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日本發現遺傳性再生障礙貧血 原因是酶基因異常

2020-11-05 醫聖ISEIHEALTH

京都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血液難治之症「遺傳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原因之一是兩種酶的基因異常。通過研究疾病的機制可能發現新的治療方法。這篇論文將於4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

遺傳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兒童的難治之症。這種貧血症表現在骨髓造血幹細胞減少,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最後通常會發展成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

另一種非常罕見的突變與大約一半的日本人的"對酒精變弱的基因突變"重疊並發展起來。研究人員在再生障礙性貧血研究中收集了患者的血液樣本,並分析其所有遺傳信息(基因組)。在7例不明原因的患者中,除了ALDH2基因在酒精分解過程中起作用外,還發現ADH5基因在血液形成時分解有害副產物甲醛時也有突變。

研究小組的京都大學教授高田俊(Toshi Takada)說:「可以對以前沒有診斷過的患者進行正確的診斷」。目前已經從患者身上製作了人工多能性幹細胞(IPS細胞),正在開發治療藥物。

關注我們,帶你了解更多幹細胞再生前沿資訊,私信獲取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再生障礙性貧血常被誤認是白血病,做好科普,了解再生障礙性貧血
    導語:對於貧血這一疾病大家應該很熟悉,但再生障礙性貧血大家不太了解,甚至有人會認為患再生障礙性貧血就是白血病,其實並非如此。再障的病因可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由於後天引起再障所致。對再生障礙性貧血良好的認識,並對其症狀也能有所掌握,更便於早期發現其存在,更好的治療。並且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問題並不是很難治療的,可以通過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緩解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問題。
  • 克羅恩病合併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例特徵及機制和治療策略分析
    CD合併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罕見但十分嚴重的臨床症候群,發病機制尚未明確,經典治療方案效果欠佳,患者預後差、死亡率高,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可能有效。目前IBD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但免疫異常參與疾病的發生、發展已成為廣泛共識。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 AA)是由遺傳、免疫、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候群,患者主要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以及反覆輸血相關併發症。
  •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可以自己好的嗎?
    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我 再生障礙性貧血可以自愈嗎? 再生障礙性貧血不能自愈,需要通過治療才能緩解症狀。再生障礙性貧血主要是由於患者的自愈功能再次出現了實質性問題,對於再生障礙性貧血,需要有實施骨髓移植,才能儘量的大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穩定患者的生存狀態。再生障礙性貧血是沒自愈的可能性的。 一般都是如何治療再生障礙性貧的?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血液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 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還有這幾種特殊類型!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雖然有些患者病情危重,但再障並非惡性病,只要儘早診斷積極治療,再障患者並非沒有康復的可能。但也有一些特殊類型,需要注意!
  • 幹細胞基因療法有望用於治療鐮刀型貧血
    2015年3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UCLA的幹細胞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型的幹細胞基因治療方法可以一次性地,持久地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症。這種貧血症是國內最常見的遺傳性血液疾病。來自UCLA Eli and Edythe Broad 再生醫學和幹細胞研究中心的Donald Kohn博士,在3月2號的《Blood》雜誌上發表了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糾正引起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突變基因。這是首次利用基因修正的方法,來生成正常的紅細胞。
  • 第十一期:再生障礙性貧血移植專場
    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是一種非惡性血液病,骨髓象檢查可見造血細胞減少,目前重型再障的治療一線方案為免疫抑制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楊教授結合自身臨床經驗,提醒大家接診到年輕再障患者應首先與遺傳性骨髓衰竭症相鑑別。 國外1有指南提出,SAA患者一線選擇同胞相合供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MSD HSCT)、二線10/10非血緣造血幹細胞移植(MUD HSCT)或IST、三線或四線選擇9/10 MUD HSCT、臍帶血移植或無關單倍型移植。
  • 再生障礙性貧血究竟有多可怕?嚴重程度不亞於白血病,曾帶走科學家...
