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 這個村村民在家做抓螃蟹工具就能把錢賺

2020-12-05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疫情當前,每家每戶現在講究足不出戶。但不少人就面臨著無工可做,生活來源成了問題。但河南省商丘市睢縣河堤鄉李環溪村的村民就能在家做工掙錢,他們每天做來料加工就能賺到40-50元。負責人李玉東表示,這也是給大家增收的一個方式。

河南省商丘市睢縣河堤鄉李環溪村的村民在防疫階段也沒有閒著,很多人都在自家裡做上了工。據介紹,他們所做的是抓螃蟹的工具,一個可賺幾毛錢、製作難度不大,一個人坐在家裡一天就能做上百個。

負責人李玉東表示,近幾年村裡就開始做來料加工,也是為村民提供了一個增收的方式,「大家都做了3年了,每個人都已經上手了。在疫情到來之後,村裡提倡不出門,但很多人就斷了收入,正好我們製作的這個東西可以在家弄,不聚堆,也不用外出。」

據了解,今年從正月初二,大家就開始幹了起來,而製作抓螃蟹工具的原材料也是由李玉東挨家挨戶送去的,「為了避免大家相互之間的接觸,我就自己送材料到他們每個人家門口,他們只要打電話給我,我就去。等他們做好了,我再來取走。」就這樣,李玉東每天往返於幾十戶人家,而這些做好的工具,會快遞到浙江。

李環溪村村支書秦華表示,在防疫期間,很多人不能外出打工,做這個可以解決不少人家的燃眉之急,「我們村還是有不少貧困戶的,不能外出務工,他們就缺少了生活來源,做這個每天能賺上幾十塊錢,一個月下來也有幾千元的收入。」

秦華稱做這個來料加工都是用大家的閒餘時間,「有時間就做幾個,一點不耽誤大家做家務、照看老人孩子。也不用出門就能把錢掙,所以在村裡很多人都加入了進來,目前已有22戶在做。」

