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學生對事物有效的觀察方法 ——作文教學

2020-12-02 楓林大橋

教師指導學生對事物進行有效的觀察,能有效地提高教學特別是作文質量。因為觀察是智慧的源泉。寫作離不開觀察。同樣,小學生作文也離不開觀察。可以說,觀察是小學生作文的基本要素。因此,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要講究方法, 只有講究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幾種有效的觀察方法。

一、比較法

觀察一種事物或幾種事物,可以藉助參照,或互為參照,用它們之間最顯著、最本質的特徵進行比較。開始比較時,兩者的差別應大一一些,明顯一些,使學生易於分辨,然後逆步向花別小的方面發展。如開始用正方形跟圓形比較,爾後用正方形跟長方形比較,圓形跟橢圓形比較。例如下文就用了比較的觀察方法。

小燕子又飛到簷下,住進去年就已經築好的窩裡。可院子裡的棗樹,好象還不知現在已是春天。看它那枝丫,還跟冬天時一樣,幹棍棍的,沒有一片小葉。桃樹好一些,在那乾瘦的樹枝上長出了稀疏的小時,滿樹的花蕾已綻開了。隔壁叔叔院裡的梨花已快落完了。葉子有綠的,有嫩黃色的。屋後的楊樹,葉子最稠密,也最大,綠綠的,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風一吹,還譁譁作響呢1

文章中寫了棗樹、桃樹、梨樹和楊樹。作者抓住了它們各自的特徵比較寫,因而也抓住了他們的區別所在,寫出了我國北方春末的特徵來。

比較觀察時,可以確定一個觀察對象,也可以同時確定幾個觀察對象。對每個觀察對象的觀察,主要是為了認識這一觀察對象不同於其他事物所獨具的特點;而對於幾個觀察對象的同時觀察,卻是為了抓住這幾個觀察對象之間相互區別的各自特點。前者的觀察是比較單一的,後者則是多元的。但它們的觀察結果都是由比較而來的。從單一到多元,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進一步都要有利於學生清晰地把握觀察對象的特徵。運用比較的方法,易於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也易於使學生較具體地說出或寫出不同事物的特點。

二、提問法

這種方法是提醒、啟發的做法;是間接的點撥。提問法的觀察,首先要設計好觀察順序,先提問什麼,後提問什麼,都要有所講究。其次,不要成了簡單的問答式。在提問時要善於啟發和引導,讓學生既看又想,使觀察成為思維的先導。提問法的觀察,最便於學生口頭表達觀察結果,但是,要要求學生把觀察情況有順序地聯綴成文,通過書面表達出

如提問法的觀察短文《壁虎》:壁虎的頭部象蛇頭,全身的顏色象土一樣,眼盛的睛也是土色的。它的後肢比前肢又粗又大,每條肢上有一小爪,小爪上有五趾,有的爪上還有一顆很顯眼的紅痣。壁虎的尾巴由粗到細,很象老鼠的尾巴。

作者對壁虎的觀察,注意了從頭到尾的順序:頭、體、色、肢、爪、尾巴,一個一個,很便於運用提問的方法。在觀察事物的主體的同時,還可通過提問方法引導學生注意容易忽略的地方,使他們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例如壁虎的「紅痣」,不細心觀察是看不到的。

三、描述法

小學生不大會觀察,往往把觀察對象看得很簡單。這就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使他們受到感染,從而悟到觀察對象的特徵所在。運用描述的方法,就便於達到這一目的。例如觀察缸裡的小蝦,不過是幾隻小蝦遊來遊去,小學生感到平淡無奇,既沒有觀察興趣,也沒有觀察必要。這時,就可以讓學生認真看缸裡的小蝦,教師進行口頭描述:

缸裡的小蝦遊來遊去。

忽然,一隻小蝦咬住另一隻小蝦尾巴,那隻也不甘示弱,回過頭米就反咬一口。那小蝦連忙鬆開口,兩隻小蝦互相瞅著,準備繼續搏鬥。看,一隻撲上去了。嘿,另一隻巧妙地一躲,你們看,它猛地咬住對方長長的須子。

