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下沉設計?突然想起這個概念,也許你聽過,但是不一定清楚具體是什麼?
今天小編想給大家介紹介紹。
下沉式設計是指運用高低的分差手法來隔離空間,擯棄普通空間的空曠及視覺單一感,
打造傳統空間的視覺效果變化的一種設計手法。
通過視覺上的凹凸感,形成感官上的落差,營造更有深度的空間。
下沉式設計的起源大約在布魯斯·葛夫等建築師所設計的「談心隅」開始吧。
談心隅是一般設計在客廳內的一個區域,專門給大家需要談話時建立。
這種下沉空間就不像日常我們看到的沙發圍起來那種感覺,在真正的下沉空間你是能感覺到被包圍的感覺,從心裡上來說,就像媽媽的肚子裡,懷抱裡那種完整的包圍感能給人放鬆感,從而達到更好的交談效果。
在20世紀50年代,建築師埃洛·沙裡寧和亞歷山大·吉拉德,在他們印第安納的著名的「磨房」內也使用了類似的設計。
大概60年代左右,這種談話坑在國外更加流行了。甘迺迪機場在1962年時也用了這麼特別的下沉式設計。
下沉式客廳發展到今天就更加有時尚和社會地位的意義了。
它帶來的私密感和寧靜感與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是一致的。
很多有名建築都會用這種設計,下面是小編找到的案例。
北京大興公園
泰國清萊中環廣場
下沉式設計也可以說是富豪的必備了。很多權貴明星家中都有這種設計。繁星點點,微風拂面,推杯換盞,好不愜意,當然前提是你要有個豪宅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