新京報記者 李傲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農民想出一妙招稻田裡養螃蟹,村民調侃:螃蟹長大了,稻子也沒了
    國人都喜歡吃螃蟹,為了迎合人們的胃口,各類餐廳還常常以螃蟹為食材做招牌菜,因此在市面上,螃蟹的銷路總是很可觀,為此在農村地區,很多村民紛紛養殖起螃蟹來。在上學的的時候,我們都學過生物學,像食物鏈、環境共生什麼的,這不,我們村的一個村民就突發奇想,想到了一個妙招。這位村民家種植的是稻穀,因為家裡的地皮有限,如果只種稻穀,感覺收成賣的錢不夠補貼家用,於是思來索去,決定在稻田裡養螃蟹!螃蟹是國人非常喜愛的一種美食,各種餐廳每天都大量地收購螃蟹,銷路非常好,因此養螃蟹是最合適不過了。
  • 雪梨抓螃蟹、抓海膽的超隱秘私藏地曝光!最全趕海攻略,看這篇就夠了~~
    簡單的一個小動作,只需要付很少的錢就能保證漁政人員巡視的時候不被罰錢!不然就等著第二天啥也幹不了吧⑧ 誘餌抓螃蟹最好用:臭雞架、臭魚頭臭動物內臟培根,臭魷魚或者直接去買Mullet 烏頭魚總之都是越臭越好!
  • 探訪廣西「吸毒村」:村民曾以為用白粉造原子彈
    用村黨支部書記凌振森的話說,「這裡三面環邊,條條道路通越南,一不小心撒泡尿就違反國際法了。」  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但打通了村民邊貿往來的「小康之道」,曾幾何時,也為「敗家之毒」敞開了大門。村內不少年輕人染上毒癮,多個家庭因毒品陷入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境地,曾有4名村民因販毒被執行死刑。
  • 甘肅滅天牛一隻獎五毛 村民一天賺200元
    搶抓成蟲羽化出孔期這個人工捕殺成蟲的最佳時機,近期該縣在電視上發布有償捕蟲的緊急通知,實行捕殺一隻成蟲獎勵0.5元,極大地調動了群眾參與捕蟲的積極性。昨日,民勤縣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段站長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一舉措實施後,效果明顯,經過當地5萬多人(次)的參與。截至目前,已在重點疫區設點集中收購成蟲16萬餘只,支付經費8萬餘元。
  • 宅賺青年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宅在家也能賺到錢走上人生巔峰的人...
    宅賺青年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宅在家也能賺到錢走上人生巔峰的人了解一下時間:2020-08-17 16:00   來源:網絡流行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宅賺青年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宅在家也能賺到錢走上人生巔峰的人了解一下 宅賺青年:形容那些宅在家也能賺到錢,走上人生巔峰的人。
  • 探訪中國第一蛇村:40年與蛇共舞 村民靠「賣毒」發家致富
    浙江德清縣新市鎮子思橋村村民以養蛇為業,村裡最多時棲息著300多萬條蛇,不少人將這裡稱為「中國第一蛇村」。子思橋村早已是全國最大的藥用蛇養殖基地。盛夏時節,正是小蛇繁育的高峰期,筆者走進「中國第一蛇村」,探秘村民「與蛇共舞」的生活。
  • 我在「死亡之海」抓螃蟹
    買買江·艾尼展示剛抓到的螃蟹(9月14日攝)。今年28歲的買買江·艾尼出生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古勒巴格鄉哈達墩村,常年從事棉花種植。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目標:「再過五年,在家裡孩子上小學前,要買一輛車載著家人去新疆各地旅遊一圈。」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買買江·艾尼(左)和同事段元傑在羅布湖上捕撈螃蟹(9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買買江·艾尼駕駛小船準備去捕撈螃蟹(9月16日攝)。
  • 宜昌村民夜晚集體上山抓蜈蚣,有人一夜能抓500條
    記者鄭聯學 攝這段時間,每逢天氣晴好的夜晚,宜昌城區周邊的山崗上,會出現不少移動的燈光,每一道燈光的後面,都是帶著手電筒、拎著火鉗抓蜈蚣的村民。4月18日,記者和直播組走進夷陵區鴉鵲嶺鎮梅店村,記錄了村民在黑夜中捕抓蜈蚣的經過。
  • 寶興縣磽磧藏族鄉嘎日村:生態旅遊業 讓村民端上「 金飯碗」
    「2016年『五一』期間,最多一天來了10多桌客人,還得請鄉親們過來幫忙才行。」當年,經營農家樂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張文華已經賺了3000多元,加上養犛牛的收益,2017年年底有上萬元元收入,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了。難怪張文華笑稱,自己的家從「破房、陋鍋、煙灶火」變成了如今雪白牆壁、瓷磚地板、獨立衛生間,靠鄉村旅遊脫了貧、發了家。
  • 【疫情防控·人物】陳建忠: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
