授課時也遇到過語言問題,他會循序漸進地講,讓南科大的學生更好地適應。分享到:

  課程設置特點

  開小組討論課和導師輔導課

  記者查閱南科大學生本學期的課程安排表發現,本學期共上16周課,一周課程安排鬆弛有度,專業知識和實驗練習相結合,體現出學校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每節課50分鐘,周一和周二上下午要上滿8節課,主要是英語、數學和物理,以老師講授為主;周三則輕鬆一些,只有下午4節課,分別是國學經典和體育,為學生留出自由安排的時間;周四和周五同樣要上8節課,但以練習和實驗課程為主,例如微積分練習題,特別開設導師輔導課,讓老師更專注於每個學生個體,同時為學生大三進入研究院「預熱」。

  學校還根據課程特點對上課時間進行調整,特別設置英美大學裡常有的小組討論課,一節課45分鐘,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提高表達和互動能力。而體育課一節增至90分鐘,保證學生勞逸結合。

  根據校歷,本學期教改實驗班將於7月8日結課,7月11日至15日期末考試,7月18日至8月29日為暑假時間,學生將度過43天的暑假,相對於一般大學9月初開學的時間略早。

  一周課程安排

  日期 課時 教學內容

  周一和周二 8節課 英語、數學 物理

  周三 下午 4節課 國學 體育

  周四和周五 8節課 練習和實驗課程

  學期課時安排

  3 月21 日開課

  7 月8日結課

  7 月11 日至15日期末考試

  7 月18 日至8 月29 日為暑假時間

  學生手冊

  定製個性化大學生活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曾強調,南科大不僅要幫助學生培養健全的人格,還要培養他們批判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在學校發給學生的《學生手冊——學會思考與計劃》中得到充分體現。該手冊在編制的過程中參考了英國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中央蘭開夏大學)的手冊,其中除了系統地列出校歷、課程表、作息時間表等信息資源外,特別留出一章節教學生「如何充分利用你的大學時間」,與其他大學的學生手冊不同的是,手冊這一章節的內容裡布滿了空白表格,留給學生自己填寫,完成個性化的大學生活規劃。

  在「充分利用你的大學時間」一章中,周全地考慮到學生大學生活中的一些關鍵節點,教導學生利用這些節點尋求個人發展,例如為學生在拿到成績時、實習或出國學習時,甚至在選擇就業時和與人交往時提供建議,同時起到了心理疏導的作用。但這本手冊的科學性更多地體現在讓學生自己做決定,讓學生對課堂情況、自我個性的每一細節做出系統的評價,發掘自我優缺點和喜好,同時結合別人的評價做出科學定位。此外,手冊裡還留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書寫日誌,引導學生不斷反思、總結,讓學生成為一個有思想有計劃的人,不斷進步。學校希望在這一學期結束時,學生翻看手冊能夠感觸良多。就像手冊「前言」中所寫的:希望這是一本對你的大學新生活非常實用的手冊!分享到:

  特寫

  最小學生蘇劉溢

  牽媽媽的手到學校 上課專注下課鬧騰

  昨日上午9時40分,11歲的蘇劉溢牽著媽媽的手走向通往教學樓的小路。送到一半,蘇媽媽放開了兒子的手,目送劉溢一蹦一跳地去上「大學第一課」。每跑出50米,劉溢就回一次頭,看看媽媽還在原處,就做一個鬼臉。直到劉溢跑遠,消失在拐彎處,蘇媽媽才返回住處。

  蘇媽媽告訴記者,蘇劉溢的一隻腳有點內「八」字,所以昨日陪他走路以提醒他注意,以後就讓他一個人去上學了。學校準備為她安排留校工作,方便她照顧小劉溢。

  蘇劉溢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下課鈴一響,他就跑出教室,和同學一路打鬧,一刻都不停歇。可上課鈴一響,他就判若兩人,神情專注,近兩個小時的課程裡聽課認真,也不需要翻看英文詞典。「今天的課對我沒什麼難度,都是高中物理。」他昂頭說。

  學校各處戒備森嚴 保安把守外人難進

  作為一所處於中國高校教育改革最尖端的學校,南科大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昨日,新快報記者走進該校時,發現學校各處戒備森嚴。在學校大門處,門衛問:「你是記者嗎?記者不讓進,外人也不讓進。」學校書院門口也有兩名保安把守,謝絕外人進入。

  「對不起,我們學校不允許記者進來。」一名自稱是學校安全科科長的男子把記者攔住,請記者在保安的「護送」下儘快離校。該男子表示,沒有學校老師的允許,外人一律不得進來。

  據了解,前日南科大舉行了盛大的開學典禮,很多深圳市民乘車慕名而來,期待一睹這所學校的風採,但學校大門緊閉,只允許被邀請人士進入,其他人均謝絕入內。

  「南方科大不僅要向學生傳授一流的知識,而且要幫助同學們培養起健全的人格,以及好奇心、興趣、想像力、直覺和洞察力這些創新人才必須的能力,也要培養批判和獨立思考能力,不僅僅要獲得這種能力,而且要運用這些最可寶貴的能力來詮釋自我。」——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分享到:

相關焦點

  • 南科大開課採用全英文教學 頂尖物理學家授首課
    第1頁:開學第一課:香港頂尖物理學家全英文授課 …  採用全英文教學,本學期課時有16周,7月8日結課  昨日上午10時,隨著一串長長的鈴聲,南方科技大學第一堂課開始了。香港大學頂尖物理學家唐叔賢準時踏上講臺,為首批教改實驗班的45位學生講授「南科大第一課」:應用物理。自此,備受關注的南科大正式邁開了教改的步伐。前日,南方科技大學春季開學典禮已在深圳南方科大本校舉行,首批自主招生的45名學生及學生家長、有關領導以及特別邀請的專家學者200餘人出席了典禮儀式。
  • 南科大為啥要全英文教學
    號稱是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承載著探索中國培養創新人才模式的南方科技大學,在開學第一天傳出的消息,卻是「採用全英文教學」(3月22日大洋網)。  聞此消息,筆者認為與其說南科大在創新,不如說是在自我殖民。  中國大學為什麼非要採用「全英文教學」?
  • 南科大第一課全英文很好懂
    本周,備受矚目的南方科技大學開課了。周一上午,香港大學頂尖物理學家唐叔賢走上講臺,為首批45位學生講授「南科大第一課」:應用物理。當天晚上,南科大學生、瑞安女孩陳杳就激動地給爸爸陳錢林打來電話,講述第一天上課的感受:老師上課非常好聽,內容很好懂,全班同學都很興奮!
  •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全英文翻轉課堂《組合數學》正式開課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全英文翻轉課堂《組合數學》正式開課  「是iphone的開機密碼更安全,還是android划來划去的開機密碼組合更多?」  伴隨著精心製作的教學視頻,計算機系全英文碩士項目的十幾名留學生聚精會神地開始了一堂全新的數學課,排列,組合,基本的計數法不再枯燥抽象,而變成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影視劇中的橋段。  在回顧和學習了基本概念之後,授課教師馬昱春並沒有直接去講授iphone和android的手機密碼哪種方式組合更多,而是讓同學們課下自學一系列相關的視頻,最終由學生自己解答這個問題。
  • 《遺傳學(英文)》MOOC助力遠程教學
    2月20日,生命科學學院《遺傳學(英文)》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第二次開課。這是目前全國唯一的全英文遺傳學在線課程,也是我校入選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第一門全英文課程。  《遺傳學》是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的核心基礎課,全英文的學習方式幫助同學們跨越專業英語學習門檻
  • 真實揭秘南科大:和想像中不一樣(組圖)
    朱校長6月初說:「這些孩子是自願選擇不要教育部的學歷學位的,他們是南科大的驕傲。高校自授文憑和學位也是未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必經之路。」一名同學在教室裡自修。玩具熊、零食、寬敞的空間,這裡的教室看起來與眾不同。  位於宿舍樓一層的書院裡,學生們正在自修。
  • 暑期全英文課程《Plant Development》開課通知
    2018年全英文課程《PlantDevelopment》開課時間為2018年7月22日-7月26日、7月30日-8月4日每天上午8
  • 南科大開學一月記 還原真實的南科大教學情況
    2011年4月,深圳市委組織部發布選聘公告,向全國招募2名正局級副校長,以「去行政化」為辦校理念的南科大遭遇「行政化」風波。2011年5月30日,南科大學生發表公開信,表示拒絕參加高考。2011年6月16日,參與籌建南科大的香港科技大學3位教授退出合作後,在媒體發布公開信《要改革,不要口號》,直指南科大弊端。
  • 不認高考,自授文憑,10年過去,當年的南方科技大學現狀如何?
    原創 我是科學人 我是科學人中國深圳,有這麼一所大學——成立之初,它揚言要在現有的體制下進行一場教育改革實驗:不認高考、自主招生、自授文憑……種種激進態度甚至「氣」走多名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頂尖教授。
  • 離諾獎最近的物理學家擔任南科大校長
    南科大舉辦優秀中學生體驗營,一路向南到深圳》也關注到南科大,可以說,「大樹成長營」算得上薛其坤校長和南科大的「雙重粉絲」。為此,「大樹成長營」嘗試作一點粗淺的解讀。1、薛其坤出任南科大校長算得上「高配」。為何這麼說?
  • 南方周末:南科大籌建團隊核心成員為何退出
    ,從事人才引進、學科架構與課程體系設計、薪酬體系制定、招生考試等工作。三人於2011年初先後退出,並授權南方周末獨家發表此篇文章,闡明與朱清時校長在辦學理念上的分歧,意在以南科大為樣本分析中國高教改革背後的深層問題。 高等教育改革關係國家競爭力能否提高,必須避免空洞的口號和不負責任的譁眾取寵,必須避免把對現有高教體制弊病的不滿轉化為對貌似合理卻實際上更為荒謬的行為和口號的歡呼。我們需要的是理性的認真的具體的富有建設性的分析和討論。
