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為健身玩家的你,應該都有接觸過向心收縮,離心收縮這些名詞,有的人看到有「心」這個字眼,認為靠近心臟的動作叫做向心收縮,原理心臟的動作叫做離心收縮,這樣理解是正確的嗎?
其實在健身房時我們也能看到這些動作,例如,有的人傾向於做快速動作,有的人傾向於做慢速動作,有的人則快速和慢速動作結合,其實這裡面就包含了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只是可能是我們一開始不懂而已,那麼下面就來說說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是什麼,和對增肌的影響。
一.什麼是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
1.向心收縮:向心收縮是積極的在做功,當目標肌肉收縮的力量 > 目標肌肉承受的阻力,在這個狀態下完成這個動作,此時肌肉是縮短的。
例如,槓鈴臥推時,推起的過程就是向心收縮;做啞鈴彎舉時,肱二頭肌彎曲把啞鈴舉起來的過程就是向心收縮;在深蹲訓練時,在底部蹲起的過程就是向心收縮。
一般向心收縮的特點大多數都是「一下子」就起來的。
2.離心收縮:離心收縮是一種消極的收縮,當目標肌肉收縮的力量 < 目標肌肉承受的阻力,在這個狀態下完成這個動作,此時在肌肉產生張力的同時肌肉是被拉長的。
例如,槓鈴臥推時,下落的過程就是離心收縮;做啞鈴彎舉重時,肱二頭肌彎曲把啞鈴下放的過程就是離心收縮;在深蹲訓練時,在最高點往下蹲的過程就是離心收縮。
一般離心收縮的特點大多數都是「緩慢」下放的。
二.向心和離心動作的好處是什麼?
向心收縮的好處:促進肌肉力量和肌肉爆發力。向心收縮一般完成時間比較短,比較「快速」,則需要更大的力量和爆發力,因此在瓶頸期有的玩家會更注重向心收縮,增加肌肉力量,來突破目前的「平臺期」。
離心收縮的好處:
1.促進肌肉體積的增長:在離心的過程中,肌肉是被動拉長的,很多人會忽略這一點,肌肉在離心中被動抵抗重力時,會加速肌肉細胞的分解,促進周圍衛星細胞的增生,促進更多肌肉的生長。你可以感受一下,當臥推做離心下放到最底部時,肌肉是不是會有比較強的「撕裂感」,離心可以使肌肉纖維被「撕裂「的更多,超量恢復的時候就實現了肌肉體積的增長。
2.增強肌肉耐力:也很好理解,離心收縮時間會稍微長一點,此時就鍛鍊到了肌肉的耐力,就好像長跑一樣,能跑的時間越久,就說明你的耐力越強。
三.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的局限性
如果只專注於向心收縮,也就是說雖然可以提高肌肉力量,但是此時離心收縮的時間過短,肌肉被「撕扯」的程度不高,那麼對於肌肉增長的效果就有限。
如果只專注於離心收縮,那麼對於肌肉力量提升的效果就小,如果長時間只使用同一重量,對於肌肉的生長也是不利的,畢竟訓量重量上去了,離心收縮的作用才會顯示出來。
有趣的是,大多數經驗不太足的玩家都喜歡了快速的完成一次動作,也就是快速的向心和離心,比如臥推快下快上,高位下拉時的快下快上,深蹲時的快速蹲下和快速蹲起,通常這些玩家的認為這樣做的次數更多,那麼效果就更好,但是他們卻忽略了訓練的質量。
四. 我們該如何進行向心和離心動作呢?
結合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的優缺點,以下的的方法也是大多數健身人士所認同的:
1.在一次的動作中,向心收縮部分,速度更快,你可以1秒完成,但也不是絕對,如果你感受是覺得2秒完成感覺更好,也是可以的,具體看每個人的感受。
2. 在一次的動作中,離心收縮部分,不要讓你的肌肉被動拉伸,而是以主動控制速度來抵抗重力,也就是主動控制下放的速度,時間3秒左右。
以上的方法就是快速向心,慢速離心,好處是可以增加肌肉力量,也可以達到肌肉量增長的效果。一般完成一次動作的時間在4-6秒左右。
但是當你在瓶頸期的時候,可以選擇「快上快下」,專注於向心收縮的訓練方法,目的是為了增大肌肉力量來突破瓶頸期,所以,方法是靈活的,根據自己的需要可以適當的變更訓練方法。
五. 最後
其實上面分析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增肌,那麼先來看看滿足肌肉生長的兩個條件:
1. 肌肉疲勞感:
不管是向心收縮還是離心收縮,使肌肉疲勞才能達到增肌效果
2. 肌肉的總工作量:
肌肉的總工作量 = 組數 x 每組次數 x 重量,肌肉的總工作量越大,肌肉疲勞感才會越強,增肌效果才會越好,上面也說了達到增肌效果是要使肌肉疲勞。
以上可以看出,在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之中,無論選擇怎樣的搭配,在訓練中都要達到足夠的肌肉總工作量,不要只注重形式,而忘了本質。
我是玲龍,一個有深度的健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