    2月11日,在興豐鎮安灣村委會的院子裡,村民們有說有笑,大家都在排隊領取他們的生活所需品。從人們面帶歡笑的臉上,你根本感覺不到新冠病毒感染給這個村帶來的恐慌感。       「他?我們村的村主任,現在可是我們的代購員,隔三差五自己開車去城裡給大家購買麵粉、大米和蔬菜,你看這蔬菜多新鮮!」當筆者問起車上分發物品的這個人時,村民陳寶倉手提兩包蔬菜樂呵呵地說道,「也是多虧了他,要不然我們哪有這麼新鮮的蔬菜呢,你看這都是他第3次替大家購買東西了。他每次都是通過微信群事先登記,完了他組織人免費開著自己的車去購買,他買的東西既便宜質量又好,我們都很放心啦。」
  • 全球「最重」的螃蟹,小夥子花了2萬塊去吃,沒虧錢還反而賺了?
    據小亨網上查閱資料所知,它們中最重的個體可達72斤,是全球最重的螃蟹。而前段時間,小亨就在網上看到了有個來自日本的小夥子花了兩萬塊錢去吃,沒虧錢還反而賺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小亨這就帶大家來了解下。而這麼大的螃蟹,製作方法也非常簡單,拿出個大鍋,煮上一大鍋清水,加入各種調味料,把皇帝蟹裝在圓形的蟹籠裡面,連同蟹籠一起放進去煮,這樣才能安全的保證這麼大的螃蟹不會在放入鍋裡的時候跑出來。煮熟後,日本小夥子親手把蟹籠提出來,並馬上扔進裝滿冰塊的冰水裡進行冷卻。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小夥子是怎麼吃這個大螃蟹的。
  • 溫暖的迴響③丨在這個村,不出門就能約上「專家號」!
    在延安市延川縣黃家圪塔村的村衛生室裡空軍第986醫院老年病專家正在通過遠程醫療系統對村民馮福生進行遠程視頻會診並給出針對性治療方案專家與村民遠程視頻會診中↓↓↓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約上「專家號」幾年前黃家圪塔村沒有衛生室馮福生患上強直性脊柱炎後一直沒有得到系統治療其他村民生了病也是能忍就忍、能扛就扛不少人把小病拖成了大病村裡55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中因病致貧的就有24戶黃家圪塔村村民以前居住的房屋(資料圖)黃家圪塔村村民現在居住的房屋2016年
  • 抓螃蟹
    螃蟹很剛硬,那種怕是浮於表面的,沒有進到心坎去。螃蟹很霸蠻,橫著身子,高高地舉起那對強壯有力的螯,要麼亢奮地跟人對峙,要麼警惕地逃逸,讓人望而生畏。小時候,第一次抓螃蟹,就被一隻大的夾住了食指,驚慌失措之下,甩是甩脫了,可螃蟹那隻螯與身子斷開了,身子掉進了河裡,螯留在手指上,仍被緊緊地夾著,費了很大勁才取下來。
  • 村民樹林抓知了日賺千元 一晚上最多能抓100斤
    近日,在進賢縣張公鎮紅山村裡,數十名村民持手電筒,背著網袋,連夜在樹林中穿梭尋找知了。據收購的商人介紹,一斤知了的收購價為25元,有村民一晚上最多抓了100斤知了。村民夜晚忙著抓知了7月15日21時,記者來到進賢縣張公鎮紅山村,在村裡的樹林中,到處閃爍著燈光,知了的叫聲不絕於耳,一些樹木的樹根往上20釐米處還綁著光滑的透明膠。
  • 洛陽青銅器仿製村調查:假貨翻模上鏽化身真古董(組圖)
    身材消瘦的方興慶,是煙澗村的「青銅器之父」,是仿古青銅器的創始人,村民們說,是這個當年倒賣古董的人,無意間改變了煙澗村的命運。  方興慶最早從仿造古銅鏡起家,進而引來全村三分之一的農戶效仿。煙澗村距洛陽市區約70公裡,村民3700多人,近1000戶。鼎盛時期,村裡有300多家仿古作坊,能做1000多種青銅器。  作坊主們相繼蓋起了小樓,開上了轎車。
  • 上海崇明:幾百位老農每天下田抓蚯蚓,賺的竟比開滴滴的兒子還多?
    「早上6點,我就去田裡抓蚯蚓了,幾個小時共收穫50斤蚯蚓。送到合作社,每斤10元,就是500元。」62歲的黃付明,是附近三協村的村民,養蚯蚓、抓蚯蚓已有七八年。他告訴記者,自己下午再花兩三小時,還能抓40斤蚯蚓,這樣一天就能賺900元。
  • 那一年我和二哥去小溪裡抓螃蟹
    五龍村的臥龍鳳雛。其實也就是正在放暑假的我和二哥。坐在村口的那棵老樹下面乘涼。雖然強烈的太陽光線被老樹的樹葉所遮蔽。但是受到超高的氣溫影響,我和二哥還是被熱得半死不活。就在這時二哥跟我說道。小a我們不如到溪邊去玩吧。還可引弄點小螃蟹什麼的。用辣椒一炒,隔壁小孩都給我們饞哭了。
  • 秋高氣爽,去澳洲抓螃蟹!
    現在正是澳洲的秋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澳洲抓螃蟹!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多個淡水和海水混合的湖泊,這是適合海鮮的生長環境,而 Lakes Entrance就是這樣一塊地方。雖然只是小小一個以捕魚業為主的小鎮,每年卻吸引了無數墨爾本乃至全澳洲的人來這抓螃蟹。
  • 翔安螃蟹進入收穫季 螃蟹王講述養殖背後的喜悅與辛勞
    又到一年一度的品蟹時節,一隻只鮮美的螃蟹,是如何走進您的餐桌的?昨日,記者走進翔安東園社區,探訪螃蟹養殖戶,為您揭秘個大肥美的螃蟹是如何養成的。  「我養的海蟹品種一年也就秋季收成一次。」養殖戶張克堅說,當地養殖的螃蟹一般是農曆五月放苗,秋季開始收成。因為今年收成不錯,他被村民稱為「螃蟹王」,但他說,自己一開始也是虧多賺少,久經摸索後才找到門道。
  • 山東王家坊前村:從互助合作到村社共建走出共同致富路
    幾十年來,王家坊前村的村民們發揚自力更生、合作共贏、敢為人先的光榮傳統,從原來的互助合作,到現在的村社共建,老典型走出新的共同致富路。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導,村民王奉民曾經是位種田的老把式,幾年前,老王放下鋤頭,到村裡的石材廠當起了技術工人。