    但由於一直暴露在放射線下,居裡夫人患上多種慢性疾病,於1934年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與貧血相比,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甚至它的嚴重程度不亞於白血病。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主要是:長期接觸苯等化學藥品;某些射線的輻射;病毒的感染,比如患肝炎之後造成血象突然下降;服用氯黴素之類的藥物;免疫因素和遺傳因素的影響等。
  • 得了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就會死嗎?能活多久?
    說到急重型再障,發病迅猛、症狀明顯的特點總是讓人心裡發毛,急重型再障與慢性再障的區別很明顯,那麼患了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就會死嗎?大家也適時需要這樣的警醒了!
  • PNAS:遺傳性重聽基因C-RET發現
    日本研究人員最近確認了一種遺傳性重聽基因。動物試驗表明,激活這種名為C-RET的基因有助於恢復患者的聽力。日本中部大學教授加藤昌志和講師大神信孝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C-RET基因具有促進神經生長和維持神經功能的作用。
  • 貝安:地中海貧血分為幾種類型?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的貧血疾病,我們一直提倡優生優育,但是很多夫妻意外懷孕或者沒有做孕前檢查,夫妻一方患有地中海貧血,那孩子就有可能遺傳上這種疾病。今天貝安曉曉帶著大家一起了解地中海貧血分為那幾種類型,有哪些症狀,需引起重視。
  • 新英格蘭: CRISPR–Cas9基因編輯有望治療鐮狀細胞性貧血和β-地...
    1949年,Linus Carl Pauling(萊納斯·卡爾·鮑林)發現鐮狀細胞性貧血是一種「分子疾病」,是由於血紅蛋白的變異,說明人的遺傳性疾病是由於突變基因表達所產生的異常蛋白質,首次提出了分子疾病的概念。這為在分子水平上檢查遺傳性突變奠定了基礎,也讓他成為分子生物學的鼻祖。
  • 基因檢測:儘早診斷兒童遺傳性疾病
    原標題:基因檢測:儘早診斷兒童遺傳性疾病   「我國開展兒童遺傳病的研究正是最好的時候,由於基因測序技術蓬勃發展,為新生兒遺傳病的檢測提供了簡便有效的手段」。日前,來自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兒童發育與疾病轉化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點實驗室的王慧君副研究員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告訴記者。
  • 貧血不能吃什麼,貧血的原因有哪些
    貧血,多見於女性群體。貧血出現的因素主要與個人飲食營養攝入不足以及身體因素等方面有關,貧血又分為缺鐵性貧血、地中海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類型。長期處於貧血狀態會引發一些系列疾病,比如心肌炎、心梗和身體無力等問題。所以貧血患者不能吃什麼?貧血出現的原因又包括什麼?
  • 染色體很重要,那23對染色體異常對應哪些症狀呢?
    高歇病(缺乏脂肪分解酶而致黃疸或貧血)前列腺癌        青光眼、老人痴智症先天性顫抖、結腸癌學習障礙、聽障或色盲  尼曼匹克病(貧血,肝,脾,淋巴腫大消化不良和神經性缺陷,胰臟癌) 、預測生育染色體病後代的風險、及早發現遺傳疾病及本人是否有影響生育的染色體異常情況,以採取積極有效的幹預措施。
  • 不明原因發育障礙將有望被阻斷!上海專家在母體遺傳基因功能改變...
    如果卵子基因沒有改變,但是基因功能發生了變化,那麼出生的寶寶獲得母親遺傳的罕見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嚴重者甚至會影響整個子代的生長發育,例如基因印記病、非遺傳性癌症和糖尿病以及許多發育障礙疾病等。仁濟醫院生殖醫學科執行主任孫贇介紹,卵子發育受到複雜因素的影響,很多外界因素例如「吃喝拉撒」,心理創傷等都會對其造成印記影響,並且傳遞給子代,許多不明原因的發育障礙就是這麼來的。
  • 再生障礙性貧血有很多症狀,有些比較明顯,常見的主要有這幾種
    導語:當人體中出現有毒化學物質、藥物輻射、病毒感染等,就會導致人體骨髓受傷,可能會引起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引發血細胞減少,這種疾病被稱為再生障礙性貧血,我們都明白,血液是由血漿,血細胞組成的,血液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而骨髓是人體的造血組織,能夠製造血細胞,所以當骨髓造血功能低下時,人體的血細胞就會減少,引發再生障礙性貧血。
  • 崇文門中醫醫院張明輝: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哪個更加嚴重?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再障貧血不同於常見的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因此患者常會表現為多系皆低的症狀。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為人體的骨髓都變成脂肪,從而導致造血功能下降,然後使得我們體內的血細胞減少。而白血病是造血細胞變異,使得細胞不能正常的從生到死,反而一直堆到我們體內,從而導致疾病的出現。那麼再障和白血病那個更加嚴重一些呢?
  • 我專家發現世界首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突變基因
    新華社南寧11月6日電(記者 翁曄 管浩)記者5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獲悉,經過近2年的研究,該院檢驗科主管技師李友瓊等醫務人員發現了世界首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突變基因,並於日前在美國DNA資料庫成功註冊。這一新突變基因的發現,不僅豐富了世界地中海貧血突變基因資料庫,同時為在臨床上避免地貧患兒的降生及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參考信息。
  • Sci Adv:CRISPR基因編輯能夠修復遺傳性肝損傷
    2020年2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Science Advance》雜誌上在線發表的研究表明,一項新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可預防一中由數百種不同突變驅動的遺傳性肝病的發生,並改善了小鼠的臨床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