看得準確,把觀察對象所具有的主要特徵或動靜狀態生動地描述出來。上面一段描述觀察,把學生帶進了小蝦生活的小小世界裡,許許多多這樣的有趣動作,使學生懺得觀察時必須動腦筋,不動腦筋就達不到觀察的目的。

描述法的觀察,實際上是對觀察對象的形象說明,即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幫助學生揭示事物真相的方法。因此,描述時要努方做到形象生動,使無趣變有趣,無神變有神,意會變言傳。

小學生的觀察作文是處於起步階段。因此,教師不僅耍交給他們觀察方法,還要告訴他們觀察規律。

相關焦點

  • 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用好這8種方法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創新品格、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應該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課堂教學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的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了。那麼,課堂教學如何去做,方能使學生的創造性得以培養呢?這裡,筆者結合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介紹8種方法,供各位有志者參考。
  • 廣西教師的教學方法有何不同?
    首先,從概念上來說談話法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它更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強調師生間的交互作用;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進行探討、辯論,從而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它更強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更加重視學生自身的主動性。
  • 程小純給予小學生具體學習方法指導,對學生要「因材施教」
    程小純給予小學生具體學習方法指導,對學生要「因材施教」 2020-11-18 15:42:47   來源:財經頻道
  • 語文學科知識備考:小學語文知識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知識教學中的策略性知識,如,寫作文時選擇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選擇表達個性的寫法,可以大處著眼,也可以細節處作細膩描寫或抒發自己的情感等。在組織教學時,首先,可專門組織學習方法的教學,看學生如何去觀察,如何選取材料,如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等,還要把思維方法滲透到另兩種知識的教學組織中。其次,教師要善於將自己內隱的思維活動的監控和調節的過程展示給學生,便於學生仿效。
  • 2019中考地理教學過程複習指導方法
    地理教學過程複習指導方法 初中地理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兼有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性質。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資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
  • 五年級上冊習作,介紹一種事物,孩子學寫說明文作文的方法與技巧
    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學生學習了兩篇課文都是說明文,這一類說明性文章,往往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事物,獲得知識。本次要學習的習作是《介紹一種事物》,通過這篇習作的學習,使孩子學會寫說明文作文的方法與技巧。同學們,我們身邊有許多事物,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搜集相關的資料,用恰當的說明方法來介紹它。
  • 蔣方舟母親《作文課》出版,記錄30年教學經驗與育女心得
    當年尚愛蘭培養女兒寫作的那些觀點,與她指導學生寫作文是一以貫之的,她也把這些都寫進了新書裡:不要在什麼都沒教會孩子之前,先教會他畏懼字數;找到了「寫什麼」,「怎麼寫」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好好地寫寫個人經驗,比任何華麗麗的辭藻都要有效……據蔣方舟回憶,她小時候寫作文都會放一本字典在身邊,通過這種方法,她漸漸把漢字認齊了,也鍛鍊了專注力和毅力,還建立了很好的語感。
  • 學生作文抄襲,誰之過?如何看?怎麼破?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並且抵制抄襲行為。」從事語文教育這一方面的人士都知道,「並且抵制抄襲行為」這一句話是新加上的。這一次新課標為什麼要加上「抵制抄襲行為」呢?
  • [黃浦]格致初級中學:創設活力課堂 提升教學有效-高級教師展示周
    ,提升教學有效」為主題開展了為期兩周的高級教師觀摩學習展示活動。從展示呈現,到方法講解,再到練習體會,三個步驟層層推進,帶領學生尋找如何理解把握不同文章的主旨的支架,提供學生可操作可普遍推進的思考路徑。
  • 作文指導(期刊文摘)|程時進:考場作文架構「三三」式