  • 在南科大讀研究生是怎樣一種體驗
    學習氛圍和生活條件不用說,南科大引入了實力雄厚的師資力量,對教育和科研的重視可見一斑。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同學加入到南科大,都表明了對南科大發展前景的認可,我相信南科大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很早就在網上看到了二期宿舍的效果圖,但是真正進入到自己的宿舍裡,還是覺得很開心,兩人間,獨立衛浴,寬敞的書桌和衣櫃,還有每層都有的自動飲水機,樓下免費的洗衣機烘乾機洗鞋機,這些都讓我感嘆南科大的住宿環境確實很優越。在複試時聽說南科大很多課程都是英文教學,一開始還覺得有點誇張,但是真正來到這裡之後,發現自己的兩門專業課都是英文教學時,著實感嘆南科大在教育方面的決心。
  • 南科大迎來新校長
    考研物理39分,成了傑出物理學家 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在線教學進行時】水利系教師各顯神通迎接開課「雲挑戰」
    【在線教學進行時】水利系教師各顯神通迎接開課「雲挑戰」2月17日,清華大學如期開課第一天,「雲課堂」上正活躍著幾百位精神飽滿的課程「主播」,他們集十八般武藝於一身,講解課程的同時,隨時根據分散在各地聽課學生的視頻反饋情況,調整自己的直播方式。
  • 朱清時:要把南科大辦成加州理工 自己不過是CEO
    該校的一大特色是,教學科研一線人員和專家作為學生的輔導員、導師,與學生們同住一幢樓,共用餐廳、公寓等。首屆學生除減免學費外,每人每年還將獲得社會捐助的1萬元生活補助。  這個中國最小的「實驗班」大學,目前僅45名學生。  3月1日,首批45名學生前往位於深圳南山區的南方科技大學報到,原報名50人來了45人。
  • 95歲清華物理系教授在線開課公式:71+1=+∞
    五鬥櫥上還貼著字跡娟秀的英文,註明用途。張禮的書桌緊靠著窗戶,書桌上壓著玻璃板,一個老式的檯燈,幾本全英文的專業書籍。桌面上各種物品不少,最中間一臺簇新的電腦顯得格外醒目。胡嘉仲調出張禮電腦裡雨課堂的二維碼掃描頁面。「成功登錄!」張禮拿起自己的手機,輕輕一掃,笑著說。調試設備,登錄雨課堂!
  • 沂蒙山走出的世界級物理學家,出任南科大校長
    三戰考研的「天才」物理學家從目前的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獲「諾獎」級科研成果是薛其坤最為人熟知的標籤。實際上,他的勵志成長經歷與科研生涯一樣精彩。北大清華校領導先後接棒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從南科大曆任校長的履歷不難發現,他們大多都是在科研領域有突出成就的「明星」院士,此前也擔任其他知名高校的重要職務,也都有著致力於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的決心。
  • 以《An Interesting Place》為例淺談全英文浸泡式教學的優勢
    那麼,在日常英語教學實踐中,我們該怎樣幫助學生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怎樣建立全方位的口語評價機制呢?——「全英文浸泡式教學(English Emmersion)」。一、什麼是「全英文浸泡式」英語教學(What)所謂「全英文浸泡式教學」是指教師只用英語面對學生,不但用英語教授英語,而且用英語講授學科課程或綜合課程。也就是說,英語不僅僅是學習的內容,而且是學習的唯一工具。
  • 南科大校長陳十一:我們要相信科學 相信夢想 相信自己
    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祝賀全體畢業生!這是我第一次在南科大的畢業典禮上說「晚上好」。當前的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但為了讓大家留下一生難忘的回憶,更為了傳遞戰「疫」必勝的信心和力量,學校完善了相關防控措施後,決定在戶外舉行今年的畢業典禮。同學們,你們是南科大首屆擁有「星空畢業典禮」的學生!再次祝賀你們!
  • 他是南科大的第1個全職教師,發表52篇SCI論文,與學校共同成長!
    徐虎是南科大優秀青年教學科研工作者中的一員,同時也是一名八年「南科齡」的「老員工」,他將青春融入南科歲月,與學校同成長,堅定地為南科大家庭越來越好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剛剛加入南科大的時候,學校是一片亟待播種的熱土,當時的我們像深圳精神的象徵「拓荒牛」一樣,從無到有籌建實驗室、研究中心……」徐虎一個個數起了當年一起並肩「打江山」的南科大早期成員們,其中的許多人如今分散在學校的各個院系、部門 ,依然在不同的崗位上共同為南科大的發展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