    (以下內容來源:《教學考試》雜誌。本號尊重原創,公益推薦,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刪除。「三點共面」,即由點構成面,三個點是最簡便的方法;在一定的基礎上建立立體的物體,由三個三角形的面構成的三稜錐,也是最簡便的方法。從認識事物的角度來說,如果只停留在某個點上,認識必定不夠全面;只有點面結合才可能有全面、正確地認識。「三」又代表著多,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思而後行」等。
  • 教學方法之演示法和實驗法
    教學方法部分的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多以選擇題的形式來進行考查,偶爾會涉及到主觀題的考查,但其重點考查的還是對題幹所用的教學方法的判斷和區分,只不過主觀題會涉及到定義的解釋以及使用方法的再現,所以在教師招聘考試的備考過程中,這部分的知識需要能夠理解並且記憶部分常考的教學方法的定義以及運用的基本要求。下邊來講解兩個常考且易混淆的教學方法。
  • 青華中學學生在「葉聖陶杯」作文大賽獲獎
    作為指導老師,從教26年的楊曉燕倍感自豪。  記者了解到,「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和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學生》雜誌社承辦,參賽對象為高中生。青華中學四位同學呂曉傑、陳怡佳、楊晨瑜、潘一婷經過初賽到決賽層層選拔,在專家組嚴謹而公正的評選中脫穎而出,分獲全國決賽一等二等三等獎。
  • 福建省初中物理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發布
    一、課程理念、教育教學原則   (一)落實「立德樹人」。把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指導思想,深刻領悟「立德樹人」的思想精髓,充分挖掘義務教育物理課程的德育內涵,在物理教育教學活動中滲透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二)堅持以人為本。
  • 說明事物須抓住特徵!八年級上冊五單元技法指導+歌訣+導圖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作文訓練內容是「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我們的指導稿分為「技法指導」和「範文點評」,其中「範文點評」稿(上9)已發送,現推出「技法指導」稿件,歡迎一併閱讀。【開胃歌訣】寫好說明文,中心是「特徵」。觀察不可少,比較能認清。信息源頭廣,查網問他人。
  • 「非教學事務」太多了怎麼辦?這些高效方法很有效!
    將任務的時間節點標識在教學日曆上,根據其提示並結合任務的重要程度,分清主次,做好整體計劃併合理安排時間。 分類處理。按照將「非教學事務」分成「教學相關」「耗時大戶」及「擅長工作」三類。
  • 重點‖教學方法的歸納
    這些改變均無需教師專門學習一些什麼新的方法,也基本不用藉助什麼技術手段即可實現(當然通過使用一些信息技術手段會提供教學的效率)。最關鍵的問題是,通過分享教師的實驗研究證明,開展對分課堂在沒有增加教師教學負擔的情況下,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期末卷面成績,並且學生在合作、溝通、創造方面的表現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 看圖寫話訓練方法18篇,指導孩子寫作入門
    學生學好看圖寫話是為日後寫作打下良好基礎的前提。因此,大熊今天就來說說看圖說話!大熊主要分四點來談,如何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看圖說話、寫作能力。仔細看圖,培養好觀察能力。看圖寫話,學會看圖是基礎,但第年級學生往往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剛入學的孩子,觀察事物的能力更是極差,這就要求教師或家長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工夫。
  • 2020秋期地理教學指導意見
    高三地理教學要適應高考評價體系對學生地理學科素養和能力考查的要求,通過對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教學,引導學生建構主幹分明、脈絡清晰、必備的學科知識體系和關鍵能力;通過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等方式,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自然與人文環境,提高生活品位,從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實
  • 中考作文指導:寫物品要抓住特徵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寫物體的特徵、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由於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一)怎樣寫物品 1.抓住特徵 從大小、形狀、顏色、質地(製造材料)等方面,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
  • 從外語核心期刊看國內英語教學研究方法的新進展 ——以《外語教學與研究》和《外語界》為例
    此條標準的擬定是基於對研究「科學性」內涵的整體理解:(1)通過相關設計藉助已知事物去推定和表達未知事物的性質;(2)通過研究過程測定能夠和必須測定的東西以指出被研究事物本質性的多方聯繫;(3)從發展視角分析被研究事物,並利用質量和數量關係,確定它在已知事物體系中的地位(張正東,1987:27)。經過篩選,符合標準的論文共有28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